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破案也講運氣
- 沸騰時代
- 瑞根
- 2208字
- 2025-08-27 07:30:00
從所長辦公室出來,范猛又把張建川和朱炳松喊到自己辦公室。
“尖山那邊你們覺得怎么查?”范猛手中鋼筆在筆記本上敲打著:“這個外邊跑的女人有些怪啊,不是白江人,不是尖山人,都認不到,沒得道理啊,如果補鍋匠和磨刀匠都認不到,那邊就斷了,就只有看你們尖山這邊了。”
“照理說,像莊紅梅這種初中都讀過一年的,也還長得可以,不應該輕易相信人,隨便被人騙走才對,見一兩面就能哄得莊紅梅上當,說明這個女人真的還有點兒兇,弄不好是個老手,……”
張建川捏著下巴思考,“周朝先和牛大利一去問,目標太大,很多人就忌諱,不愿意說,莊紅杏雖然名聲不那么好,但畢竟是本地人,問的又是自己姐姐,還有點兒可能,但如果等到后天白江那邊補鍋匠和磨刀匠沒得搞頭,莊紅杏也沒有消息,那就只有去挨著挨著查莊紅梅的同學姐姐這條線索了,這沒有十天半個月恐怕難得核實清楚,甚至還是有可能根本沒有頭緒,……”
查案子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子。
線索多,查下來,要么就直接排除,要么就是既無法徹底排除,又無法確定,又或者就是干脆找不到人,沒法查下去。
所以大家都覺得有時候破案子就是還是要講點兒運氣。
但還是那句話,運氣也是建立在你窮盡一切手段把線索查干凈的前提下,才可能落到你頭上,否則你不查的話,那就是絕對沒得運氣。
看到朱炳松進來,羅金保不經意問道:“朱四娃,如何了?看你們整了一下午,這么晚才回來,肯定有搞頭吧?”
“有錘子搞頭。”朱炳松搖搖頭,端起飯碗開始喝稀飯,“都說沒看到或者認不到,不是他們本地人,樣子也說不清楚,事情又隔了那么久,哪里去查?”
羅金保不動聲色,“那這個案子不是就擱起了?恐怕不得行啊,聽說被拐走的妹妹兇得批爆,在尖山鄉政府里把趙昌元都弄得下不了臺,所里不給治安室扎起,那咋個收得到場?”
“沒球得那么兇,我看建川去了和那個女子好生說,還是就慢慢說通了,尖山鄉治安室那幫人就是懶球得很,啥事都不想去深查,就曉得糊弄人家,人家當然不得依,建川和那個女子說了半天,人家還不是就信了。”
朱炳松滿不在乎的態度讓羅金保又是震驚又是酸澀。
不是說得那么驚抓抓的,結果張二娃一去就擺平了?
張二娃就這么大的本事?
羅金保也覺得張二娃現在越來越神秘莫測了,和上半年的情形截然兩樣了。
不說范猛,原來所長和秦志斌對張二娃的印象也很一般。
可幾件事情下來,所長明顯就開始信重張二娃了。
秦志斌就不說了,他是得益者,肯定更會幫著吹張二娃。
甚至連朱元平對張二娃的印象都有改觀。
這不能不引起羅金保的深思。
大家當聯防,最后出路是何處,大家心里都有數。
唐德兵蹦得那么起,還不就是想要回羅河去當招聘干部?
李成軍和文家福到所里來,唐德兵連忙去買一包阿詩瑪來,人家呆了半小時,他阿詩瑪都去散了好幾圈。
從他進派出所幾年,估計都沒有這么舍得過。
羅金保心里苦澀,唐德兵這個球樣子,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
他是東壩鎮人,聽說水管站缺人,也琢磨著去爭一下。
但盯著的人太多了。
鎮政府里邊臨聘人員多得很,都打破頭想要去。
自己并沒有啥子優勢,就只有指望區委那邊看著自己這么多年在所里的辛苦,沒得功勞也有苦勞,考慮一下了。
問題是張二娃戶口也在東壩鎮,現在看他這個跳顫樣子,明顯也是沖著招聘干部去的。
不說鎮上那些人,就是這派出所里,都冒出來這么一個競爭對手了。
張建川沒想過自己就這么去了一趟尖山鄉,也會引來有心人的嫉妒,但就算知道,也一樣只能面對。
這派出所里廟子雖小,但競爭也無處不在。
他現在的心思就是要協助范猛把這個案子查清楚,雖然也知道就算是查到了線索,但最終要核實清楚,并確定罪犯抓捕歸案,那都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這都幾天過去了,如無意外,人販子已經把莊紅梅帶到目的地了,說不定正在進行交易。
真要等到這邊查實人販子真實身份,那邊多半早就交易完成了。
而人販子拿到錢多半短時間也不會回來,要抓到他們恐怕就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時間了。
只有抓到人販子,你才能說得上去打拐解救被拐婦女。
這中間哪一環節都缺不得。
不過不管怎么樣,張建川都下定決心要把這件事情弄一個水落石出,無外乎就是多耗一些時間,多花一些精力,只要盯著,就有希望。
第二天古應全就開著所里的212拉著幾個人直奔尖山。
找到初中校,但這個時候學校已經放了假了,還要去找校長和教導主任。
畢竟莊紅梅是十年前讀的初中,那個班上的名單還有沒有都不好說。
如果找不到名單的話,還只能問幾個算幾個,慢慢來通過相互回憶補齊。
可教導主任據說和婆娘一起去縣里女兒家里去了,找不到人,相當于空跑一趟。
折騰一天,一無所獲,所有人都有些沮喪。
7月28日,白江逢場,磨刀匠和補鍋匠都找到了。
范猛詢問了情況,兩人都看到了莊紅梅三人,因為莊紅梅生得不錯,但補鍋匠不認識另外兩人,而磨刀匠這邊則有了一些收獲。
按照磨刀匠所說,那兩個人中女的他比較面熟,看到過幾回,應該是東壩鎮的人。
這么多年他碰到過兩回,那個女的都是從東壩鎮高斗村那邊騎自行車出來,應該就是高斗村那邊的。
這算是一個線索,但是要作為查案依據查下去,難度極大。
高斗村那一線出來到縣道涉及到三個村,高斗村,高坪村,高原村,接近八千人,要把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找出來,估計也應該有好幾百。
問題是單憑派出所或者村上的戶籍照片,他未必辨識的出來,而且很多人在戶籍上也未必留得有照片。
要查的話工作量太大,而且要讓磨刀匠來辨認,估計看上幾十張照片他自己眼睛都要花了,可靠性大打折扣。
*****
求追讀,求月票,求二分段賞!求優質書評鼓勵!求加入書單幫忙宣傳,最后幾天,準備上架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