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雞鳴狗盜者,回龍嶺有礦!【求追讀】
- 改朝換代,從當爺爺開始
- 靈靈吼
- 2829字
- 2025-08-24 07:45:00
聽人念出了旗幟上的字,不少人議論起來。
“管吃飽飯?真的假的?”
“那可是龍塘李長道,如今還是都頭呢,應該不會騙人。”
“二兩安家銀有點少啊,如今米面都要二兩一石了。”
“誰說不是呢···不過,真要有家里快斷頓的,投軍倒是條不錯的出路。”
“···”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說什么的都有,可一時間就是沒人來報名應募。
李長道等了近一刻鐘,見還是如此,恰好從人群中瞧見了鄭達等人的身影,便對王定佐、李宗欽等人道:“你們看著會兒,我離開一趟。”
說完,起身鉆進人群不見了。
鄭達帶著幾個跟班在人群中圍觀了會兒,覺得無趣便離開了。結果才進入一條巷子,便見李長道從前面繞了出來。
“李都頭找我有事?”鄭達笑問。
同時琢磨,自己最近也就小偷小摸,應該沒惹到這位吧?
李長道拿出了幾串銅錢,道:“幫我辦件事,這些錢就是你們的。”
鄭達一聽眼睛亮了,忙道:“李都頭請講,只要在鄭達能力范圍內,絕對給您辦妥!”
“事情很簡單。”李長道說著,先將銅錢塞到了鄭達手中,然后才說起事來···
片刻后,李長道回到了鄉勇招募點。
王定佐湊過來低聲道:“都頭,到現在都沒一個人應募,該怎么辦?”
李長道平靜地道,“別急,再等等。”
在王定佐看來,此番招募對象主要是鎮上居民,至于那些趕集的村寨百姓,愿意應募的在李長道去村寨時就應募了,不會等到此時。
鎮上居民生活大多比村寨里好,村寨百姓愿意應募的都少,鎮上人又哪里愿意應募?
所以,李長道此番來鎮上募兵很可能顆粒無收。
在王定佐如此想時,卻沒注意到,圍觀人群中多了些別樣的議論聲。
“聽說沒有,這次鄉勇營主將可是將門秦氏的二少爺秦德虎。這人之前在郡里當都頭,還在沐川郡邊軍打過林鬼、山蠻,可厲害了。”
“現在他組建鄉勇營,打一些攔路搶劫的賊匪、造反的流民,絕對是手到擒來。”
“這么說,咱們若是當上鄉勇,豈不是很容易立功?封妻蔭子?”
“封妻蔭子就別想了,但立功混個武職、得一大筆賞錢卻不難。”
“既然當鄉勇有這么大好處,怎沒人應募?”
“貪生怕死,傻唄。也不想想,若不敢冒險,哪能搏得富貴?不跟你說了,這鄉勇只剩幾十個缺額,我要趕緊去報名了。”
“等等,我也報名。”
隨著這種議論的傳播,連續有幾個鎮上男子來到李長道這邊報名應募。
其實,木魚鎮上的百姓也以農夫居多,其中一些人更是佃戶。
粟欠收,如今眼見著小麥也收不了多少,哪怕朝廷還沒開始征收夏稅,一些人在償還欠債后家中米糧也不剩多少了,面臨斷炊的危險。
只不過在這些人的慣性思維中,當兵幾乎等于送死,不是真正走到絕路,自是沒人愿意當鄉勇。
但聽了人群中那些別樣的議論,小部分人想法有了轉變。
再見真有人去報名為鄉勇,這些人當即就改變了想法,決定去當鄉勇搏一搏。
就這樣,不一會兒李長道面前竟然排起了十來人的報名隊伍!
王定佐、李宗欽等人在旁看得一臉懵,完全不明白,情況為何會有這樣好的轉變···
日上中天時,李長道滿臉笑容的回到了龍塘家中。
李宗瑞見狀,笑問:“爹這么開心,莫非是今日在鎮上招募了不少鄉勇?”
“不錯。”李長道點頭,“一個上午招募了四十七人。”
“這么多?!”李宗瑞聽了驚訝。
木魚鎮上雖有六七百戶人家,兩三千人口,但其中愿意當鄉勇的肯定是極少數。李長道能募到四十幾人,屬實讓李宗瑞意外。
李長道笑道,“其實鎮上有些百姓比村寨里的還要窮困,當鄉勇雖危險,但對這些人來講也算條出路。”
李宗瑞點了點頭,隨即道:“可是爹,即便算上這四十七人,您招募的鄉勇也只有一百六十二人,距離兩百還差著三十八人呢。”
李長道道:“明日我會跟你們表舅爺去縣城招募三十戶流民,若這兩三日再有幾人過來報名,就差不多夠兩百人了。”
“即便不足兩百,差幾個也沒什么——大不了我使些銀子,從鎮上臨時找些人湊數。”
父子倆談話間,劉氏也將菜做好了,帶著白露、小滿將飯菜碗筷都從后廚拿到偏廳來。
午飯后。
李長道正準備回臥房小憩一陣,便聽有人在外面喊:“老爺可在家?”
張三順?
李長道略感奇怪,不知張三順主動找他有什么事,但還是起身來到前院。
開門后,卻見丁恒也在,于是問:“你們有什么事?”
張三順道:“老爺,是丁恒有件緊要事想跟您說。”
緊要事?
李長道當即示意兩人進來。
院門耳房里備有小桌子和小板凳,李長道帶著兩人到里面坐下,才道:“說吧,什么緊要事?”
丁恒略猶豫了下,見張三順用眼神鼓勵,方開口道:“老爺,前幾日我跟張哥閑時偷偷進了山里一趟,本是想打點野味···”
聽這個開頭,李長道就皺眉。
不用詳問,他便知道兩人絕不止是去前山那么簡單,多半還去了回龍嶺。
而回龍嶺的危險,他是告知過兩人的——這兩人既不是獵人,也沒什么趁手的兵器,就敢往回龍嶺跑,實在是冒失。
丁恒并不知李長道所想,繼續道:“我在后山發現有道山梁上長了很多苦麻,最重要的是還生長了一些羽扁豆(魯冰花)和艾草!”
說到這里,丁恒竟莫名激動起來。
李長道見狀便問:“山梁上生長這三種植物有什么問題嗎?”
丁恒激動地道:“老爺,地上多生苦麻說明下面很可能有鐵礦!而生長有羽扁豆和艾草,則有說明下面的鐵礦多半品相極好!”
回龍嶺有鐵礦?!
還很有可能是高品質的鐵礦?!
李長道打了個激靈,一下子站了起來。
隨即就盯住了丁恒,問:“此事你確定?”
丁恒道:“老爺應該聽說過,建峰鄉多鐵礦,我父親原來是鐵匠,也懂得一些探尋鐵礦的方法。我雖沒跟父親探過礦,可一些基本的東西卻不會記錯。”
從丁恒口中得到確定的回答,李長道反倒強自冷靜下來。
回龍嶺有高品質鐵礦,這對他以及龍塘村來講無疑是個好消息。
他之前就在想怎么開辟財源。
最先想到的,自然是像多數歷史網絡小說中那樣搞發明和經商,比如說制造肥皂、香皂、香水,制作玻璃。
可結合原身記憶中的一些“常識”,卻發現想要實施這類想法很難。
首先,他并不記得肥皂的具體制作步驟,只能用殘存的一些中學記憶推理,慢慢摸索試驗,這無疑需要耗費不少時間、精力以及錢財。
其次,肥皂、香皂、香水就算生產出來,在當前社會環境下也未必能賺到大錢。
平民百姓大多清水洗澡,至多是用上皂角,富裕些的家庭會用皂豆。至于大戶、豪門,一般是用特制的皂豆、澡泥,相當于純天然肥皂、香皂了。
倒是香水,走高端路線,有點搞頭,卻也有熏香這個竟爭對手。
同理,玻璃的研制同樣需要不少時間,并且也有瓷器等竟爭對手。
最重要的是,如今天下不太平,甚至將要大亂,很多地方商路都斷了,怎么把東西賣過去?
沒有足夠的實力保障,你怎知好不容易研究出的成果不會被人巧取豪奪?
思來想去,李長道還是決定,等他勢力壯大到一定地步后,手底下也有了專門的人才,再嘗試搞這些發明。
他最后想到的賺錢法子,其實是在鄉勇訓練好后,找機會去剿滅賊匪,抄繳賊贓!
通過除滅翻天虎賊伙的事他便明白,搶是最快的賺錢手段——他不搶百姓,卻可以搶那些賊匪。
不過這種“賺錢”方法到底不穩定。
回龍嶺既有高品質鐵礦,無疑讓他和龍塘村有機會弄個穩定的財源。
念及此處,李長道當即喊道:“宗琥!”
李宗琥聞聲很快跑過來,“爹,有啥事?”
“去將你表舅爺,還有田族長、王族長都請過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好咧!”
李宗琥應聲,一溜煙兒地跑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