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市場反響與新問題
- 我的空間戒指:我的逆轉人生
- 可樂燉排骨
- 4281字
- 2025-07-30 21:11:51
周六的清晨,天剛蒙蒙亮,基地里就響起了汽車發動的聲音。李海洋和李云龍正把一箱箱包裝精美的櫻桃蘿卜搬上貨車,箱子上印著的基地照片在晨光中格外清晰。王小虎也來幫忙,他雖然力氣大,但動作有些笨拙,搬箱子時不小心蹭掉了一個角,急得臉都紅了。“沒事,這點小磕碰不影響。”李海洋拍了拍他的肩膀,“下次小心點就行。”他知道王小虎是個實在人,只是還沒適應,慢慢就好了。“海洋哥,路上注意安全。”小芳站在車旁,手里拿著一個保溫桶,“這是我媽早上做的雞蛋餅,你們路上吃。”“謝謝小芳。”李海洋接過保溫桶,心里暖暖的。這丫頭總是這么貼心。貨車緩緩駛出基地,李云龍一邊開車一邊哼著歌:“胖子,你說周老板看到咱們的櫻桃蘿卜,會不會驚掉下巴?”“肯定會,咱這蘿卜可是用空間泉水澆出來的,口感絕對一流。”李海洋笑著說,心里也充滿了期待。他打開智腦面板,看著上面顯示的櫻桃蘿卜【糖分含量 8.7%】,比普通櫻桃蘿卜高出近一倍,這也是他自信的底氣。經過五個多小時的車程,貨車終于到達了上海惠民超市的倉庫。周明遠早已等在那里,看到貨車來了,連忙迎了上來。“李先生,可把你盼來了。”他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我們的專柜都準備好了,就等你的櫻桃蘿卜上架了。”倉庫的工人開始卸貨,周明遠拿起一箱櫻桃蘿卜,打開包裝仔細看了看,又拿出一個放在嘴里嘗了嘗,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太好了!這口感,這甜度,比我想象的還要好!”他轉身對旁邊的采購經理說:“馬上安排上架,按照之前定的價格,再標上‘有機種植’‘產地直供’的標簽。”“周老板,我們的櫻桃蘿卜保質期短,最好在三天內賣完,這樣才能保證口感。”李海洋叮囑道。“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周明遠笑著說,“我們超市的客流量大,這么好的東西,肯定不愁賣。對了,我帶你去看看專柜。”超市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櫻桃蘿卜的專柜設在生鮮區最顯眼的位置,上面擺放著樣品,旁邊還放著基地的照片和介紹。不少顧客被吸引過來,好奇地詢問著價格和口感。“這櫻桃蘿卜看著真新鮮,多少錢一斤?”一位阿姨拿起一個櫻桃蘿卜,仔細打量著。“阿姨,這是有機種植的櫻桃蘿卜,十五塊錢一斤。”促銷員熱情地介紹道,“剛從產地運過來的,您嘗嘗?”阿姨半信半疑地嘗了一口,眼睛立刻瞪得大大的:“哎呀,這蘿卜真甜!一點都不辣,比蘋果還好吃!給我來兩斤!”有了第一個顧客,后面的人也紛紛跟風購買,不一會兒,專柜前就排起了長隊。李海洋看著這一幕,心里別提多高興了。他知道,自己的櫻桃蘿卜在上海市場站穩腳跟了。中午,周明遠在一家高檔餐廳宴請李海洋和李云龍。餐桌上的菜肴精致美味,但李海洋還是覺得不如基地的家常菜吃著舒服。“李先生,你的櫻桃蘿卜太受歡迎了,我決定再追加五百斤的訂單。”周明遠舉起酒杯,“來,為我們的合作干杯!”“謝謝周老板的支持。”李海洋和他碰了碰杯,“我們一定保證供應。”席間,周明遠突然想起了什么,對李海洋說:“對了,李先生,我最近收到一些消息,說綠源生物雖然老總被抓了,但他們的一些分銷商還在散布謠言,說你的產品有問題,你可得留意點。”李海洋心里一沉,沒想到綠源生物的影響還沒完全消除。“謝謝周老板提醒,我們會注意的。我們的產品經得起檢驗,相信顧客的眼睛是雪亮的。”“嗯,說得對。”周明遠點了點頭,“我已經讓我們的質檢部門對櫻桃蘿卜做了全面檢測,各項指標都遠超國家標準,我會把檢測報告公布在超市的公告欄上,讓顧客放心購買。”下午,李海洋和李云龍準備返程。周明遠特意派了輛車送他們到高速路口,還塞給李海洋一個厚厚的信封:“這是第一批櫻桃蘿卜的貨款,提前給你結了。”李海洋推辭不過,只好收下。他知道,這是周明遠的一片心意,也是對他們產品的認可。在返回基地的路上,李海洋接到了劉強的電話,語氣有些焦急:“海洋哥,不好了,玉米酵素的發酵好像出了點問題,溫度降不下來了!”李海洋心里咯噔一下:“怎么回事?不是讓你控制在 30℃左右嗎?”“我也不知道,今天早上還好好的,中午突然就升到 38℃了,我試著調低溫度,但沒反應。”劉強的聲音帶著哭腔,“海洋哥,對不起,是我沒看好。”“別著急,我馬上回去。”李海洋安慰道,心里卻十分擔心。玉米酵素的發酵對溫度要求很高,超過 35℃就會影響品質,甚至可能變質。回到基地時,天已經黑了。李海洋顧不上休息,立刻趕往生產車間。劉強正焦急地守在發酵罐旁,看到李海洋來了,像看到了救星一樣:“海洋哥,你可回來了!”李海洋走到發酵罐前,查看溫度顯示器,上面果然顯示 38℃。他打開罐蓋,一股刺鼻的酸味撲面而來,和正常發酵的甜香味完全不同。他舀出一點酵素,放在燈光下觀察,液體變得渾濁,還漂浮著一些細小的雜質。“完了,酵素變質了。”李海洋的心沉到了谷底,這第一批試生產的玉米酵素,算是徹底報廢了。“對不起,海洋哥,都是我的錯。”劉強低著頭,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不該離開車間去吃飯的,要是我一直在這盯著,就不會出這種事了。”“不怪你,可能是設備出了問題。”李海洋雖然心里難受,但還是安慰道,“你去把王老板叫來,讓他看看是不是溫控設備壞了。”劉強連忙跑去找王老板。不一會兒,王老板就帶著他兒子匆匆趕來。王老板的兒子檢查了一下溫控設備,皺著眉頭說:“這設備是二手的,可能是傳感器出了問題,導致溫度失控。”“怎么用二手設備?”李海洋有些生氣。他明明叮囑過要用新設備,沒想到王老板為了省錢,竟然用了二手的。王老板一臉愧疚:“海洋啊,對不起,我想著能省點錢就省點,沒想到出了這種事。我明天就去買新的傳感器,保證不再出問題。”“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用?”李海洋嘆了口氣,“這罐酵素已經廢了,損失就算了,但以后絕對不能再用二手設備了,必須用新的,而且要選質量好的。”“是是是,我知道了,一定用新的,最好的。”王老板連連點頭,心里也十分懊悔。處理完酵素的事,李海洋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辦公室。他坐在椅子上,看著窗外漆黑的夜空,心里五味雜陳。創業之路果然不會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他拿起手機,給林薇薇打了個電話,把玉米酵素出問題的事跟她說了說。林薇薇聽完后,沉默了一會兒,說:“別太自責了,誰都會犯錯。設備的事我來幫你聯系,保證是最新的、質量最好的。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找出問題的原因,避免以后再發生類似的事。”“謝謝你,林薇薇。”李海洋心里好受了些,“我懷疑不只是設備的問題,可能和原料也有關系。我明天再重新試驗一下。”“嗯,也好。”林薇薇說,“對了,田中先生那邊我已經把櫻桃蘿卜的樣品寄過去了,他說很感興趣,想下個月來基地再考察一次,順便談談玉米酵素的合作。”“太好了,這也算是個好消息。”李海洋的心情好了些,“我一定盡快解決玉米酵素的問題,不能讓田中先生失望。”掛了電話,李海洋起身去了空間。他想再找找玉米酵素的配方,看看是不是哪里出了問題。空間里的玉米長勢正好,金黃色的玉米棒掛滿了枝頭,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他摘下一個玉米,剝開外皮,露出飽滿的玉米粒,放在嘴里嘗了嘗,甜度很高,品質沒問題。智腦面板上,玉米酵素的配方正在閃爍。李海洋仔細研究著,突然發現配方里有一種輔料的用量可能有問題。他之前按照普通玉米的標準添加的,而空間里的玉米糖分含量高,可能需要調整用量。“原來如此。”李海洋恍然大悟。他立刻修改了配方,把那種輔料的用量減少了三分之一。他決定明天按照新的配方重新試生產,這次一定要親自盯著,確保萬無一失。第二天一早,李海洋就開始重新準備玉米酵素的生產。他親自挑選玉米,清洗、粉碎,嚴格按照新的配方添加輔料。王老板也買來了新的傳感器,安裝好后,溫度控制得很穩定。劉強也來幫忙,他比之前更加小心謹慎,寸步不離地守在發酵罐旁,認真記錄著溫度和發酵情況。“海洋哥,這次我一定看好,絕不會再出問題。”“嗯,用心點。”李海洋點了點頭,心里對劉強還是信任的。年輕人難免犯錯,只要能吸取教訓,就是好的。上午,小芳匆匆跑來:“海洋哥,王大爺編的竹籃被周老板看上了!他說想大量訂購,用來包裝櫻桃蘿卜,每個出價十五塊呢!”李海洋心里一喜:“真的?太好了!王大爺呢?我去告訴他這個好消息。”他找到正在編竹籃的王大爺,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王大爺聽了,激動得手都抖了:“真的?周老板真的要?”“是啊,王大爺,您編的竹籃又精致又有特色,周老板很喜歡。”李海洋笑著說,“您可得加把勁,多編點,以后這也是咱們基地的一項收入呢。”“哎,好!好!”王大爺連連點頭,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這就叫上村里的老伙計們一起編,保證按時交貨。”看著王大爺忙碌的身影,李海洋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基地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種植和生產,還讓村里的老手藝也派上了用場,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中午吃飯的時候,李海洋把上海的銷售情況和玉米酵素出問題的事跟大家說了說。王嬸一聽玉米酵素報廢了,心疼得直咂嘴:“那得損失多少錢啊?這些玉米可是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沒事,就當交學費了。”李海洋笑著說,“以后咱們注意點,就不會再出這種事了。”他看著大家,“現在基地的規模越來越大,遇到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對,跟著海洋哥,啥困難都不怕!”張大哥第一個響應,其他人也紛紛點頭。下午,李海洋去了新生產車間的工地。王老板正在指揮工人安裝屋頂的彩鋼板,看到李海洋來了,連忙跑過來:“海洋啊,你看這進度,下個月肯定能按時完工。”李海洋看著初具規模的生產車間,心里充滿了期待。新車間投入使用后,生產效率能提高一倍,還能生產更多種類的酵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他又去了種植區,張大哥和劉二哥正在給櫻桃蘿卜澆水。看到李海洋來了,張大哥笑著說:“海洋哥,你看這蘿卜長得多好,再過半個月又能收獲了。”李海洋蹲下身,看著地里的櫻桃蘿卜,翠綠的葉子下面,一個個紅彤彤的蘿卜露出小半個腦袋,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他相信,只要堅持用心種植,用心經營,基地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好。傍晚時分,李愛國來了,手里拿著一個竹筐,里面裝著幾個剛編好的竹籃,上面編著精美的花紋。“這是給你王大爺做的樣品,他說要跟你王大爺比賽,看誰編的竹籃賣得好。”老人的臉上帶著孩子般的笑容。李海洋看著竹籃上的花紋,心里一陣感動。這些樸實的鄉親們,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基地的發展,這是他前進的最大動力。夜幕降臨,基地漸漸安靜下來。李海洋坐在辦公室里,看著桌上的規劃圖,心里充滿了干勁。雖然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他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帶著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