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春耕議策
- 漢文繼紀
- 逍遙半生游江湖
- 1645字
- 2025-07-23 23:28:53
春分時節的陽光灑滿未央宮的宣室殿,殿外的玉蘭花開得正盛,淡紫色的花瓣落在青磚地上,像鋪了一層碎玉。漢文帝斜倚在憑幾上,手中把玩著一枚玉璧,玉璧上的谷紋被摩挲得光滑溫潤。案上攤著大司農晁錯的《論貴粟疏》竹簡,字跡工整如刀刻,每一枚竹簡都用細麻繩仔細編綴,末端系著紅色的書簽。
“陛下,各地郡守的春耕奏報都齊了?!庇反蠓驈埳n捧著一摞竹簡走進來,他身上的朝服漿洗得筆挺,腰間的銀印青綬隨著步伐輕輕晃動,“關中地區雨水充足,每畝預計可收粟米三石;但云中、雁門等邊郡,因戰事影響,耕牛不足,百姓多有怨言?!?
文帝放下玉璧,指尖劃過竹簡上“入粟縣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的字樣:“晁錯的法子可行。傳旨下去,凡百姓向官府繳納粟米千石者,賜爵一級;繳納五千石者,可免除家中一人的徭役。另外,讓太仆寺從皇家苑囿調出三百頭耕牛,送往邊郡,由郡守監督發放給無牛的農戶。”
張蒼躬身領命時,殿外傳來織布機的聲響。文帝抬頭望去,只見幾名宮女正抬著一架新織好的蜀錦走過,錦面上的葡萄紋栩栩如生,紫色的絲線在陽光下泛著光澤。這是準備送給烏孫昆莫的回禮,旁邊還堆放著幾匹素色的麻布,是供宮中日常使用的。
“丞相陳平怎么沒來?”文帝忽然問道。張蒼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聲音也低沉下來:“回陛下,陳丞相昨夜咳血不止,太醫令淳于意正在府中診治,說是年事已高,又操勞戰事,怕是...”
文帝沉默片刻,起身走到窗前。庭院里的柳樹已抽出新芽,嫩綠的枝條在風中輕舞。他想起陳平當年在白登山為高祖出謀劃策的往事,又想起這次匈奴入侵時,老丞相帶病擬詔的身影,心中不禁泛起一陣酸楚:“傳朕旨意,賜陳平參湯一鼎,錦緞百匹,讓他安心休養。朝中之事,暫由你和周勃共同打理?!?
正說著,典屬國公孫昆邪匆匆闖入,手中揮舞著一封帛書,帛書的邊角被風卷得翻飛:“陛下,大喜!烏孫昆莫派王子帶著西極馬百匹、苜蓿種子十石來長安,說要學習我朝的耕作之法!”
文帝接過帛書,上面的烏孫文字旁附有漢譯,字跡是中行說的手筆。他目光落在“苜蓿種子”幾個字上,忽然笑道:“好!苜蓿能喂馬,種在邊郡正好解決戰馬飼料的問題。讓大司農劃出上林苑的十畝地,專門試種苜蓿,再派三名田官跟著烏孫王子學習種植技術?!?
公孫昆邪剛退下,周勃就披著重甲闖了進來,甲葉上還沾著塵土,顯然是剛從軍營趕來:“陛下,北軍將士聽聞要賜爵,都摩拳擦掌,說要再去陰山打一場,把匈奴的牛羊都趕回來!”他從懷中掏出一個牛皮袋,倒出一堆匈奴的銅箭簇,“這些都是士兵們繳獲的戰利品,說要熔了鑄成農具,給邊郡百姓耕地用?!?
文帝拿起一枚箭簇,箭頭鋒利依舊,上面的狼頭紋被磨得模糊:“準。讓將作大匠把這些銅器都熔了,鑄成耒耜、鋤頭,分發到邊郡。告訴將士們,刀槍能保家衛國,農具能安邦興業,兩者同樣重要。”
周勃剛要說話,殿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謁者灌嬰慌張地跑進來:“陛下,京兆尹府的吏員在街面上抓到幾個匈奴人,說他們私闖民宅,還打傷了百姓!”
文帝的臉色沉了下來:“帶上來?!?
幾個披頭散發的匈奴人被押進殿內,他們身上的皮袍沾滿污漬,其中一人還在掙扎怒罵,雖然說著漢話,卻帶著濃重的口音:“我們是左賢王的部眾,你們漢人答應給我們良田,為何讓我們住在馬廄里?”
張蒼上前一步:“陛下,按之前的旨意,匈奴降者應住在蠻夷邸,許是下面的小吏陽奉陰違?!?
文帝看向那幾個匈奴人,目光漸漸柔和:“你們想要良田,就要像漢人一樣耕作;想要安居,就要遵守漢律。傳旨給屬國都尉,立即清理蠻夷邸,給匈奴降者每人一間房,一套農具,讓田官教他們耕種。再告訴他們,秋收后若能繳夠糧食,就正式編入戶籍,與漢人同等對待?!?
匈奴人愣住了,其中一個年長的突然跪倒在地,磕了個響頭:“謝陛下!我們愿意耕地,愿意守法!”
夕陽透過窗欞照進殿內,將文帝的身影拉得很長。他拿起案上的《農書》竹簡,指尖劃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字樣,忽然覺得這未央宮的銅柱、玉階,都不如邊郡的田埂、農舍來得實在。殿外的織布機聲還在繼續,與遠處傳來的舂米聲交織在一起,像一首悠長的歌謠,唱著大漢王朝的春耕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