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冊封臺立
- 明末:我崇禎開點掛怎么了!?
- 青史何人書
- 2093字
- 2025-08-16 01:39:05
不過軍制雖然確定下來了。
人員訓練和武器裝備卻難以一蹴而就。
五天之后,便是冊封土司大典。
陸九州只能先將戰兵司的架子搭起來。
因此,這幾天只會進行反復的列陣和站軍姿訓練。
不求能有多大的戰力,只要能震懾住東番生番就行。
武器裝備也是以船上的冷兵器為主,但是即便如此也只夠裝備一百多人。
逼得陸九州只能要求朱由檢從京師傳送過來五百桿丈許(三米)的長棍,而自己這邊則命令張鐵匠帶著十幾名剛剛轉職為見習鐵匠的學徒日夜趕制槍頭。
長棍不算什么違禁物品,許多地方都用得到,自然不會比朱由檢大肆收購刀槍等兵器吸引注意。
等張鐵匠打造出鐵質槍頭與長桿一組裝就是可堪一用的長槍兵。
不過三米的長槍陣對付生番自然是足夠了,真正對付歐洲殖民者還是得改為兩丈以上的長矛兵才更具殺傷力。
一寸長一寸強的危險可不是說著玩的。
同時還得裝備一定比率的刀盾手保護中距離戰斗力強大,但是近戰能力堪憂的長矛兵。
另外還得準備出一部分火槍兵作為遠程火力打擊。
如果有條件的話,能造出火炮來,哪怕只是兩三斤的小炮,也足以進行遠程火力壓制。
這樣一來對付棱堡建設完成連八字還沒一撇的歐洲殖民者便是板上釘釘了。
就在陸九州緊張的投入到對戰兵司的整訓之中時。
水俊飛也沒有閑著。
除了剩余一半,作為東番水師種子的一百先遣隊員留守在船上之外。
他帶著剩余的1600名第二批先遣隊員化身包工頭,投入到了對花蓮關的大基建工程之中。
雖然第一期目標只是修建出一座臨時的冊封土司臺,但是修建之前,必要的修整場地和夯土打地基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燒草地、砍雜木、挖樹根、翻土地、夯地基等工作在某種程度之上比蓋房子更加辛苦。
一千六百民如同牛馬一般,幾乎是日夜不休的連軸轉,人休,活不停,夜晚點起篝火夜戰。
花蓮關建設初期百廢待興,各種規章制度都沒有完全搭建出來,更別說統一的制服了,為了方便指揮,水俊飛還找先遣隊之中的裁縫設計了一種臂章。
上面按照各個工種分類,按照工人、匠戶、力工、書辦等身份分別佩戴。
并且,重新將這一千六百人同樣按照一百人一隊的編制重新整編了一支工程隊,根據工種不同,集中起來統一指揮,分別做一些擅長的工作。
而為了滿足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程度。
水俊飛不僅命令伙夫、廚子們一天燒制八頓伙食,不限量,不限次數的供應工程隊的伙食。
以至于暫時隸屬于工程隊的十幾名廚子鏟子都快掄的冒煙了。
索性,除了戰備的武器輜重朱由檢不能大批量搞到傳送過來,一般的肉食和食材倒是可以敞開來供養,而至于主食,信王府的糧食都堆成山了,撐死工程隊也吃不完。
而且,飲食提供營養支持之外,水俊飛還不惜許下重利。
搶工期間,所有工程隊成員薪酬翻三倍。
所以即便是身體十分疲憊勞累,但是工程隊員的心中卻是熱火朝天。
之前沒趕上十倍工資,現在能有三倍工資可不能再錯過了。
不過,趕工歸趕工,必要的防護措施也必不可少。
戰兵司除了訓練之外,每天各局都要輪換警戒偵查敵情,防備尚未歸順的阿美族和噶瑪蘭族生番窺探騷擾。
不過,防范歸防范,這幾日遇到的兩族生番,陸九州不僅沒有帶兵驅逐,反而主動賜給一點蠅頭小利,安撫拉攏。
一小把黃糖,一小撮食鹽,就能讓這些仍舊生活在部落時代,連母系社會都沒有完全脫離的生番們喜笑顏開。
在得到好處,又察覺到對方并無惡意之后,周邊的生番并沒有冒然攻擊這伙突然冒出來,長相膚色和自己類似,但是衣著行為完全不一樣的外鄉人。
有撒奇萊雅族的通知,以及更關鍵的是先遣隊如今超過兩千人,而且都是清一色青壯,連個女人、老人、孩子都沒有的勢力,自然不是這些人口大多在數人到數十人的小型部落膽敢招惹的。
人的威脅是一方面,而自然環境的威脅又是另一方面,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后者還要更加殘酷和危險。
先遣隊員們既沒有朱由檢和水俊飛、陸九州這樣三尸的鴻運齊天金手指。
也沒有東番成百上千年來通過一代代繁衍生息,自然適應的免疫力。
不僅對東番炎熱的氣候十分不適宜,更是對其中的毒蟲猛獸們基本沒有多少抵抗力。
特別是無處不在的蚊蟲,只要被叮咬一口就有可能感染隱藏在它們身上的病菌與寄生蟲。
即便,朱由檢對此事十分重視,已經提前安排京師的王莊災民們趕制出許多類似后世防蚊蟲的帶著簾子保護臉部和脖子的防蚊帽,另外水俊飛也要求眾人工作的時候要扎緊袖口和褲腿,以防被蚊蟲從縫隙叮咬,并在第一時間就帶領先遣隊員填埋花蓮關旁的水坑,小溪。
但是幾日下來,工程的進度雖然進行的很順利。
可還是有許多人接連病倒,出現了明顯的熱帶病癥狀。
只不過,不知道是先遣隊比較幸運沒有中招,還是來的時間太短還尚未來得及中招。
大多數的癥狀都是一些中暑之類,尚未出現任何感染瘧疾原蟲的癥狀。
所幸一起移民的大夫技術還算可以,一般幾服清熱解毒的湯藥下去,大多數人都能及時恢復過來。
匆匆四天時間過去。
在工程隊的努力之下,不僅花蓮關周圍二三里地都已經被平整一空,一座在大明稀疏平常,但是在此刻的東番卻已經是巧奪天工的,由將來屬于花蓮關城防的一部分冊封臺已經搭建完成。
臺高三丈,有青磚階梯而上,在花蓮關周圍一大片蠻荒映襯之下,不得不說如同神跡一般了。
許多遠遠窺探花蓮關工地的生番們見了也無不是面露驚恐震驚,更有甚者更是對著這臺遙遙下跪參拜,口中還念念有詞的說著一些先遣隊員們聽不懂的南島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