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面瓜的故事(十九)
- 面瓜的故事
- 冰玲瓏1970
- 3480字
- 2025-08-07 09:56:04
蘇曉的凱旋和“寒武紀”技術的揚眉吐氣,并未讓總公司內部的暗流平息。梁雪力推的全面預算管理和數字化升級,如同一柄手術刀,正試圖剝離附著在龐大肌體上的陳腐脂肪與毒瘤,自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而這一次,跳出來唱對臺戲的,是比張大膽更陰險、段位更高的狠角色——北方某省子公司一把手,吳大帥。
此君原名吳大膽,張大膽“意外身亡”的消息傳來時,他正對著鏡子刮胡子,手一抖差點破相。驚魂未定之余,他深感“大膽”二字在當下總公司肅殺氛圍里實屬不祥,連夜翻遍《辭海》,毅然更名為“吳大帥”,取“運籌帷幄,統帥一方”之意,字里行間透著股既要當軍閥又要立牌坊的擰巴勁兒。
吳大帥其人,面相儒雅,逢人是一副謙卑的微笑嘴臉,講話引經據典,尤其擅長引用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名言包裝私貨,演技堪稱總公司“奧斯卡遺珠”。面對梁雪雷厲風行的全面預算要求,他非但不抵觸,反而表現得異常“積極”,是第一個提交詳盡預算方案的子公司老總。
“梁總!您高瞻遠矚!全面預算是企業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優化的必由之路!我們北方公司堅決擁護,不打折扣!”吳大帥在視頻匯報會上,表情真摯,聲音洪亮,PPT做得美輪美奐,充滿了各種柱狀圖、餅狀圖和趨勢線,“您看,這是我們基于歷史數據、市場預測和戰略目標,運用零基預算(Zero-Based Budgeting, ZBB)理念,逐項梳理、重新論證編制的預算方案!力求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梁雪隔著屏幕,看著吳大帥那副“模范生”的面具,鏡片后的目光平靜無波。她太清楚這種“積極”背后的貓膩。吳大帥提交的預算,表面看天衣無縫,數據詳實,邏輯清晰。但細究之下,問題重重:核心項目的成本估算寬泛模糊,預留了巨大的“彈性空間”;市場增長預期高得離譜,為后續追加預算埋下伏筆;人員編制和薪酬總額更是巧妙嵌入了幾個“戰略性儲備崗位”,工資高得能養活一個加強排。這哪里是零基預算?分明是“陰陽預算”——表面一套光鮮亮麗的“陽賬”,底下藏著一條深不見底的“陰溝”!
更棘手的是,吳大帥深諳“欺上瞞下”之道。他在子公司內部大搞“一言堂”,核心財務和預算人員全是他的心腹,信息壁壘森嚴。對下,他打著“響應總部號召、提升管理”的旗號,要求所有部門嚴格按照他這份“陰陽預算”執行,把成本壓力層層轉嫁到一線,搞得基層怨聲載道,卻又敢怒不敢言;對上,他則利用信息不對稱,報喜不報憂,用精心修飾的“管理報表”和“階段性成果”,在梁雪和董事長面前塑造“高效執行、業績喜人”的完美形象。
梁雪深知吳大帥是個難啃的硬骨頭,硬碰硬容易引發劇烈反彈,甚至造成子公司動蕩。她需要一個既能洞悉其手段,又能用專業工具精準打擊的“拆彈專家”。目光,自然落在了正在深圳與沙漏聯手痛毆奧得哥的面瓜身上。
“面瓜,奧得哥案證據鏈基本固定,后續交給專業律師團隊跟進。你立刻回京,有更重要的事。”梁雪的聲音不容置疑。
面瓜頂著剛長出一層青茬、手感像砂紙的腦袋,風塵仆仆趕回總部。聽完梁雪對吳大帥“陰陽預算”的分析,面瓜的眉頭擰成了麻花。這吳大帥,比張大膽難對付多了!人家玩的是粗暴的貪,他玩的是高智商的騙!用專業的管理術語和漂亮的報表來掩蓋貪婪,這才是真正的“道貌岸然”!
“梁總,這吳大帥,是把德魯克的棺材板當蹦床踩啊!”面瓜苦笑,“要破他的‘陰陽預算’,光靠查賬不夠,得讓他自己把‘陰溝’里的東西暴露在陽光下!”
他把自己關進辦公室,搬出了在靜得商坊培訓班差點讓他頭禿的教材——那套號稱融合了東西方智慧、洋氣十足的新SMART-PLUS管理理論體系。面瓜以前覺得這玩意兒花里胡哨,像成功學雞湯,但現在,他硬著頭皮,結合吳大帥的案例和梁雪推進全面預算的核心訴求,開始“活學活用”。
幾天后,一份由面瓜起草、梁雪簽發的《關于在全集團范圍內深化應用項目通數字項目管理平臺,強化預算執行穿透式監管的通知》新鮮出爐。通知核心就兩點:
一是強制穿透。要求所有子公司工程項目預算納入到項目通平臺上,將年度預算分解到每一個具體項目、每一個合同、甚至每一個關鍵工序節點(WBS工作分解結構)。預算執行數據必須實時、準確錄入系統,與合同、采購、進度、成本(人材機)等模塊強關聯。
二是SMART-PLUS指標監控創新場景應用。基于項目通平臺的海量實時數據,總公司將設定一套“聰明+”關鍵績效指標(KPI)儀表盤。不僅看結果(是否超預算),更要看過程(Specific具體成本項偏差分析、Measurable可量化的資源消耗效率、AcLievable目標設定的合理性回溯、Relevant資源投入與戰略目標的匹配度、Time-bound階段性預算執行率)。特別強調Proactive(基于數據的預測性預警)、Learning(偏差分析驅動的流程優化)、Unified(集團統一數據口徑)、Synergistic(跨部門資源協同效率)。
這套組合拳,依托項目通強大的信息模型和云平臺技術,直接把預算管理從紙面推向了數字化、可視化、實時化的深水區!吳大帥那套靠人工修飾報表、模糊核心數據的“陰陽預算”,在項目通平臺的“數據透視眼”和“聰明+”KPI的精密標尺下,將無處遁形!你想在“戰略性儲備崗位”上做文章?系統會直接報警該崗位無實際項目掛接、工時記錄為零!你想虛高項目成本?平臺會自動比對歷史類似項目的人材機消耗定額,偏差過大自動標紅!你想用模糊的市場預期當擋箭牌?基于大數據分析的“AcLievable”指標會無情地告訴你目標設定得有多離譜!
通知下發,吳大帥看著文件,臉上的笑容第一次有點僵硬。他意識到,這次遇到的對手,不再是只懂查賬的審計,而是會用數字化武器打“管理戰”的新物種!
就在面瓜在總部與吳大帥隔空斗法之際,另一場盛宴在金融之都上海上演。國產工業軟件的旗幟——眾望軟件,在蘇文淵教授等一眾大佬的鼎力扶持下,成功登陸A股科創板!鑼聲響起,股價一飛沖天!
作為眾望軟件崛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大客戶代表”和“技術驗證標桿案例”(寒武紀實驗室的“鐵證”事件功不可沒),面瓜受邀出席了盛大的上市答謝晚宴。
宴會廳金碧輝煌,衣香鬢影。面瓜穿著租來的、不太合體的昂貴西裝,摸著剛長順溜些的頭發,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看著臺上意氣風發的創始人,聽著周圍投行精英、資本大鱷們高談闊論著“估值”、“PE倍數”、“賽道”、“賦能”、“生態閉環”,那些曾經離他無比遙遠的詞匯,此刻像冰雹一樣砸進他的耳朵。
“王總,眾望這波行情,至少看到千億市值!工業軟件國產替代,這是國家意志!”
“李總說得對!我們基金剛投了他們的CAE(計算機輔助工程)團隊,這是下一個爆發點!”
“面總!恭喜恭喜!你們總公司可是眾望的大貴人!以后在項目采購上,多多關照啊!”一個油頭粉面的投資人湊過來,遞上名片,言語間滿是套近乎。
面瓜端著香檳,看著杯中金色的氣泡升騰、破裂,心里五味雜陳。他想起內蒙古凍土上掙扎的歲月,想起看守所里冰冷的沙子,想起奧得哥猙獰的起訴書,想起寒武紀實驗室里蘇曉熬紅的雙眼……這一切的苦難與抗爭,似乎都濃縮成了今天這個閃耀的資本符號——眾望軟件的股票代碼和那不斷跳動的、令人眩暈的股價數字。
資本的力量,如此直觀,如此洶涌!它能讓一家篳路藍縷的技術公司瞬間擁有撬動行業的巨力,也能讓吳大帥之流挖空心思鉆營的利益在陽光下灰飛煙滅。一顆種子,悄然在面瓜那顆被沙礫磨礪過、被法條武裝過的心底,破土而出——或許,要真正打破困局,推動變革,除了管理和技術,還需要更強大的力量?
晚宴高潮,蘇文淵教授作為特邀嘉賓上臺致辭。他沒有談股價,沒有談市值,而是談起了“科技自立自強”的艱辛與榮光,談起了眾望CAD在蘇曉案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最后,他目光掃過臺下,在面瓜身上微微停頓,語重心長地說:“資本市場的青睞,是對奮斗者的犒賞,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希望眾望,以及所有致力于自主創新的企業,永遠記住,市值可以波動,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根基,必須如磐石般穩固!這根基,需要管理者的智慧,需要工程師的匠心,也需要…對規則和價值的敬畏與堅守。”
面瓜聽著,看著臺上儒雅而堅定的蘇教授,再摸摸自己口袋里那張印著“某某資本”的名片,心底那株剛冒頭的資本幼苗,似乎被注入了一股沉靜而堅韌的力量。他仰頭,將杯中香檳一飲而盡。嗯,氣泡挺足,但終究,不如看守所里那碗涼水解渴實在。
回到BJ,面瓜打開電腦,項目通系統后臺,北方公司吳大帥負責的幾個重點項目數據,已經開始出現刺眼的“預警黃燈”和“報警紅燈”。“聰明+”KPI儀表盤上,幾個關鍵指標正在倔強地閃爍著,揭示著華麗報表下潛藏的暗流。面瓜嘴角勾起一絲冷笑,活動了一下手指關節。
“吳大帥?名字挺唬人。那就讓哥們兒用這‘聰明+’的尺子,量量你這‘帥’字下面,到底藏著多少‘大膽’的膿包!”他點開系統,啟動了第一次穿透式在線預算執行審查會議。屏幕那頭的吳大帥,不知是否還能保持那副標志性的儒雅笑容。資本市場的草種下了,但眼前這場管理領域的攻堅戰,才剛剛打響!(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