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奪城
- 崇禎:開局請朱元璋示范煤山破局
- 吾好夢里喝奶
- 4174字
- 2025-08-02 23:52:25
你感到不可思議,賊軍所到之處生靈涂炭,怎么可能軍紀森嚴?
再聯(lián)想到經(jīng)常被彈劾軍紀敗壞,擾民生計的官軍,就更不愿意相信闖軍軍紀更好!
【你感到李若璉支支吾吾,似有隱情,你不斷逼問。】
【你這才得知,全城百姓竟然全部造反,都自稱順民,以把女兒嫁給闖軍為榮,甚至很多人在帽子上貼上順民二字到處招搖過市。】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崇禎不敢置信,我大明恩養(yǎng)百姓三百年,怎么可能!
【你又得知,數(shù)千官僚只有數(shù)十人殉國,竟有一千多人爭相投降,每天丑態(tài)百出,焦急等待著那幾十個錄用的機會。】
崇禎呆若木雞,他想到了文武百官可能會如此做派,但沒想到竟會如此無恥!
【李若璉報告殉國者已知的有被抓到的范景文、倪元璐、施邦曜、凌義渠幾人,另外還有沒加入突圍隊伍的王家彥、張慶臻、周鏡、衛(wèi)時春、薛濂、孟兆祥、申佳胤、吳麟徵、吳甘來、成德、金鉉、王鐘彥、孟章明、馬世奇、劉理順、周鳳翔、汪偉、王章、陳良謨、陳純德、許直、宋天顯等寥寥數(shù)十人而已。】
崇禎咬緊牙關(guān),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善待這些忠臣!
崇禎死死看著字幕,試圖把這寥寥幾十人的名字記下來,畢竟畫卷是未來之事,現(xiàn)在這些人還沒有殉國!
至于那些反賊叛將,死不足惜!
【太子、定王、永王均被抓獲。】
崇禎面無表情,只是哀嘆一聲,誰讓他們生在了帝王家呢?
【另外王承恩、李邦華、劉文炳、鞏永固僥幸突圍,已經(jīng)建立聯(lián)系,高文彩生死不知,大概是戰(zhàn)死了。】
【你頗為感慨,但很快接受,你想到了當年自己興兵滅元時,也不過一個王保保抵抗到底,甚至攻破大都時,絕大部分蒙古兵都轉(zhuǎn)投自己麾下,對著北元窮追猛打!】
【你看李自成,倒是有幾分當年自己的風采,不禁嘆息搖頭,你問李若璉可有什么好消息?】
【李若璉稟報,你的假死之計頗有成效,闖軍上下似乎都確信崇禎已經(jīng)自縊煤山,目前停棺于東華門外,一切殯葬事宜都按照皇帝規(guī)格執(zhí)行。至于那次突圍行動,均認為是為了掩護太子一行的疑兵之舉。】
崇禎無語,這算什么好消息!死后被李自成善待了一下嗎!
【你點點頭,如此一來,城中搜捕力度應當會減弱一些。】
崇禎這才緩過神來,如此一來,豈不是很快就能脫困了!
更妙的是,闖軍都以為自己已經(jīng)殉國,正好可以從容逃到南京,不會被圍追堵截。
崇禎暗暗握拳,等到南京,一定要收拾人心,收拾錢糧,整頓官吏,練兵再戰(zhàn)!
【你和李若璉約定定期給你寄送暗語消息。】
【又幾日,你了解到闖軍對文武百官瘋狂拷掠追餉,所得金銀不計其數(shù),至少1000萬兩。】
崇禎目瞪口呆,是不是李若璉搞錯了!想他堂堂一國之君,每天都為幾十上百萬兩的軍餉頭疼不已!
大明一年收入里面能被崇禎自由支配的,也不過八百萬兩!絕大部分還要用于剿匪!
崇禎知道這群皇親國戚,文武百官手里有錢,但沒想到這么有錢,更沒想到,自己想盡辦法讓他們捐錢,只得了二十萬,李自成隨隨便便就能要出來1000萬!
【你被這個數(shù)字嚇了一跳,我大明竟然這么有錢?崇禎這龜孫子當?shù)氖裁椿实郏 ?
【你繼承崇禎的記憶,只覺得大明窮困潦倒,亡國之相,現(xiàn)在才知道居然這么有錢!】
【你不由得怒罵出聲,上上下下一群禍國殃民之輩!】
【結(jié)合近期了解到的民生困苦,你更是出離憤怒,現(xiàn)在百姓之苦都快和元末相差弗如了!】
【你冷哼一聲,假如你是百姓,也該翻了這廢物朱家!】
崇禎冷汗淋漓,太祖滿臉肅殺之氣,似乎要穿透畫卷,撲到臉上!
崇禎感覺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乎要跪下請罪,若不是隔著畫卷,真的要嚇死了。
【你思考良久,嘆息一下,積弊太深,自己也有責任,倒是不能全崇禎。】
崇禎這才長舒一口氣,他何嘗不知道百姓貧苦,但是都是為了大局,為了朱家王朝,苦一苦百姓,他自己也心疼,也多次下罪己詔啊!
何況我大明建國276年,立國之正,無出其右!
把百姓從暴虐的元朝統(tǒng)治中解救出來,更是保持了200多年的長期和平!
而且還堅持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還是幾個賊首愚弄百姓,把大明赤子化為賊寇,亂我大明江山!
崇禎猛一揮拳,后面一定要對百姓好一點,全力剿除李自成,張獻忠!
【又幾日,你了解到李自成舉辦了考試,招募官員,同時派出大批官員到各地赴任,心中一沉,城中依然查驗甚緊,只能徒勞嘆息。】
改朝換代四個字,忽的出現(xiàn)在崇禎心里,不由得也是心中一沉,不由焦急起來。
【又幾日,你了解到李自成準備登基。】
崇禎已經(jīng)逐漸接受了這風云變幻的局勢,其實自縊之后,崇禎感覺自己變了很多,之前的很多執(zhí)念,現(xiàn)在都消失不見了。
【又幾日,追贓的數(shù)字再度更新,據(jù)傳言已經(jīng)至少3000萬兩!】
崇禎只覺得頭皮發(fā)麻,這個數(shù)字太可怕了。
而且,還沒結(jié)束!
【又幾日,你了解到吳三桂近日率五萬關(guān)寧鐵騎來投降。】
崇禎呵呵一笑,勤王拖拖拉拉,投降到走的很快!
“吳三桂”,崇禎冷冷吐出這三個字,“我必殺你!”
【又幾日,你了解到吳三桂又反了,原因竟然是為了一個小妾!】
【你不以為然,定然是抄家抄到吳家頭上,吳三桂反復投降,只是把鍋甩女子頭上而已。】
崇禎點點頭,定是這樣,吳三桂又想干什么!?
【又幾日,你了解到闖軍已經(jīng)拷掠出7000萬之巨!】
崇禎已經(jīng)麻了,懷疑自己數(shù)字看錯了。
【同時,李自成已親率十萬大軍征討吳三桂!】
崇禎冷笑一聲,吳三桂活該有這一劫!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率軍勤王,依托京師而戰(zhàn),打贏守衛(wèi)戰(zhàn)豈不是輕而易舉?
這群驕兵悍將,沒有軍餉就拖延不戰(zhàn),沒有半點忠君愛國之心!
【你意識到,逃脫的機會可能終于來了!】
崇禎一邊鄙夷吳三桂,一邊不得不承認是吳三桂帶來了轉(zhuǎn)機!
如果不是這個貪財成性的吳三桂,太祖也沒有機會脫身。
【你頭上的傷已接近痊愈,你開始以僧人身份外出。】
【你發(fā)現(xiàn)城中防務幾乎消失,滿城巡邏的馬兵全部不見。】
【你打聽到各個城門守軍很少,幾乎都是降兵為主。】
【你挨個接見了王承恩、李邦華、劉文炳、鞏永固。】
【幾人紛紛痛哭流涕,你都好言勸慰一番。】
崇禎有點感同身受,沒想到最后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到現(xiàn)在只有這么幾個人還效忠自己。
【又一日,你們幾人相聚密談。】
【你了解到五個人這幾日都接觸了不少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士人富商。】
【特別是李若璉,網(wǎng)羅了大批錦衣衛(wèi),聯(lián)系了大批被拷掠的失意官員。】
【五人紛紛建議趁機南逃,李若璉已經(jīng)和守門將領(lǐng)取得了聯(lián)絡。】
【你沉思良久,有些猶豫】
崇禎急不可耐,當初他就是猶猶豫豫導致事情崩壞,怎么太祖也開始猶豫起來?
去南京不是早就決定的事情嗎?
【你認為現(xiàn)在機會難得,李自成率大軍出城,京師空虛,似乎有機可乘。】
【你吩咐五人多多接觸相熟之人,但是不要透露你還活著的事情。】
【你囑咐五人,寧缺毋濫,千萬不要找三心二意之人,先找被拷掠很多的,被公開侮辱的士人官員。】
【五人面面相覷,但領(lǐng)命而去。】
崇禎大為疑惑,太祖難道還想帶這群貳臣回南京?
且不說路途艱難,這群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貴人能不能堅持到南京。
就他們變節(jié)一事,就沒必要再管他們!
【你安坐寺院,遙控指揮,五人每天都有新進展,接觸到不少人物。】
【但是幾人反饋,大部分高管貴人都被關(guān)押在劉宗敏營中,被嚴密關(guān)押,現(xiàn)在只能接觸到低級軍官和士人。】
【你讓他們大膽去做,達官貴人的家人也可以去試試。】
崇禎不由皺眉,越來越看不懂太祖的操作。
李自成已經(jīng)率軍出去幾天了,吳三桂定然不是李自成的對手,為什么還不走呢?
【又一日,你根據(jù)五人的反饋,基本掌握了情況,至少有數(shù)百大家族對闖軍極度不滿,只是對方兵強馬壯,無奈隱忍。】
【你了解到南直隸闖軍力量薄弱,大部分軍隊都被帶去山海關(guān)。】
【李自成的留守力量察覺到城中異動,開始大范圍的動員力量巡察,你們的活動受到了限制。】
崇禎一拍大腿,現(xiàn)在好了,想走可能來不及了!
【你不慌不忙,決心已定,你安排李若璉先送王承恩出城。】
【你囑咐王承恩,快馬加鞭去南方,遇到仍然效忠大明的統(tǒng)兵大將,就和他們說皇上還活著,往北走有從龍之功!封侯拜相不在話下!】
【你書信幾封交給王承恩,王承恩激動萬分,你讓李若璉給他安排了幾個得力隨從,一同出城。】
崇禎開始隱隱有點猜到太祖的想法了,既然要人接駕,就肯定不是潛行了!
可惜沒有帶上玉璽,不過自己的筆跡大部分人都認得,倒是有說服力。
【你再次召集李若璉、李邦華、劉文炳、鞏永固,開始布置任務,你安排李若璉召集可用青壯,三日后舉事,準備奪城。】
【你安排李若璉到處散布謠言。】
【你安排李邦華接觸各大家族,邀請他們見到大亂,一起出人往各城門聚集。】
【你安排劉文炳、鞏永固到時候帶人去各個要緊之處放火。】
崇禎再一次緊張起來,奪城?居然是奪城?
太祖膽子這么大的嗎?
【四人也同樣震驚,雖然城中空虛,但是戒備甚嚴,何況李自成十萬大軍就在不遠的山海關(guān)!】
【你坦言道,李自成此去不一定能成功!】
崇禎大為不解,十萬精銳闖軍,這是他親眼見證的戰(zhàn)力。
太祖手刃的那個闖軍直到現(xiàn)在,崇禎都記憶猶新!
吳三桂雖然也算兵強馬壯,但怎么可能是李自成的對手?
如果真的能打得過李自成,他崇禎也不會上吊!
但是崇禎隱隱中覺得好像有什么東西被他們遺忘了。
【四人仍然懷疑,紛紛勸你不要沖動。】
【你輕笑一聲,說怎么大家都忘了關(guān)外的清軍?】
崇禎這才恍然大悟!難道,吳三桂投降清軍了?
雖然朱元璋不確定吳三桂有沒有投降清軍,但他對全局的把握顯然不是崇禎能比的。
朱元璋消化了遼東的信息后,了解了后金的歷史,就確定這個所謂的大清國,志向絕對不是遼東一隅之地!
朱元璋是和蒙古人打了一輩子的人,他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蒙古人居然被清朝徹底降服,就確信清軍才是當前最不容忽視的力量。
然而李自成居然只帶十萬人就興沖沖去了遼東。
這才讓朱元璋有了別的想法!
【四人恍然大悟,一時間干勁十足,紛紛去做準備工作。】
【一時間城中流言四起,有的說崇禎皇帝見李自成不愛護百姓,拷掠士子,復活歸來,重建大明。】
【有的說李自成天怒人怨,已經(jīng)被吳三桂擊敗。】
【有的說吳三桂大軍已經(jīng)乘勝而來,勢要解放京師,為崇禎皇帝報仇。】
【有的說南京已經(jīng)派出勤王大軍,不日可到。】
【流傳最廣的是吳三桂借了十萬清軍,一舉滅亡了李自成,多爾袞親手射殺李自成,細節(jié)都非常詳細!】
崇禎看傻了,這都什么跟什么,怎么自己還復活了?
太離譜了點吧!
不過,謠言就是要真假參半才好用,帶一點神鬼之說,就流傳更廣。
朱元璋自然深諳此道。
————————————————
注1:關(guān)于闖軍在百姓中的威望。“都人嫁女于賊營者甚多,甚以為榮。”——明·楊士聰
注2:關(guān)于明朝官僚表現(xiàn),“平日老成者,儇巧者,負文名才名者,嘵嘵利口者,昂昂負氣者,至是皆縮首低眉,植立如木偶,任兵卒侮謔,不敢出聲。亦有削發(fā)成僧,帕首作病,種種丑態(tài),筆不盡繪。”——甲申之變目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