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8章 劉守光得寸進尺 二

第100章 劉守光得寸進尺 二

劉守光既封燕王,且貽書晉、趙,大略說燕有精兵三十萬,愿為諸公前驅,但三鎮連兵,必有盟主,敢問當屬何人?王镕得書轉遞李存勖。李存勖怒道:“是子也配稱盟主么?我正要興兵問罪,他還敢夜郎自大么?”

諸將入諫道:“守光罪大惡極,誠應加討,但目今我軍新歸,瘡痍未復,不若佯為推尊,令他稔惡速亡,容易下手,大王以為如何?”

李存勖沉吟半晌,才微笑道:“這也使得。”

于是復報王镕,就尊守光為尚父。王镕即遣歸燕使,允他所請。義武節度使王處直也依樣畫葫蘆,與晉趙二鎮共推劉守光為尚父,兼尚書令。

劉守光大喜,復上表梁廷,謂晉、趙等一致推戴,惟臣受陛下厚恩,未敢遽受,今請陛下授臣為河北都統,臣愿為陛下掃滅晉、趙。兩面討好,恰也心苦。朱溫笑他狂愚,權令他任河北招討使,遣使冊命。

劉守光命有司草定儀注,加尚父尊號。有司取唐冊太尉禮儀呈入劉守光。劉守光瞧閱一周問道:“這儀注中,奈何無郊天改元的禮節?”

有司答道:“尚父乃是人臣,未得行郊天改元禮。”

劉守光大怒,將儀注單擲向地上,且瞋目道:“我當尚父,誰當皇帝呢?方今天下四分五裂,大稱帝,小稱王,我擁地三千里,帶甲三十萬,直做河北天子,何人敢來阻我!尚父微名我不要了!你等快去草定帝制,擇日做大燕皇帝!”

有司唯唯而退。

劉守光遂自服赭袍,妄作威福,部下稍稍怫意,即捕置獄中,甚至囚入鐵籠,從外面用火燎,或用鐵刷刷剔人的皮膚使其在痛苦中死去。孫鶴看不過去時常進諫,且勸劉守光不應為帝,略謂“河東伺西,契丹伺北,國中公私交困,如何稱帝?”

劉守光不聽,將佐亦竊竊私議。劉守光竟命庭中陳列斧鉞,懸令示眾道:“敢諫者斬!”梁使王瞳、史彥章到燕,竟將他拘禁起來。各道使臣,到一個,囚一個,定期八月上旬即燕帝位。孫鶴復進諫道:“滄州被攻破打敗,我本是負罪之人,受大王寬容我才活到今天,臣怎敢愛死忘恩!為大王計,目下究不宜稱帝!”與禽獸談仁義,徒自取死。

劉守光怒道:“你敢違我號令么?”把他推倒在鐵砧板上。孫鶴大叫道:“不出百日,必有急兵!”

劉守光益怒,命用泥土塞住鶴口,寸磔以徇。

越數日即皇帝位,國號大燕,改元應天。從獄中釋出梁使脅令稱臣。即用王瞳為左相,齊涉為右相,史彥章為御史大夫。這消息傳到晉陽,李存勖大笑道:“不出今年,我即當向他問鼎。”

張承業請遣使致賀,令他驕盈不備。李存勖乃遣太原少尹李承勛赴燕,用列國聘問禮。劉守光命以臣禮見,李承勛道:“我受命晉王,為太原少尹,燕王豈能臣我?”

劉守光大怒,械系數日釋他出獄,悍然問道:“你今愿臣我否?”

李承勛道:“燕王能臣服我主,我即稱臣;否則要殺就殺,何必多問?

劉守光怒上加怒,竟命將李承勛推出斬首。晉王聞李承勛被殺,再也不覺得可笑,乃大閱軍馬籌備伐燕。

梁主朱溫正改開平五年為乾化元年,大赦天下,封賞功臣,又聞嶺南節度使劉隱病卒,假惺惺輟朝三日,令劉隱子劉巖襲爵。既而連日生病無心治事。就是劉守光拘住梁使自稱皇帝,也只好聽他胡行不暇過問。劉守光更加躊躇滿志忘乎所以。正是:

貪心不足蛇吞象,

禍福難明螳捕蟬!

李存勖集中兵力攻打燕地,劉守光打不過氣勢正盛的李存勖,只得向后梁求援。朱溫當然不能遂了李存勖的愿,也乘機率兵攻打趙地,包圍了棗強、蓚縣,并揚言梁軍五十萬將北上攻取鎮州、定州。這使得晉軍的戰場優勢急轉直下。

在此情況下,李存勖要想擊退朱溫,就必須放棄攻打幽州,全力南下對抗梁軍。這樣做一則前功盡棄,二則勞師襲遠,很可能會師老兵疲,最終被朱溫以逸待勞輕松擊敗。朱溫之所以圍困兩縣而不全力攻城,打的就是圍點打援的主意。

面臨兩難選擇的李存勖是個狠人,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即將到手的幽州,他決定先定幽州再戰朱溫。

此時,晉軍中只有史建瑭與符存審兩人率領三千騎兵屯守趙州,面臨強敵,史建瑭與符存審決定主動出擊,由符存審控制下博橋為正兵,史建瑭則率領五百騎展開襲擾作戰為奇兵,奇正結合阻擊梁軍。史建瑭搜索前進,到黃昏時分便俘虜了出營放牧的數十名梁兵。他只留下一人,將其余的全都殺掉,還特意告訴那個幸存者:“回去告訴朱溫,晉王大軍到了,讓他洗凈脖子等著挨刀吧!”朱溫見到被放回的梁兵信以為真,以為晉軍主力已經南下,卻又不知道他們會從哪個方向進攻自己,于是連夜拔營撤退。史建瑭趁勢追擊,繳獲輜重鎧甲不計其數。

事后知道晉軍使詐的朱溫氣憤難平,自己終朝打雁,沒想到今天卻被雁啄了,而打敗自己的還是個小字輩,真教人情何以堪?本來就有病的朱溫自此病情加劇,也沒心思反攻晉軍了。李存勖沒了后顧之憂,拼盡全力攻打燕地。

卻說劉守光僭稱帝號,遂欲并吞鄰鎮。參軍馮道系景城人,面諫劉守光勸阻行軍。劉守光不從,反將馮道拘系獄中。馮道素性和平能得人歡,所以燕人聞他下獄,都代為救解,幸得釋出。馮道料劉守光必亡,舉家潛遁奔入晉陽,晉王李存勖令掌書記。

馮道與周元豹不睦。周元豹善于品鑒,對張承業道:“馮生沒什么前途,您不可對他過于信任。”記室盧質聽聞后對張承業說道:“我曾經見過杜黃裳(唐朝元和名相)司空的畫像,馮道的相貌與杜司空非常相似,將來必能充當大任,周元豹的話不值得相信。”

李存勖正擬發兵攻燕,可巧王處直派使乞援,于是遣振武節度使周德威領兵三萬往救定州。周德威東出飛狐,與趙將王德明、程嚴會師易水,同攻岐溝關。一鼓即下,進而圍攻涿州。

涿州刺史劉士溫,令偏將劉守奇拒守。劉守奇門客劉去非大呼城下道:“河東兵為父討賊關你屁事,何必出力固守呢?”

守兵被他一呼各無斗志,多半逃去。劉士溫再看左右偏將,沒一人敢吱聲。劉士溫無奈地說:“晉王李存勖為父討賊,與我等無關,固守只能傷及百姓,傳令開城投降。”左右副將正盼著開城投降,立刻命人大開涿州城門。刺史劉士溫率大小官吏出城獻降,周德威翻身下馬受降。劉士溫慚愧地說:“涿州刺史劉士溫特來獻城歸順。”

周德威道:“識時務者為俊杰!劉大人能念百姓戰火之苦,擇明主而侍,真俊杰也。”劉士溫邀周德威及其左右人等入城,共迎晉王兵馬。劉守奇奔梁,得任博州刺史。

李存勖等人來到刺史府共議軍情。有流星探馬來報:“啟稟千歲,燕軍大將單廷珪扎營龍頭崗;元行欽屯兵大安山。”李存勖聞報問道:“本王率兵北伐幽燕,未曾見過劉守光部下戰陣,不知何人可知?”

張承業道:“殿下,奴才部下有一筆吏名叫馮道,字可道,幽州人氏,在劉守光麾下曾為掾吏,殿下可問此人。”

李存勖道:“既然此人曾侍劉守光,就傳他來見。”

張承業命人喚馮道來見,只見一個文弱書生,身長六尺,長臉短髯,一副仙風道骨,飄然而入。

李存勖道:“左右為其看座”。

“謝千歲!”馮道端坐一旁拱手問道:“千歲喚下官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李存勖道:“馮先生,本王聞你曾在劉守光麾下為掾吏,不知可曉其左右將士?”

馮道曰:“不知千歲所問何人?”

存勖道:“方才得報,劉守光遣大將單廷珪在龍頭崗扎營;元行欽屯兵大安山,此二人何許人也?”

馮道說道:“那單廷珪人送綽號‘柱天神’身長一丈三,兩臂合力有千斤,乃是幽燕頭號大力士;元行欽綽號‘賽張飛’,面相兇煞,馬上步下練就一身好武藝,且在大安山山北大營屯兵多年,非大將不可取也。”

李存勖道:“孤王將分兵擊之,令周德威率兩萬人馬,張承業為參軍,直取龍頭崗。李嗣源率兩萬人馬,郭崇韜為參軍,襲取山北大營。二位將軍當謹慎出兵,不可輕敵。”周德威與李嗣源各接令箭點兵出戰。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洮南市| 南乐县| 综艺| 密山市| 奉新县| 商河县| 邯郸市| 清河县| 行唐县| 四川省| 汉源县| 桃江县| 东明县| 定远县| 台北县| 揭阳市| 安阳县| 抚远县| 蒙自县| 太仆寺旗| 黎平县| 通化县| 永州市| 凤庆县| 龙川县| 治多县| 霸州市| 仙居县| 扶绥县| 乐昌市| 德钦县| 永年县| 苏州市| 沙雅县| 黔东| 大洼县| 章丘市| 凌海市| 武乡县| 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