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釜底抽薪 路遇熟人
- 重生70年代:從擺攤賣菜開始
- 正經不瘦
- 2140字
- 2025-08-24 00:01:00
馬溝子河從南往北,自陽樂縣流入惠武縣,橫穿惠武縣南首,又沿著丘陵東側往西北,流向陵南縣。
單獨截取陽樂縣途徑惠武縣再到陵南縣這一段,是個刻板標準的‘幺’。
惠武縣電影院往南一公里,便是東西橫向的馬溝子河段。
東起惠武縣三不管區域的楊家村,西至青峰嶺腳下的馬家梆子村。
再折返穿越惠武縣小半,從西北閔家寨西側流入陵南縣境內。
因為地勢南高北低,且經過縣城的區域有水泥堤壩和閘門,所以挖渠重點在東北橫向。
趙小軍的三輪車在派出所變更手續后,就直接推到電影院廣場拐角的自行車修理鋪。
換三條內胎,一條外胎。
換新的車座,以及清洗并補全碎斷的小半截鏈條。
兩個開裂的塑料把手,右腳蹬子,還有車頭燈開關。
時間太過久遠,趙小軍不是先在派出所被提醒,甚至都不記得自行車如果沒有燈,夜晚是不允許上路的。
會被查罰。
一整個弄下來,包括銹了的車把、鏈條和各種支柱配件等磨銹打油,一共收費62塊。
很好,很強大。
趙小軍對百貨大樓管后勤倉庫大爺的認知更清晰更具象化了。
合著明著減的十五塊和背地里十五塊封口費,加起來才是這輛車子修理費的一半。
他可真精明。
修理費拆成兩份,一份當人情,一份換封口。
忒精了。
好在趙小軍家底足,幾十塊錢不過寥寥。
總體下來,自己買到了一輛能騎能馱的大號三輪車,二百多花的不算冤。
只是三輪車修理需要幾個小時。
實在是車子太破,需要維修和更換的太多。
甚至車把和閘線都得拆開,豁口挨個兒打磨,不然銹的太狠,捏閘都費勁。
趙小軍想要騎車兜風的念想被客觀條件扼殺。
他只能徒步,順著惠武1路繼續往南走到頭,然后沿著馬溝子河南壩往東。
先走東邊這半截。
待會兒回來騎上三輪車,再逛西邊另一半。
既然滿縣城的人都期待馬溝子河挖泥會出現一大批魚。
趙小軍也就不客氣了。
為了自己的生計,為了自己支柱性收入不拉胯,他只能這樣做。
馬溝子河里有魚,個大的,個一般的,都不少。
除了魚,厚泥里還藏著不少營養價值更高的玩意兒。
譬如泥鰍、譬如王八。
最東頭超過100度拐角的泥沙沉淀重災區,也是楊家村的北村頭邊上。
在一群光屁股游泳的小屁孩不遠處,趙小軍撈到了這一路最大、最繁盛的一窩王八。
貌似是五代同堂的感覺。
最大號的那只龜殼足足有磨盤大小。
這個型號,怕不是沒法吃的吧?
且不說殺這么多年頭的龜會有啥‘報應’,就是它身上的寄生蟲,怕也不是一百度的水能燙干凈的啊。
繞過拐角,趙小軍繼續拎著鞋踩著水沿泥濘往回走。
幾米范圍內,他不用彎腰,不用伸手,甚至走路的頻率都不受打擾。
很多魚蝦蟹鱉就都悄然從馬溝子河消失了。
釜底抽薪了解一下。
如果挖溝之后沒有那么多河鮮供應,趙小軍賣魚大業豈不是就能早好幾天開啟?
每天都是錢啊。
就是這馬溝子河里的東西沒有青山水庫的大,也比青山水庫的雜。
趙小軍不舍得浪費太多隨身空間儲物格。
所以魚蝦蟹鱉一共占據了六個。
小魚也沒放過。
畢竟縣里組織挖溝,小魚也難以幸免。
與其曬死還不如先救它一命,回頭有機會再重新放生,也算幫它們逆天改了命。
當一個人專注在某一件事上的時候,時間會感覺過得很快,實際卻又沒那么快。
但做事的效率一定會很高。
趙小軍從馬溝子河南岸走到最東頭楊家村,又繞到河北岸,一路走回連接惠武1路的惠武大橋,兩個小時都沒消耗完。
三輪車被修車鋪師徒倆忙活,說最快也得四點多。
趙小軍想了一下,決定改變之前的方案,繼續徒步繞馬溝子河橫向另外半截。
從北岸順著坡度往西溜達,接近馬家梆子村東頭不遠處,有個河道的寬截面。
趙小軍遇到了倆熟人。
“王叔釣著呢?”
“翟叔成果咋樣啊?”
倆老頭坐著小馬扎,人手一個70年代高干特備的棗紅色保溫小壺,悠閑的讓人看了眼紅。
“你小子咋溜達這邊來了?”
翟叔抬頭掃了一眼,沒吭聲。
釣魚佬空軍狀態下被問成果,九成九都這德行。
王大爺扭過頭,心態比翟老頭可輕松多了。
“我來看看這邊有地兒撒網不……”
“少來這套,我倆就這么點兒消遣的地方,你還想著霍霍。”
“瞧您說的,就算我不霍霍,下個月不也有的是人糟蹋嘛。”
趙小軍越過翟老頭,往中間放著的兩個塑料桶里摟了兩眼。
左邊白桶是翟老頭的,水清無魚。
右邊紅桶是王大爺的,嗯,有一大一小兩條在竊竊私語。
“多釣一天是一天,總比你小子跑來一起搗蛋強的多。”
翟老頭終于開口了。
不過一張嘴就是嗆人的語氣。
“估計是這里的魚也預感到大事不妙,提前拖家帶口轉移陣地了呢。”
趙小軍瞇著眼往河里看,實際已經用意識覆蓋了這一片河道。
考慮到倆老頭幫了自己大忙,也沒好意思一網打盡。
留了三條巴掌大的白鰱條子。
不過,馬溝子河畢竟是活水,人家非得不咬鉤,趙小軍也沒轍。
他倆也就怪不得別人了。
“不打擾您二位了,我去西邊逛逛。”
“你還真找下網的窩子啊?”
王大爺貌似還挺在意,追著趙小軍想要走掉的背影,問了一嘴。
估計這位是真的釣迷。
生怕趙小軍跑來霍霍他倆的根據地。
其實也能理解。
如果不是癡迷這點,王老頭哪會聯系老單位收購趙小軍的魚呢?
連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兒都做得出來,釣魚這個消遣對于他而言,有多重就不用再多說了。
嗯,翟老頭也差不多。
為了砌個水池子養魚,愣是幫趙小軍租了醬菜廠的房子,為一個陌生小伙子大開方便之門。
也是沒誰了。
想到這里,趙小軍又有點于心不忍。
翟老頭其實對他還不錯,和王老頭一樣,雖然不知道他倆為啥有奇怪的觀念,但總歸是幫自己解決了燃眉之急和提供了便利。
好人要有好報。
好釣魚佬的好報就是不要空軍。
想罷,趙小軍揮了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