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振邦拋出的那份股權轉讓書,像一枚投入沈澤內心的核彈,將他二十年來用仇恨構筑的世界,炸得一片狼藉。他的人生,一直由一個清晰的目標驅動——復仇。他要奪回屬于父親的一切,要讓蘇家付出代價。但現在,當“代價”以如此具體、如此沉重的方式擺在他面前時,他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動搖。
這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是他應得的嗎?是。這是對他父親所受不公的遲來的補償。接受它,意味著他的復仇在物質層面畫上了一個句號。他將不再是那個依靠婚姻上位的“贅婿”,而是蘇氏集團名正言順的大股東,他的權力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鞏固。
但這又像一個淬了毒的圣杯。接受它,就意味著他接受了蘇振邦的“還債”邏輯,意味著他與蘇家的仇恨,可以用金錢來量化和勾銷。這會讓他那場持續了二十年的、充滿了悲壯色彩的復仇,瞬間變得像一場庸俗的利益交換。他將從一個復仇者,變成一個接受“補償款”的受害者。他內心深處那點可憐的、源于屈辱的驕傲,將被徹底擊碎。
沈澤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整整兩天沒有見任何人。他面前放著那份股權轉讓書,每一個字都像在灼燒他的眼睛。他反復地問自己,他到底想要什么?如果復仇的終點不是毀滅,那又是什么?
他想起了父親渾濁的眼神,想起了母親早逝的病榻,想起了自己為了進入蘇家而付出的所有算計和偽裝。仇恨,是他唯一的燃料,支撐著他走到了今天。如果現在熄滅了這團火,他的人生還剩下什么?
他又想起了蘇晚。想起她在董事會上與他針鋒相對的銳利,想起她在深夜辦公室里流露出的脆弱,想起她為了守護蘇氏而展現出的堅韌。他發現,不知從何時起,這個他復仇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顆棋子,已經變成了他生命中一個無法忽視、甚至無法割舍的存在。他想要戰勝她,卻又忍不住欣賞她;他想要毀滅她所珍視的一切,卻又在她面臨危機時,不由自主地與她并肩作戰。
他的內心,變成了一個激烈的戰場。復仇的欲望,權力的誘惑,以及對蘇晚那份連他自己都理不清的復雜情感,三股力量瘋狂地撕扯著他。他第一次感到,自己失去了對人生的掌控。
蘇晚也在等待著他的決定。她沒有去打擾他,她知道,這是他必須獨自面對的修行。她只是默默地將“雙子星”計劃的最新進展報告,放在了他辦公室的門口。她用這種方式告訴他,無論他們之間有多少恩怨,蘇氏集團的戰役,還在繼續。
她看著沈澤辦公室那扇緊閉的門,心中百感交集。她既希望他能放下仇恨,選擇一種更寬闊的人生;又害怕他一旦接受了股份,他們之間那點因為共同戰斗而產生的微妙連接,會再次被赤裸裸的利益關系所取代。無論他做出怎樣的選擇,他們之間的關系,都將走向一個全新的、未知的方向。
這個決定,對沈澤而言,是關于他過去二十年人生的總結。而對蘇晚而言,則是關于她和沈澤未來所有可能性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