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發光的站臺

  • 舊卷藏心事
  • 蘇郁汀蘭
  • 4852字
  • 2025-07-25 15:58:55

蘇念的指甲蓋還沾著可可的棕色時,巷口的鐵軌模型突然發出細碎的震動。王婷婷正蹲在第45根枕木旁數熒光粉的顆粒,嚇得手一抖,卷尺滑進石桌的裂縫里,金屬刻度撞在昨晚江硯畫的氣壓線圖紙上,發出叮叮當當的脆響。

“是航模的回聲嗎?”她扒著石桌邊緣探頭看,辮子上的紅繩垂下來,剛好落在“45”的刻痕上,“李爺爺說聲波會順著鐵軌跑,45米的距離能讓震動彈三次呢。”

蘇念把錄音盒從口袋里掏出來時,發現機身側面沾著片槐樹葉,葉梗上的紅繩打了個新結——比昨天的五角星多繞了半圈,像只蜷著腿的小螃蟹。“剛才江硯的聲音太清楚了,”她用指尖蹭了蹭樹葉上的絨毛,“不像隔著電話,倒像趴在老槐樹后面說話。”

“因為聲波共振啊。”李爺爺背著雙手從圖書館走出來,掛在胸前的銅卡尺晃悠悠的,卡爪上還沾著蜂蜜,“40米是臨界值,過了這個高度,聲音能順著氣流爬水塔,再沿著鐵軌溜回來,比郵遞員的自行車還快。”他突然把卡尺往鐵軌模型上卡,“你看,45根枕木的間距正好寬了兩毫米,這小子連熱脹冷縮都算進去了。”

陳慧端著洗干凈的可可罐走過來,鋁罐在石板上排成三排,每排五個,最后一個空著的位置旁擺著顆烤銀杏。“江硯媽媽剛才打電話來,”她用圍裙擦了擦罐底的水漬,“說火車上的乘務員看見航模了,還拍了照片,說影子投在車窗上像只帶螺旋槳的小鴿子。”

蘇念的手指剛碰到空罐的位置,王婷婷突然尖叫起來。她舉著手機屏幕湊過來,照片里的火車車窗上,果然有個小小的航模影子,翅膀旁邊用口紅畫了個歪歪扭扭的笑臉,像江硯作業本上常畫的那種。

“他肯定偷偷帶了口紅!”王婷婷的手指在屏幕上戳來戳去,“你看這笑臉的弧度,跟他在玻璃彈珠上畫的一模一樣!”

郵差的自行車鈴又在巷口響起來,這次車筐里裝著個長長的紙筒,筒身上貼著張紫色便簽,是江硯媽媽的字跡:“45米需要反光貼,用銀杏葉的葉脈當模板。”蘇念剛把紙筒拆開,卷著的圖紙就“嘩啦”展開,最上面的那張畫著水塔的剖面圖,塔身上標著密密麻麻的小紅點,每個點旁邊都寫著時間,最后一個“45”旁畫著只舉著卡尺的手,指甲蓋涂成淡淡的粉色。

“是你的指甲蓋!”王婷婷指著圖紙跳起來,帆布鞋差點踢翻裝銀杏葉的竹籃,“江硯說你的指甲蓋能當量規,他果然畫下來了!”

張奶奶抱著個竹篩從家里跑出來,篩子里的銀杏葉都被剪成了星星形狀,葉柄上系著的銀絲在晨光里閃閃發亮。“今早四點就起來剪了,”她往蘇念手里塞了片最大的,“江硯媽媽說反光貼要順著葉脈貼才夠亮,你看這片的紋路,是不是跟水塔梯子的鐵條一個方向?”

蘇念把銀杏葉貼在圖紙的水塔模型上時,發現葉梗的長度剛好對準“45米”的刻度線。李爺爺突然從工具箱里翻出個銀色的小圓盤,邊緣刻著圈細密的齒輪,中心嵌著顆紅色的寶石,像只盯著人看的小眼睛。

“這是江硯去年落在圖書館的反光鏡,”他用手指撥了撥圓盤,鏡面突然折射出道紅光,正好打在鐵軌模型的第450根枕木上,“說45米的陽光角度特殊,得用這個才能讓影子連成線。”

王叔叔扛著相機三腳架跑過來時,鏡頭上多了個新鏡片,鏡片邊緣貼著圈銀杏葉貼紙。“電視臺的人說十點再來,”他把鏡頭對準水塔的方向,“剛才試拍的時候,發現45米的陽光能在鏡頭里畫出彩虹,你看取景器里的紅繩,是不是像條會發光的小溪?”

蘇念的手指剛碰到航模的左翼,就聽見鐵盒里的玻璃彈珠叮叮當當響起來。最亮的那顆滾到盒角,珠子里的小紅花突然轉向西方,像在朝火車站的方向點頭。“七點十五分。”陳慧的聲音裹著牛奶的香氣飄過來,“剛才收音機里說,北去的火車會提前五分鐘進站,江硯說不定已經在站臺等了。”

錄音盒突然在這時震動起來,電流聲里混著鐵軌的哐當聲,像有人在電話那頭用腳踩著枕木數數。蘇念按下播放鍵時,江硯的聲音帶著喘氣道:“蘇念,反光貼要斜著貼,角度跟你上次折飛機的機翼一樣,我在水塔上測過,45度剛好能讓影子連成跑道。”

“他怎么知道我折飛機的角度?”蘇念的耳尖有點發燙,王婷婷突然指著她的書包,拉鏈上掛著的紙飛機掛件正隨著晨風搖晃,機翼的折痕果然跟江硯說的一模一樣。

“上次你在老槐樹下折飛機,他蹲在圖書館窗臺看了半小時呢。”王婷婷拽著她的胳膊往巷口跑,“不信你看航模圖紙的背面,他畫了個小飛機,機翼角度跟你的掛件分毫不差!”

蘇念翻到圖紙背面,果然看見個簡筆畫小飛機,機翼旁標著“45°=蘇念的飛機+0.5克配重”。王婷婷突然蹲在鐵軌模型旁,用手指量著枕木的間距:“你看!從第400根到第450根,剛好五十步,江硯說每步是一米,加起來正好五米,我們離他又近了五米!”

李爺爺往齒輪的軸心上涂著新的潤滑劑,這次用的是桂花蜜摻松節油,金黃色的黏液里浮著細小的金粉。“江硯的手冊上寫著,45米要換這種潤滑劑,”他用毛刷攪了攪黏液,“說松節油的味道能順著風飄,比寫信還快,你聞這香味,是不是跟圖書館里的舊書一個味道?”

蘇念的鼻尖確實縈繞著淡淡的松節油香,像翻開一本夾著桂花的舊筆記本。王婷婷突然從口袋里掏出個小本子,封面上畫著架帶反光貼的航模,翻開的那頁寫著串數字:“45米=水塔高度的四分之三-2米,影子會落在第450根枕木+3步遠的地方。”

“這是什么意思?”蘇念指著那個減號,王婷婷的手指在數字上點了點:“江硯說水塔實際高度是60米,四分之三就是45米,減2米是因為航模要比水塔低一點才安全,加3步是留給你跑過去的距離,他連你跑步的步幅都算好了!”

張奶奶突然在巷口喊起來,手里舉著個烤銀杏的鐵盤,盤里的銀杏仁都被擺成了數字形狀,4和5挨在一起,像兩個手拉手的小人。“剛出爐的‘45號能量球’,”她往每個人手里塞了顆,“江硯說吃了這個,就能比風跑得還穩,你看果仁上的紋路,是不是像航模的螺旋槳?”

蘇念咬了口銀杏仁,溫熱的香氣在舌尖散開時,聽見老槐樹上的齒輪咔嗒轉了五圈。銀杏葉風鈴跟著響起來,葉面上的“45”被晨光描成金色,像塊被陽光鍍過的小獎牌。李爺爺突然轉動了齒輪上的黃銅箭頭,箭頭指向“第九天”的刻度時,紅繩上的銀杏葉突然齊齊轉向北方,像一排舉著小手的風向標。

“風向變了。”他瞇著眼睛看了看天,“東風轉北風,剛好適合45米的飛行角度,這小子選的日子真準。”

郵差的自行車第四次停在巷口時,車筐里裝著個泡沫箱,箱子里露出半截銀色的螺旋槳。“江硯爸爸特意從廠里捎來的,”郵差把箱子往石桌上一放,“說這是45米專用的加強版螺旋槳,葉片上的紋路跟火車頭的葉輪一模一樣,你看轉動的時候,是不是像在水里劃動的魚鰭?”

王婷婷抓起螺旋槳往航模上裝,手指被葉片上的反光晃了下。“你看!”她指著葉片的影子,“在地上畫的圈比昨天大了一圈,正好能罩住45根枕木,江硯算的尺寸一點不差!”

李爺爺掏出銅制卡尺量了量葉片的寬度,刻度上的蜂蜜已經凝固成金色,量到最寬處時,晨露順著刻度線滴下來,在石桌上拼出個小小的45。“比標準尺寸寬了0.2毫米,”他用手指敲了敲卡尺,“這是特意留的余量,考慮到北方干燥,金屬會收縮,這小子的心細得像根紅繩。”

蘇念翻開航模手冊的第45頁,發現背面粘著張火車時刻表,表上用紅筆圈著“09:45”那班車,旁邊畫著個舉著航模的小人,小人的鞋子上沾著銀杏葉,跟蘇念腳上的白球鞋一模一樣。“他在等這班車。”蘇念的指尖劃過紙面,“45米的高度剛好能追上這班車的尾流。”

王叔叔突然把相機鏡頭轉向鐵軌模型,取景器里的綠光已經鋪到第450根枕木,像條會發光的地毯。“快看影子的長度,”他把蘇念拉到鏡頭前,“從老槐樹下到第450根枕木,剛好45米,江硯說的‘影子跑道’真的出現了!”

錄音盒里突然傳出清晰的汽笛聲,接著是江硯的喊聲:“蘇念,把航模的尾翼調高兩毫米,我看見站臺的信號燈亮了,紅色的那個,跟你鐵盒里的彈珠一個顏色!”

蘇念的手指剛擰動尾翼的調節螺絲,就聽見王婷婷指著北方尖叫起來。水塔頂上突然閃過道紅光,像有人舉著塊紅布在揮舞,紅光的頻率跟鐵軌模型上的熒光枕木一模一樣,一下一下地跳動著。

“是江硯在發信號!”王婷婷拽著蘇念的胳膊跳起來,“他說過紅色信號燈代表‘可以起飛’,你看閃光的次數,是不是跟我們數到45的次數一樣?”

李爺爺突然轉動了老槐樹上的齒輪,齒輪轉得越來越快,蜂蜜和桂花末在齒牙間拉出金絲,像紡車在紡著金色的線。“還有十分鐘。”他看著掛鐘的方向,“45米的起飛窗口只有五分鐘,得提前做好準備。”

陳慧端著盤切好的蘋果走過來,蘋果塊被擺成了航模的形狀,果核被挖出來做成了小小的螺旋槳。“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她往蘇念手里放了塊,“吃點涼的能靜下心,你看蘋果皮的弧度,是不是跟航模的防護罩很像?”

蘇念咬了口蘋果,冰涼的汁水順著喉嚨流下去時,發現果核做的螺旋槳正對著第450根枕木的方向。鐵盒里的玻璃彈珠突然齊齊轉向,珠子里的小紅花排成直線,像一串舉著小紅旗的向導。

“八點五十分。”陳慧看了眼手表,“還有五分鐘,火車就要進站了。”

王婷婷突然從書包里掏出個紅色的發繩,往蘇念的馬尾辮上系了個蝴蝶結。“江硯說紅色能讓航模認路,”她退后兩步打量著,“你看發繩的影子落在航模上,是不是像給它系了條紅領巾?”

蘇念的指尖剛碰到航模的開關,就聽見齒輪咔嗒轉了四十五圈。老槐樹的影子在地上爬得飛快,第450根枕木與影子重疊時,突然發出輕微的嗡鳴,像有串小齒輪在地下跟著轉動。“45米的共振頻率。”李爺爺掏出金色的音叉敲了下,聲音與枕木的震動合在一起,像支正在調音的樂隊。

錄音盒里的汽笛聲突然變得清晰,江硯的笑聲混著人群的嘈雜聲傳出來:“蘇念,我看見你的航模了!就在水塔旁邊,反光貼亮得像顆小星星!”

“他怎么會看見?”蘇念的心跳突然變快,王叔叔舉著相機喊道:“是反光貼的作用!45米的角度能讓反光貼把信號傳到站臺,就像舉著鏡子打招呼!”

李爺爺的掛鐘敲第九下時,齒輪突然停了下來。黃銅箭頭穩穩地指在“第九天”的刻度上,紅繩上的銀杏葉飄落在第450根枕木上,葉片上的“45”正好對著水塔的方向。“時間到了。”李爺爺的聲音有點發顫,“讓航模去接人吧。”

蘇念深吸一口氣,按下了航模的開關。螺旋槳轉得越來越快,帶起的風把蘋果的清香吹得漫天都是,反光貼在晨光里閃得人睜不開眼。王婷婷舉著卷尺往巷口跑,白球鞋踩在青石板上的聲音像在數數:“10米!20米!30米——”

航模在35米的高度停頓了下,蘇念的心跟著提到嗓子眼時,聽見錄音盒里的江硯喊:“抬高左翼!風在這里會打旋!”她猛地調整操縱桿,航模突然拔高,反光貼在半空畫出道紅色的弧線,像條連接天空和地面的彩帶。

“40米!”王婷婷的聲音帶著哭腔,“45米——到了!”

航模在45米的高度穩穩懸停,反光貼的影子在鐵軌模型上連成直線,一直鋪到巷口,像條會發光的跑道。蘇念舉著望遠鏡追著看時,發現航模正朝著火車站的方向飛去,反光貼的閃光頻率跟水塔頂上的紅光一模一樣,像在跟遠處的人打著暗號。

“你看車窗!”王叔叔突然指著北方,“火車進站了!航模的影子投在車窗上,像只跟著跑的小鴿子!”

蘇念把望遠鏡往眼眶里按了按,果然看見北去的火車車窗上,有個小小的航模影子,影子旁邊還有個舉著紅布的人影,像在朝影子揮手。錄音盒里突然爆發出清晰的喊聲,江硯的聲音帶著回音傳過來:“蘇念!明天見!50米在鐵軌的盡頭等我們!”

齒輪的咔嗒聲在這時慢慢變輕,老槐樹上的銀杏葉風鈴突然唱起歌來,葉面上的“45”被陽光曬得發燙,像塊帶著溫度的小獎牌。蘇念往鐵盒里放回第八顆玻璃彈珠時,發現彈珠們滾成了北斗七星的第五顆星,最亮的那顆正好對著火車開走的方向,珠子里的小紅花直直地指向北方,像在說“我們正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張奶奶往每個人手里塞烤銀杏時,發現石桌的裂縫里卡著片紅色的便簽,上面是江硯的字跡:“50米需要收集晨露,用槐樹葉的凹槽當容器。”王婷婷把便簽對著太陽看,紙背面的鉛筆印慢慢顯出來,是個舉著航模的小人,小人的旁邊畫著顆星星,星星里寫著“蘇念”兩個字。

“他把我們都畫成星星了。”蘇念把便簽夾進航模手冊,晨光透過紙頁照過來,兩個字的影子落在第50頁上,像枚剛蓋好的郵戳。

圖書館的玻璃窗上,火車貼紙的影子已經移到第50根枕木。蘇念知道,明天的晨光里,這些會唱歌的齒輪會繼續數著站臺,像航模等著下一陣風,火車等著下一站的乘客,而遠方的人,正踩著越來越近的枕木,一步一步走向這里。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斗六市| 会宁县| 射洪县| 宣汉县| 三原县| 都江堰市| 青冈县| 永修县| 汝南县| 林州市| 南靖县| 望江县| 馆陶县| 房产| 留坝县| 色达县| 亳州市| 崇文区| 岚皋县| 中牟县| 集贤县| 德江县| 外汇| 休宁县| 惠水县| 珲春市| 荔浦县| 象山县| 嘉鱼县| 中山市| 青河县| 和林格尔县| 武胜县| 叙永县| 府谷县| 高要市| 九龙县| 沾益县| 桃江县| 丰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