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事件的后續處理,像一場高燒后的虛脫,耗盡了沈薇和初創團隊的心力。盡管在法務劉律師雷厲風行的操作下——律師函精準投送、與張家最終達成保密和解協議(全額退款+部分補償+封口)、危機公關稿及時發布澄清事實并強調個案幫扶改進——那篇煽動性網文的熱度被迅速壓了下去,但無形的傷痕已然刻下。
“星洲橋教育”的蘇州辦公室里,氣氛低沉。小陳看著后臺數據,憂心忡忡:“薇姐,張家的事雖然平息了,但咨詢量明顯下滑,尤其是蘇州本地家長的報名意向。好幾個之前談得不錯的意向單…黃了。”屏幕上,代表潛在客戶流失的紅色曲線觸目驚心。
沈薇揉著發脹的太陽穴,強迫自己冷靜:“預料之中。信任重建需要時間。張家是個例,但也暴露了我們前期運營的短板——對新生的心理適應和學業跟蹤,介入不夠深,反應不夠快。”她目光轉向團隊,“亡羊補牢!立刻修訂服務流程:
1.強化行前評估:增加心理韌性、獨立生活能力、語言基礎等綜合評估環節,設置更科學的準入門檻,不再是‘給錢就能送’。
2.‘學長學姐’導師制升級:每位新生匹配至少一名同鄉、同校背景的資深學長/學姐作為‘領航員’,提供24小時在線支持,定期線下交流。
3.建立‘預警-響應’機制:新加坡顧問團隊必須每周提交學生狀態報告,發現適應困難苗頭(如成績大幅下滑、情緒異常、社交孤立),48小時內啟動多對一幫扶(顧問、領航員、心理輔導介入)。
4.家長溝通平臺:建立專屬家長群,定期發布學生在校動態(非隱私)、新加坡教育資訊、適應期常見問題解答,增強透明度和參與感。”
她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我們要把星洲橋,打造成一條有溫度、有深度、有保障的通道,而不是冷冰冰的‘教育販子’!這次教訓,學費很貴,但必須值回票價!”
團隊被她的堅定感染,重新打起精神投入工作。沈薇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與此同時,一個更大的風暴旋渦,正悄然在蘇州的教育界形成。
市教育局一間氣氛嚴肅的會議室里,正在召開關于“規范中小學生出國(境)就讀管理”的內部研討會。與會者有教育局領導、部分重點中學校長、以及相關科室負責人。
“最近社會上關于低齡留學的爭議很大,”主持會議的副局長神情凝重,“尤其是初中階段就送出國的現象。家長盲目跟風,中介良莠不齊,導致像前段時間那個‘張婷婷事件’的悲劇發生,影響極其惡劣!不僅對孩子身心造成傷害,也嚴重干擾了我們本地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和生源穩定!”
他拿出一份文件:“省廳剛下發了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加強規范管理,特別是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出國就讀,要嚴格審核其必要性和家庭實際監護能力,防止盲目跟風和被不良中介誤導。同時,要警惕某些機構打著‘合作辦學’、‘國際課程’的旗號,變相挖走優質生源,影響本地教育生態!”
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幾位校長交換著眼神,心照不宣。沈薇母校的王校長猶豫了一下,開口道:“局長,這個導向我們完全支持。不過,像我們之前和一些機構合作的‘國際視野拓展’項目,邀請國外招生官講座,提供信息咨詢,本身是開闊學生眼界的好事…”
“信息咨詢可以,但必須規范!”副局長打斷他,語氣嚴厲,“要嚴防變成變相招生宣傳!更要警惕某些機構,利用學校場地和信譽,進行商業化的留學推廣,把我們的學生當成牟利的商品!尤其是那些成立不久、背景不清、模式激進的新機構!”
雖然沒有點名,但“星洲橋教育”幾個字,像一塊無形的巨石,壓在幾位與沈薇有過接觸的校長心頭。王校長、李校長等人額角微微見汗。會后,王校長立刻撥通了沈薇的電話,語氣急促而無奈:
“沈薇啊,你那個‘圣安德烈中學體驗營’…恐怕…得無限期推遲了!”
“什么?!”沈薇心頭一沉,“王校長,出什么事了?我們前期投入很大,新加坡那邊都安排好了!”
“唉,上面剛開了會,風向變了!”王校長壓低聲音,“現在對初中生出國管得特別嚴!尤其是你們這種…剛成立、又鬧出過負面新聞的機構!局里明確要求,學校不得為任何留學中介提供場地或背書!體驗營這種活動,太敏感了!撞槍口上了!我們實在不敢頂風上啊!你…你理解一下!”說完,不等沈薇回應,便匆匆掛了電話。
緊接著,另外兩所目標初中負責人的電話也打了進來,口徑驚人一致:體驗營取消!合作暫停!一切等政策明朗再說!
仿佛一盆冰水從頭澆下,沈薇握著手機,僵立在辦公室中央。前期為體驗營投入的巨額資金(場地預訂、宣傳物料、新加坡接待安排)眼看就要打水漂!更致命的是,失去了學校這個最重要的獲客渠道,“星洲橋”在蘇州的根基瞬間被抽空!政策寒冬,來得如此迅猛而殘酷!
手機屏幕亮起,是蘇啟明發來的郵件,依舊簡潔:
> Subject:RE: Market Update
> Body:Policy risk materialized. Pivot strategy. Focus on high school segment and post-service. Cut loss on JHS camp immediately. J.
>(政策風險已顯現。調整策略。聚焦高中階段及售后服務。初中體驗營立即止損。)
冰冷的商業指令,精準而高效,卻讓沈薇感到一陣刺骨的寒意。Jonathan那雙精于算計的眼睛,仿佛就在背后盯著她,評估著她的每一個決策失誤帶來的損失。她深吸一口氣,壓下翻涌的情緒,強迫自己思考:高中市場?售后服務?這或許是星洲橋在寒冬中僅存的火種。
新加坡,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處。
林晚帶著精心準備的“蘇繡文化周”策劃書,略顯緊張地坐在會客室里。她對面的,是文化處一位姓張的參贊,一位氣質儒雅、眼神卻極為敏銳的中年男士。
張參贊仔細翻閱著策劃書,臉上看不出太多表情。良久,他合上文件,看向林晚:“林晚女士,您的熱情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之心,我非常贊賞。這份策劃書,內容很豐富,想法也很好。”
林晚心中一喜,剛要開口感謝。
“但是,”張參贊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肅而意味深長,“您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背景因素。”
林晚的心猛地一沉。
“您計劃邀請的這幾位蘇州的蘇繡大師,”張參贊指著名單上的幾個名字,“尤其是顧玉珍大師和周秀英大師,她們…身份比較特殊。”他頓了頓,聲音壓低了些,“顧大師的丈夫,周大師的兄長,都是……淵源頗深。”
林晚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她只關注了大師們的藝術成就和影響力,完全沒考慮到這層復雜的背景!
“中新文化交流是好事,是大方向。”張參贊語重心長,“但在具體操作上,尤其是在當前這個…比較微妙的時期,邀請對象的選擇,必須慎之又慎!要避免授人以柄,更要防止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引發不必要的…風波。文化無國界,但文化使者是有國籍、有背景的。”
他拿起策劃書:“您這個方案,立意是好的,但邀請名單…需要做重大調整。建議選擇背景更清晰、立場更鮮明的大師。另外,活動主題和宣傳口徑,也要避免過于強調‘地方特色’而弱化了‘中華文化’的整體性和國家代表性。您明白我的意思嗎?”
林晚只覺得手心冰涼,后背滲出冷汗。她滿腔熱情策劃的文化盛事......她努力穩住心神:“張參贊,我…我明白了。謝謝您的提醒和指導!這份名單我們立刻重新斟酌!主題和宣傳也會嚴格把關,確保符合國家文化交流的大方向!”
走出大使館,獅城明媚的陽光照在身上,林晚卻感覺不到絲毫暖意。文化周這艘剛剛揚帆的船,還未駛出港灣,便遭遇了無形的暗礁。藝術純粹的表達,不得不向復雜的現實低頭。她看著手中那份承載著夢想的策劃書,第一次感到如此沉重和迷茫。修改名單?那還是她心目中那個能代表蘇繡最高水平、展現多元包容的盛會嗎?但不修改…整個項目都可能胎死腹中。
“國棟絲綢”的危機公關戰,在許國棟和李偉明的全力投入下,初見成效。
官方網站和本地主流媒體發布的《嚴正聲明》措辭強硬、證據詳實(附上環保達標證書、員工福利清單、加班工資支付憑證),對造謠者發出了嚴厲的法律警告。精心策劃的“開放日”活動,邀請媒體、市民代表、甚至部分質疑的網友實地參觀窗明幾凈的新車間、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和員工休息區,用事實狠狠回擊了“血汗工廠”和“污染大戶”的污蔑。
輿論風向開始扭轉。不少理性的網友開始發聲,指責造謠者居心叵測。園區管委會也適時發布了核查通報,為國棟正名。
“老許,輿情基本控制住了,但熱度還沒完全下去。”李偉明看著輿情監測報告,“我們需要一個更積極、更有凝聚力的點,來徹底扭轉形象,把壞事變好事。”
許國棟眼中精光一閃,猛地一拍大腿:“有了!打‘民族品牌’、‘國貨之光’這張牌!”
他思路如泉涌:“我們不是剛打贏反傾銷嗎?這就是現成的素材!宣傳我們‘國棟絲綢’如何不畏強權,捍衛中國制造尊嚴!我們新增的生產線,用的都是國產頂級設備!我們的高端定制,用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真絲工藝!我們‘新東方’品牌,就是要讓世界看到中國絲綢的頂級品質!這比干巴巴的澄清更有力量!”
李偉明略一思索,點頭贊同:“好主意!結合反傾銷勝訴和產業升級,突出‘自主創新’、‘民族品牌’、‘匠心傳承’!我讓新加坡的營銷團隊配合,在海外社交媒體上也同步造勢!把‘國棟’打造成中國絲綢產業崛起的標桿!”
兩人立刻著手部署。新的宣傳文案和海報火速出爐:
標題:《從被“圍剿”到逆襲,“國棟絲綢”用實力捍衛中國制造尊嚴!》
內容:聚焦反傾銷案勝訴歷程,強調自主研發、嚴控品質、環保先行;展示新生產線國產高端設備;突出“新東方”品牌傳承中華絲綢文化、對標國際頂級的雄心壯志。
口號:“國貨當自強!絲綢看國棟!”
這套組合拳效果顯著!民族情懷+硬核實力的敘事迅速引爆了本土輿論,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國貨的支持熱情被點燃!之前質疑的聲音被淹沒在一片“支持國貨”、“國棟好樣的!”的聲浪中。“國棟絲綢”的官網訪問量和線下門店咨詢量不跌反升!一場針對“國貨”的圍剿,竟意外地成了“國棟”品牌升級、凝聚人心的絕佳契機!
許國棟看著銷售部發來的喜報,笑得合不攏嘴,用力拍了拍李偉明的肩膀:“老李!看見沒?這就叫因禍得福!塞翁失馬!咱們‘國棟’,這回是真要騰飛了!”
李偉明也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但眼底深處,仍保留著一絲審慎。他知道,輿論是把雙刃劍,今天能將你捧得多高,明天也可能將你摔得多慘。真正的考驗,永遠在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上。
沈薇獨自站在“星洲橋教育”蘇州辦公室的落地窗前,窗外是城市的萬家燈火。初中市場的大門被政策轟然關閉,體驗營的投入化為泡影,前路迷茫。她反復咀嚼著蘇啟明郵件里“Pivot strategy”(調整策略)那冰冷的英文單詞。
林晚在燈下,對著那份需要“凈化”的大師名單,手中的筆遲遲無法落下。
而許國棟沉浸在“國貨之光”的贊譽中,意氣風發。危機似乎已過,航船正乘風破浪。
三條航船,在星洲與姑蘇之間的航道上,經歷著截然不同的境遇:一條突遇冰山,被迫轉向;一條遭遇無形暗流,航向難定;而另一條,則在驚濤駭浪后,意外地掛上了順風滿帆。命運的無常與韌性,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然而,海上的天氣,說變就變。下一陣風,又將把他們吹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