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業聯盟的季度會議上,餐飲業代表張經理支支吾吾地說:“我們店……還是沒法落實‘服務員尊嚴條例’。”他的額頭滲著汗,手里的水杯晃個不停,“老板說‘顧客投訴會影響生意’,硬要我們把‘可拒絕無理要求’改成‘盡量滿足顧客需求’。”
這是聯盟成立半年來首次出現“陽奉陰違”的情況。林薇翻看各行業的執行報告,發現不止餐飲業:制造業的“加班緩沖機制”成了擺設,工廠仍在偷偷讓工人超負荷勞動;教育界的“家長霸凌應對指南”被束之高閣,學校依舊讓老師“忍為貴”;連科技公司的“算法倫理審查”都流于形式,某平臺的騎手超時罰款反而變本加厲。
“聯盟不是簽個字就完了,”趙總監敲著桌子,“這些企業表面加入,實際陽奉陰違,是在消耗大家的信任。”她讓周明團隊調取企業內部數據,發現餐飲業的張經理曾被老板威脅“不配合就解雇”;制造業的工廠背后有資本施壓,要求“必須完成季度產能”;而那個變本加厲的科技平臺,最近剛拿到一筆巨額融資,投資方正是當年霸凌林峰團隊的資本方。
林薇帶著證據走訪企業時,張經理偷偷塞給她一份錄音:老板在管理層會議上說“聯盟就是做做樣子,真按規矩來賺不到錢”;制造業的工人發來匿名視頻,車間墻上的“反霸凌公約”旁邊,貼著“完不成任務自愿加班”的承諾書;科技平臺的騎手則說,新算法更苛刻了,客服回復“這是系統設定,我們管不了”。
聯盟緊急啟動“誠信黑名單”制度,對陽奉陰違的企業進行公示,暫停其聯盟資格。可公示剛發布,林薇就收到匿名郵件,里面是她家人的照片和威脅:“別多管閑事,資本不是你能抗衡的。”更蹊蹺的是,聯盟內部的執行方案疑似被泄露,幾家企業總能提前“做好表面功夫”應付檢查。
周明緊急升級聯盟系統的加密功能,卻發現有個“幽靈賬戶”一直在悄悄訪問數據。追蹤 IP地址時,線索突然中斷,只留下一個模糊的標記——和當年林峰團隊被篡改的協議上的標記一模一樣。林薇看著屏幕上的標記,后背一陣發涼:聯盟里的暗礁,或許和多年前的資本霸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張網,正悄悄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