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青山著意花正濃
- 武俠長卷藏鋒行
- 隨風應他
- 3196字
- 2025-08-15 11:46:21
三月的峨眉山像被誰打翻了顏料罐。藥園里的迎春爬滿竹籬,金黃的花串垂下來,掃過小不悔的羊角辮;桃花開得正瘋,粉瓣落進紀曉芙的藥篩,和曬干的野菊擠成一團;連石階縫里都鉆出了嫩綠的蕨芽,石頭蹲在地上數,數到第十七個時被小不悔拽起來:“別看草啦!咱們去后山采辛夷花!我娘說要做香囊,掛在竹籃上驅蟲!“
“辛夷花在鷹嘴崖下。“林昭合上筆記本,“那地方陡,得帶繩子。“他摸了摸小不悔的布包——里面塞著竹哨、糖霜和半塊曬干的橘子皮,“別亂跑,遇見野蜂要喊人。“
“知道啦!“小不悔把布包系在腰間,紅綢子晃得像團火,“師太奶奶說要給我們編草環,等下回來要戴!“
眾人沿著山徑往上走。紀曉芙挎著竹簍,邊走邊指認草藥:“這是紫花地丁,治瘡癰;那叢是夏枯草,清肝熱——楊左使,別踩了!“
楊逍正彎腰替石頭系松了的鞋帶,聞言抬頭笑:“芙妹現在看地比看我還仔細。“
“那是!“小不悔叉著腰,“我娘的眼睛是藥篩子,連螞蟻爬過的草都能看出藥性!“
山風裹著花香吹過來,卷著滅絕師太的道袍角。她手里攥著截竹條,是剛才替小竹折的——那鳥正撲棱著追蝴蝶,把桃花撞得簌簌落。“前面岔路多。“她突然開口,“楊左使,你護著兩個小的;紀姑娘,跟我認認新長的石韋;林昭,記好辛夷的生長方位。“
“得令!“楊逍作了個江湖禮,逗得小不悔直笑。
鷹嘴崖下的辛夷開得正好,粉白的花盞像倒懸的鈴鐺。紀曉芙踮腳摘花,發間的木簪松了,幾縷碎發垂下來。滅絕師太突然伸手替她別好:“風大。“
紀曉芙愣住,抬頭正撞進師傅的目光——那目光不再像從前淬著霜,倒像春晨的霧,輕輕漫過她的眉梢。她喉嚨發緊,輕聲說:“師傅,您鬢角的白發...比去年少了。“
“胡說。“滅絕師太別過臉,卻沒松開替她理頭發的手,“是被桃花映的。“
石頭突然喊:“不悔姊姊!看!“他指著崖邊的灌木叢,那里蜷著個穿青布短打的少年,左肩上的粗布浸著血,臉色白得像辛夷花瓣。
“受傷了!“小不悔立刻蹲下來,從布包里摸出糖霜,“哥哥吃這個,甜的!“
少年疼得直抽氣,卻勉強擠出笑:“謝...謝姑娘。“他的聲音帶著江浙口音,“我...我是追著偷藥的賊上的山,摔了。“
紀曉芙掀開他的衣襟,傷口深可見骨,邊緣泛著青紫:“是蛇毒。“她從竹簍里取出銀針,“我先替你吸毒,會疼,忍著。“
“我忍得住!“少年咬著牙,額角的汗卻順著下巴滴在青布上。
楊逍解下外袍墊在他背后:“哪條道上的?“
“我...我叫周承安,是...是云隱村周鐵匠的兒子。“少年疼得直哆嗦,“十年前...紀大夫給我娘治過產后風,用的是...是半筐紫蘇葉。“
紀曉芙的手頓了頓:“周大嫂?她當年說要給我織雙棉鞋,后來...后來我走得急,沒顧上拿。“
“我娘總說,您是菩薩派來的。“周承安望著她,眼里的光比辛夷花還亮,“我...我學了點粗淺功夫,想跟著您行醫治病,可...可我太笨,總被賊子算計。“
“不笨。“小不悔把糖霜塞進他嘴里,“我學扎蓮花燈也扎歪了三回!“
紀曉芙替他敷上自制的蛇藥,用布條纏好:“這傷要養半個月,跟我們回藥廬。“她轉頭對楊逍說,“昭哥哥,你背他——慢些,別顛著傷口。“
回藥廬的路上,周承安斷斷續續說了緣由:他在江南藥鋪當學徒,前日遇著個穿黑斗篷的人,要高價買“冰魄草“。他知道冰魄草是峨眉特產,便追著那人上了山,不想反被暗算,摔下山坡。
“冰魄草?“林昭皺眉,“那是劇毒藥材,除非配特定解藥,否則...誰要這東西?“
滅絕師太的腳步突然頓住:“十年前,光明頂有個毒師,專煉'千日醉',用的就是冰魄草。“她的聲音像浸了水的劍,“后來被正派圍殺,只剩個徒弟。“
紀曉芙替周承安理了理被風吹亂的頭發:“先別想這些,養好了傷再說。“
藥廬的火盆燒得旺旺的。靜虛師太煮了姜茶,清竹熬了小米粥,小不悔和石頭把自己的枕頭搬到周承安床邊:“你睡中間,我們睡兩邊!“
周承安捧著粥碗,眼淚啪嗒掉進去:“我...我爹娘走得早,這是...這是我第三次喝熱粥。“
“第一次呢?“小不悔歪著腦袋。
“在云隱村,紀大夫喂我喝的。“周承安摸了摸胸口的銀鎖,“第二次...是上個月,我救了個落水的小娃,他娘煮的。“
“那第四次就是我煮!“小不悔拍著胸脯,“我會煮糖霜粥,甜得能粘牙!“
夜里,紀曉芙在藥柜前翻找藥材,楊逍端著藥碗進來:“芙妹,歇會兒。“他望著她眼下的青影,“當年在昆侖山,你也這么熬著給人治病,我總說'別把自己當藥',你偏不聽。“
“現在不一樣了。“紀曉芙把配好的藥倒進碗里,“現在有你,有師傅,有昭哥哥...有這么多雙手幫我托著。“她望著窗外的藥園,月光把辛夷花照得像層雪,“承安說那賊子穿黑斗篷...你說,會是當年的余孽嗎?“
“不管是誰。“楊逍捏了捏她的手,“有我在,有峨眉在,傷不著你,傷不著孩子們。“
三天后,周承安的傷好了大半。他坐在廊下曬暖,小不悔正給他編草環:“這是桃花編的,這是迎春,這是...這是師太奶奶的頭發!“
“胡說!“滅絕師太端著藥碗過來,道袍下露著半截草綠色的穗子——正是元宵節給蓮花燈用的那縷,“喝藥。“
周承安接過碗,突然指著遠處:“紀大夫!那是不是...那是不是黑斗篷?“
眾人抬頭,就見崖邊閃過道黑影,轉瞬消失在林子里。楊逍抄起長劍要追,被紀曉芙攔住:“承安的傷沒好利索,師傅和昭哥哥留下護著孩子們。“
“我也去!“周承安掙扎著要起身,被小不悔按回椅子:“你是病人!我們有師太奶奶的劍鞘,比劍還厲害!“
滅絕師太把倚天劍遞給楊逍:“去去就回。“她的聲音很輕,卻像塊壓艙石,“老尼在,孩子們丟不了。“
林昭把筆記本塞進懷里:“我跟去記線索!“
山風突然轉急,吹得辛夷花瓣簌簌落。小不悔望著他們的背影,把草環往周承安頭上一扣:“等他們回來,咱們給哥哥編個更大的草環!“
石頭攥著她的手:“不悔姊姊,我不怕。“
“我也不怕!“小不悔的聲音里帶著小大人的堅定,“師太奶奶說,峨眉的劍是用來護人的,不是用來殺人的——咱們的家,最結實!“
滅絕師太摸了摸她的頭,指尖沾了點草屑。她望著遠處的山林,想起當年在光明頂,她舉著倚天劍喊“邪不壓正“;想起此刻,她攥著劍鞘,心里只念著“平安歸來“。原來真正的“鋒“,不是刺向敵人的銳,而是護著身后人的暖。
兩個時辰后,楊逍和林昭回來了。楊逍的衣襟沾著草汁,林昭的筆記本上畫滿了腳印和斷枝。“那賊子見勢不妙跑了。“楊逍扯下黑斗篷的一角,“但他留了這個——半塊玉牌,刻著'千日醉'。“
紀曉芙接過玉牌,手微微發顫:“十年前,我在云隱村救過個中'千日醉'的獵戶,他說...他說這毒是為了對付明教的。“
周承安突然站起來:“我在藥鋪聽過傳言,說有人要在武林大會上投毒,目標是...是替當年的毒師報仇。“
“武林大會?“林昭翻著筆記本,“下個月在嵩山,各大門派都會去。“
“我要去!“周承安攥緊拳頭,“我要護著紀大夫,護著所有像她一樣的好人!“
小不悔撲過去抱住他的腰:“我也去!我可以給哥哥遞糖霜,給壞人塞橘子皮!“
“胡鬧!“滅絕師太拍了下她的屁股,“你娘的藥箱還沒你高,湊什么熱鬧?“她轉身對紀曉芙說,“老尼陪你去嵩山——帶著楊左使,林昭記線索,承安當幫手。“
紀曉芙望著師傅鬢角的白發,突然明白:所謂“藏鋒“,不是讓劍沉睡,而是讓劍的方向,永遠指向需要守護的人。就像此刻,師傅的道袍被山風吹得獵獵響,眼里卻只有溫柔的光。
夜里,林昭在筆記本上寫道:“三月初八,周承安說要當'護花使者'(小不悔起的名);滅絕師太翻出壓箱底的解毒丹;楊逍磨了半夜劍,說'要砍得準些,別嚇著孩子'。原來真正的江湖,不是刀光劍影的廝殺,而是有人受傷時的一碗熱粥,有人遇險時的一柄長劍,有人害怕時的一個擁抱。藏鋒的真意,是把劍的冷,熬成人間的暖。“
小不悔趴在窗臺上數星星,石頭靠在她肩上打盹。遠處傳來清竹的歌聲,是云隱村的民謠:“青山高,流水長,好人自有好風光...“
峨眉山的春天,正把所有的溫暖,釀成最鋒利的劍。這劍,能劈開所有的陰毒與黑暗,能守住所有的團圓與希望。而他們,會帶著這把劍,走向更遼闊的江湖——那里有需要幫助的人,有需要守護的光,有永遠寫不完的、溫暖的故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