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塹
- 明末:我崇禎開點掛怎么了!?
- 青史何人書
- 2143字
- 2025-08-13 14:40:00
法理上彎彎繞繞這些連國家概念都沒有的生番自然不理解。
不過陸九州也沒有多解釋,而是接著說道。
“實不相瞞,信王這次來東番除了要趕跑紅毛夷之外,還要開發東番島,不讓以后其他殖民者再染指東番這座寶島。”
“這島上還有許多沒有人煙的地方。”
“這些地方你們生番沒有能力開發,但是信王神通廣大,有的是手段開發。”
“不過你放心,信王不會和紅毛夷一樣搶奪你們的土地人口,我們只要未開發的荒地建設塢堡城鎮。”
“至于你們原本的土地還是世世代代歸你們子孫生存。”
“另外你們不是覺得大明的巫術很強大嗎?這次來東番我們也帶來了之前治好你爺爺和族人的大夫,只要你愿意臣服信王,將來你和你的族人們也能獲得大明巫醫的治療。”
陸九州又是一系列忽悠,讓那撒奇萊雅族族長搖擺不定。
“此事事關重大,我還需要和族中長老們商議一下,明天早上再給貴客答復。”
“可以。”
“今夜我們不便在貴部之中扎營,還請貴族長在部落周圍劃出一片地方讓我們扎營。”
陸九州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并未過多催促,反而要求離開部落扎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撒奇萊雅族也有數百人口,接近兩百青壯,若是在部落之中扎營,半夜突然受到襲擊勘探隊必定死傷慘重。
雖然陸九州隨身攜帶了星辰幡,隨時可以插旗傳送大部隊。
但是這里毗鄰撒奇萊雅族,若是對方真心歸順,那反而浪費了一面旗幟將來還要消耗寶貴的功德點轉移,不如直接將風險直接扼殺在搖籃之中。
撒奇萊雅族也沒有拒絕,立即在部落東南方向一里之外劃出一片土地。
由于已經入夜,陸九州并未修建完整的營寨,只是打起火把簡單的建了一圈木欄柵,只是在營地中央燃起篝火熏燒從船上帶來的艾草驅蚊,畢竟東番這個年代的蚊子可不是開玩笑的。
同時安排勘探隊十人一組分別輪流警戒,維持篝火和艾草。
等忙完這些之后,陸九州這才通過頭腦中的造化玉蝶碎片溝通起朱由檢將白天的經過都講述了一遍。
而后,身在信王府的朱由檢也將正在船隊之上的水俊飛也拉入溝通。
三人對明天可能的情況和應對手段討論到了深夜這才斷開溝通休息。
翌日一早,陸九州頂著一絲黑眼圈起了個大早。
作為勘探隊的負責人,別人能心安理得的休息,他卻不能。
因此昨夜他只是淺淺瞇了一會。
而且,這東番的蚊蟲實在是惱人,不僅體內蘊含瘧疾原蟲和各種熱帶病菌,咬起人來又痛又腫。
哪怕準備了艾草,他半夜也被咬醒了好幾次,手腕、腳脖子處好幾個大紅包。
陸九州自己倒是不懼怕瘧疾和其他病菌。
但是手下的勘探隊員們卻都是凡夫俗子,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感染瘧疾和其他熱帶病。
不過,似乎是喂了大半夜蚊子之后,陸九州運氣好轉起來。
等他再次返回撒奇萊雅族之時,那撒奇萊雅族族長連同幾名長老便主動迎了上來。
“遠道而來的明人貴客。”
“經過我和部族之中長老們的商討。”
“我們都認為歸順明人遠比被紅毛人擄掠做了奴隸強。”
“而且,你們的信王給我們的條件也十分優厚。”
“加上我的爺爺就曾經受過明人的幫助,讓我們對明人非常有好感,也十分信任。”
“因此我們撒奇萊雅族決定向你們的信王獻上土地人口,以求獲得庇護。”
“很好!”
“撒奇萊雅族族長,這是你此生最明智的決定。”
“相信你和你的族人今后都會為你這個英明的決定而感到慶賀。”
“既然撒奇萊雅族已經歸順大明。”
“等我將這個好消息稟告給信王殿下,然后等信王殿下親臨東番接受你們的地圖和獻表后再對你進行冊封。”
陸九州聞言終于露出笑容。
“那不知你要如何稟報,難道是乘船返回明國?”
“現在東番南北都有紅毛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來攻打我們東部。”
“若是時間太久,只怕我們沒等到信王,反而等來了紅毛人。”
那撒奇萊雅族聞言反而緊張起來。
“哈哈哈哈……”
“信王神通廣大,遠超你的想象。”
“天下之事,沒有能隱瞞的過信王的。”
陸九州卻神秘一笑,閉上眼睛。
片刻之后,在撒奇萊雅族不解的目光之中,陸九州重新睜開雙眼。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信王已經接受了你的歸順。”
“這幾天你且帶我深入花蓮平原進入東部平原。”
“等尋找到一塊合適的地方,信王就會移駕東番接受你們的歸順與效忠。”
“啊?”
“這就通知到了?”
“難道明人的巫術可以千里傳音不成?”
撒奇萊雅族長和幾名長老見狀都不由面面相覷。
不過,東番生番信奉巫術,只是以為大明的巫術比自己強大而已。
有了撒奇萊雅族的配合。
勘探隊繼續往內陸深入,行進速度陡然加快。
又過了兩日。
終于在一處兩公里寬的狹窄山麓入口處停下腳步。
“進入那山谷之中便是噶瑪蘭族和阿美族的領地了,我們和兩族有協議,若是冒然闖入他們的領地,可能會引起沖突。”
撒奇萊雅族族長也立即停下腳步,對陸九州解釋道。
陸九州參照山河社稷圖立即明白了這就是臺東縱谷平原北部花蓮平原的入口。
此處入口只有兩公里距離,從這里進入臺東縱谷平原越往深處反而越寬敞,最寬敞的地方有七公里的寬度,而越靠近西邊的臺東三角洲平原寬度反而越窄,到了臺東三角洲平原出口處也和此處相當只有兩公里左右的寬度。
而入口和出口兩段都是高聳的山麓,簡直是一處絕佳的割據寶地。
此時的大明第一關山海關地形就和臺東縱谷平原相似,而山海關的寬度卻有三公里,反而要比花蓮平原入口還要寬敞,但是即便如此,一直到吳三桂投降滿清之前,建奴數十年來死活都無法從山海關正面突破。
只要先遣隊占據中間廣闊的平原,并且在兩端修建城池,必然是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塹,歐洲人和海盜來多少也沒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