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未來的道路(下)

陸也準備選擇的路,就是校園培養。

說培養可能不太準確,嚴格來說應該叫校園體系。

這是一條前世國內從未有人走過的路,因為這條路在前世壓根就不存在,似乎只有隔壁小日子過的不錯的鄰國搞成功了。

其實校園本該是體育苗子的沃土,看看隔壁小日子的成果就知道。

比如棒球,最典型的例子應該就是大谷翔平,就算很多不關注棒球的人,多多少少或許都聽說過這個名字,這位棒球歷史上最賺錢的選手,震撼美國的【二刀流】怪物,日本媒體口中的【完美之人】,就是從高中棒球賽場甲子園打出來的。

又比如足球,上世紀 90年代,日本隊在亞洲杯上還被國足按在地上摩擦,可借助校園足球的大力普及以及配套政策,短短三十年,日本足球就實現了華麗逆襲。

他們連續七屆闖入世界杯,青少年足球注冊人數遠超國內,成為亞洲足壇的帶頭大哥。

而反觀國內足球,哎,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

前世,國內校園體系走不通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無非3點:

一是舉國體制的路徑依賴。

國內早年為了快速提升國際體育影響力,為了快速出成績,對運動員的培養奉行舉國體制。

舉國體制的確出成績快,有政績,上層領導也喜歡。幾十年搞下來,社會上下早就形成了共識,想走專業路就得進體校,跟普通學校徹底拜拜。

這種模式下,校園的定位是體育普及。專業的教練不可能進校園,體育老師能教投籃跑步這些基本就夠了。

沒有好的教導,學生再有天賦,也成長不起來。

二是校園內的升學壓力把體育擠到了邊緣。

中考、高考就像兩座大山,學校的好老師、課時表、經費,全一股腦砸在語數外等文化課上。

體育課?說好聽點是德智體全面發展,說難聽點就是可有可無。

上學時或許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好不容易盼來節體育課,班主任抱著教案推門就進:“體育老師有事,這節課講卷子?!?

這種環境下,能正經上節體育課都得謝天謝地,還談什么系統訓練?

三是缺少培育校園體系生態圈的環境。

隔壁的校園體系能起來,靠的是政府扶持、民眾關注、學校出場地、企業拉贊助、協會搞賽事,各方擰成一股繩,慢慢熬起來的。

可國內舉國體制的底層邏輯是獎牌導向,要的是快出成績、穩保金牌,校園體系這種慢功夫,短期看不到政績,自然沒人待見。

這就導致有限的資源全往金牌項目堆,而群眾體育、體育產業等領域被邊緣化。

學校場地破破爛爛沒人修,老百姓覺得體育是專業隊的事跟自己無關,企業看不到賽事關注度也懶得砸錢。

惡性循環下來,如果不是家里有困難要搏一搏,誰愿往這行當里跳?

說白了就是:專業和校園各走各的道,升學壓力把體育擠到墻角,各方資源湊不到一塊兒,觀念更是擰不過來。

這幾樣加起來,校園想成為培養體育人才的主陣地之一,簡直難如登天。

但這一世不一樣,有些東西不一樣了。

陸也這一路走來,這個世界方方面面和前世都幾乎沒有區別,但在網球經歷上,他總有種不協調的感覺。

為什么會有青苗計劃這種東西?

“新生正好,我們跟一中合作的青苗計劃適合你。倆月集訓,每天放學練倆小時,周末加訓半天,不耽誤功課還能系統練球。“暑假時,體育公園的陳凱主管熱情地向他介紹。

“市教育局和體育局搞的網球扶持政策……有興趣自己看。“開學時,班主任張東升老師不情愿的敷衍。

政府掏錢補助讓在校學生接受專業訓練,前世好像沒這種好事。

為什么青苗計劃的后續是優勝者進入學校的網球部?

“倆月后內部排名進前四,就能進一中網球部,參與后續我們和一中網球部合作的培訓課程......”陸也腦海里又想起陳凱當時說過的話。

培訓機構和校園合作,為學生社團提供培訓支持,前世好像也不曾有過。

為什么那個無端挑釁他的高二生江流,明明個人成績不好指望靠體育升學,卻關注團體成績?

“青苗計劃前四要進網球部,我不得看看未來隊友?“

“我就不是讀書的料,靠體育單招上大學唄?!?

“打野球的優等生就不要來過家家了......我們網球部今年目標是全國八強!“

陸也回憶起江流當時的話語,前世網球的確有團體賽的賽制,但不曾有過以學校為單位的團體賽事。

為什么體育局的王科拉他入省隊,似乎有種急迫感,好像在搶人一樣,省隊缺人嗎?

“這是我私人電話,月底前給我答復,機會不等人?!瓣懸策€能想起王科拍他肩膀的神情。

一開始陸也以為是惜才,后來才覺得沒那么簡單。

所以,陸也后面才叫住了陳凱,跟他了解了一些事情,才慢慢理出個頭緒。

或許是歷史長河里某只蝴蝶不經意扇動了翅膀,竟讓網球成了這個世界的第一運動。

連帶的,國內的校園體育體系也比前世提前冒出了嫩芽。

雖說還只是剛具雛形的模樣,可對陸也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想到這里,陸也下意識攥緊了拳頭。

他可以依托校園繼續接受專業訓練,維持并提升自己的競技水平。

他可以通過高中賽事,攢積分、刷曝光,吸引企業和政府的贊助,為將來職業出道鋪好路。

最終,他會用自己的成功,證明校園體系的可行,讓上層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從而讓整個校園體育體系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源和政策傾斜。

那樣,更多埋在校園里的體育種子,也有機會舒展枝葉,開出茂盛的花。

“可要是被人知道我志在職業,卻放著省隊的捷徑不走……怕是要被當成傻子吧?”陸也暗忖。

目標明明是職業賽場,卻在校園體系尚不成熟時,選了這條少有人能出頭的路,放著省隊那條“快車道”不用,怎么看都不像理智的選擇。

但陸也要的從來不是急功近利的快出成績,而是能自己掌舵人生。

他當然清楚校園體系不完美:要兼顧學業,訓練強度自然比不過省隊;成材率偏低,也是明擺著的事實。

可這些缺點,對上有【回響】加持的陸也,根本算不上問題。

更何況。

陸也心念一動,意識沉入【系統】空間。

【任務】欄里,那條主線任務還靜靜躺著,還沒有結算。

【主線任務1:成功進入青苗計劃并最終取得前四強(已完成)】

【任務獎勵:成就點數*1(進入四強后,每多挺進一輪,額外獎勵0.5),激活系統功能——訓練場】

“系統,結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康县| 博客| 库尔勒市| 绍兴县| 镇坪县| 昌乐县| 寻乌县| 曲沃县| 宁津县| 卢湾区| 合阳县| 金塔县| 湖口县| 金山区| 杂多县| 独山县| 桦川县| 分宜县| 江安县| 儋州市| 嵩明县| 隆安县| 基隆市| 应用必备| 彰化市| 镶黄旗| 达州市| 寿宁县| 兴安盟| 宁阳县| 胶州市| 历史| 敖汉旗| 福建省| 浙江省| 湘乡市| 德阳市| 太湖县| 吴江市| 奇台县|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