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消失的記憶
- 一千零一夜一天一個恐怖故事
- 淪為平淡
- 3705字
- 2025-07-25 10:18:13
林雨晴整夜未眠。
每當她閉上眼睛時,就會聽到客廳里輕微的腳步聲,像是有人穿著她的拖鞋在來回踱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房間時,那些聲音才終于消失。
她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浴室,冷水拍打在臉上,試圖讓自己能夠清醒一些,抬頭看向鏡子時,林雨晴猛的后退——鏡中的自己竟然是閉著眼睛的。
她顫抖著再次看向鏡子,這次反射正常了,但當她轉身準備離開時,余光瞥見鏡中的影像延遲了一秒才跟隨她的動作。
“夠了!”林雨晴一拳砸在鏡子上,裂紋如蜘蛛網般蔓延開來,鮮血從她的指關節滲出,疼痛讓她稍微清醒了些。
她包扎好傷口,決定今天無論如何都要找到關于陳默和那場火災的更多信息,陽光廣場的圖書館或許會有二十年前的舊報紙。
圖書館的檔案室里,灰塵在陽光中漂浮,林雨晴戴著棉質手套,小心翻閱1998年的本地報紙合訂本,七月份的報紙上,一則小標題吸引了她的注意:
“老街書店深夜起火,店主與一名兒童遇難”
報道很簡短,只提到“夜譚書屋”因電路老化引發火災,店主陳默(42歲)和一名身份不明的女孩(約8歲)未能及時逃生,報紙上有一張模糊的現場照片,燒焦的建筑前站著幾名消防員。
林雨晴用手機拍下這則報道,繼續翻閱后續的內容,一周后的報紙上有一則后續報道,提到遇難女孩的身份始終未能確認,書店內大部分藏書被焚毀,包括“一本價值連城的中世紀手抄本”。
“手抄本……”林雨晴喃喃自語,想起那本深藍色的《一千零一夜》。
她向圖書館管理員詢問更多關于那場火災的信息,年邁的管理員推了推老花鏡:“那是一個悲劇,陳默是個怪人,但他很愛書,火災前的幾天,他到處跟人說得到了一本被詛咒的書。”
“被詛咒的書?”
“是啊,說是本會吃故事的書。”管理員搖搖頭:“大家都當他是瘋子,發生火災的那晚,鄰居說聽到他在書店里尖叫,好像在和什么人爭吵,然后火就燒起來了。”
林雨晴感到一陣寒意:“那個女孩……沒人知道她是誰嗎?”
“沒人認領……”管理員壓低聲音:“但有個怪事——消防員說發現了兩具尸體,可抬出來時只剩下陳默一個,小女孩的尸體……消失了。”
離開圖書館,林雨晴站在陽光廣場中央,如今這里滿是購物的人群和歡快的音樂,沒人會想到這里曾發生過如此恐怖的事情,她閉上眼睛,幾乎能聽到火焰的噼啪聲和孩子的哭喊……
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是公司同事小王。
“雨晴,你還好嗎?這幾天都沒來上班。”小王的聲音充滿關切。
“我……我有些私事要處理。”林雨晴勉強回答。
“對了,昨天有人來公司找你,說是你老朋友,她留了個包裹在前臺。”
林雨晴心頭一緊:“她長什么樣?”
“瘦瘦小小的,穿著紅裙子,說自己叫小雪。”小王頓了頓:“奇怪的是,保安說監控里根本沒拍到有人進公司。”
林雨晴的手指緊緊攥住手機:“她……留了什么?”
“一個藍色的小盒子,要我幫你看看嗎?”電話那頭傳來拆包裝的聲音,接著是小王倒吸冷氣的聲音:“天啊……這是……”
“是什么?”林雨晴急切的問。
“一張老照片……上面有你和一個女孩,看起來像是小時候,還有……一把小鑰匙?”
林雨晴的血液幾乎凝固,她從未有過叫小雪的朋友,也不記得童年照片中有其他女孩。
“我馬上來公司。”她掛斷電話,攔下一輛出租車。
公司前臺的藍色盒子比想象中小得多,像首飾盒一樣精致,林雨晴沒有當場打開,而是直接帶回了家。
關好所有的門窗,拉上窗簾,林雨晴才小心翼翼的打開盒子,里面確實是一張泛黃的老照片,邊角有被燒焦的痕跡。
照片上是六歲的林雨晴站在一棵大樹下,而她的身邊,站著一個穿著紅裙子、面容模糊的女孩,兩個小女孩手牽著手,對著鏡頭微笑。
林雨晴完全不記得這張照片,也不認識那個小女孩,但最令人不安的是,照片背面用稚嫩的筆跡寫著:
“小雨和小雪,永遠的朋友”
筆跡與林雨晴小時候一模一樣。
盒子里還有一把銀色的小鑰匙,看起來像是日記本或者是珠寶盒的鑰匙,林雨晴翻遍兒時的物品,卻找不到任何能匹配的鎖。
夜幕降臨,林雨晴不得不面對第六個故事,她翻開書,《夜訪者》的標題下有一段奇怪的副標題:
“今晚,她會來拜訪你”
故事講述一個作家每晚都會有一位神秘的穿著紅色裙子的女孩來敲門,并會帶來一個恐怖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作家發現這個女孩其實是自己童年時意外害死的朋友,現在回來索取故事作為報復……
林雨晴讀完故事,發現自己的睡衣不知何時變成了紅色——和她童年照片中那個叫“小雪”的小女孩一模一樣,她驚恐的脫下睡衣扔進垃圾桶,換上一件藍色T恤。
午夜12點整,門鈴響了。
林雨晴屏住呼吸,從貓眼望出去——走廊里空無一人,但當她轉過身時,發現一個藍色的小盒子靜靜的躺在廚房餐桌上,而她不記得自己把它放在那里。
盒子里多了一張紙條:
“我來了”
字跡與照片背面的如出一轍。
林雨晴顫抖著打開手機,翻到昨天那張火災照片,照片中的小女孩現在清晰可見——她穿著紅裙子,面容模糊,但身形與童年照片中的“小雪”完全一致。
手機突然自動切換到錄音模式,一段沙沙的雜音后,傳來兩個小孩子的聲音:
“我們來玩個游戲吧!”一個陌生的小女孩聲音說。
“什么游戲?”這是年幼的林雨晴的聲音。
“講故事的游戲,我講一個,你講一個,看看誰的故事更嚇人!”
錄音突然變成刺耳的噪音,接著是小孩子的尖叫聲和火焰燃燒的聲音,最后……那個叫小雪的小女孩輕聲說:
“輪到你了,小雨……”
錄音結束,手機自動關機,無論如何都打不開了。
林雨晴蜷縮在沙發上,淚水無聲的滑落,她完全不記得這段童年經歷,但錄音中的聲音確實是她的,如果小雪真的存在,那么她與那場火災有什么關系?與這本詛咒之書又有什么聯系?
窗外,一輪血月悄然升起,林雨晴在極度的疲憊中昏睡過去,夢中她看到兩個小女孩站在燃燒的書店前,手牽著手,一起被火焰吞噬……
林雨晴是在刺骨的寒意中猛然驚醒。
客廳的窗戶大開著,冷風卷著窗簾如幽靈般舞動,她清楚的記得睡前關好了所有的窗戶,更可怕的是,餐桌上擺著一杯冒著熱氣的紅茶,旁邊是翻開的《一千零一夜》,已經自動翻到了第七個故事的位置。
《記憶之墻》——標題下方畫著一道裂縫形狀的圖案。
林雨晴走近餐桌,發現紅茶旁邊放著一塊她小時候最愛吃的草莓蛋糕,這種蛋糕二十年前就停產了,她只在六歲生日那天吃過一次。
“這不可能……”林雨晴后退幾步,撞到了身后的書架,一本書從高處掉落,砸在地上攤開——是她大學時的心理學教材,正好翻到“虛假記憶”這一章。
仿佛有一雙無形的手在引導她發現這些線索。
林雨晴顫抖著拿起《一千零一夜》,第七個故事講述一個女人發現自己的記憶出現空白,于是開始記錄每天的生活,但隨著記錄增多,她發現筆記中頻繁出現一個陌生名字,而家里也開始出現不屬于她的物品,最終她發現,那些被遺忘的記憶里藏著一個可怕的秘密……
故事結尾處,書頁邊緣有一行小字:
“有些門不該被打開,有些記憶不該被找回。——S”
這個“S”與扉頁上的簽名一致,林雨晴突然意識到,這可能是之前那位消失的讀者的留言。
她翻出昨天發現的銀色小鑰匙,想起故事中提到的“記憶之墻”——也許這是一把能打開她記憶之門的鑰匙,但鎖在哪里?
林雨晴的目光落在書架上那本童年相冊上,她取下相冊,仔細的檢查每一頁,終于在最后的內封皮上發現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小鎖孔。
鑰匙完美的插了進去。
相冊發出“咔嗒”一聲輕響,原本粘合緊密的內頁突然松動,露出幾張被刻意隱藏的照片。
第一張照片上是年幼的林雨晴和紅裙小女孩站在“夜譚書屋”門前,陳默彎著腰對她們微笑,照片背面寫著的日期——正好是火災發生前一天。
第二張照片是兩個小女孩蹲在書店角落里,面前攤開一本深藍色的書,林雨晴的指尖剛碰到這張照片,一段被遺忘的記憶突然涌入腦海:
“這本書會吃故事哦。”陳默的聲音在記憶中響起:“每個故事都需要被講述,每個夜晚都需要被填滿。”
“我想聽故事!”小雪的嗓音清脆如鈴。
“我也要!”年幼的林雨晴跟著說。
陳默笑著翻開書:“那你們要答應我,聽完后要講給別人聽,故事需要被傳遞,否則……”
記憶在這里中斷了,林雨晴頭痛欲裂,繼續查看最后一張照片——這是火災當天的畫面,小小的林雨晴站在書店外哭泣,而書店的窗口,一個紅裙身影正在火焰中向她伸手……
照片背面用焦黑的筆跡寫著:
“你答應過要講完我們的故事”
林雨晴的眼淚滴在照片上,更多的記憶碎片涌現:她和小雪偷偷溜進書店地下室,發現那本藍色的書;她們向陳默要故事聽;火災發生時,她逃了出來,而小雪……
“不……”林雨晴跪倒在地,記憶如潮水般涌來,她終于明白了為什么這本書會選擇她,為什么那些故事如此熟悉。
她和小雪是第一批讀者。
窗外的天色漸暗,雨晴知道她必須在午夜前讀完第七個故事,她擦干眼淚,翻開書頁,發現故事內容已經變了——現在講述的是兩個小女孩發現一本神奇的書,卻不知道它需要以恐怖故事為食……
林雨晴讀完故事,整個公寓突然陷入黑暗,只有書頁散發出微弱的藍光,照亮了一行新出現的文字:
“你終于想起來了,還有九百九十四個夜晚,我們的故事才能講完。”
黑暗中,林雨晴感覺到一只冰涼的小手牽住了她的手指,她不敢低頭看,但余光瞥見一抹紅色裙擺……
手機突然亮起,顯示有一條來自陳默的短信:
“明天中午,來書店舊址,是時候知道真相了。”
林雨晴看向窗外,月光下,陳默的身影站在街對面,這一次,他并沒有消失,而是緩緩的抬起手,指向她手中的書。
書頁無風自動,翻到了第八個故事的標題:
《第一個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