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十幾天,章衡每天都泡在賬冊和田野里。
王韶很少插手查賬的事,大多時候都站在章衡身后幾步遠的地方,或是守在賬冊堆旁,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周圍。
最近章衡身邊還是怪事頻發,一個軍屯的老兵痞醉醺醺地把酒壇摔在章衡腳邊,碎片濺起時,一塊朝著章衡太陽穴位置就飛了過去。
王韶突然閃身,腳尖一挑,人影閃動,他又退回了原地,激射向章衡的碎片突然改道,
“咚”
的一聲,碎片嵌入了不遠處的柱子里,眼見著就只剩一個角露在外面,其余部分已經深深嵌入柱體內了。
這一腳的力量太驚人了,大廳了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動作,幾個幫忙的軍屯的老兵忍不住叫好起來。
“王郎君好俊的內力。這在整個鄭州軍屯里也是拔尖的啦!”
醉醺醺的老兵痞看到這一刻也是身體一震,眼神瞬間晴明了一下,卻又急忙又進入裝醉的狀態。
這些老兵們多年征戰,見慣了武藝高強之人,加上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觀念,這一聲由衷的贊嘆卻是另一種對王韶武術的認可。也難怪,王韶的動作、身法快得讓人看不清。
一旁的章衡雖也是文武雙全,也是那一聲碎片擊中柱子才發現有狀況,自己心里暗暗計算了一下,頓時明白過來,如果不是王韶剛才的一腳,自己想躲過去這一擊,卻也不是那么容易。
章平拿著算盤進大堂時,正好和那個醉醺醺的老兵側肩而過。嘴里還不停抱怨:
“官人,這李三斤的賬太亂了,一筆‘戰馬損耗’,前后記了三個數,不知道哪個是真的!”章衡正在抱拳對身側的王韶作揖致謝,聽到章平的聲音,才轉過頭,接過賬冊,指著上面的墨跡:
“你看這處,墨色跟別的地方又差異,是后加的;還有這里,數字的筆畫不連貫,肯定是改的。咱們一起去馬廄看看,數一數實際有多少匹戰馬,就知道哪個數是真的了。”
王韶跟在他們身后,走到馬廄門口時,忽然閃身擋在章衡身前,停住腳步,指了指馬廄頂棚的橫梁:
“上面有人。”
話音剛落,就見個黑影從橫梁上跳下來,手里還攥著把短刀,直撲章衡。
王韶身形一閃,樸刀出鞘,刀光在昏暗的馬廄里劃了道亮線,“鐺”的一聲就磕飛了短刀。黑影在空中幾個翻滾,正欲落地借力后撤,卻沒他身體做出反應,王韶的刀已經架在了他脖子上,動作干脆利落,連多余的招式都沒有。
“說!是誰讓你來的?”
王韶的刀又進了半寸,那人的脖子上滲出了血珠。
“是……是李三斤的小舅子,說只要傷了知州,就給俺五十兩銀子……”
那人一模自己的脖子,知道這是個真敢殺他的主,也是痛快,全撂了。幾個王韶的親兵和衙役也是一擁而上將這漢子困了個結實。
章衡卻沒有多做理會,章平打頭,幾個人沖進了馬廄,馬廄里的景象讓人心酸。十幾匹戰馬瘦得皮包骨,馬廄的干草都發霉了,水槽里的水渾濁不堪。
王韶收刀入鞘,摸了摸一匹戰馬的脊梁,指腹能清晰摸到突出的肋骨:
“這馬要是上了戰場,連跑都跑不動。賬冊上寫著‘戰馬一百匹,年耗糧草五千石’,可這馬廄的糧草,連兩百石都沒有。”
章衡讓人把馬廄的管事叫來,那是個留著山羊胡的老頭,見了賬冊就慌了神:
“是……是李管事讓俺虛報的,糧草都被他和幾個管事分了……”
“分了多少,都追回來。”
章衡的聲音很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王韶站在一旁,目光掃過管事的臉,看得管事心里發毛——那眼神像是能看透人心,知道他有沒有說謊。
兩日之后,賬冊終于理清楚了。章平拿著核對后的賬冊,笑得合不攏嘴:
“官人,咱們一共追回貪墨的糧米兩千石、銀三百兩、冬衣五百件!土地重新登記后,軍戶們的積極性高得很,都在地里忙著翻土呢!”
章衡接過賬冊,翻到最后一頁,上面寫著:
“鄭州軍屯實有墾田一千八百畝,戰馬八百二十匹,軍戶三百二十戶”,字跡工整,還蓋著官印。
“把這賬冊送到汴京,”
他對章平說,
“讓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各位相公們看看,鄭州軍屯的真實情況。以后每月都要核對賬目,絕不能再出現虛報、貪墨的事。”
王韶走進來,手里拿著軍戶們送的新麥餅,指尖捏著油紙的邊角,動作輕柔得不像個習武之人:
“章兄,軍戶們聽說賬冊理清楚了,特意做了麥餅送來。”
章衡拿起一塊麥餅,咬了一口,清甜的麥香在嘴里散開。
他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田野,軍戶們正在地里勞作,翻起的泥土散發著新鮮的氣息。陽光灑在田埂上,像給土地鍍上了一層金。
“王兄,”
章衡忽然說,
“這些日子,多虧了你。要是沒有你在,我這查賬的事,怕是沒這么順利。”
王韶面沉似水,眼中閃過一絲堅毅:
“為民做事,義不容辭。我護著章兄,便是護著這一眾做事之人。況且,我這身武藝,若不用來守護實干之人,豈不是白白浪費?”
隨時狡黠一笑,指著章衡道:
“你這狀元郎別人不曉得,我可是曉得的,可是個文武雙全的大才,雖為見你動過拳腳,但想來身手卻是不差的。”
他稍作停頓,目光凝視著遠方的界河,
“待軍屯安定后,遼人若敢來犯,我等既有糧草,又有兵力,更有這明晰的賬冊——如此,方可心中有底,戰之有力。”
章衡點點頭,手里的麥餅還冒著熱氣:
“是啊,現在軍戶們都憋著股勁,不僅種地積極,練兵也比以前認真多了。前幾天演練,王二柱那瘸腿的,都能拉開三石弓了!”
章衡笑了,眼角的細紋里滿是暖意。
突然,章衡想到了什么,臉上爬上了一縷憂色。眉頭微蹙:
“王兄,昨日汴京來的信,提了句瓦橋關的動靜——蕭將軍,去查遼人糧道已有半月,至今沒傳回信來,某心里總有些不安。”
王韶握刀手頓了頓:
“某也聽說了,瓦橋關近來不太平。遼人不僅增了騎兵,還在界河對岸設了暗哨,聽說還抓了兩個咱們的細作——蕭成規行事雖穩,可架不住那邊內奸作祟。”
“王兄所言甚是。”
章衡聲音沉了些,
“前番原武監的案子,就牽扯出瓦橋關有官私通契丹。蕭成規去查糧道,若是被內奸盯上,怕是要吃虧。某總想著,當時該多派些人手跟著才是。”
王韶仰頭,目光望向北方,月色下眼底滿是凝重:
“某倒不擔心蕭成規的身手,他是官家貼身衛士首領,別說三五十個遼人,便是禁軍中的教頭,十個八個的也是不在話下,瓦橋關此行安全不成問題。就是瓦橋關地形復雜,遼人與內奸勾結,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就怕他們設陷阱圍堵。”
章衡嘆了口氣:
“只盼蕭將軍能多留個心眼,莫要中了敵人的圈套。這大宋的邊關,可經不起再折損忠良了。”
王韶點頭,指尖按在刀柄上:
“若三日內還沒消息,某便帶一隊親兵親自去一趟瓦橋關。某的刀,既能護你查賬,也必能去救蕭將軍——絕不能讓忠勇之士折在那些陰私算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