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蟲口奪糧
- 三國之我幫大漢定天下
- 作家9moZPL
- 1415字
- 2025-07-30 16:02:30
秋末的第一場霜落下時,李硯在玉米葉上發現了啃食的痕跡。
起初只是零星的破洞,他沒太在意??扇旌螅衩椎囟急豢械们Н彴倏?,葉片上爬滿了綠色的肉蟲,肥碩的蟲子在葉脈間蠕動,看得人頭皮發麻。
“是黏蟲!”李硯翻著筆記本,指尖在“生物防治”幾個字上發抖。這種害蟲繁殖極快,能在一夜之間啃光整片莊稼,歷史上不知毀掉過多少收成。
王二舉著火把就要往地里沖:“燒!燒死這些畜生!”
“不能燒!”李硯拉住他,“玉米已經快成熟了,一燒全完了。而且黏蟲的卵藏在土里,燒不死的?!?
他蹲在地里觀察,發現黏蟲的糞便附近有不少螞蟻在忙碌。眼睛突然一亮——螞蟻是黏蟲的天敵,只要保護好螞蟻,就能控制蟲害。
“王二,讓大家別打螞蟻!”李硯喊道,“再去山里找些蜂巢來!”
“找蜂巢干啥?”王二一臉不解。
“蜜蜂能引來食蟲鳥,鳥也吃黏蟲。”李硯解釋道,“咱們搞個‘以蟲治蟲’,不用農藥也能除害。”
可士兵們哪懂這些,有人偷偷用石灰粉撒向螞蟻,結果連帶著蜜蜂也被嚇跑了。李硯發現時,氣得把石灰桶踢翻在地里:“糊涂!這是在幫倒忙!”
諸葛亮聞訊趕來,看著被毀壞的蟻穴,眉頭擰成了疙瘩:“李校尉有何良策?”
“只能人工捕捉了?!崩畛幰ба?,“黏蟲晝伏夜出,咱們晚上點燈誘捕?!?
夜幕降臨時,玉米地里豎起了數十盞油燈,燈下放著盛滿水的陶盆。黏蟲被燈光吸引,紛紛撲向燈火,掉進水里淹死。李硯帶著士兵們蹲在地里,用鑷子夾起沒掉進盆里的蟲子,扔進火塘。
“這要夾到啥時候???”有士兵抱怨道,手指被蟲子黏糊糊的體液弄得發癢。
李硯沒說話,只是加快了手上的動作?;鸢训墓庹赵谒樕希芸吹筋~頭的汗珠。諸葛亮也加入了捕捉的隊伍,羽扇上沾了不少蟲尸,他卻毫不在意。
連續三天三夜,當最后一只黏蟲被扔進火塘時,李硯累得直接倒在田埂上。王二遞過來一塊烤熟的馬鈴薯,哽咽著說:“校尉大人,您都三天沒合眼了?!?
李硯接過馬鈴薯,剛咬一口就僵住了。他看到遠處的麥田里,有幾只田鼠正在啃食麥種。
“還有鼠患!”他猛地坐起來,心沉到了谷底。
對付田鼠,李硯用了更絕的法子。他讓人用竹篾編了些捕鼠籠,里面放上油炸的麥粒做誘餌。又在田埂上挖了些陷阱,鋪上稻草,下面埋著尖刺。
可田鼠狡猾得很,很少上當。李硯觀察了幾天,發現田鼠總沿著固定的路線活動。他靈機一動,讓人在田鼠出沒的地方撒上些拌了蓖麻籽的糧食——蓖麻籽對人無害,卻能讓田鼠腹瀉不止,失去繁殖能力。
半個月后,田鼠果然少了很多。諸葛亮看著完好無損的麥田,對李硯說:“你這法子,比養貓養狗管用多了?!?
李硯卻沒放松警惕。他知道病蟲害就像打不完的仗,必須提前預防。他讓人收集黏蟲的尸體,曬干后磨成粉,混合在種子里播種——這是最原始的生物農藥,能有效預防幼蟲啃食。又在田邊種上些驅蟲的艾草和薄荷,用氣味驅趕害蟲。
初冬的祁山飄起了雪花,李硯站在糧倉前,看著士兵們把最后一批玉米運進來。今年的收成足夠蜀軍支撐到來年秋收,諸葛亮已經開始部署北伐的路線,糧草的問題終于不再是難題。
“先生,”李硯望著遠處的秦嶺,“等開春,咱們再種些大豆吧。大豆的根瘤菌能肥田,還能給士兵們補充蛋白質?!?
諸葛亮笑著點頭:“都聽你的。有你在,我軍的糧草,比鐵甲還堅固?!?
雪越下越大,覆蓋了田地,也覆蓋了軍營。李硯摸了摸懷里的筆記本,上面已經記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他知道,農業的戰爭沒有止境,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總能看到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