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百鳥朝鳳鏡閣開
- 鏡心決:庶女逆襲成宮斗至尊
- 林懸葉
- 2263字
- 2025-08-08 17:07:00
指尖觸到鏡面的剎那,銅鏡碎片在掌心微微一震,仿佛回應某種召喚。陸昭明站在地宮深處,懷中的主鏡殘片與石臺上的完整銅鏡相距不過三寸,卻像隔了千山萬水。他沒有動,只是將血滴落在殘片邊緣,那血珠順著裂紋緩緩滲入,如同歸流的溪水,喚醒沉睡的脈絡。
姜璃的意識自契約深處浮現,不再飄渺,不再殘缺。她借主鏡為眼,以龍脈為息,第一次真正“看”到了這座地宮的全貌——刻滿符文的石壁如經絡般延伸,每一筆都藏著前人布下的陣法軌跡。她無聲開口,聲音卻在陸昭明心間響起:“開閣之陣,需以九律為基。”
他點頭,指尖輕推殘片,使其與整鏡相接。兩鏡相觸,發出一聲清鳴,宛如古鐘輕蕩。剎那間,地宮四壁的符文逐一亮起,金光如絲,纏繞穹頂,勾勒出一座巨大的鏡形圖騰。龍脈的氣息從地底涌出,不再狂躁,而是如潮水般平穩地流入陣心。
姜璃的靈識順著光紋游走,將《鏡閣九律》逐一道出。每念一律,石壁便多刻一道印記,直至第九律落定——“歸真無我”。最后一字出口,整座地宮劇烈一震,塵土簌簌落下,而主鏡邊緣,悄然浮現出一道月牙形裂痕,形狀與她昔日胎記分毫不差。
陸昭明目光微凝,卻未言語。他知道,那不是損傷,是共鳴。是她已與《鏡心訣》徹底相融的證明。
三日后,鏡閣重建完成。
青石階前,十二名候選者靜立等候。她們來自各地,或為孤女,或為罪臣之后,皆因一絲靈覺被召至此。晨光初照,百鳥自林間飛來,繞著鏡閣盤旋三圈,竟齊齊落地,羽翼輕顫,似在朝拜。
姜璃立于階上,一襲素裙,發間僅簪一支銅鳥。她手中托著一塊銅鏡碎片,邊緣鋒利,映著天光,泛出淡淡金暈。她緩步而下,逐一將碎片輕觸候選者眉心。
第一人,鏡面映出藍光,如春水初生。她點頭,記下姓名。
第二人,紅影閃動,心緒躁動。她不動聲色,仍將名字錄下。
第三人至第十一人,皆有反應,或清或濁,或靜或亂,無一例外被主鏡感知。她以《鏡心訣·觀心》窺其本性,不判善惡,只辨真偽。
最后一人,低眉垂目,氣息平穩得近乎死寂。
姜璃停步,將碎片靠近她眉心。鏡面驟然扭曲,映出的卻不是她的臉——而是一間祠堂,蕭夫人跪于香案前,雙手合十,眼中卻燃著赤焰,那火光與冷宮瘋妃眼中的癲狂同源,卻多了一分執念的狠絕。
她冷笑,袖中主鏡輕震,低語:“執念未斷,妄入鏡門。”
話音落,鏡光一閃,如刀鋒掠過虛空。那女子身形驟然崩解,化作無數金粉,隨風飄散。未等眾人反應,金粉落地之處,石縫中竟鉆出一株血色鳳尾花,花瓣細長如刃,脈絡間流轉著細微的鏡紋光澤。
姜璃俯身,指尖距花葉一寸,未觸。她知道,那不是花,是執念的余燼所化。是“鳳命”輪回的征兆——不是一人承載,而是宿命在血脈與執念間流轉,擇主而生。
她直起身,目光掃過余下十一人:“鏡閣不收虛妄之人。你們所見,是心之影;你們所失,是偽之殼。從今日起,忘其名,棄其過往,只留一心,可觀、可化、可歸。”
眾人跪地,齊聲應諾。
儀式畢,姜璃與陸昭明步入鏡心臺。臺中央,主鏡已重歸完整,鏡面如水,映出兩人身影。他立于她身側,黑袍金紋,鐵面覆臉,卻不再有昔日的疏離。她抬手,指尖輕撫鏡面,低聲:“從此,鏡閣為南昭隱衛與女官之源,不屬宮闈,不歸六部,只聽命于心。”
他點頭:“我守陣,你執律。”
她閉目,運《鏡心訣·歸真》,欲將今日所錄心性歸檔入鏡。忽然,主鏡微顫,鏡面泛起漣漪,浮現出一道模糊影像——一名女子背影立于鳳儀殿中,手中握著一塊白玉腰佩,款式與太后所賜如出一轍,可她身上的宮裝,卻是前朝樣式,袖口繡著已廢的鳳紋。
陸昭明右手已按上刀柄,卻被她抬手制止。
她凝視鏡中影像,閉目細察。這不是預兆,也不是幻象,而是記憶的殘響——來自她五世之一的片段。那一世,她曾立于殿前,手中也握著同樣的腰佩,而背后,是焚毀的鳳儀宮。
“不是未來,”她睜眼,聲音平靜,“是未盡的過去。”
她以指尖刺破掌心,血滴落鏡面,金光流轉,影像如煙散去。鏡中只剩兩人倒影,相依而立,清晰如常。
她松了口氣,發間銅鳥簪子卻在此時輕輕一顫,一根細簪悄然滑落,墜向地面。未等觸及石階,那銅簪竟在半空扭曲變形,化作一只青銅鳥,雙翅一振,飛入地宮深處。
她未追,也未驚。只是望著那鳥消失的方向,輕輕道:“它認得路。”
陸昭明順著她的目光望去,低聲道:“機關已醒?”
“不是醒,”她搖頭,“是等到了主人。”
他沉默片刻,忽問:“若有一天,你不再需要這鏡閣,也不再需要我,你會走嗎?”
她轉身看他,目光清澈如初雪融水:“我沒有退路,也沒有來處。我站在這里,不是因為必須,而是因為我選擇留下。你問我是否會走——可若我走了,這鏡閣的光,誰來點亮?”
他鐵面下的唇角微動,終是未語。
她抬手,將最后一道心錄封入主鏡。鏡面泛起微光,映出地宮深處的密道——那里,十二面副鏡已按陣列排開,每一面鏡中,都浮現出一名女官的身影。她們閉目靜坐,眉心微光閃爍,正接受《鏡心訣》第一重“觀心”的啟蒙。
姜璃緩步走向密道入口,陸昭明緊隨其后。通道兩側,青銅燈盞自動亮起,火光搖曳,映得石壁上的符文如活物般流動。盡頭處,一面巨大的銅鏡懸于空中,鏡框雕著百鳥朝鳳圖,每一只鳥的羽翼都由細密鏡紋構成。
她伸手,掌心貼上鏡面。
剎那間,地宮震動,龍脈金光自地底涌出,纏繞鏡身。百鳥圖中的鳥群仿佛活了過來,振翅欲飛。主鏡共鳴,發出悠長鐘聲,響徹南昭皇城。
城中百姓抬頭,只見一群白鳥自皇宮方向騰空而起,盤旋于天際,久久不散。
宮墻之內,一名小太監驚呼:“快看!百鳥朝鳳!”
無人知曉,那不是祥瑞,而是宣告。
一個由心而生的時代,已悄然開啟。
姜璃站在鏡前,發間僅余一支銅簪,她抬手欲扶,指尖卻觸到一片虛空。那最后一根簪子,早已化鳥而去。
她未回頭,只輕聲道:
“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