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元直薦諸葛,天命暗改
書名: 丞相,此生許你共弈長安作者名: 流羽云龍本章字數: 1745字更新時間: 2025-07-25 21:44:30
年的初冬,新野城外的官道上積雪未消。我已在藥爐前守了整整兩個時辰。爐上的藥湯咕嘟作響,散發著苦澀的清香。我輕輕攪動著藥湯,思緒卻飄回了現代——那些在實驗室里熬過的日日夜夜,那些為論文數據焦頭爛額的時光。誰能想到,如今我會在東漢的草廬中,為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煎藥?昨日施針后,諸葛亮咳血的癥狀雖止,但指尖下的脈象細弱虛浮。
“夫人?!彼畔率种兄窈啠黹g壓抑著輕咳,”這藥香,愈發醇厚了。”
我剛要將藥碗遞去,忽聽廬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透過窗欞望去,只見數騎踏雪而來,為首之人右臂纏著染血的繃帶,正是徐庶。
“元直受傷了?!敝T葛亮眉頭微蹙,立即起身相迎。
徐庶踉蹌下馬,臉色蒼白如紙:”孔明,曹軍異動...”話音未落便是一個趔趄。
我迅速取來藥箱。解開繃帶時,箭創處已化膿潰爛,黃白膿液混著暗紅血跡。清洗傷口時,徐庶額上冷汗涔涔,卻仍強笑道:”夫人妙手?!?
諸葛亮的目光在我與徐庶之間流轉:”元直此來,怕不只是為這箭傷?!?
待我包扎完畢,二人轉入內室密談。門縫中漏出諸葛亮沉靜的聲音:”樊城東門守將好酒,可遣人攜佳釀...”這分明是《三國演義》中徐庶的計策!
夜深人靜時,袖中《三國演義》突然發燙。翻開”元直走馬薦諸葛”一章,墨跡正如活物般扭曲蠕動——原本徐庶獻計的內容,竟詭異地變成了諸葛亮的謀劃!
“姐...”弟弟小榮的聲音在夢中響起。他的身影比上次更加透明,仿佛隨時會消散的霧氣:”木牛流馬...第三軸要加固...”話音未落,一枚精巧的鐵齒輪已落在我掌心。
三日后,樊城捷報傳至新野。但慶功酒尚未溫好,徐庶就收到了母親被囚的消息。燭光下,他攥著家書的手指節發白,臨行前,徐庶與諸葛亮徹夜長談。黎明時分,我端著藥湯走進書房,聽見徐庶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我此去許都,恐難再為皇叔效力。孔明當出山,以展平生所學?!?
諸葛亮沉默良久,才道:“容亮再思?!?
送別那日,朔風如刀。徐庶的馬車在雪地上碾出深深的車轍,諸葛亮站在院中那株柏樹下,望著遠方出神,任憑積雪覆滿肩頭?!霸贝巳?,如蛟龍失水?!彼膰@息被寒風撕碎。我忍不住問他:“孔明真要見劉備?”話一出口我就后悔了——這語氣太過急切。
他抬眼看我,目光深若寒潭:“夫人似乎...對劉皇叔格外關注。”他的語氣平靜,羽扇卻有片刻停滯,讓我感到一陣莫名的心虛。
我攥緊衣袖,布料在掌心皺成一團。該怎么告訴他,我不僅知道劉備會三顧茅廬,還知道二十年后白帝城托孤的結局?知道他將為此耗盡心血,最終病逝五丈原?
七日后,風雪更甚。急促的叩門聲驚破了草廬的寂靜。透過窗縫,我看見劉備獨自立于風雪中,肩頭積雪已厚如棉被,卻仍保持著恭敬的姿勢。
諸葛亮整衣出迎。二人對坐長談時,我聽見劉備誠懇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度德量力,欲伸大義于天下...“
這正是《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的臺詞,如今卻提前上演。我退回內室,發現袖中的《三國演義》異常灼熱。翻開一看,“三顧茅廬”一章的時間已從“建安十二年”變為“建安七年冬”。
翌日清晨,劉備再次冒雪前來。諸葛亮正在午睡,我猶豫片刻,還是將他喚醒。
“皇叔又來了?”他起身整衣,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這次談話比昨日更為深入。劉備言辭懇切:“...先生不出,如蒼生何?”
諸葛亮依然沒有應允,但態度已有所松動。
第三日,雪后初晴。劉備第三次叩響柴門。這次他帶來了關羽、張飛。張飛滿臉不耐,卻被關羽按住肩膀。
“先生,”劉備深深一揖,“天下蒼生,皆望先生如沐甘霖。”
諸葛亮終于長嘆一聲,鄭重還禮:“亮本布衣,躬耕南陽...既蒙皇叔三顧,敢不效犬馬之勞?”
劉備三人在草廬盤桓至日暮方去。諸葛亮送客歸來時,他若有所思地摩挲著羽扇:“劉皇叔...確非常人。”
我遞上溫好的藥湯:“三顧之情,古今難覓。”
他接過藥碗時,我的指尖不經意擦過他的手腕。那一瞬,我分明感覺到他脈搏中有一股陌生的紊亂——這絕非舊疾應有的脈象!
“元直走后,天象愈發奇異?!彼蝗惶淄欤抗獯┩该┎菸蓓?,“紫微偏移,將星易位...夫人可曾觀星?”
藥湯在我手中微微一顫。袖中的《三國演義》突然變得滾燙,燙得我幾乎要驚叫出聲。強自鎮定道:“妾身只懂些醫理,哪識得天象。”
諸葛亮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肉,直窺心底。羽扇輕搖間,帶起一陣帶著藥香的風。
窗外老梅的枯枝突然折斷,在雪地上砸出悶響。銅鏡中,我的淚痣又淡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