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龍顏親閱烽煙遠
- 趙昚孝宗在南宋的生存之道
- 不靠譜的火舞
- 3203字
- 2025-07-30 09:32:25
奇技監的晨霧裹著桂花香氣,混在硫磺與桐油的氣息里,像壇新釀的蜜酒,甜得人心里發暖。趙昚踩著露水走進箭坊時,李素寧正趴在案上校準圖紙,炭筆在描金宣紙上劃出的弧線,尾端忽然頓住——她指尖懸在紙面三寸處,盯著“開花彈尾翼角度“幾個字出神,鬢角的發絲垂在圖紙上,被晨露浸出細小的濕痕。
“還在琢磨尾翼?“趙昚拿起案上的白鷺翎比劃,翎羽上的細紋路在晨光里像串銀線,“昨日試射時,偏西兩寸的問題,秦先生算出癥結了?“
李素寧忽然把炭筆往案上一拍,墨點濺在“白鷺翎配重“幾個字上:“不是尾翼的錯。“她抓起塊炮管殘片,斷面的螺旋紋被打磨得發亮,“是炮膛的膛線太淺,旋轉力不夠。陳鐵匠說,得用鑌鐵鉆頭再鑿深半分,像刻碑似的一寸寸摳。“
秦九韶抱著算籌闖進來時,竹片上沾的銅屑簌簌落在青石板上。他辮子上的紅頭繩沾著機油,顯然是剛從車床房過來:“算準了!“他把算籌往圖紙上一攤,竹片拼出的彈道軌跡像條銀蛇,“膛線加深半分,旋轉速度能提五成,配合新的尾翼角度,準頭能再提兩成!“他忽然壓低聲音,“只是...車床房的鉆頭不夠硬,鑌鐵太費料,庫房里的鑌鐵邊角料只剩半筐了。“
趙昚摸著炮管殘片冷笑:“趙璩被禁足前,不是讓御膳房的劉管事往金國送密信嗎?搜他庫房時,定能抄出些好東西。“他轉身往外走,青布襕衫的下擺掃過滿地算籌,“史先生昨晚說,陛下要帶兵部尚書來看演示,咱們得讓他們瞧瞧,奇技監的鐵器比金狗的狼牙棒硬十倍。“
箭坊外的空地上,老王頭正指揮工匠們組裝新炮架。榆木架子裹著鐵皮,被晨光鍍成金紅色,底座的四道鐵栓深深扎進夯土,像四只嵌進地里的鋼爪。“小郎君快看!“他舉著個新鑄的炮輪,輪轂上的輻條像朵綻放的菊花,“這輪子用灌鋼法打的,外層包著鐵皮,碾過石子路都不顫!“
春桃提著食盒跑來時,竹籃上的梔子花繡得正鮮,針腳里還沾著些火藥灰。“張夫人讓送新做的桂花糕,“她把食盒往石桌上一放,布裙掃過地上的鐵屑,“還說...禁足的趙璩在院里砸東西,說要扒了咱們奇技監的房頂呢。“
李素寧抓起塊桂花糕塞進嘴里,忽然指著遠處的山道:“那是什么?“眾人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十幾匹快馬卷著煙塵奔來,為首的騎士鎧甲上鑲著銀邊,正是殿前司的禁軍統領。
“楊帥急報!“統領翻身下馬時,鎧甲的銅環撞得叮當作響,他手里的密信沾著血漬,火漆印已被雨水泡得發漲,“完顏亮在濟州島造了鐵浮橋,用鐵鏈鎖著百艘戰船,說是要從淮水直撲臨安!“
秦九韶的算籌“啪“地掉在地上,竹片滾到密信旁。“淮水到臨安不過三百里,“他蹲在地上飛快排列算籌,指尖在竹片上劃出殘影,“鐵浮橋承重萬斤,金兵一日能過千騎,咱們的炮得打到十里外才能攔得住!“
趙昚抓起案上的開花彈,彈殼上的螺旋紋被陽光照得發亮。“那就造十里炮。“他往彈殼里塞了撮硫磺粉,“把陳鐵匠的灌鋼爐燒到最旺,炮管再加厚半寸,用三層鐵箍加固。秦先生,算準彈道,讓炮彈在鐵浮橋的鐵鏈上炸開!“
李素寧突然拽住他的衣袖,布裙上的火藥味混著桂花糕的甜香:“我去畫炮管圖紙。“她轉身往箭坊跑,辮梢的紅頭繩掃過炮架,“得在炮膛里刻螺旋槽,讓炮彈轉著飛,像鉆子似的扎進鐵鏈!“
午后的陽光透過箭坊的窗欞,在地上投下格子狀的光斑。陳鐵匠光著膀子掄大錘,古銅色的脊梁上汗珠滾成了河,他把燒紅的炮管坯子往鐵砧上一放,錘聲震得房梁上的灰塵簌簌掉:“小郎君瞧這鋼!“他用鐵鉗夾著坯子轉了半圈,赤紅的鐵面上映出他的臉,“加了隕鐵碎屑,比尋常鑌鐵硬三成,打十里地絕不含糊!“
史浩掀簾進來時,青布襕衫的下擺沾著泥漿。他手里捏著張黃綢,上面蓋著皇帝的朱印:“陛下定了三日后演示,還說要帶文武百官來看。“他忽然往箭坊深處瞥,那里堆著剛運來的硝石,白花花的像座小山,“只是...兵部尚書說,若射程達不到十里,就要裁掉奇技監的半數工匠。“
趙昚往炮膛里塞了把鐵砂,火星“噼啪“濺在青磚上:“讓他盡管來。“他點燃引線的瞬間,炮管猛地往后挫,三層榆木墊都被壓得咯吱響,鐵砂在半空炸開團金霧,竟越過了遠處的山崗,“瞧見沒?這還沒裝開花彈呢。“
三日后的演示場設在臨安城外的校場。黃綢扎的看臺前,趙構穿著明黃龍袍,手里的玉如意敲著欄桿,目光落在奇技監的新炮上。兵部尚書站在旁邊,緋色公服的袖子掃過炮身,嘴角撇出絲冷笑:“這鐵管子能打十里?怕是連校場的土墻都炸不破。“
趙昚沒說話,指揮工匠們把炮口對準十里外的靶船。那船掛著金兵的狼頭旗,桅桿上綁著捆干柴,遠遠望去像只浮在水面的黑甲蟲。李素寧往炮膛里塞開花彈時,指尖被燙得發紅,卻死死盯著秦九韶遞來的彈道表:“風向偏南,炮口往北調三分。“
秦九韶趴在地上量角度,算籌在泥里劃出直線:“距離十里零三尺,裝藥量加一成!“他忽然扯住趙昚的衣袖,竹片上的火藥灰蹭在對方的襕衫上,“引信截到三寸,保證在靶船上空炸開!“
趙構舉起望遠鏡時,鏡片里的靶船漸漸清晰。趙昚點燃引線的剎那,炮管噴出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開花彈拖著道青煙掠過校場,在空中劃出道銀弧。眾人屏息的瞬間,十里外突然騰起團火球,狼頭旗被炸開的碎片帶得飛起,干柴遇火即燃,很快把靶船燒成了個火團。
“好!“趙構拍著欄桿大笑,龍袍的袖子掃過兵部尚書的臉,“比當年韓世忠的海船還厲害!“他忽然指著遠處的火光,“賞!奇技監的工匠每人十兩銀子,趙昚晉封少保,李素寧、秦九韶各升五品!“
兵部尚書的臉漲成了豬肝色,卻不得不躬身行禮:“陛下英明。“他退到人群后時,袖口悄悄捏碎了塊玉佩——那是趙璩托他帶的信物,本想借演示失敗參奇技監一本。
演示結束后,趙構拉著趙昚往箭坊走,龍袍的下擺掃過滿地鐵屑。“朕聽說,你們能造防凍的火藥?“他摸著新鑄的炮管,指腹蹭過上面的螺旋紋,“冬天快到了,淮水結冰時,正好用它打金狗的鐵浮橋。“
趙昚從案上拿起個陶罐,里面的火藥泛著青灰色:“加了硝石晶體和松香,零下二十度都能炸。“他忽然往趙構手里塞了塊硫磺晶,“這是后山石洞里采的,比解州的硫磺純三成,造出來的火藥能多打兩里地。“
李素寧正在畫新的炮架圖紙,聽見這話忽然抬頭,辮梢的紅頭繩沾著炭灰:“陛下,臣想在炮架下裝滑輪,用絞車拉動,這樣調轉方向更省力。“她把圖紙往趙構面前推,上面的小箭頭直指北方,“等開春了,就能推著它打到濟州島。“
秦九韶抱著算籌湊過來,竹片上的算式密密麻麻:“臣算過,用絞車調炮位,比人工快五倍,金兵的騎兵來了也能應付。“他忽然壓低聲音,“只是...趙璩的黨羽還在兵部任職,昨夜有人往咱們的火藥庫里扔濕柴,幸好被巡邏的禁軍逮住了。“
趙構的臉色沉了下來,玉如意在掌心捏得發白:“查!給朕往死里查!“他忽然看向趙昚,目光里帶著些期許,“昚兒,這奇技監就交給你了。朕要讓金狗知道,大宋的火器能燒穿他們的中都城!“
回到奇技監時,史浩正站在門口等他們,手里舉著盞羊角燈。燈光映著他臉上的笑,青布襕衫的褶皺里還沾著靶船的灰燼:“剛收到楊帥的信,金兵的鐵浮橋還沒造好,咱們的十里炮要是送過去,定能把它炸成廢鐵。“
箭坊的燈火徹夜未熄。李素寧在炮膛里刻螺旋槽,秦九韶在核對防凍火藥的配方,老王頭往炮輪上裹鐵皮,陳鐵匠在打磨開花彈的碎片——每個人都在忙碌,像群為了同一個目標飛舞的螢火蟲。
趙昚站在窗前望著北方,天邊的星斗像極了他們造的炮彈。他想起春桃說的,張夫人把今日的演示編成了小曲,在臨安城的街頭巷尾傳唱:“奇技監,造火炮,打得金狗嗷嗷叫...“歌聲混著風聲飄進來時,他忽然覺得,這小小的箭坊里藏著的,不僅是火器,更是大宋的脊梁。
夜半時分,他拿起案上的開花彈,在月光下看它的螺旋紋。彈殼上還留著陳鐵匠的手印,指腹的老繭磨出的痕跡,像刻在上面的誓言。遠處的更夫敲了五下梆子,聲音穿過寂靜的夜,落在每個人的心上——那是黎明前的信號,也是收復河山的號角。
李素寧的圖紙上,新炮的箭頭正指向濟州島。趙昚知道,這箭頭會一直往北,穿過淮河,越過黃河,直到把金兵趕回白山黑水。只要奇技監的爐火不滅,這箭頭就永遠不會偏,就像大宋百姓心里的希望,燒得比任何火器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