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兵行險招
- 崇禎:開局請朱元璋示范煤山破局
- 吾好夢里喝奶
- 4154字
- 2025-08-06 23:56:56
【你廣發(fā)檄文詔書,讓各地士紳驅(qū)逐順軍,凡有功者皆重賞。】
【又一日,哨騎回報,打聽到吳三桂已經(jīng)擊敗唐通,重新占領(lǐng)山海關(guān)。】
唐通這個叛賊,最好被吳三桂殺了!這倆反骨仔狗咬狗才好!崇禎惡狠狠的想。
【李若璉反映查抄一百余家罪臣,銀子約100萬兩,但糧草只有不足千石。】
【李邦華同樣稟報糧草不足,各大倉全部空了,京城糧價已經(jīng)超過100兩一石,并且根本買不到。】
【外出募兵的四人稟報到四周的涿州、良鄉(xiāng)、鎮(zhèn)邊城等地均在闖賊手里,且已戒嚴,急切之下難以攻克,其他地方寥無人煙,募兵,籌措糧草都無比艱難,現(xiàn)在四人加起來只有一千多人。】
【親軍衛(wèi)建軍比較順暢,目前已經(jīng)擴軍至五百人,但顧羨明和陸聞鋒也反饋能找的都找了,除非降低標(biāo)準(zhǔn)才能繼續(xù)擴軍。】
【你沉思良久,只能再次派出大量哨騎前往山海關(guān)、天津衛(wèi)以及保定、河間方向偵查情報。】
之前奪城的激動逐漸散去,崇禎開始感到濃重的壓力。
京城的情況他不是不知道,鼠疫橫行,士氣低落,糧草不足,城池殘破。
李自成攻城兩天就破了,雖然是有叛徒獻城,但是內(nèi)無糧草戰(zhàn)意,外無援軍勤王,再守一次,又能怎樣呢?
看來還是要準(zhǔn)備南遷,但是一路上重重包圍,故土變敵國,要怎么走?
他大概知道太祖的想法,孤身難逃很可能對付不了南方的利益集團。
整合京城力量,難逃的目標(biāo)又太大了,李自成派出五百騎兵追擊監(jiān)視,都能把這支隊伍打垮!
可恨吳三桂拖延、唐通不戰(zhàn)而降,劉澤清至今沒有消息,若是有援兵在,怎么會造成現(xiàn)在這種局促場面?
【又一日,一個自稱黃得功手下的騎兵,來到京城,告訴你南京已經(jīng)得到崇禎帝殉國的消息,可能要擁立新皇,王承恩已經(jīng)親去南京求援,黃得功率軍已經(jīng)北上勤王。】
假死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不假死又會被滿城追索,崇禎不禁陷入糾結(jié),等太祖示范完,自己到底要不要按照太祖的操作去搞呢?
【越來越多的消息反饋,京城周圍大軍云集,尤其是保定方向和天津方向,山東方向更有數(shù)萬大軍沿途掃蕩。】
【你不由怒罵李自成毫無戰(zhàn)略眼光,吳三桂和清軍已經(jīng)是北方最強的力量,居然自信到分兵近十萬各地駐扎掃蕩,只帶十萬迎戰(zhàn)吳三桂!這么確定吳三桂不會聯(lián)合清軍嗎?】
仔細一想,還真是這么一回事!崇禎也在心里罵了李自成十個來回,真是見識短淺!
但是問題沒辦法解決,不管是走海路,還是南下走運河,到處都有幾百數(shù)千李自成的兵馬掃蕩河北山東廣袤區(qū)域,這些還不是京城留守的一萬老弱,是正經(jīng)的精銳闖軍!
【你思考手中力量,目前京營整頓后有五千堪堪可用之兵,但反復(fù)投降,軍心渙散,一觸即潰。】
【新軍只有不到兩千,還未成軍。各家各戶家丁、各保甲民兵雖可組織上萬人,但更不能指望戰(zhàn)斗力。】
【武器、鎧甲、器械也不足,只能武裝不足萬余人,現(xiàn)在都優(yōu)先供給了你的兩千新軍。】
【最關(guān)鍵的是糧草不足,破城之前,就只有兩月糧草,李自成大軍又帶走絕大部分,目前支持一周時間都艱難。】
【而城外是分散盤踞河北山東天津的近十萬闖軍,山海關(guān)十萬精銳闖軍。】
【雖然還不知道吳三桂立場,但既然敢反復(fù)無常,必然有所依仗,很可能投降關(guān)外清軍,如此一來還要算上十萬勁敵。】
【放眼望去,整個北方竟然是近四十萬精銳敵軍,而自己手中只有不到兩千新兵可用!】
崇禎也驚呆了,他一直對數(shù)字不很敏感,但經(jīng)過朱元璋這么一分析,只覺得前途灰暗,生死未卜。
北方之大,竟然沒有容身之地了嗎?
即使是太祖,都不能破局嗎?
崇禎哀嘆一聲,難道只能狼狽孤身南逃,賭一賭命了嗎?
而且這些京營,新兵都是京畿人,要想帶著他們南下,怕不是半路就嘩變了,更別提一路上還沒有糧草,需要一路殺穿無數(shù)城池。
【四月二十三日,你得到消息,兩天前,李自成已經(jīng)抵達山海關(guān),可能是和吳三桂大軍對峙。】
【李邦華、李若璉聯(lián)名稟報,這幾日京城暗流涌動,到處發(fā)生惡性案件,大抵是胥吏貪污糧餉,百姓互相搶奪糧食問題。】
【同時百官有議論,對這幾日采取的集中糧食,公平配給的舉措爭議很大,認為其中有很多貪官污吏上下其手,中飽私囊。】
【有個名叫張三虎的小吏,三天竟然斂財近萬兩,他利用分配糧食之權(quán),豢養(yǎng)幾十打手,公然叫賣,一斗糧食就敢賣到50兩之巨!】
【有個名叫李四喜的甲長用細密的篩子反復(fù)篩動米粒,將完整的米粒留下,只把碎米、糠麩發(fā)給百姓,截下糧食私自售賣幾千兩銀子】
【有個叫王五六的雜役,發(fā)放大餅,饅頭等干糧時故意泡水充數(shù),私藏干糧私自售賣幾千兩銀子。】
【你聽到后勃然大怒,詔告全城,但有貪污者,百姓可自行抓了押送你所在的大營,立判立斬,剝皮充草,以儆效尤。】
【還有很多貪官也被你懲治一番,一時間風(fēng)氣為之一正。】
善,大善!太祖此舉真是大快人心!崇禎只感覺漫天陰霾中得見一絲光芒。
【四月二十四日,哨騎回報,兩天前,山海關(guān)戰(zhàn)了一場,但似乎迅速結(jié)束,李自成大營有拔營跡象!】
難道是牛金星已經(jīng)跑到山海關(guān),李自成知道京城光復(fù)了?崇禎不免惴惴不安,這也太快了!
其實也不算快,主要是牛金星繞了遠路,大部隊可能需要十天左右,但是實際上快馬加鞭兩天多就能到山海關(guān)。
【李邦華再次反映,現(xiàn)在幾乎無人愿意為朝廷做事,小吏動輒被冠以貪污罪名被打殺,糧食哄搶一空,一些胡同開始聚眾鬧事,對抗官員。】
這……崇禎愣住了,這群刁民!怎么這么不知好歹?
【龔鼎孳等人自以為有光復(fù)之功,行事乖張,被你狠狠斥責(zé),罰沒部分家產(chǎn)充軍。】
【就連李若璉的親哥哥李若琳都被李若璉大義滅親,懲治一番。】
【但也導(dǎo)致很多官員再次采取不合作的態(tài)度,不再為你效力,特別是家中還有余糧的,往往閉門自守。】
【你似乎早有預(yù)料,嘆息一聲,召集核心官員營中議事,著重絕不因言降罪,決不允許走漏風(fēng)聲。】
【李邦華仍然提議南遷,李若璉補充道可以收取全城糧草作為軍資南下,一路上只走荒野,無需攻城。】
【在場官員對李若璉怒目而向,紛紛出言斥責(zé)其無恥。】
絕不可以!崇禎忍不住喊道,不戰(zhàn)而走已經(jīng)象征皇帝棄民而去,怎么能行桀紂之事,這樣天下豈不會離心離德,土崩瓦解?
【你不置可否,特許無論官職大小,都可暢所欲言。】
【陸聞鋒提議可以放棄外城,甚至放棄內(nèi)城,只守紫禁城,堅持到南京勤王大軍到來。】
這和放棄全城百姓有什么區(qū)別!崇禎仍然搖頭。
【周震岳提議出其不意,全軍向西,偷襲昌平,甚至寧武關(guān),這里的闖軍絕對想不到,奪取糧草軍械后可以轉(zhuǎn)向湖廣去尋左良玉。】
過于行險了,怕是會重蹈漢獻帝覆轍,崇禎搖搖頭,愁眉不展。
【曹驍補充道,不去湖廣,北上草原也是一條出路,喀爾喀蒙古和林丹汗的殘部飽受清軍迫害,對大明還算忠誠,距離不遠,可以引為外援。】
曹家長期鎮(zhèn)守山西,和蒙古人打交道,崇禎回憶了一下,但仍然覺得異想天開,就算成功了又能如何呢?毫無意義。
【你見顧羨明一直沉思,讓其大膽發(fā)言。】
【顧羨明沉吟良久,提議是否可以借清軍之手擊敗李自成,再和清軍談判。】
這簡直是找死!流寇東虜都是死敵,怎么可以和異族議和呢?崇禎嘆息一聲,看不到任何希望。
難道只有棄城而走,狼狽南逃,這一條九死一生路可走嗎?
【你遣散眾臣后,沉思良久,決定兵行險招。】
【你派人再次仔細尋找可能遺留的皇帝信物,找到了一套以前祭天用的明黃色巡城綿甲,一口尚方寶劍,和一些殘存旗幟、符節(jié)等天子儀仗。】
【你派人搜刮全城便于攜帶的黃金字畫等高價值珍寶。】
【你派人尋到和關(guān)寧軍有舊的方光年、朱國棟,前者是吳三桂老上司,前遼東巡撫方一藻的小兒子,吳三桂實際軍師方光琛的弟弟。后者是前山海關(guān)兵備道,曾負責(zé)關(guān)寧軍后勤、軍紀的官員,與吳三桂及中下級軍官接觸密切。】
【還找來了吳家、祖家幸存家屬,吳家三十多口在李自成出征時就被屠戮殆盡,祖家也相差弗如,只找到幾個管家、老仆。】
太祖這是要做什么?爭取吳三桂嗎?崇禎皺起眉頭,要真的有用,吳三桂會反明又反順嗎?這就是個狼心狗肺之人!
【又一日,哨騎回報,李自成前鋒距離北京只有一日路程!】
【黃得功派人稟報,劉澤清等人斷然否認崇禎帝還活著,似乎是要密謀立福王繼位,并且黃得功前鋒來到宿遷,但被大批闖軍阻擋,暫時無法北上。】
可惡!劉澤清瘋了嗎?南京這群人瘋了嗎?這簡直是謀反,崇禎徒勞怒吼,但毫無用處。
【你下定決心,聚集核心官員,帶著和關(guān)寧軍有舊的幾人,從親軍衛(wèi)和其他新軍中主要挑選了全家殉難者五百人,帶十日軍糧,出德勝門。】
【你安排留守官員,見到李自成后,可以遞交李自成一封密信。】
怎么往北走?為什么還不南逃?崇禎急的不行。
【同時派劉文炳和鞏永固各帶一軍,作為疑兵,詐成護衛(wèi)皇帝,分頭出發(fā),一路往天津衛(wèi),走海路去南京,一路往保定方向,走運河去南京。】
又是這招,崇禎啞然失笑,難怪史書記載太祖皇帝死后,南京所有門都有送靈隊伍出發(fā)。
太祖確實喜歡疑兵計策,自己也要多學(xué)學(xué)。
【你寫了數(shù)份密詔交給二人,囑托萬一自己事有不諧,定要交給可靠之人執(zhí)行遺詔。】
崇禎不由好奇,到底是什么密詔,這么神秘。
【三日后,你率一行六百余人偃旗息鼓,晝伏夜行,一路躲避人煙,沿溫榆河支流的河谷北行,穿過順義西部的淺山地帶,趁夜繞開縣城,沿村間小路抵達平谷。】
【三日后,你們一行人從平谷向東進入燕山余脈的“魚子山”區(qū)域,沿長城廢棄敵臺穿行,進入河北遵化境內(nèi)。】
【兩日后,你們一行人從遵化南下,沿山間河谷東行,奇襲大順軍新占的冷口關(guān),獲取了部分軍需給養(yǎng),你決定休整一日。】
崇禎被這些地名弄得七葷八素,他一輩子沒怎么出過北京,難道太祖以前來過這里?
【一路上你不斷鼓舞士卒,同時加強訓(xùn)練,加強感召,不斷強調(diào)大明正統(tǒng),幾乎所有士卒你都能叫出名字和籍貫,隊伍組織力不斷增強。】
【但部分官員一路辛勞,叫苦不迭,不斷試圖詢問此去何意。】
【也有部分人猜出此行目的地,但猜不透你的目標(biāo)是什么。】
難道是去投靠吳三桂?崇禎皺起眉頭,他看著畫面的行軍路線,更早得出這個結(jié)論。
【一日后,你們一行人沿“遷安-盧龍”的丘陵地帶快速抵達山海關(guān)西翼的歡喜嶺——正是吳三桂駐軍所在。】
【你派出精銳夜不收查看關(guān)內(nèi)外情況,種種情報顯示,清軍就在關(guān)外,還沒有入關(guān),吳三桂大軍似乎戰(zhàn)過一場,正在休整。】
【你終于和眾人攤牌,你決心直入?yún)侨馉I中,奪其兵權(quán),眾人神態(tài)各異,但你信心十足,三言兩語便成功感染眾人。】
【眾人一番討論,認為奪取兵權(quán)后,進可攻退可守,是戰(zhàn)是和都有轉(zhuǎn)圜空間,事有不諧還可以殺回南京,的確是高招!】
確實!關(guān)寧軍都是精銳騎兵,一路南下只要想跑,沒人追得上!崇禎不由信心大增。
【最后,你下定決心,凌晨發(fā)動,利用人們剛剛起床時的麻痹,先聲奪人,隨后你細致部署任務(wù),講解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