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冠名佛母,如來說情
- 西游:從拯救涇河龍王開始
- 牧大長長青
- 2131字
- 2025-08-28 08:00:00
雖然暫時還搞不清楚這兩尊大佛究竟什么意思,但鐘陵反應并不慢。
經文命名其實并沒什么大不了,但對手需要你做的,那就一定不要馬上去做,誰也不知道坑在哪里。
不過,他轉念一想,大概又覺得揣摩到了這兩尊大佛的意圖。
無非就是看不穿自己,借機示好探探底而已。
鐘陵心思如電,琢磨起這兩尊大佛到底將自己的背景想成了啥。
他也裝作一番蹙眉思索的樣子,回應道:“不妥,不妥,此經乃那偽冒菩薩的外魔所作,非我之功,此刻經由兩位佛主改良,納入了三藏大乘的正統,合當由兩位佛主定名。”
彌勒笑道:“非也,非也,此獠雖附吾名,其間妙理也多有合我大乘之數,但畢竟非我釋門根本。若無真人講說,我等難聞此音,不可由我等命名。”
“東來佛主說笑了,此間經義,已合大乘妙藏之數。”鐘陵說道,“既由二位佛主欽點,乃三藏正統經傳,不若就二位佛主商定命名如何?小神不過轉述一番,擔不得此功。”
三人一番推脫之下,最終還是決議三人共同商議此經命名方法。
其間如來佛主又幾番吹捧護國真人,許以靈山的大職正果,待陵真人將人道皇氣的修行圓滿,若能舍去業愆,在靈山也能是一尊中土護國圣佛。
鐘陵對此極盡推拉。
盡管他自認為表現得滴水不漏,但兩位佛主卻仍因為推算不得更為具體的跟腳,更加認為他是斗姆一系派下來的。
是以,最終敲定此經命名時,如來佛祖說:“遍觀此經要義,使眾生開智生慧之法,非虔誦捧讀,乃明自性,見真如。此法如星輝引路,光明廣博,實乃救度眾生大乘法,愛河苦海堅實堤。如星月恒輝,不增不減,當以光明冠名。”
“不若定名摩利攴天妙乘經,如何?”彌勒這時看向鐘陵,笑意吟吟地問道。
鐘陵還沒有回答,又聽如來佛主發言:“妙乘不妥,不能言盡此經如富田之種,善果之根的妙理。其言如墾田之犁,其理是善福之種。廣含蘊化之妙,萬善之根。根系于母,不若叫摩利攴天佛母經,如何?”
兩尊大佛雖是討論,但視線卻都落在了鐘陵身上,很明顯是想聽取鐘陵的意見。
亦或者說,此言是說給他們以為的鐘陵身后之人聽的。
也直到此時,鐘陵才大致猜出了這兩位佛主的判斷。
摩利攴乃光明之義,藍星后世的神話傳說里,常將其與道門的斗姆元君認為是同一尊神。
乃元始天尊陰炁所化,先天生靈,于龍漢初劫便成道,被尊為眾星之母。上皇勾陳,中天紫微這兩尊大帝都是她的兒子,還有北斗七星左輔右弼,雖名星官亦有皇號,其位尊崇無比。
直到如來定名,鐘陵才想透了這個關竅。
真武帝君的背景溯源,可不就能追溯到斗姆這一支么?
再往深想一點,可都是元始天尊一系的。
鐘陵并不清楚西行大計商定之時,這些大佬是如何作想的。
但也透過佛主的這句言行,判斷出整個西行布局,大概率是佛門與道門互相妥協的一個結果。
而現在這兩尊大佛自認為看透了根本,想要直接妥協歸正。
此經的定名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兩尊佛主大概率認為此經乃斗姆假佛門之名,使其入世,促使本就崇道的李唐更為反佛。
于是他們再退一步,甚至愿意給斗姆一個光明佛母的身份,以扳正西行之計。
對于此事,鐘陵并沒有什么看法。
但也恰好可以借此一步,再行回旋。
所以鐘陵點頭道:“大善,大善,還是二位佛主智慧如淵,想得周到。”
又是一番吹捧,賓主盡歡。
兩尊大佛終于再談起了關于西行的正事,這一茬的話題,是如來佛主發起的。
如來佛主說:“護國真人,我曾于數十日前,俯仰遍觀三千界,惟見南贍部洲生靈,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料想這才短短許久,便自稱一派欣平樂景之象,想來全是仰賴真人善功,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佛主謬贊,陰陽生化,治亂相循,乃自然之理。”鐘陵搖頭道,“非我之功也,倒是小神愚魯,佛主若還有要指點交代的,不妨明示小神。”
“吾當時見南贍部洲眾生,受苦輪回,生殺相害,便發宏愿,使我正覺法門流布東土,以傳善士。好教人修真有分,進善有門。況乃西行東進,正合天數循環之理。早在五百年前,吾便已遣我弟子金蟬,入世輪轉,修行十世,以應此世天命。”
“西行大計,小神也是略有耳聞。”鐘陵拱手道,“這般三界共商的大計,小神是愿意配合的。”
佛主笑瞇瞇道:“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故此,吾等還有一事想與真人商議一番。”
“佛主請講,若是合乎天理,順應人道,小神自當照辦。”鐘陵點頭打著太極道。
如來說:“昔年有一妖猴,名喚孫悟空,他大鬧天宮之前,還擾亂過地府生死,一筆勾銷了生死簿上所有猿類的壽限。使得生死界限混亂,須知此冊乃籍錄眾生壽限,引導輪回之所,牽一發而動全身。”
鐘陵聞言不語,聽那如來繼續講道:“乃至這五百年來,地府一直在修復生死冊,使三界平衡,廢了好大力氣。可畢竟涉及了億兆眾生,即便是鬼神,也會有出錯的時候。”
鐘陵好奇的問道:“哦?出了什么錯了?”
“關于如今唐王壽限,本應于今年歿。”如來笑瞇瞇道,“可是大概是判官校對之時,錄錯了冊,將帝王卒年的貞觀一十三年,畫成了貞觀三十三年,使得唐王憑空多了二十年陽壽。”
鐘陵不動聲色,反問道:“哦?那如今是要勾走唐王魂魄,使其入滅嗎?”
“非也,唐王治國有功,使四海景平,海晏河清,功果具足。多二十年壽限未有不可。”如來搖頭說,“不過此事畢竟乃地府失職,須得使其魂游地府,通傳一聲才行。而畢竟是人間天子,龍氣所鐘,又有您這尊護國真人在側,黑白無常屆時前來勾魂,恐生事端。故此吾先前來,說一說情。”
好嘛,佛門還是忘不了唐王魂游地府的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