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在木地板上鋪開一片金色的光斑。林小滿站在咖啡館二樓的入口處,手指緊緊攥著樓梯扶手,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原本堆滿雜物的儲物間已經煥然一新。淡藍色的墻壁上掛著許曉陽拍攝的照片,每一幅下面都配著一段手寫的文字。房間中央是幾組舒適的沙發和小茶幾,角落里立著幾個書架,已經擺滿了書籍。最引人注目的是靠窗的一個小講臺,上面放著一盞復古臺燈和一支鋼筆——正是林小滿送給許曉陽的那支。
“喜歡嗎?“許曉陽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帶著掩飾不住的緊張。
林小滿轉身,發現他手里端著兩杯咖啡,額頭上還沾著一點油漆痕跡。她接過咖啡,突然說不出話來,只能點點頭,怕一開口眼淚就會掉下來。
“這邊是閱讀區,“許曉陽牽起她的手,帶她參觀,“沙發都是二手的,但我重新包了布料。書架上的書有些是我收集的,有些是朋友捐贈的。“他指向一個小吧臺,“這里可以供應咖啡和點心,不用總是跑樓下。“
林小滿走到照片墻前,發現那些文字正是許曉陽以“晨光“筆名寫的小故事。其中一篇《雨中的藍傘》明顯是描寫他們初次相遇的場景。
“你什么時候做的這些?“她終于找回自己的聲音。
“這兩個月,趁你加班的時候。“許曉陽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裝修是請了師傅,但其他的都是我自己弄的。本來想等完全準備好再給你看,但...“他頓了頓,“但既然你決定不去倫敦了,我想早點和你分享。“
林小滿放下咖啡杯,撲進許曉陽懷里。他身上有咖啡、油漆和木質調香水混合的氣息,溫暖而踏實。“這太完美了,“她悶在他的襯衫里說,“我為你驕傲。“
許曉陽捧起她的臉,輕輕吻去她眼角的淚水,“沒有你,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是你讓我有勇氣重新開始寫作。“他拉著她走到小講臺前,“看,這是給你的驚喜。“
講臺側面刻著一行小字:“致我的靈感繆斯與人生編輯——許曉陽與'晨光'敬上“。
“我們下周舉辦第一場讀書會,“許曉陽興奮地說,“主題是'城市與記憶',我已經聯系了幾個本地作家和文藝社團。“
林小滿摩挲著那行刻字,突然想起什么,“需要宣傳海報和活動流程嗎?我可以幫忙。“
許曉陽眼睛一亮,“真的?我正愁這個呢!“
接下來的幾天,兩人沉浸在沙龍開幕的準備中。林小滿運用編輯經驗設計了精美的海報和活動流程表;許曉陽則試驗了幾款特調咖啡和甜點,準備作為沙龍專屬菜單。他們常常忙到深夜,累得直接睡在二樓的沙發上,但心里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開幕前一晚,林小滿正在調試投影設備,許曉陽突然從背后抱住她。
“緊張嗎?“她靠在他懷里問。
“有點。“許曉陽的下巴抵在她發頂,“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來。“
“一定會大獲成功的。“林小滿轉身面對他,“你的文字那么打動人,再加上這些精心布置...“她環顧四周,“我都想天天泡在這里了。“
許曉陽笑著吻了吻她的鼻尖,“那就天天來,老板娘。“
這個稱呼讓林小滿心頭一熱。他們雖然交往時間不長,但已經默契得像多年的伴侶。有時她會想,如果當初去了倫敦,現在會是怎樣?但每次這個念頭浮現,看看眼前的許曉陽和這個他們共同創造的小天地,她就知道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讀書會當天,林小滿早早來到咖啡館。許曉陽已經在一樓忙碌,穿著她從未見過的深藍色襯衫,頭發也精心打理過。
“哇,許老板今天很帥嘛。“她打趣道。
許曉陽轉過來,眼睛一亮,“林編輯也很美。“他伸手整理了一下她的衣領,“準備好了嗎?今天可是大日子。“
林小滿點點頭,幫他調整領口,“別擔心,一切都會順利的。“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離活動開始還有半小時,二樓就已經坐滿了人。不僅有許曉陽邀請的作家朋友,還有許多陌生面孔——咖啡館的常客、附近大學的學生,甚至還有幾位媒體記者。
“怎么這么多人?“許曉陽小聲問林小滿,聲音里帶著驚慌。
林小滿快速掃了一眼人群,突然明白了原因——她設計的海報被本地一個知名文藝公眾號轉載了,標題是“著名匿名作家'晨光'首度公開活動“。
“看來你的粉絲比想象的多。“她捏了捏許曉陽的手,“深呼吸,你可以的。“
活動開始,許曉陽站在小講臺前,燈光下的他看起來有些緊張,但當他開始講述創辦沙龍的初衷時,聲音逐漸變得堅定。
“...咖啡館和文學看似不同,實則相通。都是將平凡的日常轉化為溫暖的記憶。“他看向角落里的林小滿,“這個沙龍的誕生,要特別感謝一個人——我的編輯女友,是她讓我相信文字的力量從未消失。“
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林小滿,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卻甜得像灌了蜜。
許曉陽朗讀了幾篇自己的作品,然后邀請其他作家分享。活動進行得熱烈而流暢,林小滿設計的互動環節尤其受歡迎。中場休息時,客人們品嘗著特制的“晨光咖啡“——一款混合了柑橘和蜂蜜風味的創意飲品,紛紛贊嘆不已。
“林編輯?“一個熟悉的聲音讓林小滿渾身一僵。她轉過頭,看到父親站在樓梯口,手里拿著一杯咖啡,表情復雜地環顧四周。
“爸?你怎么來了?“她快步走過去。
林教授指了指墻上的海報,“你媽媽看到網上的消息,非讓我來看看。“他壓低聲音,“沒想到搞得有模有樣的。“
林小滿不知該說什么,只好帶父親參觀。令她驚訝的是,林教授在照片墻前停留了很久,認真閱讀每一段文字。
“這些...都是他寫的?“林教授指著一篇關于老城區變遷的短文問。
林小滿點點頭,“都是他這些年觀察城市和人的隨筆。其實他一直在寫,只是沒再發表。“
林教授若有所思地“嗯“了一聲,走向書架區。林小滿注意到,他特意拿了一本許曉陽準備的沙龍紀念冊——里面收錄了部分“晨光“的作品。
活動接近尾聲時,一位媒體記者提出要采訪許曉陽。“我們想做一個關于城市文藝新空間的專題,“記者解釋道,“您的沙龍正好符合這個主題。“
許曉陽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林小滿,她立刻上前解圍:“當然可以,不過能否改天安排正式采訪?今天許先生已經說了很多話了。“
記者同意后,人群開始慢慢散去。林小滿幫著收拾場地,突然發現父親和許曉陽站在角落里交談。她緊張地豎起耳朵,卻只聽到只言片語:
“...文筆確實不錯...“
“...感謝教授...“
“...好好對待小滿...“
等她走近時,兩人已經結束了談話。林教授對她點點頭,“我回去了。你媽等著聽匯報呢。“
“爸...“林小滿想問他對沙龍的看法,卻又怕聽到批評。
林教授看了看許曉陽,又看看女兒,“比我想象的好。“他頓了頓,“下周是你媽媽生日,記得帶...帶小許回來吃飯。“
這個稱呼讓林小滿瞪大了眼睛。林教授沒再多說,轉身下樓,但這對一向固執的他來說,已經是巨大的讓步了。
“你跟我爸說了什么?“林小滿迫不及待地問許曉陽。
許曉陽神秘地笑笑,“男人之間的秘密。“見林小滿皺眉,他補充道:“我只是告訴他,我有多重視你,以及我對未來的規劃。“
“什么規劃?“林小滿好奇地問。
許曉陽拉著她坐到窗邊的沙發上,夕陽的余暉為他們鍍上一層金邊。“我想把'晨光'做成一個品牌,“他興奮地說,“不僅是筆名,更是咖啡館的文化符號。可以出版系列城市故事集,舉辦更多文學活動,甚至...“他猶豫了一下,“甚至可以考慮開分店,每間店都有獨特的文學主題。“
林小滿被他的設想震撼了,“這...這太棒了!我可以負責編輯工作,我們還可以...“她突然停下來,“等等,你是認真的嗎?這需要大量資金和精力...“
“我知道。“許曉陽握住她的手,“所以這只是長遠規劃。眼下先做好這間沙龍,等有了穩定的客源和口碑,再考慮擴展。“他深情地看著她,“重要的是,我們一起做。“
林小滿靠在他肩上,想象著那個美好的未來。她突然想起什么,“對了,記者采訪的事你怎么想?“
許曉陽沉默了一會兒,“我在考慮...要不要正式公開'晨光'的身份。“
林小滿坐直身體,“真的?你準備好了?“
“嗯。“許曉陽點點頭,“沙龍是個好的開始,而且...“他笑著看她,“有你這個專業編輯在身邊,我怕什么?“
活動結束后的咖啡館恢復了平靜。許曉陽鎖好門,牽著林小滿的手走上二樓。沙龍區在暮色中顯得格外溫馨,空氣中還殘留著咖啡和書頁的香氣。
“累嗎?“林小滿問,輕輕按摩許曉陽的肩膀。
“值得。“許曉陽環顧四周,眼中滿是滿足,“今天來了那么多人,還有媒體...遠遠超出我的預期。“
林小滿走到小講臺前,拿起那支刻字的鋼筆,“知道為什么這么成功嗎?“她微笑著說,“因為這是用真心創造的空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溫暖。“
許曉陽從背后抱住她,下巴擱在她肩上,“最大的溫暖是你給我的。“他輕聲說,“謝謝你選擇留下,選擇相信我。“
林小滿轉身面對他,在漸濃的暮色中描摹他深邃的輪廓,“我們會有更多這樣的日子,對吧?更多的沙龍,更多的故事...“
“更多的晨光。“許曉陽低頭吻住她,將這個承諾封存在唇齒之間。
窗外,最后一縷陽光消失在地平線下,但咖啡館內,屬于他們的光芒才剛剛開始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