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草船巧借箭,迷霧鎖心
- 丞相,此生許你共弈長安
- 流羽云龍
- 2455字
- 2025-08-13 21:30:51
江霧像一匹巨大的白綾,將整個柴桑城裹得密不透風。我站在驛館的回廊下,看著晨霧中模糊的帆影,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中那枚冰涼的齒輪。諸葛亮已經三天沒有回驛館了,只遣人送來一張字條,上面是他慣有的清瘦筆跡:“借箭之事,需賴天時,勿念。”
案幾上的藥爐咕嘟作響,升騰的熱氣在窗紙上凝成水珠。我揭開爐蓋,將曬干的枇杷葉與川貝母小心投入,苦澀的藥香立刻漫溢開來。這是按現代方劑改良的潤肺湯,比尋常湯藥多了幾分清潤,正適合連日操勞的人飲用。
“夫人,周都督府又派人來了。”翠兒捧著一件蓑衣進來,上面還沾著江霧帶來的濕氣,“說請您過去一趟,說是...孔軍師偶感風寒。”
我的手猛地一顫,藥勺在陶碗邊緣磕出輕響。披上蓑衣隨來人穿過霧巷時,能聽見江水拍打碼頭的悶響,混雜著士兵操練的呼喝。都督府的議事廳里彌漫著濃重的酒氣,周瑜正將一只青瓷酒爵重重頓在案上,案幾上散落著幾張竹簡,上面是曹操送來的戰書。
“黃夫人來得正好。”周瑜的笑聲帶著幾分酒意,他指了指屏風后的陰影,“孔明兄昨夜觀天象受寒,正需夫人妙手。”
陰影里的竹榻上,諸葛亮側臥著閉目養神。他身上蓋著一件素色錦被,眉頭微蹙,顯然睡得并不安穩。我伸手探向他的額頭,觸手滾燙——這是連日不眠引發的高熱。指尖滑過他的手腕時,能清晰感受到脈搏的浮數紊亂,正是《傷寒論》中記載的“熱入營分”之象。
“需立刻施針。”我從藥箱取出銀針,在燭火上輕輕一灼。周瑜的目光突然變得銳利:“夫人要用何種針法?”
“不過是尋常的清熱之法。”我避開他的視線,銀針精準刺入諸葛亮的曲池穴。他喉間發出一聲低吟,睫毛微微顫動,卻沒有睜眼。
當銀針依次刺入合谷、魚際時,我忽然注意到他袖口沾著些細碎的蘆花,顯然昨夜曾在江邊停留許久。施針畢,周瑜屏退左右,單獨留下我們二人。
他把玩著腰間的玉佩,忽然道:“孔明兄說三日內要造十萬支箭,夫人信嗎?”我正為諸葛亮蓋好錦被,聞言動作一頓:“軍師自有妙計。”“妙計?”周瑜冷笑,“曹軍戰船已在江北列陣,工匠都被我換了些生手,三日之內能造出三千支已是天方夜譚。”
他忽然湊近,“若造不出,便是欺君之罪。夫人說,我該如何處置?”江霧從窗縫鉆進來,帶著刺骨的寒意。我看著榻上沉睡的人,他鬢角的發絲已被冷汗浸濕,唇色泛著不正常的潮紅。袖中那本《三國演義》突然發燙,我強自鎮定道:“都督不妨拭目以待。”
回到驛館時,翠兒正對著一堆竹簡發愁。那些是周瑜“賞賜”的箭桿材料,大多是些朽壞的竹片。我翻開《三國演義》,“草船借箭”那一頁的墨跡正在慢慢變化,原本清晰的“大霧”二字被濃霧般的墨團籠罩,隱約可見幾行新字:“建安八年冬,江霧鎖三日,箭矢自天而降。”
夜半時分,急促的叩門聲驚破寂靜。趙云渾身濕透地站在門口,銀甲上凝結著細碎的冰粒:“夫人,軍師請您即刻去江邊。”
江面上的霧濃得化不開,二十艘快船如幽靈般泊在碼頭。諸葛亮披著一件玄色斗篷,正與魯肅低聲交談。看見我來,他眼中閃過一絲暖意,將一件更厚實的蓑衣披在我身上:“今夜霧色正好。”“需帶些御寒之物。”我解開藥箱,取出用油紙包好的姜茶與艾草,“霧中寒濕最重,將士們若受寒,恐生疫病。”
他接過油紙包時,指尖不經意觸到我的掌心,低聲道:“那些箭桿...委屈你了。”
船隊駛入江心時,江霧更濃了,連船頭的燈籠都只能照出丈許遠。諸葛亮命士兵將草人立在船舷,每個草人都披著從軍營借來的鎧甲。我注意到他特意讓士兵在船尾堆了些干燥的蘆葦,不由想起《三國演義》中記載的火攻之計——原來他早有準備。
“夫人可知,這霧何時會散?”諸葛亮憑欄而立,望著被霧氣吞噬的北岸。江風吹起他的衣袍,露出里面那件我縫補過的素色中衣。我望著遠處隱約的燈火,那是曹軍水寨的方向:“寅時三刻當有微風,能吹散些許霧氣,但要到辰時才會放晴。”
這些是根據現代氣象學推算的結果,卻只能托辭“家傳的觀霧之法”。
他忽然劇烈咳嗽起來,手帕捂住嘴的瞬間,我瞥見一抹刺目的猩紅。正要取出藥囊,卻見他擺擺手:“無妨。”
他從袖中取出一枚銅錢,在指間轉得飛快,“曹操生性多疑,見霧必不敢輕出,只會以箭退敵。”當船隊行至曹軍水寨附近時,霧中傳來梆子聲。
諸葛亮命士兵擂鼓吶喊,頓時鑼鼓聲、吶喊聲在江面上回蕩。北岸果然傳來弓弦響動,密集的箭矢如雨點般射來,大多扎在草人身上。
“夠了。”諸葛亮看著草人身上密密麻麻的箭矢,突然下令返航。我注意到他特意讓士兵將幾艘船的蘆葦點燃,濃煙在霧中形成奇特的煙柱。
回程的船上,魯肅正清點箭矢,數到八萬支時已驚嘆不已。諸葛亮卻望著北岸的火光不語,直到咳出的血染紅手帕,才低聲道:“這些箭...還要用來射回曹營。”
我為他敷上止血的藥膏,指尖觸到他冰涼的皮膚:“你的身體...”“若能破曹,何惜此身。”
他握住我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布料傳來,“夫人可知,方才那煙柱是給公瑾的信號?”
江霧漸漸稀薄,晨光刺破云層灑在江面。我望著兩岸掠過的蘆葦,忽然明白那些被點燃的蘆葦并非偶然——這是在告訴周瑜,火攻的時機已到。
袖中《三國演義》的燙意慢慢消退,翻開一看,“草船借箭”一章的墨跡已變得清晰,只是在末尾多了一行小字:“黃氏以藥石護孔明,得延性命。”
回到柴桑城時,周瑜已率文武百官在碼頭等候。看到船上堆積如山的箭矢,他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隨即笑道:“孔明兄真乃神人也!”
諸葛亮被侍從扶下船時,腳步有些虛浮。我趁機將一瓶潤肺湯塞到他手中,低聲道:“務必服藥。”他接過藥瓶的瞬間,我看見他袖中露出半片竹簡,上面是用朱砂畫的星圖,其中代表搖光星的位置被圈了三道。驛館的油燈下,我整理藥箱時發現少了一包三七粉。正疑惑間,翠兒捧著一件染血的中衣進來:“這是從孔軍師換下的衣物上發現的。”
衣擺處有一片暗紅的血跡,旁邊竟縫著半片竹簡,上面是諸葛亮的筆跡:“霧鎖江心時,客星與主星交輝,此乃異數。”窗外的江霧徹底散去,露出一輪殘月。我摩挲著那片竹簡,忽然明白他早已察覺我的異常,卻始終沒有點破。就像這江霧中的船隊,我們都在各自的軌跡上航行,卻在某個時刻,被無形的力量牽引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