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008)市場恐慌(別人恐懼?)
- 辭職失業者,京城銀行股新賽道
- 菩提在
- 1880字
- 2025-08-15 16:14:18
第六章:黑天鵝與心湖的漣漪
顧一凡的研究熱情,
持續了不到一周,就被一記來自現實的悶棍,
狠狠敲醒。
那是一個陰沉的早晨。
他習慣性地打開,財經新聞APP,一條加粗的標題,
像冰冷的毒蛇鉆進他的眼睛:
【突發!區域性銀行風險暴露,監管緊急介入!市場擔憂金融風險蔓延,銀行股全線重挫!】
緊接著,第二條推送:
權威數據:一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小幅攀升,凈息差持續承壓,盈利前景蒙陰!
專家警示:銀行股‘至暗時刻’或未結束!】
顧一凡的心猛地一沉。
他迅速打開股票軟件,一片刺眼的慘綠!
他關注的六家國有大行,無一幸免,跌幅普遍在3%-5%!
他昨天才覺得“撿到寶”的工行,股價從4.83元,
瞬間跌到了4.68元!
農行跌破了3元!他粗略一算,如果昨天他真金白銀買了,
僅僅一夜之間,賬面上就浮虧了好幾個點!
有點慌,像冰冷的潮水,瞬間淹沒了剛剛建立起來的,那點理性認知。
那些他還沒完全搞懂的“壞賬”、“凈息差”、“風險蔓延”等詞匯,
此刻化作了猙獰的巨獸,在他腦海中咆哮。
新聞評論區更是充斥著悲觀論調:
“XX銀行要完蛋了!趕緊跑!”
“壞賬那么多,分紅遲早砍!”
“經濟不行了,銀行是重災區!”
“價值投資?笑話!現在是‘逃命’的時候!”
“別人恐懼…”巴菲特的格言,在耳邊響起,此刻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顧一凡只覺得自己的手在抖,胃在抽搐。
他死死盯著屏幕上跳動的綠色數字,那不僅僅是股價,
仿佛是他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一點希望,正在被無情地蒸發。
“完了…長老說的寒冬,比想象的更冷…這哪是打折,這是要破產了吧?”
他腦子里一片混亂。
昨天還覺得是金子,今天怎么看都像燙手的山芋,
甚至可能是深不見底的陷阱。
要不要趕緊“割肉”跑掉?
雖然只是模擬,但這種恐懼感無比真實。
他仿佛看到自己那點,可憐的積蓄在暴跌中化為烏有,剛燃起的希望之火被徹底澆滅。
他坐立不安,在狹小的房間里來回踱步。
手機不斷推送著銀行股的暴跌信息和悲觀分析,每一條都像針扎在他心上。
他想起了被裁員時的無助感,那種對未來的巨大恐懼,此刻卷土重來,
甚至更加強烈——因為這一次,似乎是他自己“主動”跳進了火坑。
他抓起手機,手指顫抖著,幾乎要撥通長老的電話求救。
但在按下撥號鍵的前一刻,他停住了。
長老沉靜的眼神,和話語浮現在腦海:
“股價漲跌,皆是外相…你的錨,是它的內在價值…”
“投資它們,正是你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場…”
“外相…道場…”
顧一凡喃喃自語,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強迫自己離開,不斷跳動的行情軟件,關掉了那些制造恐慌的新聞推送。
他深吸幾口氣,努力平復狂跳的心臟。
他重新坐回電腦前,打開了工商銀行那份他還沒完全看懂的年報。
他跳過那些嚇人的標題,直接翻到“主要財務指標”和“經營討論與分析”。
他盯著那幾個核心數字:
不良貸款率:1.38%(雖然比去年微升,但遠低于新聞里說的那個出問題的城商行,
“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年報里解釋,撥備覆蓋率高達215%,意味著有充足的準備金覆蓋可能的損失。)
凈利潤:3600多億!(即使經濟不好,它依然是個好的賺錢機器。)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13%以上!(遠超監管要求,非常穩健。)
他又看了看昨天計算的股息率:6.29%。
即使股價跌了,只要分紅不變(年報里沒有要削減的跡象),股息率反而更高了!
分紅來源是實實在在的利潤,而利潤雖然增長放緩,但基礎依然龐大。
“水面起了風暴…但大河本身,真的斷流了嗎?真的傷筋動骨了嗎?”
顧一凡問自己。
他回想著長老的話:
“大河奔流,雖有曲折,但方向不改。”
一次區域性銀行的風險事件,真的能摧毀,這些根基深厚的國有大行嗎?
市場恐慌性的拋售,是不是反應過度了?
恐懼感依然存在,但最初的慌亂漸漸平息。
一種更加復雜的情緒取而代之:
一種在恐懼中努力,保持清醒的掙扎,一種試圖穿透迷霧,看清本質的倔強。
他意識到,真正的考驗不是知識的匱乏,而是面對市場恐慌時,
能否守住內心,那點脆弱的理性,能否不被“外相”所轉。
他拿起筆,在筆記本上,顫抖著卻堅定地寫下:
【模擬操作記錄】
日期:X月X日(暴跌日)
操作:
以當前價 4.68元,買入 1000股工行股票。
理由:
1. PB更低(4.68÷ 9.45≈ 0.495),更便宜!
2.股息率更高(0.3035÷ 4.68≈ 6.49%)!
3.核心財務指標穩健(不良率可控,撥備高,資本足)。
4.市場恐慌(別人恐懼?),事件沖擊短期情緒,未傷及大河根本。
心態:
恐懼!
手抖!
但…嘗試相信價值,而非情緒。此為煉心。
寫完最后一個字,顧一凡仿佛虛脫一般靠在了椅背上。
后背已被冷汗浸濕。
他知道,這筆模擬買入,可能明天會繼續虧損。
但此刻,他完成了一次對內心恐懼的小小抗爭。
他第一次嘗試著,在市場的驚濤駭浪中,
努力去尋找并錨定那沉在水底的“河床”——價值。
心湖的漣漪依然未平,但風暴眼中心,似乎有了一絲微弱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