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振南吳氏
- 遮天:長生世家
- 土豆茄子醬
- 2549字
- 2025-08-27 08:52:52
吳靖月垂首立于窗前,正修剪著那株尺許高的青松盆栽。
松干蒼勁如虬龍盤曲,深褐的樹皮上布著細密的裂紋,頂端一顆青褐相間的松塔沉甸甸墜著,松針密匝匝的,綠得發亮,針尖似有細碎的熒光流轉。
他握著一把金燦燦的剪刀,指節微微用力,“咔嚓“一聲,將一截歪生的細枝剪去,動作輕緩,眼神專注如凝視稀世珍寶。
院外傳來一陣腳步聲,踩在院中石子路上,發出“沙沙”的輕響。吳靖月眼皮未抬,聲音平淡如古井無波:“侄兒,一路上可好?”
“叔父,很順利!”吳修文走進來,臉上還帶著些許風塵,眼神卻亮得很,說話時不自覺往前湊了半步,雙手比劃著,“慶豐縣到是大不相同,到處都在修橋鋪路,他們不知在哪搞來灰色的泥漿,風干后很是堅固。”
他將一路見聞細細說來,慶豐縣如何氣象更新,商貿如何日漸繁榮,語氣里滿是鮮活的雀躍。
吳靖月聽著,將剪刀輕輕擱在旁邊的竹籃里,金屬碰撞發出清脆的“叮”聲。
他緩緩轉過身,目光落在侄兒臉上,那雙深邃的眼眸里閃過一絲恍惚,眼前這張年輕的面孔,竟與畫像中太上老祖年輕時的模樣漸漸重合。
“應該的。”他望著窗外,聲音里帶著幾分悠遠,“當年我族崛起時,也是這般光景。太上老祖帶人為鄉里田地里施展玄法,保得風調雨順,人心自然而然就向著咱們吳家了。”
當年吳家太上老祖一心向學,想報效國家,卻屢考不第。后來才驚覺,原是沒給縣令送禮,縱有錦繡文章,也難登科第。
太上老祖一氣之下棄文歸田,反倒因此結了善緣,救下棲霞派一位弟子,被引薦入了宗門,最終成就神橋境。
可惜兒孫不孝,未能接續祖先榮光。好在大哥生了個麒麟兒,年僅十六便開辟苦海,未來可期,吳氏或許真能出個彼岸老祖!
“侄兒,你觀姜氏如何?”吳靖月忽然問道。
吳修文正圍著青松打轉,抬手輕輕拂過一片松針,指尖觸到那微涼的綠意,聲音放輕了些:
“叔父,姜氏大修土木,聚攏民心,假以時日定然一飛沖天。侄兒與那家主聊過,其人心思縝密,氣度不凡。他僅比侄兒大兩歲,推算起來,不過半年多就開辟苦海,資質實在不凡!”
“這樣啊。”吳靖月眉頭微蹙,“陳衛風那個老家伙眼光獨到,力排眾議讓姜氏掌一縣之地,想必就是看準了他的不凡。這也算是在咱們家北面安插了顆釘子。”
“叔父,姜毅不過一苦海修士,您和父親已是命泉巔峰,不日就能入神橋,他還能翻出什么浪花?”吳修文有些不解。
吳靖月輕輕嘆了口氣,語氣里帶著幾分無奈:
“命泉也好,神橋也罷,不入彼岸終究是螻蟻。陳氏能造就我吳氏,自然也能立起姜氏!侄兒,記住家族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
時光荏苒,轉瞬三年。
春日的陽光灑在豐盛村,青磚灰瓦的四合院錯落有致。
不同于尋常村落的寧靜,這里從清晨到深夜,總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嬰孩啼哭聲,尖利、軟糯、帶著奶氣的,混著老媽子們的搖籃曲,交織成熱鬧的生氣。
姜氏人口已從當初的一百多口暴漲到兩千四百余人,九成九都是嬰孩,單是老媽子就有兩千人,場面雖怪,卻透著勃勃生機。
姜氏習武成風,白天沒處發泄的力氣,晚上都用在了婆娘身上,本身娶的就多,生的自然更多。
就連姜飛等長老,如今院里都住著三四個婆娘,唯獨姜毅那座四合院常年緊閉,青磚墻上爬滿青藤,透著幾分清冷。
他三年多幾乎不露面,年祭都由姜才琦等人主持,可族內無人敢對他有半句非議,威勢深入人心。
書房內只點著一盞油燈,昏黃的光搖曳著,將四壁書架照得影影綽綽。
姜毅坐在案前,垂首低眉,右手握著一支尖銳的骨筆,正凝神在鋪開的獸皮上刻畫。
獸皮呈淺褐色,帶著淡淡的腥氣,骨筆劃過之處,留下一道銀亮痕跡,偶爾閃過極淡的霞光。他面前擺著一面古樸銅鏡,鏡面光滑,映出他專注的側臉,銅鏡邊緣流轉的道紋繁復如星圖,才看片刻,再眨眼時紋路已變了模樣。
姜毅筆尖一頓,揉了揉發酸的眉心。三年多了,這銅鏡道紋像活物般總在變換,他臨摹的進度慢得像蝸牛爬。
這三年,他專研道紋頗有心得,買了不少玉石,用神紋在玉石內雕刻道紋,依照《道紋基礎要訣》,在馬廄、豬圈、羊圈、牛棚周圍布了聚靈陣。
效果出奇的好,豬、牛、羊已經能夠穩定提供靈肉。
三年間,姜氏六大長老成功步入了先天之境,積累的生命精華原液滴,十到六十不等。
振南吳氏每年春季都會送來七瓶百藥丹,藥力實在是一般,與姜毅所得的筑基丹,簡直是天差地別。
唯一可惜的是,赤焰道人的身上沒有丹方。
“當當當”,三聲輕叩門響,力道不輕不重。
姜芳推門進來,發間別著一朵剛摘的小黃花,淺綠布裙襯得她身姿亭亭。她像是女大十八變,又或是修行緣故,越發出落得皎潔,眼波流轉間帶著靈動:
“大哥,陳氏的前輩來了,就在院子里!”
姜毅收起銅鏡,立即起身出去相迎,“前輩多年不見,風采更勝從前呢!”
院子里,陳衛風背手立在杏樹下,青色的錦衣不染纖塵,與三年前無異。
他正抬眼打量四周,目光掃過墻角青苔、廊下石凳,眉頭微挑。這院子的靈氣竟比外面濃郁數倍。
聽見腳步聲,他轉過身,目光落在姜毅身上,神識如無形的網輕輕一掃,眼中閃過訝異:這后生精氣渾厚,已命泉在望。
“你這后生,看來要不了多久,我也得叫你一聲道友了!”
“前輩說笑了。”姜毅微微躬身,語氣誠懇,“到那時,前輩早已架橋渡過彼岸,晚輩只能望其項背。”
他心里清楚,陳衛風從不空手而來,見對方神色略沉,便知有要事。
果然,陳衛風從懷中摸出塊巴掌大的玄鐵令牌,遞了過去。令牌入手冰涼,上面雕刻的云紋仿佛活物,在陽光下緩緩流動:
“你明日起身去九井鎮,持此令牌,自有陳氏子弟接應。”
姜毅接過令牌,指尖觸到那冰涼金屬,猛地抬頭,眼中滿是驚愕:“前輩,難道‘地龍移位’結束了?”
“還沒結束,但也快了。”陳衛風聲音低沉了些,“最近九井鎮附近地震頻發,夜里常有道道霞光沖天,異象不斷。你不必擔心,鎮中有棲霞派長老坐鎮,你此番過去,配合長老行事即可。”
說著,他從寬大的袖子里取出個白瓷瓶,塞到姜毅手里,“這里面是靈韻丹,藥力遠超百藥丹,足夠助你踏入命泉境。”
“前輩……”姜毅不太明白對方為何如此大方,怕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陳衛風看穿了他的心思,擺了擺手:“莫要多想,不過是我順手資助你罷了。去了九井鎮,多與陳氏子弟策應,凡事小心。”
他目光再次掃過院子,鼻尖似動了動,忽然問道:“我觀這院子,靈氣充沛,可是布置了什么陣紋?”
“瞞不過前輩法眼,晚輩近些年一直在鉆研‘道紋’,一時手癢,便制作了一個簡易的聚靈陣。”
“不想你還是道紋天才,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