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門路的門道
- 重回1983:從風口開始
- 今夜風大
- 2054字
- 2025-08-26 20:00:00
“哦,是小陳啊。怎么?是不是我家周燁又給你惹什么麻煩了?”
電話那頭傳來紙張窸窣的聲響,接著是周局長那把聽不出深淺的溫和嗓子。
這話聽著是關心,實則把門堵得死死的。
他先把自個兒放在“長輩”位子上,把所有事都先算成自己兒子“不懂事”,而不是陳立青來“求人”。
陳立青心里門兒清,臉上卻堆起十二分的誠懇:“沒沒!周總……哎您看我這嘴,周總經理他能力強、眼光遠,給咱食堂……
啊不,是給食品廠提了不少好建議!我們現在干勁足著呢,就想著趕緊投產,給縣里經濟建設出把力!”
他先一頓猛夸,把周燁拱到“青年企業家”的高位,順便把“安康食品廠”這個體戶攤子,拔高到“為縣里做貢獻”的層面。
電話那頭靜了片刻。
周局長顯然沒料到他上來就扣這么頂高帽子。
“是嗎?那不錯。”
“是不錯。可……”陳立青話鋒一轉,恰到好處地透出點“著急”和“為難”,“周局長,我們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他把廠里電纜全爛、通不了電的難題,用“向領導匯報困難”的口氣,清清楚楚說了一遍。
沒提任何要求,只在最后用種愁得不行的語氣說:“錢總工他們幾個都是急性子,巴不得一天就把生產線懟出來。
周總經理更是雄心萬丈,早下了軍令狀,說月底前必須試生產出第一批樣貨!
現在可好,讓這破電纜卡得死死的。我們都是糙漢子,沒門沒路,只能干瞪眼。
唉,這要是耽誤了周總經理的大計劃,我……我真是沒臉見您啊!”
這番話,堪稱滴水不漏。
巧妙地把所有問題都轉成了周燁的“業績”和“難關”。
不是“我”要投產,是“周總經理”要干大事。
不是“我”遇了坎,是“周總經理”的宏圖被絆住了。
我陳立青,就是個沒本事、替領導分不了憂的窩囊廢。
這皮球,被他輕輕巧巧一腳,精準地踢到了周局長腳下。
電話那頭又沒聲了。
陳立青幾乎能想象周局長那張笑面虎臉上此刻精彩的表情。
好久,周局長溫和的嗓音才又響起來,這回里頭多了絲不易察覺的、被算計后的無奈。
“小陳啊,你說這問題確實要緊。照理說這是你們企業自己的經營事兒,我們政府部門不好插手。”
他先把鍋甩干凈。
“不過嘛,”話頭一轉,“周燁既然在你們那兒擔了重要職務,也算干部子弟投身經濟建設的典型。他的工作,我們家里該支持。”
他頓了頓,終于問:“打聽過沒?這種工業電纜哪兒能搞到?”
陳立青知道,魚咬鉤了。
“打聽了。”他馬上接話,“托哈爾濱的朋友問著了,市供電局戰備倉庫里就有這型號。
就是……我們這剛起的縣城小廠,人微言輕,怕連人家大門都進不去。
這事,還得您這樣的大領導出面,跟市局那頭打個招呼,才可能……”
話沒說完,意思明明白白。
他要的不是錢不是物。
是要周局長用“局長”的身份,替他撬動更高層的門路!
電話那頭又沉默了。
這次沉默比哪回都長。
陳立青不催,就穩穩拿著聽筒等。
他知道周局長在掂量。
掂量這事的風臉和好處。
風險是動私人關系違規辦事。
可好處太大了——
這食品廠要真成了,他兒子周燁就能從“廢物”變“青年企業家”!
這政治資本比他那些“原則”金貴多了。
終于,電話那頭傳來聲幾不可聞的嘆氣。
“把你們廠子全名,要的電纜型號、長度,寫個書面報告。下午讓周燁親自送我辦公室來。”
“好!謝謝周局長!我代表周總經理,代表全廠職工,感謝您大力支持!”陳立青聲調里全是“發自肺腑”的感激。
撂下電話,陳立青臉上浮起絲盡在掌握的笑。
……
當日下午,周燁夾著那份陳立青親筆擬的、措辭嚴謹的《關于安康食品廠緊急申請調用生產用電纜的報告》。
邁進父親辦公室時,頭一回從老爹威嚴的眼神里看出點……復雜的欣賞。
周局長沒多說,抄起電話撥了個號。
口氣不卑不亢,全是公事公辦的派頭。
“喂,李局長嗎?我安和老周啊……是是,有個事得麻煩你。
縣里最近扶植了個青年創業重點項目,搞食品加工的,前景不錯。
現在遇上點技術困難,急缺批特種電纜……對,就你們戰備倉庫那批……
我曉得規定,但這是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嘛……
好,好,多謝!改天讓犬子登門道謝!”
擺下電話,他遞了張寫地址和人名的紙條給兒子。
“去吧。”他瞧著周燁,淡淡一句,“讓他們瞧瞧,你這'總經理'不是白當的。”
周燁捧著那張輕飄飄卻沉甸甸的紙條,只覺得一股從未有過的豪氣直沖腦門!
……
當電纜問題被陳立青一個電話擺平的消息傳回廠里時,錢衛國師徒幾個徹底服了。
他們是技術人,太清楚1983年想搞到這種級別工業物資有多難。
那根本不是錢的事。
可現在,這天大的難題,竟被他們那年少得嚇人的“董事長”,一個電話就輕描淡寫解決了。
“師傅……”焊工李建軍瞅著錢衛國,喃喃道,“咱是不是……真跟對人了?”
錢衛國沒說話。
他只默默把自己用了半輩子、當寶貝似的游標卡尺收進工具箱。
然后走到那條還沒成型的生產線前,望著那張巨幅圖紙,渾濁的老眼里爆出股從未有過的亮光。
……
三天后,一輛墨綠色的“解放”大卡,卷著漫天黃土,吭哧吭哧停在了安康食品廠那銹跡斑斑的大鐵門前。
市供電局的工程隊是周燁親自領來的。
當那卷粗如蟒身的黑色電纜一路鋪進安康食品廠的大門時,整個廠子都轟動了。
錢衛國同他那三個徒弟站在一旁,看著這道曾如天塹橫亙眼前的難題,竟被陳立青一個電話輕描淡寫地化解,心里只剩下了徹底的拜服。
再沒人觀望,再沒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