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美食節火,酒店老板樂開花
- 廬山之戀:愛與夢想的交織
- 文不橙武不舊
- 3115字
- 2025-07-26 08:41:51
酒店老板老王揣著個賬本,站在二樓露臺已經半個鐘頭了。他手指在賬本上劃著,嘴角的笑意卻怎么也藏不住——自打美食節開幕,酒店的營業額像坐了火箭,單日流水比上個月整月還多,賬本上的數字紅得刺眼,像把秋天的楓葉都印在了紙上。
“王總,這是剛統計的午市數據。”服務員小李抱著個文件夾跑上來,額角還沾著汗,“石鐘山蟹賣了兩百三十八份,蟹肉粥一百五十六碗,連平時少人問津的山茶油拌藜蒿都賣了九十份!”他把報表往老王面前一遞,紙張邊緣都被汗水浸得發皺。
老王沒接報表,眼睛直勾勾盯著樓下庭院。穿漢服的姑娘們正舉著桂花蟹拍照,發髻上的銀飾在陽光下閃得像星星;穿格子襯衫的博主舉著手機直播,鏡頭里的青瓷盤盛著紅亮的螃蟹,背景音里滿是食客的贊嘆。“這哪是賣菜,是在演大戲喲。”老王摸出煙盒,卻忘了點,手指在煙盒上敲得噠噠響。
露臺欄桿上還晾著條新做的紅綢,上面“廬山云霧宴”五個字是請老書法家寫的,墨香混著樓下的桂花香,像把熱鬧的煙火氣都裹在了里面。老王想起月初還愁著美食節沒人氣,特意給張師傅塞了兩條煙,讓他多盯著后廚,現在看來,倒是自己瞎操心了。
“王總,采購的老李說螃蟹不夠了,問能不能從別的攤位調點。”小李的聲音又響起來,手里的對講機滋滋啦啦響,“還有康王谷的泉水,也快用完了。”
“調!讓他盡管調!”老王把煙盒往口袋里一塞,腳步輕快得像踩在棉花上,“泉水讓他開車去拉,多加兩個人,今天就算把三疊泉的水搬空,也得供上!”他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再給后廚加兩個幫手,別讓向陽累著,這小子可是咱們的福星。”
下樓時,樓梯扶手還留著游客的體溫。老王剛走到前廳,就被個舉著相機的中年人攔住:“您是老板吧?我是九江電視臺的,想采訪下您,這酒店的菜怎么突然這么火?”鏡頭立刻對準了老王,燈光打得他眼睛都有點花。
“不是突然火。”老王對著鏡頭理了理襯衫,嘴角的笑意藏不住,“是咱們有好食材,好廚師,還有好導游。”他往后廚的方向指了指,“你看那小伙子,能把石鐘山的螃蟹做出山水的味道;還有那個導游姑娘,能把菜講成故事,游客能不愛來?”
正說著,小美領著旅行團走進來。她今天穿的旗袍裙擺沾著點桂花,走到老王面前時,聲音輕快得像風鈴:“王總,這是廣州來的美食團,二十個人,都點名要吃石鐘山蟹和桂花蟹。”她側身讓出身后的隊伍,戴眼鏡的先生舉著菜單,已經在研究要加幾份蟹肉粥。
“歡迎歡迎!”老王立刻喊服務員,“把最好的位置給客人,再送兩壺云霧茶,用新烤的茶葉泡!”他看著小美和游客說笑的樣子,突然覺得這姑娘比門口的招牌還管用——上個月旅行社送來的合作意向書堆了半桌,都是沖她設計的美食線路來的。
后廚的蒸汽漫到前廳時,向陽端著新出爐的桂花蟹走了出來。蟹殼上撒著金黃的桂花,在青瓷盤里像堆小小的金山,香氣漫得滿廳都是。有個小姑娘踮著腳夠盤子,辮子上的蝴蝶結蹭到向陽胳膊,他笑著把螃蟹往她面前遞了遞:“小心燙。”
“這就是向陽師傅吧?”廣州團的領隊走過來,握著向陽的手不放,“我在朋友圈刷到你做的蓮心糕,特意帶團來的。”他指著身后的游客,“這些都是美食愛好者,今天可要讓我們大飽口福。”
“您放心!”向陽的耳朵紅了,老王在旁邊看得直樂——這小子平時話少,一碰到說菜的,眼睛亮得像灶臺上的火苗。他朝張師傅使了個眼色,老廚師立刻會意,往向陽手里塞了塊毛巾:“先擦把汗,后面還有的忙。”
中午結賬時,收銀臺前排起了長隊。老王湊過去看,收款機“叮”的一聲,又一筆單子成交,金額后面的零像串在一起的珍珠。收銀員小姑娘笑著說:“王總,今天的現金都快裝不下了,要不要找個袋子裝?”
“裝!給我多找幾個紅袋子!”老王笑得眼睛都瞇成了縫,突然想起什么,“去給后廚的人每人訂杯奶茶,加雙份珍珠,算我請客!”他看著排隊的食客,突然提高聲音,“今天所有來吃飯的,每桌送份桂花糕,就說是酒店的心意!”
食客們立刻歡呼起來,有個老太太舉著桂花糕對老王說:“老板大氣!下次我還來!”她的孫子正拿著螃蟹模具蓋在糕上,印出小小的蟹爪印,像給桂花糕蓋了個印章。
下午去采購點看貨時,老王的腳步都帶著風。老李正指揮工人卸螃蟹,泡沫箱里的石鐘山蟹還在吐泡泡,青色的蟹殼在陽光下泛著光。“王總,這是剛從鄱陽湖撈的,個個鮮活。”老李掀開箱蓋,腥甜的湖水味立刻漫開來。
“好!都留下!”老王蹲下來,捏了捏蟹鉗,硬邦邦的很有勁兒,“給后廚送的時候,挑些母的,向陽說母蟹做粥更鮮。”他掏出手機給會計打電話,“把這個月的獎金提前發了,每人多給兩百,就說是美食節的紅利。”
回酒店的路上,車窗外的風景都變得順眼。老王看著路邊掛著的“廬山云霧宴”宣傳旗,突然覺得這旗子比任何廣告都管用。他想起剛接手酒店時,生意冷清得能聽見蒼蠅飛,現在卻像被注入了活水,連庭院里的桂樹都比往年開得旺。
剛到酒店門口,就看見小美帶著游客在拍招牌。夕陽把“潯陽樓畔”四個大字染成了蜜糖色,游客們舉著剛買的螃蟹玩偶,笑得比陽光還亮。“王總!”小美朝他揮手,“這是最后一個團,他們說要給朋友寄明信片,我讓他們都寫上酒店地址了!”
“好姑娘!”老王走過去,從口袋里摸出個小盒子,“這是給你的,上次去蘇州出差買的,據說戴了招財。”盒子里是條銀手鏈,鏈墜是個小小的蓮花,在夕陽下閃著光。
小美剛要推辭,就被老王按住手:“拿著!這不是給你的,是給咱們酒店的‘招財貓’的。”他朝后廚的方向努努嘴,“向陽那小子也有份,我讓張師傅給他了,是把新刻刀。”
后廚里,向陽正用新刻刀雕螃蟹模具。刀刃劃過木頭的聲音沙沙響,很快,一只張著螯鉗的石鐘山蟹就成形了。張師傅在旁邊看著,突然說:“老板剛才來,把你的獎金翻了倍,還說要給你漲工資。”
向陽的刀頓了頓,木屑落在案板上,像撒了把碎雪。他想起剛來時,自己連蒸蛋都做不好,被游客投訴過好幾次,是老板沒辭退他,還讓張師傅教他手藝。現在手里的刻刀沉甸甸的,像把日子都刻進了木頭里。
傍晚盤點時,老王把賬本攤在桌上,紅筆圈出的數字越來越多。張師傅端著碗蟹肉粥走進來:“嘗嘗,向陽剛做的,加了新采的紫蘇。”老王舀了勺粥,鮮得眉毛都要掉了,突然一拍桌子:“下個月咱們把二樓也改成餐廳,專門做云霧宴!”
“那可得請向陽當主廚。”張師傅笑著說,往粥里撒了點桂花,“這小子現在能獨當一面了。”
老王沒說話,看著窗外的夕陽。酒店的燈光次第亮起來,像撒了一地的星星。排隊的食客還在增加,笑聲漫得滿街都是。他突然覺得,這酒店不僅是做生意的地方,更是個藏故事的匣子——有向陽的手藝,有小美的故事,有食客的笑臉,還有這廬山的山水,把這些都裝在一起,就成了讓人忘不了的味道。
打烊時,老王站在門口送客人。小美帶著最后一波游客往外走,姑娘們手里的螃蟹玩偶晃得歡,像群會走路的小燈籠。向陽在后廚收拾,蒸籠里的余溫還沒散,混著桂花香,像把今天的熱鬧都鎖在了里面。
“王總,明天的食材都訂好了。”小李拿著報表跑過來,臉上還帶著笑,“還有三個旅行團要訂后天的餐,都說要吃向陽師傅做的桂花蟹。”
“訂!都給他們訂上!”老王看著空蕩蕩的街道,空氣里還飄著螃蟹的香味,心里像被什么東西填得滿滿的。他知道,這美食節的火不是偶然,是有人用心做菜,有人用心講故事,把尋常的日子過成了值得回味的時光。
回辦公室的路上,老王哼起了年輕時的小調。賬本上的數字在燈光下閃著光,像串永遠不會滅的星星。他突然決定,等美食節結束,就給向陽和小美各發個紅包,再組織大家去廬山玩一趟——畢竟,能讓酒店火起來,讓自己樂開花的,除了這山水,還有這兩個把心放在這里的年輕人。
窗外的月光灑進辦公室,把賬本上的數字照得清清楚楚。老王知道,這只是開始,未來酒店會越來越火,而那些關于美食、關于故事、關于年輕人的情誼,會像這桂花蟹的香味,在時光里慢慢發酵,變得越來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