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草木灰
- 逃荒種田:錦鯉肥妻被糙漢搶回家
- 疏影踏月行
- 2106字
- 2025-08-23 21:48:19
她吧唧了一下嘴,慢慢睜開眼,視線模糊了好一會兒,才逐漸聚焦。
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格外俊朗的臉。
輪廓分明,鼻梁高挺,唇角微抿,眉宇間透著清冷與沉穩。
她一時間都搞不清自己是不是還在夢里。
眼前的人,像是從畫中走出一般。
“到村口了。”
黎安又喊了一聲。
見她眼神渙散,像是魂還沒歸位,他抬手在她面前晃了晃。
他袖子里飄出的淡淡香氣,悄然鉆進了她的鼻子里。
帶著某種奇異的力量,一下子把她最后一絲困意都趕跑了。
“哎呀!不好意思,睡傻了。”
她邊說邊猛地站起來。
結果,頭剛抬起,就差點撞上黎安的下巴,兩人幾乎臉貼著臉。
“對不住,真不是故意的。”
她臉一紅,心跳快了一拍,連忙后退半步,慌里慌張地跳下了馬車。
“明天早上七點,老地方碰頭。”
黎安望著她的背影,抬聲提醒了一句。
宋綿綿匆忙揮了揮手,身影很快消失在小巷深處。
黎安目光靜靜停留了片刻。
晚風拂過他的衣袖,他嘴角不禁揚了起來。
馬車掉頭時,他忽然瞥見車轍旁的泥地上,躺著一支發簪。
簪身樸素,打磨得光滑,頂端刻著一朵梅花。
他彎腰撿了起來。
凱津看到了,悄悄湊近了些。
“大人,要還給她嗎?”
黎安捏著木簪,沉默了幾息,才緩緩搖頭。
“不用了,明天再還她。”
“嘎吱”一聲,院門被推開。
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
“小妹回來啦!”
宋齊陽正蹲在灶臺邊添柴,聽見聲響立刻抬起頭,滿臉笑容地叫道。
宋綿綿三步并兩步跑進屋,鞋子都來不及脫。
“是不是烙了蔥油餅?太香了!我在三里外都聞到了!”
她夸張地吸了口氣,臉上滿是孩子氣般的雀躍。
宋母早給她準備好了熱乎乎的餅。
她從灶臺上端出盤子,心疼地問。
“累了吧?趕了一天路,快坐下吃飯,別站著說話。”
軍軍眼睛立刻笑成了月牙。
他爬上板凳,屁顛屁顛地挪到宋綿綿身邊,貼著她坐好。
宋綿綿洗了手,擦干后便拿起一張蔥油餅,就著一小碟咸菜,大口啃了起來。
餅皮層層疊疊,咬一口“咔嚓”作響,蔥香四溢,吃得她滿嘴生香。
見軍軍直盯著她手里的餅,還悄悄咂了咂嘴,她笑著戳了戳他的小臉。
“小饞貓,看你那點出息,吃吧!”
說著,便撕下一小塊遞到他嘴邊。
沒想到軍軍卻搖搖頭,拍了拍自己圓鼓鼓的小肚子。
“姑姑吃,軍軍吃飽了,就看看。”
宋母在一旁擦著手,笑著搖頭。
“這孩子,好久沒吃油餅了,眼睛饞,肚子倒是飽了。天天念叨姑姑回來就能吃上香噴噴的餅,今兒可算等到了。”
二哥宋齊茂一邊給她倒水一邊說。
“喝點水,別噎著。”
“那特使今天沒難為你吧?”
大哥宋齊陽從灶邊站起來,一臉關切地問。
宋綿綿想起黎安和侍衛搶炸薯片的場面,忍不住笑出聲。
“特使人挺和善的。”
她吃了一塊餅,又喝了幾口野菜粥,突然一拍腦門。
“哎呀!差點忘了!”
她腦海中猛然閃過儲存在角落的土豆。
那些可是她打算用來試種的新品種,若再不處理,芽眼就干了。
“吃完再忙也不遲,綿丫頭!”
宋母心疼地看著女兒。
她夾起一塊煎豆腐放到宋綿綿碗里。
“你看你,臉都瘦了一圈。這些活計又跑不了,何必急在這一時?”
宋綿綿擺擺手。
“娘,我飽了,您收拾一下桌子就行。”
她邊說邊起身走到儲物間墻角,拖出粗布口袋。
里面是土豆。
這是從黎安帶來的種子中精心挑選出的一批。
是她準備用來擴大種植的母種。
她拿出菜刀,先將土豆洗凈泥塵,再穩準地切下去。
每一塊都控制在雞蛋大小,確保帶有至少一個健康芽眼。
這是她從書上學來的方法,也經過反復試驗驗證過。
太小則養分不足,太大則浪費種薯。
“大哥,給我點草木灰。”
宋綿綿朝大哥喊道。
接下來便是關鍵的防腐步驟,一點馬虎不得。
宋齊陽早知道她要用,立馬去灶膛里鏟了些干凈的灰過來。
宋綿綿將灰末輕輕抖落,像撒鹽般均勻覆蓋在每一處切口上。
她一邊動作,一邊解釋道。
“山藥切了也容易爛,我去年試過,用草木灰一裹,十天都不壞。這法子雖土,卻極有效。”
這時,三弟宋齊飛蹲在一旁看得出神,忍不住問。
“姐,切都切了,還能種活嗎?”
他今年剛滿十歲,個頭還沒篩子高,眼睛緊盯著那些土豆,滿臉都是不可思議。
在他看來,這簡直就像把活雞剁成幾塊,還想讓它再長出一只來。荒唐得緊。
可姐姐偏偏一臉認真。
宋綿綿聽他問話,笑著答。
“不光能活,三個月后還能長出一窩呢。”
她蹲下來,與弟弟平視,語氣溫柔。
“你別看它現在被切開了,只要每塊上有芽,埋進土里,它自己就能生根發芽,一變二,二變四,最后結出滿滿一壟的土豆。”
她說著,還用手比劃著。
陽光照在她臉上,映出一抹自信的光澤。
宋齊飛接著問。
“那撒草木灰是干啥的?”
宋綿綿耐心解釋。
“草木灰有好多礦物質,能當肥料,幫土豆長得壯。”
“現在天氣熱,發芽慢,撒了灰反而能催苗,出得更快。”
“草木灰還能殺滅細菌,防止害蟲和病害。”
宋齊飛聽得目不轉睛,眼睛亮亮地望著宋綿綿。
“阿姐,你怎么什么都懂啊?你說的這些東西我連聽都沒聽過。”
“很多事,接觸多了,慢慢就明白了。”
宋綿綿擦了擦額頭的汗,將土豆塊鋪在竹篩上。
“就像你背書,一開始也覺得難,背多了,自然就熟了。種地也一樣,試一次,記一次,失敗一次,學一次,慢慢地,就都懂了。”
她將竹篩搬到陰涼通風的屋檐下,讓切口徹底風干。
忙完這些,她轉頭看向弟弟,認真問道。
“小弟,你讀書到底是為了什么?”
宋齊飛立刻擺出學堂夫子的模樣,搖頭晃腦地答道。
“修身立德,治世安民。”
那是夫子每日清晨要求他們高聲誦讀的訓誡,他早已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