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在毗鄰云溪靈田的地方尋了一處空地基,特意為齊芪筑了一間別院,一方面這里靈氣更為充裕有益齊芪修煉,一方面齊芪常要整日侍弄靈植,毗鄰靈田也能省下些腳程。
這別院修的玲瓏雅致,綴飾不多,反而更顯得清新古樸。雖靠著山體,但周遭沒有其他院子相鄰,故而植了不少花木在院落內(nèi)外,只因齊芪天生體寒,不宜受風(fēng)。
晉珩輕輕推開院門,一晃已是三年,幾度冬去春來,如今又到了初夏時節(jié)。
院內(nèi)植的那幾株青梅,總算織出了一片綠蔭,今年初開的那場花,已悉數(shù)凋落,碾作塵泥,綠葉繡滿的枝頭,零星掛著幾顆幼果。
青梅樹下,有一張青石雕琢而成的長案,一個面容姣好的少女正伏在案上,闔目打著盹。
晉珩特意將腳步低了幾分,朝那石案挪了過去,可他一心在那少女身上,不留神便撞到了那枝頭。
這動靜自然把那少女驚醒,她微瞇著眼,正襟坐好,一雙柔荑從袖口露了出來,托住香腮,含笑望向晉珩,柔聲道:
“珩哥兒,你來啦。”
晉珩對坐在齊芪面前,目光下移,打量著少女枕著的書頁,正是他幾日前為齊芪抄錄的行氣法門,字間還密密麻麻添了不少注解。
他輕嘆一口,“芪妹,如今靈植業(yè)已種下,好不容易能偷幾日閑,你莫太過勞累。”
齊芪受了他這教訓(xùn),撅了個嘴,歉然地笑了,輕聲道:
“珩哥兒修行比我晚,如今竟已煉氣三層了,我卻還是這般樣子,總得想個法子不能被落下太多吧。”
齊芪因為經(jīng)脈上先天的淤塞,多年修行,仍然不得境滿,晃蕩在煉氣伊始的境界,見著晉珩日有進(jìn)益,難免有些焦急。
晉珩見她輕聲嘟囔的可憐模樣,自然不舍得再說她,抬手點了點她的腦門,笑道:“偏在這石案上打盹,竟也不顧臉上要睡出印子來。”
少女聽了這話一時慌了神,忙把雙手貼到頰邊,可那雙頰軟潤如常,哪有睡出印子來。
她看著晉珩那似笑非笑的眼神,便知又上了晉珩的當(dāng),悶哼一聲,偏頭不去看他。
見那少女有些置氣,晉珩閃身到她身前,躬身歉意地笑道:
“好妹妹,我再不調(diào)笑你哩,今日來找你倒是有正事。”
齊芪見他閃身過來,當(dāng)即偏頭轉(zhuǎn)到了另一側(cè),嗔道:
“聽你這意思,若是沒正事倒是不來找我了。”
晉珩經(jīng)她這么一問,當(dāng)即啞然,方反應(yīng)過來自己說錯了話,卻又不知怎么辯解,一時窘迫,漲紅了臉。
齊芪偷眼看到他那幅支吾的樣子,終于掩口笑了出來,她本也只是趁此挑弄一下晉珩,哪里真會置氣。
晉珩見她展顏舒眉,心頭一松,也笑了出來,開口道:
“仙使今日已提早到了,兄長吩咐我二人一同過去呢,說是那溫養(yǎng)經(jīng)脈的靈草有了眉目,要我二人一同去瞧瞧。”
齊芪聽了此話,眼睛登時睜大了,眸中異彩連連,欣喜之意已然溢了出來。
“太好了,若能得些靈種在我云溪植下,有了收成,又是村里的一大進(jìn)項。”
晉珩將齊芪攏到身側(cè),將她纏曲的幾縷青絲捋順了,應(yīng)聲道:
“說不準(zhǔn)還能給你用上,溫養(yǎng)經(jīng)脈,讓你修行起來也容易些。”
齊芪自是滿心欣喜地應(yīng)了,可旋即似是想到了什么,有些猶疑的問道:
“珩哥兒,你一同去見那仙使,可會出什么差池?”
晉珩自然明白齊芪這話中深意,當(dāng)年晉珩與她一同參與仙宗征選,并未被那仙使江倫測得境竅,如今卻又得法修煉,難免會惹得他驚異。
齊芪同為修行之人,隱隱也能看出這事并非晉家對外所述的仙師賜丹那般簡單,到時若引得江倫深究,恐會惹來些不必要的麻煩。
晉珩顯然亦有些擔(dān)憂,他雙眼微瞇,沉默半晌,道:
“這事已在村里傳開了,難保有些多嘴的傳到那仙使耳中,瞞自然也瞞不住,與其等那仙使開口來問,倒不如提前同他說了,也還顯得尊重。”
“其余的事情,你我一同去了再見分曉吧。”
齊芪聽罷亦稍稍頷首,兩人話畢,就此攜手往村祠方向去了。
……
江倫三次來這云溪,每次的心境卻都截然不同。頭一次的超然,上一次的失意,到今天卻是懷著一股難以言說的期待。
山上那補缺的空話自然沒有兌現(xiàn),江倫也就懶得再把心思花在打點人事上了,反而一心打聽起來那位遙卻真人的事跡,查閱宗內(nèi)卷宗名錄,試圖找到晉家祖上與那真人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可他花了數(shù)月時間,遍覽百年來收錄弟子的名冊卻也沒能看出個端倪,就在他一籌莫展瀕臨放棄時,卻偶然翻到了一本散修所著的縣志,找到了這樣的一句話。
‘虞歷三千八百二十一年秋,長洲【云闕道宗】遙卻真人化境為府,證得神通,為穩(wěn)固道心而迅游治下宜安縣。山地得神通暈染,秋夜而逢春霖,滿山桃花似雪,此后二十年不見枯枝敗葉……’
這記載已然證實了這位遙卻真人曾親臨那云溪,江倫就此順藤摸瓜,倒真的讓他找到了晉家祖上與這位真人的淵源。
晉氏一族本是云華郡治下的一個筑基仙族,可舉族毀于百年前的那場妖災(zāi),獨留下一個在那場妖災(zāi)中毀了修為的女子,那女子便是后來謫落到云溪的仙姑,而這位遙卻真人曾與她同拜一峰,照著入門的先后,竟還要喚她一聲師姐。
將這淵源理順,江倫那扶持云溪晉家的想法自然更為堅定,這三年時光里,除卻日常的修煉,他把大部分閑暇時間都花到了對此事的準(zhǔn)備上。
當(dāng)下匆匆駕風(fēng)而來,落到那村祠院中,三年彈指一揮,這云溪卻又有了一番變化。
各家庭院的修筑自不必提,這次讓江倫感到驚異的倒是人的變化。
晉玦如往年一樣,在那靜室門前候著,若說前時他還尚顯青澀,如今卻已沉穩(wěn)了許多,下頜亦蓄起了淺淺一層胡須,那股張揚恣意也都內(nèi)斂了起來,倒隱隱流露出一股威勢。
兩人見面后按著慣例寒暄了幾句,把仙稅的相關(guān)事宜粗略交代了,江倫正欲叫晉玦把生有境竅的齊芪喚來,好交代一下侍弄這幾株靈植的竅門。
倒是晉玦搶先開了口,主動躬身道:“倒還有一件要事要稟告仙使。”
江倫眉頭微蹙,揮手示意晉玦講下去。
“前時有位仙師駕臨我晉家,舍弟蒙仙師青眼,得賜一粒仙丹,目下已經(jīng)成為一名修士了。”
江倫聞言驚咦一聲,讓這般生來無竅的凡人都能夠修行的手段他雖曾有過耳聞,不過卻也是在峰上聽那些年邁的師兄閑時吹噓而來。
據(jù)他揣測,那至少也是紫府修士層次才能觸及的層面。于他這般練氣修士而言,已是天方夜譚的神妙。
‘紫府?紫府!莫不是……’
正思慮間,江倫卻好似忽然抓住了什么,面色忽得怪異起來,他連忙問道:
“可曾問過那仙師師承何處,甚么名號,相貌如何?”
晉玦被他這般一連串的發(fā)問,卻并沒有露出絲毫怯色,顯然早就準(zhǔn)備好了應(yīng)對的方案。
只見他換了一副稍顯忌諱的神情,斟酌了幾個來回,才躬身答道:
“我等微末凡人,哪里敢問這些。那仙師賜下,我等便受了,他只言與祖上有舊。”
說到這里,晉玦的臉色則顯得更加為難起來,他支吾地接著道:“至于那相貌,我初時還是記得的,可待那仙師離去,腦中竟一片空白,絲毫想不起來了。”
‘是了,是了!’江倫聽晉玦細(xì)細(xì)講完,心中瞬時有了判斷,‘又是舊人,又有這般神妙的手段,定然是那遙卻真人無疑。’
‘我本正發(fā)愁這云溪晉氏沒有修士,要扶持起來有諸般困難,若只靠那一個經(jīng)脈淤塞的齊芪,不過能多植幾株靈草,為我換一二資糧罷了。’
‘可如若有了能正常修煉的修士,這境況便大有不同,不僅可以教他們將山上的靈土悉數(shù)運用起來,還能傳授些許術(shù)法,用以護(hù)衛(wèi)宗族。’
想到此處,江倫頓時豁然開朗,一個念頭在他心下篤定。
‘如此看來,這位遙卻真人也有意扶持晉家,我此時更要與這晉家交好。’
江倫正欲趁此將自己查到的有關(guān)這位遙卻真人與晉家的淵源和盤托出,卻又轉(zhuǎn)念一想。
‘可這真人既然掩去真容,不留名號,想來是受制宗規(guī),不能那般直白地扶持,若我此時點破,豈不要壞了真人的打算?’
他心下一驚,不禁慶幸自己多想了一步,轉(zhuǎn)而換了一副稍顯平淡的口吻,嘆道:
“令弟竟有這樣的緣法,實在難得,想來應(yīng)與你祖上留下的那信物有關(guān)……”
晉玦一直緊盯著江倫的神色變化,直到看見他神色平緩,也終于暗自松了一口氣。
他那日詢問江倫自家信物的來歷,對方一時也沒能給出確切的答復(fù),如今既然想要讓晉珩得賜仙丹的謊言更為真實些,便想著把這緣由也往那祖上的淵源上推去,只需形容得玄妙些,說不定就能糊弄過去。
聽到江倫此刻更是主動提起家中那劍玉,他不由長舒一口氣,看來晉珩得以修行的這筆賬,總算是平了過去。
江倫稍稍收攏心緒,仔細(xì)揣摩,又想到既然這真人也在暗地扶持,那他對晉家的扶持則更應(yīng)直白些,這樣何嘗不算是幫那真人行了方便。
于是江倫和悅地朝晉玦問道:“云溪西去十余里外的那座山,你可知道?”
晉玦雖不知江倫怎么突然問起這茬,但仍躬身應(yīng)道:
“是與披霞相連的那座桃山吧,那山雖歸屬我云溪,但實在離村子遠(yuǎn)了些,故而多年來都荒在那里了。”
聽到桃山二字,江倫雙眼一亮,心下自是更為篤定了。
他遂換了副頗為鄭重的口吻道:
“我來時路過那桃山,偶然看出那山中竟有一處未施用的靈田,我此行下山正巧多帶了幾顆靈種,我欲叫你遣人替我在那處照料著。”
“這靈果剛好有些溫養(yǎng)經(jīng)脈的效用,正好叫那經(jīng)脈淤塞的齊芪來侍弄,有了收成之后,你從那半份中取出一成用作犒賞,我取余下的半份如何?”
晉玦聞言自然大喜,村中憑空多出一處靈田不說,按照江倫話里的意思,這靈田的收成還不須繳納仙稅,而是與江倫五五分潤。
可這行為中透露的善意實在太過明顯,就算是江倫瞞著上宗私自施為,故而不得不讓利給云溪幾分,可也不需做到這般程度,哪怕江倫要取七成利,晉玦也覺得并不為過。
晉玦稍一思忖,忽然有所明悟。
‘莫不是宗內(nèi)真還有與我家有淵源的大人,只是當(dāng)下尚不好明言,故而江倫才與我晉家分潤,以圖來日的投桃報李?’
晉玦心下雖這樣想著,嘴上卻早已欣然應(yīng)了,更是千恩萬謝地保證一定仔細(xì)照料侍弄,確保靈植的收成。
言罷,他利落地喚來一位村人,準(zhǔn)備將之遣去將齊芪請來。
江倫聞言反倒將他攔下,開口補充道:
“既然要將齊芪喚來,便叫你弟弟也一同過來吧,我一同講授要領(lǐng)倒也方便點。”
晉玦沉聲應(yīng)了,當(dāng)即便吩咐人去尋晉珩與齊芪前來村祠。
只一炷香的功夫,便遠(yuǎn)遠(yuǎn)能看見一對男女?dāng)y手朝著村祠走了過來。
不多時,兩人便到了面前,皆恭敬地朝江倫拜了過去。
江倫定睛一看,終于把記憶里那兩個稚嫩的娃娃與身前風(fēng)華正茂的兩人聯(lián)系起來。
他悄然施術(shù)朝兩人探查而去,他初看齊芪的修為,稍稍頷首,暗道:‘這齊芪的修為竟能頂著淤塞的經(jīng)脈有所進(jìn)益,實屬不易了,這一境滿了七八成雖有些勉強,但也堪堪能用。’
晉珩修道尚要晚齊芪幾年,江倫自然沒有過高的期待,可當(dāng)他朝晉珩的修為探去時,心下當(dāng)即生出一片驚駭,這少年的修為竟已隱隱要攀到了練氣三層,要知道,這樣的速度,放之山上,也是叫人眼熱的稟賦了。
他又長吁一口,把驚駭?shù)男木w稍稍收攏,終于忍住沒有對此過多評述什么,只簡明扼要的教授了兩人侍弄這靈植的諸多要旨。
話語間,他自看得出這對男女已是互生情愫,想來也是好事將近。
要知道父母若同為修士,子女生而有竅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那真人將仙丹賜予晉珩,恐怕不止看中了他根骨尚佳,氣脈通達(dá),更有這樣一番考量在其中。
江倫念及此處,對那未曾謀面的遙卻真人又多了幾分敬服,不禁暗自感慨道:
‘真人遠(yuǎn)慮,小人實在拜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