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上海霓虹·夜鶯試啼

第九章上海霓虹·夜鶯試啼

(1947年 2月—1947年 8月)

一、三等艙里的夢

正月未盡,鳳英擠在三等艙鐵板間,耳邊是汽笛與浪聲。船票花盡最后一文,懷里只剩師父手抄的《水磨腔工尺譜》和一張舊《申報》殘頁——“上海神仙劇場重金禮聘南北坤伶”。

她在昏黃燈泡下,用指甲在報紙上劃出“嚴鳳英”三字,像給自己下了一道符。

二、曹家渡·破閣樓

上海西站外,霓虹像倒懸的星河。鳳英落腳曹家渡一間三層閣樓,月租三斗米錢。

樓下是紡織廠,機器聲晝夜轟鳴;樓上木板縫透下霓虹,紅一塊、綠一塊,照得她半夜練嗓時像被舞臺追光追著。

房東太太是揚州人,半夜聽她唱“為救李郎離家園”,敲著搪瓷盆罵:“小阿妹,要唱到百樂門去唱,莫吵老娘困覺!”

三、神仙劇場

神仙劇場在XZ路,前身是“大新游樂場”,如今改成專捧坤伶的場子。

經理孫敬堯,西裝筆挺,口銜雪茄,聽完鳳英清唱《游春》后,摘下墨鏡:“嗓子有水磨味,身段卻帶刀馬勁,上海灘缺的就是這口‘野氣’。”

合同一拍:三個月試演,日場《打豬草》,夜場《送香茶》,月薪法幣八十萬——抵得上安慶米行半年收成,卻只夠上海買一條玻璃絲襪。

四、霓虹初試

2月 14日,情人節。夜場九點,神仙劇場燈火如晝。

鳳英第一次穿上海師傅縫的亮片戲衣,水鉆流蘇走一步閃一片星海。

鑼鼓點一響,她卻慌了:上海觀眾要“京腔夾黃”,節奏比安慶快一倍。

第一句“小女子本姓陶”出口,臺下報童吹口哨:“喲,鄉下小調!”

她耳根燒紅,索性豁出去,把京韻里的“嘎調”墊進黃梅,尾音一挑,竟像鶯啼破曉。

口哨聲停了,接著是暴雨般的掌聲。

五、百樂門側影

演出一周后,孫經理帶她去百樂門“見識市面”。

五彩轉燈、爵士鼓、香檳泡沫,白光在麥克風里低唱《如果沒有你》。

鳳英躲在二樓欄桿后,看得目眩。孫經理附耳:“哪天把黃梅調也改成這樣,就真發財了。”

她笑而不答,心里卻想:改到沒了水磨,還是黃梅嗎?

六、報館風云

《申報》副刊記者穆時英,連著三晚泡在神仙劇場,寫下《夜鶯來自安慶——嚴鳳英速寫》:

“她的嗓子像初榨的菜籽油,清亮里帶一點澀,卻正是人間煙火。”

文章登出,滬上文人蜂擁。田漢、歐陽予倩也來后臺,一句“徽池遺韻,不可絕”,讓鳳英在十里洋場驟然有了“文化身價”。

七、租界逼唱

三月,英租界某洋行大班生日,指名要嚴鳳英唱堂會《貴妃醉酒》,并加跳“倫巴”。

鳳英回絕:“黃梅調不跳洋舞。”

大班冷笑:“那就跳黃浦江。”

當夜,她回閣樓,發現行李被扔進走廊,房門貼封條:欠租三月。

原來孫經理暗中做了手腳——逼她簽“堂會加唱”附約。

八、夜鶯絕啼

4月 1日凌晨,鳳英背一個包袱,悄悄離開曹家渡。

包袱里是師父的工尺譜、一只破碗、半盒牙粉。

她徒步走到十六鋪碼頭,天邊霓虹漸暗,江風帶腥。

回望外灘高樓,燈火像一排冷笑的牙。

她想起丁永泉的叮嚀:“上海能鍍金,也能噬人。”

于是撕下一片霓虹影,藏進心里,轉身登上開往蕪湖的小火輪。

船笛一聲長鳴,像替這只誤闖霓虹的夜鶯,補上最后一個高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海县| 广饶县| 昭通市| 四川省| 行唐县| 榆社县| 绥芬河市| 南部县| 措勤县| 晴隆县| 林芝县| 边坝县| 周至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宁阳县| 于都县| 百色市| 保康县| 胶州市| 邳州市| 楚雄市| 永善县| 胶州市| 南丰县| 宿州市| 广饶县| 高碑店市| 太保市| 梨树县| 米泉市| 昌乐县| 濮阳市| 雷波县| 兰溪市| 瑞丽市| 房山区| 怀远县| 太康县| 德昌县| 枞阳县|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