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生子當如李亞子 一
卻說潞州是連接汴、晉的重要通道,其位置重要不消分說,汴軍守衛更是固若金湯;但當時的潞州守將丁會因為不滿朱溫殺害昭宗,竟然舉城投降,李克用心里樂開了花,馬上將丁會接到晉陽,賜給他最好的府邸,讓其地位尊于其他將領之上,然后派李嗣昭守潞州。李克用開心,但朱溫很生氣,于是派陜州節度使康懷貞、亳州刺史李思安帶十萬人馬攻打潞州。
這年六月,梁軍抵達潞州,對潞州發起猛攻,晝夜不停!不過李嗣昭也不是吃干飯的,他率人奮力死戰,保住潞州不失。
半月后,康懷貞、李思安見潞州城依然不破,便改變策略,他開始環繞潞州城建筑夾寨,也就是圍著潞州城再建一座新城,內可以調撥兵馬,外可以抵抗援軍,誓要活活耗死潞州城。
當時李克用就派周德威舉全國之兵前去救援,但周德威始終攻不破梁軍夾寨,這一來雙方打成了膠著的局面,梁軍不應戰,李嗣昭困在城里出不來,周德威圍在夾寨外進不去,雙方大眼瞪小眼,只能干瞪眼。
李克用病逝,李克寧被殺,而周德威對于李存勖的態度還不明朗。面對前有虎后有狼的近況,李存勖做出了一個誰都料不到的大膽決定,立即召周德威返回晉陽。
這事兒其實很危險的,因為周德威手中所控的士兵乃是舉國之力。此時召周德威返回晉陽,搞不好周德威就得造反!
如果要造反,周德威的理由很充足!因為李克寧和自己都是晉軍內部的最高將領,李存勖一上臺就把李克寧殺了,下一個是不是就輪到我了?
如果周德威帶兵打回晉陽,李存勖根本無法對抗;如果周德威投奔朱溫,那么潞州爭奪戰很快就宣告梁軍勝利。之后的晉國一馬平川,李存勖這個新任晉王只能當幾天!
不過這一次李存勖贏了,周德威接到命令后立即率軍返回晉陽,為了避嫌又把大軍屯駐于城外,隨后徒步進城趴在李克用的靈柩前痛哭流涕。
君臣之間的猜忌徹底消除,之后就是二人齊心協力共同御敵了。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墮凌云之志。李存勖于是召集諸將會議,他首先開言道:“潞州為河東藩蔽,若無潞州便無河東。從前朱溫所患只一先王,如今聽說我少年嗣位,必以為未習戎事,不能出師,我若簡練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掩其無備,以憤卒擊惰兵,何憂不勝?解圍定霸在此一舉!”
張承業在旁應道:“王言甚是,請即起兵。” 諸將也同聲贊成。
梁軍前一陣被周德威二十四小時不間斷襲擾搞得疲憊不堪,一聽說周德威撤回晉陽總算松了一口氣,對于夾寨之外的防備相當松懈,再加上梁軍上下對于潞州城勢在必得,都圍困一年了,城中哪還有糧食,只要繼續圍困用不了多久自然不攻自破,而且李存勖剛繼任又是大喪期間,決計不會出兵。
李存勖乃大閱士卒,命丁會為都招討使先行,自率軍繼進。到了三垂崗下,距潞州只有十余里,天色已暮,李存勖命軍士少休,偃旗息鼓銜枚伏著。待至黎明,適值大霧漫天咫尺不辨,驅軍急進直抵夾寨。梁軍毫不設備,守將劉知俊尚高臥未起,陡聞晉兵殺到,好似迅雷不及掩耳,慌忙披衣趿履整甲上馬,召集將士出寨抵御。那知西北隅殺入李嗣源,東北隅殺入周德威,兩路敵軍,手中統執著火具,連燒連殺,嚇得梁軍東逃西竄七歪八倒,劉知俊料不能支,領了敗兵數百撥馬先逃。梁招討使符道昭情急狂奔,用鞭向馬尾亂揮,馬反驚倒,把符道昭掀落地上。湊巧周德威追到,手起刀落剁成兩段,梁軍大潰,將士喪亡逾萬,委棄資糧兵械幾如山積。
李存勖在各方面形勢都不利于晉軍的情況下一舉大勝,整個戰役干凈利落,指揮得完美無錯,其戰果更是讓人眼紅。
朱溫接到潞州戰報時居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就算以李克用之威,周德威之勇也拿潞州夾寨手足無措,李存勖不過就是個毛頭小子,怎么就能把依靠夾寨的十萬梁軍打得潰不成軍呢?
手持戰報的朱溫久久無語,沉默良久后仰天長嘆:“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克用雖死猶生!我的兒子與之相比,就像豬狗一樣!我經營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余孽猖狂如此!我觀其志不小,天復奪我年,我死,諸兒非彼敵,我無葬地也!”
三國時期群雄并起,最終數雄俱滅只余其三,北方曹操,蜀中劉備,江東孫權。這江東孫權年僅18歲,繼父兄之志,展江東之業。曹操,劉備都是孫權父輩,孫權與其周旋,曹操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一代梟雄曹操如此說,可見孫權是個厲害人物。
如今朱溫的話竟然和曹操的話一模一樣,可見李存勖也不是等閑之輩。正是:
晉陽一鼓奮雄師,
夾寨摧殘定霸基。
生子當如李亞子,
虎兒畢竟掃豚兒。
夾寨已破,晉王李存勖與周德威等催馬來到潞州城下。李嗣昭命人大開城門迎接少主。潞州被圍一年,李存勖與李嗣昭君臣相見又喜又悲,喜的是八寨夾城被攻破,悲的是李克用已遠離人世。
周德威請進攻澤州,李存勖令與李存璋等偕行。剛好梁撫遏使牛存節率兵接應夾寨,至天井關遇見潰兵,才知夾寨被破,且聞晉軍有進攻澤州消息,便號令軍前道:“澤州地據要害,萬不可失,雖無詔命,亦當趨救為是!”
大眾都有懼色,牛存節又道:“見危不救,怎得為義?畏敵先避,怎得為勇?諸君奈何自餒呢!”
遂舉起馬鞭麾眾前進,到了澤州城下,城中人已有變志,經牛存節入城拒守,眾心乃定,周德威等率眾到來,圍攻至十余日,牛存節多方抵御無懈可擊。劉知俊又收集潰兵來援存節,周德威便焚去攻具退保高平。
潞州一戰,新晉王李存勖揚名立萬,軍隊士氣大漲。李存勖乘勢以“光復唐朝”為口號,發兵討伐后梁。雙方在柏鄉又展開了一場血戰。在這次戰役中,梁軍有王景仁率領的禁軍和魏博兵八萬之多,而晉軍只有周德威率領的三千騎兵和鎮州、定州的軍隊,實力相差很大。而且梁軍守柏鄉以逸待勞,而晉軍長途奔襲自然疲憊。所以此戰必須以計謀巧勝。李存勖沒有貿然攻城,而是用計引誘梁兵出城,然后故作不敵,主動后退。梁軍主將王景仁本來就自恃兵力戰備優勢而輕敵,一見晉軍后退,馬上發動全部軍隊出城追趕逃兵。結果正中了李存勖的計策,梁軍大敗,八萬余人死傷殆盡。這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使梁軍喪失了對河北的控制權,大大地打擊了梁軍的氣勢,也為晉國的崛起謀求了可貴的時間。
李存勖用心訓練兵士整頓軍紀,規定騎兵不見敵人不準騎馬,違犯軍令者一律斬首,從而將散漫的沙陀兵訓練成一支精銳嚴整的勁旅。他將父親給的三支箭供奉在家廟中,每臨出征,就派人去取來,放在一個精致的絲套里帶著上陣,打了勝仗才送回家廟。他喜歡冒險搏斗,將戰爭看作游戲,常常只身沖鋒陷陣,幾次陷入重圍,差一點被敵人生俘。部將們死戰將他救出,勸他要持重,他反說部將們妨礙他大殺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