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君士坦丁堡就在眼前

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蘇丹已經連續(xù)換了兩人,6月,阿卜杜·阿齊茲蘇丹自殺身亡,立穆拉德五世為蘇丹,9月,傳出穆拉德精神錯亂,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繼任。

連續(xù)更替,往往會出現(xiàn)年輕的君主,哈米德只有35歲。而且連續(xù)更替,證明這個位子確實是個燙屁股的位置,甚至給人一種前兩任蘇丹根本就是逃避,因為更替十分平穩(wěn),沒有任何亂子,沒有流血。

新登基的哈米德接手這樣的燙手山芋,除了接受還能怎么辦。

奧斯曼帝國的王子們十分神秘,這位哈米德上臺前,聽說沒人見過他,他住在一個隱秘的地方。沒人知道他什么性格,只知道他答應了一切西方要求,找了奧斯曼帝國最有名的自由派領袖,起草了一步憲法,拿到了君士坦丁堡七國會議上。

這個七國會議,就是歐洲協(xié)調機制組織起來的,這個機制不是聯(lián)合國那種固定機構,而是有大事發(fā)生時候,由強國臨時組建。參加的七國分別是英法俄德奧,意大利和匈牙利。會議是英國召集的,目的是商討巴爾干局勢。

俄國人在會上拿出了一封《柏林備忘錄》,這是俄國人抓住了俾斯麥,在俾斯麥不情不愿的情況下,跟奧地利外交大臣一起交流的情況,俄國拿出來作為三國統(tǒng)一的態(tài)度。如果德國和奧地利真支持的話,就不會是備忘錄,而是正式的照會了。

備忘錄的內容很寬泛,無非是要求奧斯曼帝國改革,保障境內各民族的自由。蘇丹答應了,出臺了一部憲法回應,可會上俄國為首的列強還是不滿意。因為類似的保障,奧斯曼已經做過不止一次,每次都無法落到實處,所以應該對改革進行監(jiān)督。這份備忘錄被英國人抵制了,他們不接受這份德俄奧名義發(fā)出,為經過英法意同意的文件,哪怕奧斯曼本奧都同意了。

會議不歡而散,那位制定憲法的法律專家很快被蘇丹拉到一艘船上,然后驅逐去了意大利。他不敢讓這個人回國,怕解職他引起青年學生的抗議。不久奧斯曼帝國召開了自己歷史上第一次國會,可蘇丹發(fā)現(xiàn)這個國會根本不好用,議員們根本不聽他的。他覺得應該是國家為他這個蘇丹負責,而不是他為國家負責,蘇丹是國家的主人,于是很快就解散了國會。

七國會議不歡而散,達不成任何決議,英國覺得戰(zhàn)爭要來了,可俄國人不這么看。

在監(jiān)督奧斯曼的改革被英國拒絕,因為英國認為那等于讓德俄奧三國有了合理入侵奧斯曼帝國的理由,之后沙皇發(fā)布宣言,宣稱如果奧斯曼帝國不能做出讓俄羅斯?jié)M意的承諾,那么他就會堅決地采取單方面行動,他也堅信俄羅斯人將響應他的召喚。這個要求被奧斯曼帝國以不符合巴黎和約為由拒絕。奧斯曼的拒絕,讓擋在俄國發(fā)動戰(zhàn)爭路上的,就只剩一個英國了。

此時英國國內彌漫著一種因大屠殺餓反奧斯曼帝國的輿論,格拉斯通聲勢浩大,他和他的追隨者們聲稱要組織‘十字軍遠征’,跟俄羅斯一起組織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干的暴行。英國外交大臣也明確表態(tài),不支持奧斯曼帝國。

整個英國,似乎只有迪斯累利一個人上躥下跳,一再表示“只要俄國逼近君士坦丁堡,戰(zhàn)爭就一定會發(fā)生”,那是不是說只要俄國不去君士坦丁堡,而是在其他區(qū)域和奧斯曼帝國開戰(zhàn),英國就不會參戰(zhàn)呢?

帶著這樣的僥幸,以及根據英國輿論做出的英國應該不會參戰(zhàn)的判斷,就向奧斯曼帝國宣戰(zhàn)了。

反觀俾斯麥,即便得到了奧地利皇帝的明確表態(tài),答應幫忙拖住俄國的情況,最后也能忍住不冒險發(fā)動對法國的打擊,這才是面對戰(zhàn)爭該有的態(tài)度。法國人,俄國人,對戰(zhàn)爭都過于輕率了。兵者,國之大事啊。

戰(zhàn)爭爆發(fā)后,俄國兩路大軍挺近奧斯曼帝國,并沒有發(fā)生俄國人想象中的摧枯拉朽,而是被擋在了普列文要塞,這是一座位于巴爾干山脈中的要塞,是一座通往君士坦丁堡的必經之地。

沒想到駐守這里的奧斯曼帝國新軍戰(zhàn)斗力不俗,竟然讓俄軍死傷慘重,傷亡近四萬,而奧斯曼守軍總共也就只有五萬。最關鍵的是堵住了俄軍幾十萬大軍的進軍通道,一時間全世界輿論大嘩。年輕的蘇丹看到這樣的變化,為了爭取國際輿論,命令普列文要塞軍隊必須死守,結果葬送了奧斯曼帝國最能打的精銳。

奧斯曼軍隊裝備了來自英國的步槍,亨利馬提尼步槍,后裝單發(fā),是奧地利人弗里德里希?馮?馬蒂尼幫英國槍械公司設計的,被英國人大規(guī)模制造,除了遍布全世界的英軍裝備之外,意大利、奧斯曼也裝備了很多。

俄國裝備的步槍,則是克恩卡步槍,也是一款后裝金屬彈殼步槍,是奧地利人克恩卡設計,1869年開始裝備俄軍。這款步槍裝填比較復雜,1870年、1871年,俄國又引進美國人設計的伯丹步槍,性能優(yōu)良,但克恩卡有一個優(yōu)勢,他只需要將后裝機構改裝在前膛槍管上就能使用,所以此時俄軍大量裝備著這種改裝槍。

俄軍裝備后裝槍,也是受普奧戰(zhàn)爭刺激,但步伐比奧地利和法國都慢,奧地利人和法國人第二年就換裝了后裝步槍,俄國拖了三年,才找到了奧地利人幫忙設計出來。

這種改裝槍無論是射速、射程還是威力,都不如英國制造的精良馬提尼步槍,結果俄軍被屠殺數萬,亨利馬提尼步槍的功勞,后來被美國人搶了,他們發(fā)軟文稱普列文戰(zhàn)役是靠著進口的美國連發(fā)步槍打贏的,實際上那只是奧斯曼騎兵的武器,而且騎兵并不喜歡,威力不太夠。如果真的好的話,不至于后來沒有一個國家仿制,或者采購。

俄軍久攻不下之后,請求鄰國羅馬尼亞出兵援助,羅馬尼亞此時算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國,但有獨立的自治權利,因為允許俄軍過境,導致奧斯曼軍隊炮擊了羅馬尼亞境內的要塞,羅馬尼亞隨即向奧斯曼帝國宣戰(zhàn)。

羅馬尼亞大公是一位來自普魯士霍亨索倫的親王,提出要求指揮聯(lián)軍才會參戰(zhàn),俄國同意了,于是羅馬尼亞大公帶領俄國羅馬尼亞聯(lián)軍開始包圍普列文要塞。一包圍就是五個月,根據俄國的宣傳,普列文要塞里的奧斯曼軍隊連老鼠都吃光了,但俄軍軍官在外面卻吃著魚子醬,至于士兵吃什么,俄國沒宣傳。

普列文要塞丟失后,俄軍進入君士坦丁堡的道路打開,沙皇親自帶隊,幾十萬俄軍冒雪翻越巴爾干山,攻下索菲亞,沿著色雷斯平原狂飆突進,再無阻隔。

幾十萬難民逃入君士坦丁堡,哈米德蘇丹請求英國領事館在必要時給他提供庇護,同時請求英國援助。英國女王寫了封信給沙皇,沙皇轉手給了前線將領,軍隊繼續(xù)狂飆突進,直達馬爾馬拉海,距離君士坦丁堡的城墻剛好10英里。

在這種形勢下,奧地利的態(tài)度很重要,但也沒那么重要,至少弗朗茨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一個外表看似強大的帝國,最好不要讓別人看破。

中立,是唯一的選擇。

先會見英國人,英國大使希望能得到奧地利明確的態(tài)度,如果英俄發(fā)生戰(zhàn)爭,奧地利能否支持英國。

“巴爾干沒有奧地利的利益。”

弗朗茨如此答道。

“可和平是整個歐洲的利益。”

英國大使玩了個虛的。

弗朗茨跟他談利益,他跟皇帝唱高調。

弗朗茨馬上道:“是的,可戰(zhàn)爭已經爆發(fā),對歐洲最大的和平,就是克制。畢竟俄國也在歐洲,而奧斯曼退回亞洲或許就能和平了。”

這都算某種支持俄國吞并奧斯曼歐洲領土的態(tài)度了,那塊領土上可是有君士坦丁堡的。

英國大使不敢玩虛的了,忙詢問:“巴爾干沒有奧地利的利益,不知道陛下希望擁有什么樣的利益。”

這就是討價還價了,列強之間該有的態(tài)度,肉食動物劃分領地的本能。

弗朗茨還是搖了搖頭:“巴爾干確實沒有奧地利的利益,奧地利也不追求在巴爾干的利益。”

英國大使失望離去,至少表明奧地利并不會下場,邏輯判斷也不會,因為不可能越過匈牙利去跟俄國交戰(zhàn),就算有大利益都很難實現(xiàn),更何況現(xiàn)在真的沒有什么利益了。

俄國大使也來拉攏,許諾波斯尼亞的土地。

這才對位,可惜奧地利同樣不感興趣,隔著克羅地亞去統(tǒng)治波斯尼亞,這不現(xiàn)實,更何況不是什么好地方。歷史上的奧匈帝國吞并波斯尼亞的時候,帝國兩部分,奧地利和匈牙利都是反對的,奧地利覺得這會讓境內斯拉夫人變得太多,匈牙利擔心會讓克羅地亞變得不好控制。最后皇帝強行吞并了這里,引發(fā)了跟塞爾維亞長期的矛盾。

俄國人也知道這塊土地無法吸引奧地利,但他們舍不得拿出來更多。比如許諾讓奧地利吞并阿爾巴尼亞,或許奧地利就同意了,因為那樣奧地利就在緊鄰亞得里亞海出入口的位置有了一片領土,能突破亞得里亞海這個半封閉,且容易被封鎖的海域。可是那塊土地,是俄國人分給黑山大公的,擴大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實力,有助于俄國在巴爾干的影響力。

俄國也滿意的離開了,因為只要奧地利保持中立,就是對俄國的幫助,上次奧地利皇帝還說會記得加利西亞的人情,這次就算還了。

德國人倒是很詫異弗朗茨不干涉的態(tài)度,替俾斯麥問了一句,加入匈牙利被拖入戰(zhàn)爭,奧地利也能坐視不管嗎?

弗朗茨給了堅定的回答。

歷史上,奧斯曼帝國侵入匈牙利,奧地利跟奧斯曼對抗了幾個世紀,匈牙利就是奧地利的安全保障,就像朝鮮之于中國一樣。

此時俄軍擁有絕對優(yōu)勢兵力,面前就是君士坦丁堡,似乎一個沖鋒,喊一聲烏拉,沙皇就能收復自認為有繼承權的東羅馬首都。

蘇丹將奧斯曼帝國這些年改革的那點精華全都葬送在了普列文要塞,此時整個君士坦丁堡亂做一片,他自己都只能去求英國大使庇護。反觀普列文守軍將領,因為抵抗堅決,給俄國帶來了巨大的傷亡,負責防守普列文要塞的奧斯曼帕夏得到俄軍尊重,可他打剩下的殘兵卻成了犧牲品,一千健康的跟著俄軍翻越飄雪的巴爾干山,大多凍死在路上。大量遺棄在野戰(zhàn)醫(yī)院的傷兵,被趕來的保加利亞民兵殘忍虐殺。奧斯曼鎮(zhèn)壓保加利亞起義的時候屠殺,保加利亞發(fā)現(xiàn)俄國傷兵的時候報復,民族仇恨到了這種地步,也該分手了。

蘇丹想的開,英國想不開,如果不是英國一再阻撓,蘇丹早就簽下不平等條約,撩了。

此時英國首相迪斯累利破釜沉舟,命令地中海艦隊駛入海峽區(qū),停靠在王子島背風處,此地已經處于俄軍大炮射程之內,只要俄軍敢開炮,英國就有了戰(zhàn)爭借口。

俄軍卻停止了進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阜新| 江陵县| 南投县| 嵩明县| 湛江市| 沭阳县| 胶南市| 绥德县| 木兰县| 沈丘县| 托克托县| 新兴县| 澎湖县| 张家口市| 双流县| 丰宁| 右玉县| 日土县| 南江县| 镇康县| 友谊县| 横山县| 平昌县| 革吉县| 绿春县| 元氏县| 闽侯县| 十堰市| 大冶市| 汾阳市| 荃湾区| 谷城县| 泰顺县| 阿拉善左旗| 诸暨市| 景谷| 桂东县| 即墨市| 南郑县|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