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天際方才泛出一線魚肚白,晨霧尚未在寒冷的北風中完全消散。
在通往北方的崎嶇山道上,一支龐大的隊伍正井然有序地行進著。這正是宇文憲麾下的周軍。
數日的強行軍,雖士卒疲憊,但因目標明確——直插北線,會合韋孝寬、夾擊斛律光,軍令如山,無人敢怠慢。
隊伍后方,是沉重卻必不可少的輜重糧車,在泥濘顛簸的道路上緩慢移動,成了整個行軍隊列中略顯滯澀的一環。
就在這黎明前的朦朧時刻,尖銳的呼哨聲驟然撕裂了山谷的寂靜!
“嗚——嗚嗚——”
緊接著,沉悶如雷的馬蹄聲自側后方的山坳間轟然爆發,仿佛洶涌的怒濤拍岸而來。
三千精騎,挾著萬鈞之勢沖殺而至。
為首一人,頭戴猙獰鬼面,身披明光霜鎧,胯下神駿通體如墨,長槊在手,正是蘭陵王高長恭!
“殺——!”
高長恭一聲厲喝,身先士卒。
其麾下精騎緊隨其后,如臂使指,瞬間刺入周軍后隊的軟肋。
他們根本不做糾纏,騎兵隊伍呈銳利的錐形陣,在周軍后隊尚未來得及完全結陣的縫隙中狂飆猛突!
刀光閃爍、馬蹄翻飛,周軍后隊的步卒與輜重兵在猝不及防的沖擊下頓時人仰馬翻,驚呼慘叫聲四起。
高長恭目光如炬,手中長槊化作一道銀龍,挑、掃、劈、刺,所過之處血雨紛飛。
他精準地指揮著騎兵分隊,一部分專門朝著堆積的輜重大車猛沖猛打。
火舌猛地舔舐上干燥的草料和布帛,濃煙頃刻間沖天而起,將混亂的戰場映照得一片橘紅。
濃煙彌漫,伴隨著糧草被焚的焦糊味,瞬間在周軍后隊制造出巨大的恐慌!
“莫慌!列陣!攔住他們!”一名周軍后隊統領雖因突襲而驚怒,卻仍竭力嘶吼,試圖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部分周軍老兵反應迅速,迅速聚攏,以長矛和盾牌勉強構筑起小范圍的防線,試圖遲滯齊軍騎兵的沖鋒。
然而,只見高長恭他在敵方倉促組織的防線前虛晃一槍,勒馬轉向,避開了那已初具規模的矛叢。
一聲尖銳的呼哨再次響起,三千精騎立刻改變方向,繞過倉促組織的周軍,迅猛地撲向下另一群護衛輜重的步卒!
就在高長恭沖殺肆虐,將周軍后隊攪得七零八落、火光沖天之際,前哨的急報已如飛一般傳遞至中軍帥旗之下。
“報——!大司馬!后隊遭齊軍精騎突襲!”
宇文憲聞報,勒住戰馬,剛毅的面容在晨光映襯下毫無慌亂之色。
他眉頭微蹙,但轉瞬即逝。
“果然來了……夠快!”宇文憲冷哼一聲。
他瞬間做出決斷,沒有絲毫猶豫:
“傳令:后方諸軍,原地結陣據守,不必追擊,拖住齊騎即可!親衛營,隨我前出督戰斷后!命前軍、中軍,加速北進!不得停歇!”
他果斷撥轉馬頭,掣出腰間佩劍,數十名最精銳的親衛騎兵立刻緊隨其后,逆向沖向后隊最混亂的方向。
在宇文憲親自現身斷后的同時,其高大的身影、沉穩的指揮號令,瞬間穩定了部分潰散中的軍心。
同時,嗚咽的號角聲帶著急促的節奏在周軍前陣、中陣響起。
前鋒的士兵拋棄了沉重的部分輜重,中軍的隊伍明顯加快了腳步,不顧一切地向著北方戰場疾行。
此時,高長恭正勒馬立于一處略高的坡地上,冰冷的鬼面覆臉,僅露出一雙明亮的眼眸。
他眺望著不遠處的周軍后軍。那因突襲而起的混亂已被強行抑制,火舌舔舐輜重的濃煙雖依然滾滾,卻未能形成致命的燎原之勢。
一面熟悉帥旗傲然挺立,旗下宇文憲的身影清晰可見,正沉穩地指揮調度。
在宇文憲親自督戰下,周軍后隊正以驚人的速度從最初的慌亂中恢復。
大量步兵依托著燃燒的車輛殘骸,用長矛和盾牌構筑起數道足以阻擋騎兵隨意鑿穿的防線。
而更多的周軍士兵,則在這些屏障的掩護下,開始一邊有條不紊地整理隊形,一邊與試圖擴大戰果的齊軍小隊纏斗。
見周軍陣腳不亂,將騎兵可能的沖鋒方向全部堵死,高長恭明白時機已過。
他立馬橫槊,高聲招呼手下騎兵:“撤!”
先前分散襲擾的小隊迅速擺脫纏斗,向著來時方向聚攏撤離。
周軍將領見此,欲上前追擊,卻被宇文憲攔住:“莫要節外生枝,隨他們去吧!整頓軍備,歇息片刻,繼續向北進發!”
…………
而洛陽通往北方的官道上,高儼親率的數萬主力大軍,也已卷起漫天煙塵,正以最快的速度,朝著同一方向,洶涌趕去。
朔風卷動著邙山以北荒原上的枯草,帶來刺骨的寒意。
高長恭率領的三千精騎,掠過蒼茫大地,返回到高儼親率的主力大軍陣前。
風塵仆仆的高長恭摘下猙獰的鬼面,露出帶著汗跡與冷峻的面容,向立馬于軍前的高儼行禮,聲音清晰而快速:
“殿下!臣突襲宇文憲后軍,焚其部分糧草輜重,略微延緩其行軍速度!”
他話鋒一轉,語氣凝重:“然宇文憲處置極快!其親率衛隊斷后壓陣,臨危不亂,指揮若定。其前軍、中軍更是不顧后方,加速北進,毫無戀戰糾纏之意。”
高長恭抬起頭,眼中帶著一絲未能達成重創目標的遺憾:“臣見其防御嚴密,軍令嚴正,恐反墮其牽制之算,故即令收兵。此戰,僅止于遲滯其小股后隊,擾其一時,然其主力元氣未損,北遁之速,絲毫未減!”
寒風在高儼耳畔呼嘯,他年輕的臉上沒有絲毫輕怠,聽完高長恭的匯報,目光如電掃向北方。
果然……宇文憲此番,是鐵了心要北上了。
高儼聲音沉穩,帶著十足的鎮靜與篤定:
“其人棄河陰重鎮,燒糧斷尾,不惜一切代價加速北上!其圖謀已昭然若揭——必是要與韋孝寬、突厥那俟斤合兵,三路夾擊,意在畢其功于一役,圍攻斛律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