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6章 重建

迅速確定領土問題,避免糾紛,因為當務之急是匈牙利重建。

這是個棘手問題,整個社會秩序、經濟基礎和生產體系甚至都要重構。戰爭破壞太徹底,太嚴重了。

能做的就是砸錢。首先將匈牙利王國國有鐵路資產,交給帝國鐵路公司,重新規劃鐵路網,以維也納為中心的鐵路干線將連接布達佩斯,匈牙利境內的支線鐵路連接布達佩斯,同時要對老舊鐵路升級改造,并建設更多的新線,確保匈牙利境內鐵路可以連接每一座城市,這個鐵路需求有1萬公里。

帝國鐵路公司大量的投資外,還有哈布斯堡家族的輸血。弗朗茨跟匈牙利議會重新簽訂條約,凍結數年的法國戰爭賠款匈牙利應得部分,將直接歸還匈牙利王國,這筆錢將全部用來進行戰后重建。

十幾億法郎的資金,立刻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匈牙利王國財政,甚至讓王國政府可以對經歷戰火的農場、工廠進行稅收減免。

這筆從哈布斯堡家族注入匈牙利的巨額資金,可不是沒有條件的,必須接受哈布斯堡家族的監督,弗朗茨從殖民地調回了卡爾魯格。他在匈牙利建立了以哈布斯堡為名的銀行,用于向農民提供低息貸款。這讓剛剛經歷戰亂的,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匈牙利農民度過了最難的時候。

鐵路建設提供了就業,稅收減免減輕了負擔,低息貸款讓農民可以維持生計,匈牙利重建工作順利穩定進行,只用了一年時間,基本就恢復到戰前水平。

只是損失的人口,永遠也補不回來了。戰前,匈牙利人口640萬,戰后,僅剩下500萬人,死于戰場的反倒沒有想象中那么多,只有50萬,近百萬是死于后來俄國占領期間對自發抵抗民眾的鎮壓和戰爭帶來的饑餓、疾病。

這么沉重的打擊,讓匈牙利議會變得沉重,不在高談闊論,一門心思重建。那股自1848年燃起的革命熱情,在匈牙利這片熱土上降溫了。

苦難能讓一個人快速成長,對一個國家也是一樣。這場巨大的災難,讓匈牙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讓匈牙利人的性格開始內斂。一個沉靜的,理性的匈牙利民族,應該可以在下場戰爭中,為帝國提供巨大的幫助。

卡爾魯格幾乎是以哈布斯堡家族的代表在匈牙利活動的,手里握著哈布斯堡家族的錢袋子,匈牙利政府的任何一筆支出,都需要從他建立的銀行劃賬,因此他間接在匈牙利擁有了巨大的權力,直到那筆17.5億法郎的資金用完。

卡爾魯格回到歐洲,也代表著奧地利帝國殖民擴張行動告一段落。殖民地已經進入正常運轉,卡爾魯格對中國移民給與了高度評價,他們有難以置信的自律,只要能從文化上接受他們,絕對是最優秀的帝國臣民,因為這批人不造反,而且對政治漠不關心,讓殖民地不需要像在歐洲這樣需要復雜的利益交換才能實現一些政策。殖民地只需要一個行政命令,就能暢通無阻。

大清國的一場巨大災荒,兩億人受到波及,據說幾百萬人餓死,幾千萬人逃荒。南圻的移民中,大多數都是逃荒去的。這股逃荒潮給南圻輸送了四百多萬人口,已經超過了總人口的一半,改變了南圻的人口構成。如果換在歐洲,如此巨大的民族結構變化,會引發一場巨大的戰爭。可是在那里,所有人都很安靜,原住民和新移民之間,沒有爆發大規模沖突,沒有以民族為名義的政治力量出來爭取權力。

可這個安靜的民族,當將他們武裝起來,又是可怕的戰士,他們服從性極強,尤其當他們有了土地,背后有妻子兒女的時候,上了戰場甚至都不會投降,戰斗致死。他們對死亡有極強的承受力,有時候讓卡爾魯格感到恐懼,覺得他們太漠視自己的生命了。

借助這股人力,卡爾魯格驅使高效的殖民地政府,括地千里。至今還在消化這些擴張的土地。

按照法律已經擁有了南圻、柬埔寨和老撾這些地區,甚至半個暹羅也被吞并。但不意味著就掌控了這些地區,一方面是大量土地根本沒有人,東南亞這個處于中華和印度文明之間的,又是兩個文明邊緣的地區,是相對落后的。而且因為歷史興衰,似乎正處于一個歷史低谷中。至少吳哥窟那種規模的都城,是此時東南亞國家建造不起來的,而這個都城,竟然淹沒在了叢林之中。所以新移民需要跟環境爭地,土地不進行開發,在這個熱帶地區,很快就會回歸自然。

還要跟當地土著爭地,尤其進入老撾等偏遠地區,存在著人數不多,但族群很多的土著居民。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還比較原始,有些發展出了刀耕火種的農耕技術,有的甚至以打獵為生。越原始的生產效率越低,單位土地產出越低,西貢附近的移民一公頃土地能養活一家人,到了老撾山區,需要一片綿延百里的山脈才能養活一個部族。因此許多部族活動區域很大,都任何進入他們獵場的外人進行獵殺。

對新邊疆的開發,是伴隨著軍事征服的,烈度不大,成本很高,而成本主要體現在人力成本上,殖民政府的投入主要是武器和訓練,而移民承擔的是生命代價。政府承諾的土地分配,是需要他們自己去占有,卻開拓的。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并不會被消滅,消滅他們的代價太大,根本承受不住。而是跟他們簽訂條約,保證他們的原始權力,只要他們住在自己的山寨上不下山搶奪或者殘殺在山谷里開辟的移民,政府就不會干涉他們的生活,也不需要他們納稅,只是需要他們服兵役。按照部族人口多寡,每一個被政府的部落都需要提供相應數量的兵員。這些生活在高原、山地的部族,是最優秀的山地士兵。

災后,殖民地的人口還在增加。因為逃荒的時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起逃出來,有擠上了游輪的,有掉進海里的。還有的移民,是一家老小將他送出去,其他人在家里等死的,他們在殖民地站住了腳,第一時間就是回家看看,帶回去自己一年掙來的微薄收入,去拯救在饑荒中掙扎了一年的親人。有的人是幸運的,他們的親人得到了政府或者鄉紳甚至教會的某種救濟,至少活著。很多人回到家中,看著破敗的土屋,給親人收了尸骨后,默默閉上破舊的木門,轉頭再回南洋。

因此災后雖然沒有前幾年那樣每年都有百萬移民涌入,但他們持續帶來的親人,也讓移民每年新增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政府的土地移民政策持續有效,只是越來越不吸引人了,領取土地參軍的新移民越來越少,大多數已經有了土地,少數還沒有土地的,也寧愿留在湄公河下游給地主們打工,也不愿意去邊疆開拓。

卡爾魯格發現,沒有土地,就留不下這些人。他們賺夠了錢都想著回老家。他們寧愿在這塊土地上做一個過客,也不愿意留下來做主人。

“我們需要占領暹羅。”

“理由。”

“那里土地太適合開墾了,我們的工程師做過測算,僅僅是湄南河下游適合開發的土地,就有500萬公頃。”

卡爾魯格對富饒的暹羅念念不忘。

“算了。有英國在,不適合跟太靠近英國殖民地。”

英國在緬甸開拓,雖然還沒有徹底控制這塊地方,但已經是英國的勢力范圍,暹羅最好的歸宿就是一個緩沖區。

“那菲律賓呢。”

“我覺得將來哈布斯堡領地并入菲律賓或許更現實一點。”

在軍事之外,弗朗茨這個皇帝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帝國議會越來越掣肘他。菲律賓這塊土地,他原本就是想交給卡爾魯格去管理的,可帝國政府寧愿成立一個殖民部門。不過也有好處,有了殖民地之后,帝國對海軍重視起來,從1873年開始,每年建造一艘鐵甲艦,從最初的5000噸已經發展到能建造萬噸鐵甲艦水平了,威尼斯造船廠負責建造,水平比英國稍差,但跟法國能保持相同的水平。

帝國的艦隊上,也會懸掛哈布斯堡的旗幟,哈布斯堡家族的的殖民地,就能扯虎皮當大旗,沒人會去碰。弗朗茨并不在乎殖民地歸家族私人所有,還是交給帝國,只是帝國不肯接手,因為這些殖民地太貴了。菲律賓就很便宜,是普法戰爭的附屬品。

“南洋其他地區是否可以開拓?”

“如果有適當的地方,可以嘗試。必須考慮英國的態度。”

奧地利帝國在歐洲才是列強,在全世界,英國才有排面。沒有英國的默許,就算開發了也拿不穩,不然法國的加拿大怎么丟的。

“我們還需要建立一支艦隊。”

“經費自籌。”

弗朗茨已經沒錢了。

殖民地的好日子也早結束了,否則有錢時候的卡爾魯格可不會征求皇帝的意見,只要事關殖民地建設,他說了算。如今殖民地的軍隊都裁撤到了五萬人,只保持龐大的預備役,一個人口不足千萬,以農業為主的殖民地區,這已經是超常水平了。結果倒是大大降低了周邊國家的恐慌,比如越南和暹羅,也讓英國在殖民地問題上,沒有過分干預。

卡爾魯格沒能從皇帝這里要道新的投資,哈布斯堡歐洲銀行倒是有一筆巨款,可那是人家匈牙利的賠款分配,專款專用,銀行只有監督,沒權挪用。

卡爾魯格知道皇帝有錢,因為這場歐洲大戰,皇帝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沿海紡織城為戰爭提供了海量的棉紗、服裝,如今奧地利帝國的紡織品產量超過5億奧地利盾,有3億在沿海紡織城。可皇帝只建設了紡織城嗎?賣布才能掙幾個錢。皇帝在紡織城打造成功之后,除了不斷擴大紡織城規模,還打造了三個重工業區。一個位于奧地利的薩爾茨堡,一個位于皮爾森,還有一家在布爾諾。兩個都位于波西米亞王國區域,如今已經正式成為自治省份,不再受波西米亞王國管轄,只在名義上還是波西米亞王國領地。

這三大重工業產業園,以斯太爾、斯柯達和布爾諾三家兵工廠為核心打造。最初建設的時候,并不單純是為了軍工產業。而是為了推動金屬冶煉、加工為核心的重工業產業,這個產業跟德國的競爭很激烈,而且常常落于下風。所以皇帝為了提高競爭力,打造了這三大產業園。戰爭爆發之前,三大產業園都已經開始運作,工廠遷入了不少,一場大戰,讓三大產業園徹底膨脹起來,幾家軍工廠發了大財,除了布爾諾兵工廠是國營,斯柯達和斯太爾都是私人家族企業,幾乎什么都造。他們從鋼鐵冶煉廠到各種機械產品,機床,紡織機,火車機車,鋼軌,但凡有利可圖的都會涉及。戰爭爆發后,龐大的產能生產武器,發了大財,戰后轉產民用產品。

經濟危機在戰爭期間悄無聲息的過去,經濟迅速步入高速增長。戰爭期間,工業年均增長10%,戰爭結束比戰前增加了30%,財政只增加了20%,但也很可觀,因為這才只是三年而已。戰后經濟稍微波動,但依然保持較高增長,只是從10%下降到了6%-7%的正常水平,放在整個歐洲依然是優秀水平,而且已經超過了德國的整體增長率。跟普魯士在財政上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其實對這些經濟指標,弗朗茨并不是太在意,奧匈帝國差的從來都不是經濟,也不是人口,差的是可以為這個國家奮斗的有主人翁精神的人口。歷史上,哪怕匈牙利表現的其實不是那么拉跨,畢竟作為帝國的小主人,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先后動員出了300萬人,戰斗力也能碾壓羅馬尼亞,但跟塞爾維亞、意大利半斤八兩,實在對不住列強的咖位。

現在的匈牙利,經過這場戰爭,變得更小,更凝聚,或許會帶來不一樣的表現。匈牙利的快速恢復,包括軍事力量的重建,也讓奧地利帝國在歐洲的地位進一步穩固,戰后圍繞奧地利的外交活動分量明顯增加。

弗朗茨積極配合帝國外交大臣的外交政策,前往了柏林訪問,此舉讓俄國沙皇驚懼,并緊跟著緊急訪問柏林。

第二次三皇同盟即將形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长顺县| 青神县| 开鲁县| 潮安县| 仲巴县| 商洛市| 深泽县| 永定县| 砚山县| 攀枝花市| 久治县| 塔城市| 伽师县| 永胜县| 慈利县| 蒙城县| 常山县| 五常市| 彰化市| 革吉县| 钟祥市| 西乌珠穆沁旗| 遂宁市| 西峡县| 二连浩特市| 双辽市| 平阴县| 邢台县| 昭平县| 扬州市| 大荔县| 鸡西市| 政和县| 浮梁县| 饶平县| 蒙自县| 宽甸| 陆川县| 高尔夫|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