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羅家將來襲

《羅家將:虎嘯龍吟》

第一章白虎降世

隋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燕山腳下,北平王府內一片喜氣洋洋。北平王羅藝站在庭院中,抬頭望著天際,只見一顆耀眼的白虎星劃破夜空,墜向王府方向。他不禁心中一動,這是吉兆啊!

“老爺,夫人誕下一位公子!“家丁匆忙來報。

羅藝大喜過望,快步走向內室。剛到門口,就聽見嬰兒響亮的哭聲,仿佛預示著這個孩子將來的不凡。他走進房間,看到妻子秦蕊珠正虛弱地躺在床上,懷中抱著一個裹著錦被的嬰兒。

“老爺,你看我們的兒子多俊啊。“秦蕊珠微笑著說。

羅藝接過孩子,仔細端詳著嬰兒的面容,只見他皮膚白皙,眉清目秀,隱隱透著一股英氣。“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羅藝贊嘆道,“就叫他羅成吧。“

此時,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突然出現在房門口。羅藝驚訝地抬頭,認出這是瓦崗寨的軍師徐茂公。“徐先生何時到的?怎么不通知一聲?“羅藝連忙起身相迎。

徐茂公微笑著擺擺手,示意羅藝不必多禮。他走到羅成面前,仔細打量著這個嬰兒,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此子不凡啊。“徐茂公感嘆道,“我觀天象,見白虎星降世,特來一探究竟。果然,此子乃白虎星轉世,將來必成一代名將。“

羅藝聞言大喜,連忙請徐茂公為兒子算上一卦。徐茂公取出八卦盤,仔細推演了一番,臉上露出驚訝之色。“恭喜羅王,令郎不僅是白虎星轉世,且有七十三歲陽壽,福澤深厚啊!“徐茂公笑著說,“他將成為大唐的擎天玉柱,立下赫赫戰功。“

羅藝夫婦聞言大喜,連忙感謝徐茂公。徐茂公又叮囑了幾句,便告辭離去。羅藝看著懷中的兒子,心中充滿了期待。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讓羅成成為一名文武雙全的英雄。

第二章少年英才

時光荏苒,轉眼間羅成已經十八歲。他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表人才。更難得的是,他天賦異稟,武藝高強,尤其是羅家槍法,已得父親真傳,出神入化。

這一日,羅成正在后花園練習槍法。只見他手持銀槍,身形矯健,槍法如梨花暴雨,令人目不暇接。忽然,他收槍而立,對著空氣一拱手:“徐叔父,您來了。“

徐茂公從假山后走出來,微笑著點頭:“好小子,果然機敏過人。“他走到羅成面前,上下打量著這個年輕人,滿意地點點頭,“幾年不見,賢侄的武藝又精進了不少啊。“

“徐叔父過獎了。“羅成謙虛地說,“侄兒這點本事,比起叔父的神機妙算,還差得遠呢。“

徐茂公哈哈大笑:“賢侄不必妄自菲薄。你乃白虎星轉世,天生將才。將來平定天下,還得靠你們這些少年英雄啊。“他頓了頓,又道,“我此次前來,是想請賢侄下山,助我瓦崗寨一臂之力。“

羅成沉吟片刻,說道:“叔父有所不知,近日突厥犯邊,父親正準備領兵出征。此時我若離開,恐怕不妥。“

徐茂公點點頭:“賢侄孝心可嘉。也罷,等羅王凱旋,你再來瓦崗寨找我不遲。“說完,他又仔細看了看羅成,欲言又止。

“叔父有話不妨直說。“羅成看出徐茂公的猶豫。

徐茂公嘆了口氣:“賢侄,你天生將才,但若想長壽,需謹記'忠、孝、仁、義、信'五字。若有違背,恐折陽壽。“

羅成聞言心中一驚,但隨即笑道:“叔父放心,侄兒記下了。“

徐茂公又叮囑了幾句,便告辭離去。羅成望著徐茂公遠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第三章情定竇線娘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竇建德在河北起兵反隋,自稱夏王。他有一女,名叫竇線娘,年方十六,生得花容月貌,武藝高強,尤其擅長使一桿方天畫戟,練就一手金丸彈絕技,百發百中。

這一日,竇線娘隨父親出征,迎戰前來征討的羅藝大軍。兩軍對陣,竇線娘縱馬而出,英姿颯爽。羅成見狀,也催馬上前,兩人四目相對,竟都生出一種莫名的好感。

“來將何人?可敢與本姑娘一戰?“竇線娘高聲喝道。

“在下羅成,特來領教姑娘高招。“羅成微笑著回答。

兩人隨即交戰,戰了二十回合,不分勝負。羅成心中暗贊:“好一個巾幗英雄!“竇線娘也在心中感嘆:“好一個英俊少年!“

忽然,羅成虛晃一槍,撥馬便走。竇線娘不知是計,拍馬追趕。羅成忽然回馬一箭,竇線娘眼疾手快,伸手接住。她也不示弱,取出金丸彈,對準羅成射去。羅成側身躲過,伸手一抄,竟將金丸彈接在手中。

兩人相視一笑,竟都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意。竇線娘見羅成接住金丸彈,心中更是暗生情愫。她調轉馬頭,對羅成說道:“今日天色已晚,改日再與將軍切磋。“說完,帶領女兵回營去了。

羅成望著竇線娘遠去的背影,心中也泛起了漣漪。回到營中,他輾轉難眠,眼前總是浮現出竇線娘的身影。

此后,兩人又多次在戰場上相遇,每次交戰,都手下留情,暗送秋波。漸漸地,兩人竟在戰場上私定了終身。

第四章金殿賜婚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建立唐朝。羅藝見隋朝大勢已去,便率部歸降唐朝,被封為燕郡王。羅成也隨父歸唐,被封為越國公。

此時,竇建德已被唐軍擊敗,投降唐朝。竇線娘也隨父歸降。李淵得知羅成與竇線娘早已私定終身,便在金殿上為他們賜婚。

“羅愛卿,竇愛卿,朕聞你們二人早已情投意合,今日朕就為你們主持婚禮,如何?“李淵笑著說道。

羅成和竇線娘聞言大喜,連忙跪下謝恩。徐茂公在一旁看著,微笑著點頭。

不久,羅成與竇線娘的婚禮在長安舉行,盛況空前。婚后,兩人恩愛有加,形影不離。

一年后,竇線娘生下一個男孩,取名羅通。羅成望著襁褓中的兒子,心中充滿了喜悅。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將羅家槍法傳授給兒子,讓羅家將的威名世代相傳。

第五章羅通出世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羅通出生在一個武將世家。他生得眉清目秀,聰慧過人,深得祖父羅藝和父親羅成的喜愛。

羅通三歲時,羅藝便開始教他識字讀書。五歲時,羅成開始教他練習武藝。羅通天賦異稟,小小年紀,便已展現出驚人的武學天賦。

“父親,這招回馬槍我已經練了上百遍了,為什么還是使不好呢?“小羅通一臉困惑地問。

羅成微笑著摸摸兒子的頭:“通兒,習武之道,貴在持之以恒。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自然能體會其中的奧妙。“

羅通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繼續練習槍法。

這一日,徐茂公前來拜訪羅成。他看到正在練習槍法的羅通,不禁眼前一亮:“好一個少年英雄!“他走到羅通面前,仔細打量著這個孩子,“此子將來必成大器。“

羅成笑著說:“徐叔父過獎了。通兒年紀還小,武藝還很粗淺。“

徐茂公搖搖頭:“非也非也。此子天賦異稟,將來成就恐怕不在你之下。“他轉向羅通,問道,“孩子,你長大了想做什么?“

羅通挺起胸膛,大聲說道:“我要像祖父和父親一樣,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大將軍,保家衛國,建功立業!“

徐茂公哈哈大笑:“好!有志氣!將來必成大器!“

羅成看著兒子,心中充滿了欣慰。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將畢生所學傳授給羅通,讓羅家將的威名代代相傳。

第六章羅成歸天

龍朔三年(公元663年),羅成已經六十三歲了。他一生南征北戰,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如今,他已經告老還鄉,在家中安享晚年。

這一日,羅成正在后花園中練習槍法。雖然年事已高,但他的槍法依然嫻熟,虎虎生風。忽然,他感到一陣頭暈目眩,手中的銀槍“當啷“一聲掉在地上。

“父親!“羅通見狀,連忙上前扶住羅成。

羅成擺擺手,示意自己沒事。他望著天空,長嘆一聲:“看來,我的大限將至了。“

羅通聞言大驚:“父親何出此言?您身體一向康健,怎么會...“

羅成微笑著搖搖頭:“通兒,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為父已經活到六十三歲,比徐茂公當年算的還多活了十年,知足了。“

當天晚上,羅成把家人召集到床前,囑咐后事。他拉著羅通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通兒,為父一生無愧于天地,無愧于大唐。你要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重。羅家槍法,你要好好練習,將來傳授給你的子孫。“

羅通含淚點頭:“父親放心,孩兒一定謹記您的教誨。“

第二天清晨,羅成在睡夢中安然離世,享年六十三歲。消息傳到長安,唐高宗李治悲痛不已,追封羅成為“忠勇公“,并親自題寫墓碑。

羅成去世后,羅通繼承了越國公的爵位,繼續為大唐效力。他牢記父親的教誨,苦練武藝,等待著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機會。

第七章羅通掃北

貞觀四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攻打東突厥國。不料,唐軍在牧羊關被圍困,形勢危急。

程咬金殺出重圍,回到長安搬救兵。唐太宗下詔,命各府蔭襲小爵主在教場比武,爭奪二路掃北元帥之位。

這一日,教場上熱鬧非凡,各路小爵主紛紛前來比武。羅通也來了,他身著白袍,手持銀槍,英姿颯爽。

比賽開始后,羅通武藝超群,連敗數人。最后,他與蘇定方的兒子蘇麟交手。兩人大戰三十回合,羅通一槍刺中蘇麟的鎧甲,將他挑落馬下。

“好!“圍觀的眾人齊聲喝彩。

程咬金大喜,連忙向唐太宗稟報:“陛下,羅通武藝高強,可掛二路掃北元帥之印。“

唐太宗點頭同意,任命羅通為二路掃北元帥,領兵前去救駕。

羅通掛帥出征,帶領大軍浩浩蕩蕩向北進發。一路上,他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很快,唐軍就打到了牧羊關下。

羅通單騎來到關下,高聲喊道:“我乃二路掃北元帥羅通,特來救駕。快開城門!“

守城的蘇定方在城樓上看到羅通,心中暗恨。他想起自己的兒子蘇麟被羅通擊敗,心中便生出一計:“羅元帥,你既然來了,就先去殺退城外的番兵,再來救駕吧。“

羅通聞言大怒,但他知道此時不宜與蘇定方計較,便撥轉馬頭,帶領大軍向番兵殺去。

羅通奮勇殺敵,連破番兵數陣。最后,他來到了北番元帥祖車輪的大營前。祖車輪親自出戰,與羅通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好一個少年英雄!“祖車輪贊嘆道,“如果你肯歸順我北番,我就保你做個平北大將軍。“

羅通冷笑一聲:“我乃大唐忠臣,豈肯投降你們這些番邦蠻夷!“說完,他挺槍直刺祖車輪。

祖車輪也不示弱,揮刀迎戰。兩人又大戰了三十回合,依然不分勝負。這時,天色已晚,雙方各自收兵回營。

回到營中,羅通正在思考破敵之策,忽然有士兵來報:“啟稟元帥,外面有一位自稱屠爐公主的女子求見。“

羅通聞言,心中疑惑,便命人將屠爐公主請進來。

屠爐公主走進帳中,羅通眼前一亮。只見她生得國色天香,英姿颯爽,手持一把飛刀,腰間掛著一個錦囊。

“你就是羅通?“屠爐公主上下打量著羅通。

“正是在下。不知公主深夜來訪,有何貴干?“羅通問道。

屠爐公主微微一笑:“我聽說你武藝高強,特來領教。“

羅通聞言,不禁有些生氣:“公主可知現在是什么時候?兩軍對壘,生死未卜,你卻要和我比武?“

屠爐公主笑道:“怎么,你害怕了?“

羅通被激怒了:“好!既然公主有此雅興,羅某就奉陪到底。“

兩人來到帳外,各執兵器,開始比武。羅通使槍,屠爐公主使刀,你來我往,戰在一起。

兩人戰了五十回合,依然不分勝負。羅通心中暗暗佩服:“好一個厲害的女子!“屠爐公主也在心中贊嘆:“好一個少年英雄!“

忽然,屠爐公主虛晃一刀,跳出圈外:“好了,我認輸了。“

羅通收槍而立,疑惑地看著屠爐公主:“公主何出此言?“

屠爐公主微笑著說:“羅將軍武藝高強,我自愧不如。不過,我有一個條件,如果你答應,我就幫你破敵。“

“什么條件?“羅通問道。

屠爐公主臉一紅,輕聲說道:“我要你娶我為妻。“

羅通聞言大驚:“這...公主,此事萬萬不可。我乃大唐元帥,怎能娶你這北番女子?“

屠爐公主正色道:“羅將軍,你可知道,我是北番國王的女兒,如果你娶了我,我就可以說服父王歸順大唐。這樣,兩國就可以罷兵言和,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羅通沉思良久,終于點頭答應:“好吧,我答應你。不過,你必須先幫我破敵,救我主上。“

屠爐公主大喜:“一言為定!“

第二天,在屠爐公主的幫助下,羅通率軍大破北番軍,救出了唐太宗。北番國王見大勢已去,只好歸順大唐。

第八章洞房風波

掃北勝利后,羅通班師回朝。唐太宗大喜,封羅通為“掃北王“,并為他和屠爐公主主持婚禮。

婚禮當天,長安城張燈結彩,熱鬧非凡。羅通身著大紅喜袍,屠爐公主身著鳳冠霞帔,兩人在金殿上拜了天地,然后回到府中。

晚上,羅通來到洞房,卻見屠爐公主正坐在床邊,低頭不語。

“公主。“羅通輕聲喚道。

屠爐公主抬起頭,眼中含著淚水:“羅將軍,你是不是不喜歡我?“

羅通嘆了口氣:“公主,我答應娶你,只是為了兩國和平。我心中...已有了意中人。“

屠爐公主聞言,淚水奪眶而出:“原來如此。既然你不喜歡我,又何必勉強自己?“

羅通沉默不語。他確實不喜歡屠爐公主,只是為了國家大義,才答應這門婚事。

忽然,屠爐公主擦干眼淚,站起身來:“羅將軍,既然你不喜歡我,我也不會勉強你。不過,我有一個請求。“

“公主請講。“羅通說。

屠爐公主從腰間取下錦囊,遞給羅通:“這是我祖傳的飛刀,百發百中。你收下它,日后若有危難,或許能派上用場。“

羅通接過錦囊,心中有些感動:“多謝公主。“

屠爐公主微微一笑:“羅將軍,我們雖然做不成夫妻,但可以做朋友。以后,如果你有什么困難,盡管來找我。“

說完,屠爐公主轉身走出洞房。羅通望著她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第二天,羅通向唐太宗請罪:“陛下,臣有罪。臣不能與屠爐公主成婚,請陛下治罪。“

唐太宗聞言,大吃一驚:“這是為何?“

羅通將事情的原委說了一遍。唐太宗聽完,沉默良久,終于嘆了口氣:“罷了罷了。既然如此,朕就賜你和屠爐公主做個異姓兄妹吧。“

羅通和屠爐公主聞言大喜,連忙跪下謝恩。從此,兩人以兄妹相稱,互相敬重。

第九章戴無雙出現

掃北之戰后,羅通回到長安,繼續擔任越國公。這一日,他正在府中練習槍法,忽然有士兵來報:“啟稟元帥,外面有一位自稱戴無雙的女子求見。“

羅通聞言,心中疑惑:“戴無雙?我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他想了想,便命人將戴無雙請進來。

戴無雙走進府中,羅通眼前一亮。只見她生得如花似玉,英姿颯爽,手持一把長劍,腰間掛著一個玉墜。

“你就是羅通?“戴無雙問道。

“正是在下。不知姑娘找羅某有何貴干?“羅通問道。

戴無雙微微一笑:“我聽說你武藝高強,特來領教。“

羅通聞言,不禁有些生氣:“怎么又是一個來比武的?“他剛要拒絕,卻見戴無雙已經拔出了長劍。

“請!“戴無雙做了個請的手勢。

羅通無奈,只好拿起銀槍,與戴無雙戰在一起。兩人你來我往,大戰了三十回合,依然不分勝負。

“好一個巾幗英雄!“羅通贊嘆道。

戴無雙微微一笑:“你也不差。“說完,她收劍入鞘,“我今天來,不是真的要和你比武的。“

“那你為何而來?“羅通問道。

戴無雙正色道:“我聽說你是掃北元帥,武藝高強,特來投靠。我想加入你的麾下,為大唐效力。“

羅通聞言,有些驚訝:“你一個女子,為何要從軍?“

戴無雙嘆了口氣:“實不相瞞,我本是江南人士,因家鄉被突厥人侵擾,父母雙亡,我僥幸逃脫。我發誓要為父母報仇,所以才來投奔你。“

羅通聞言,不禁心生憐憫:“既然如此,你就留在我府中,做個女護衛吧。“

戴無雙大喜,連忙跪下謝恩:“多謝元帥收留!“

從此,戴無雙留在了羅通府中,擔任女護衛長。她武藝高強,辦事干練,深得羅通信任。漸漸地,兩人之間產生了感情。

第十章羅通娶妻

時光荏苒,轉眼間羅通已經到了而立之年。這一日,程咬金來到羅通府中,見到戴無雙,不禁眼前一亮。

“好一個標致的姑娘!“程咬金贊嘆道,“不知她是誰?“

羅通微笑著說:“她叫戴無雙,是我的女護衛長。“

程咬金眼珠一轉,笑道:“羅賢侄,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成個家了。我看這位戴姑娘就很不錯,不如我做個媒,讓你們結成連理如何?“

羅通聞言,不禁有些臉紅:“程叔父說笑了。無雙姑娘武藝高強,我...我怕配不上她。“

戴無雙在一旁聽了,也不禁臉紅心跳。

程咬金哈哈大笑:“你們兩個郎才女貌,天造地設,有什么配不上的?這事就這么定了,我去稟報陛下,讓他為你們主持婚禮。“

不久,在唐太宗的主持下,羅通與戴無雙喜結連理。婚后,兩人恩愛有加,形影不離。

一年后,戴無雙生下一個男孩,取名羅章。羅通望著襁褓中的兒子,心中充滿了喜悅。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將羅家槍法傳授給兒子,讓羅家將的威名世代相傳。

第十一章羅章出世

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羅章出生在一個武將世家。他生得虎頭虎腦,聰明伶俐,深得祖父羅通和父親羅章的喜愛。

羅章三歲時,羅通開始教他識字讀書。五歲時,羅通開始教他練習武藝。羅章天賦異稟,小小年紀,便已展現出驚人的武學天賦。

“父親,這招回馬槍我已經練了上百遍了,為什么還是使不好呢?“小羅章一臉困惑地問。

羅通微笑著摸摸兒子的頭:“章兒,習武之道,貴在持之以恒。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自然能體會其中的奧妙。“

羅章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繼續練習槍法。

這一日,徐茂公前來拜訪羅通。他看到正在練習槍法的羅章,不禁眼前一亮:“好一個少年英雄!“他走到羅章面前,仔細打量著這個孩子,“此子將來必成大器。“

羅通笑著說:“徐叔父過獎了。章兒年紀還小,武藝還很粗淺。“

徐茂公搖搖頭:“非也非也。此子天賦異稟,將來成就恐怕不在你之下。“他轉向羅章,問道,“孩子,你長大了想做什么?“

羅章挺起胸膛,大聲說道:“我要像祖父和父親一樣,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大將軍,保家衛國,建功立業!“

徐茂公哈哈大笑:“好!有志氣!將來必成大器!“

羅通看著兒子,心中充滿了欣慰。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將畢生所學傳授給羅章,讓羅家將的威名代代相傳。

第十二章羅通歸天

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羅通已經六十八歲了。他一生南征北戰,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如今,他已經告老還鄉,在家中安享晚年。

這一日,羅通正在后花園中練習槍法。雖然年事已高,但他的槍法依然嫻熟,虎虎生風。忽然,他感到一陣頭暈目眩,手中的銀槍“當啷“一聲掉在地上。

“父親!“羅章見狀,連忙上前扶住羅通。

羅通擺擺手,示意自己沒事。他望著天空,長嘆一聲:“看來,我的大限將至了。“

羅章聞言大驚:“父親何出此言?您身體一向康健,怎么會...“

羅通微笑著搖搖頭:“章兒,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為父已經活到六十八歲,知足了。“

當天晚上,羅通把家人召集到床前,囑咐后事。他拉著羅章的手,語重心長地說:“章兒,為父一生無愧于天地,無愧于大唐。你要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重。羅家槍法,你要好好練習,將來傳授給你的子孫。“

羅章含淚點頭:“父親放心,孩兒一定謹記您的教誨。“

第二天清晨,羅通在睡夢中安然離世,享年六十八歲。消息傳到長安,唐高宗李治悲痛不已,追封羅通為“忠勇公“,并親自題寫墓碑。

羅通去世后,羅章繼承了越國公的爵位,繼續為大唐效力。他牢記父親的教誨,苦練武藝,等待著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機會。

第十三章羅章建功

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西突厥犯邊,唐高宗任命羅章為征西元帥,領兵前去征討。

羅章掛帥出征,帶領大軍浩浩蕩蕩向西進發。一路上,他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很快,唐軍就打到了西突厥的都城下。

西突厥國王派他的弟弟鐵雷八寶出戰。鐵雷八寶手持一把大錘,力大無窮,連斬唐軍數員大將。

羅章見狀,大怒,親自出陣迎戰。兩人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羅章暗暗稱贊:“好一個番將!“

“你就是羅章?“鐵雷八寶問道。

“正是在下。“羅章回答。

“聽說你是越國公羅通的兒子,果然名不虛傳。“鐵雷八寶贊嘆道,“如果你肯歸順我西突厥,我就保你做個平西大將軍。“

羅章冷笑一聲:“我乃大唐忠臣,豈肯投降你們這些番邦蠻夷!“說完,他挺槍直刺鐵雷八寶。

鐵雷八寶也不示弱,揮錘迎戰。兩人又大戰了三十回合,依然不分勝負。這時,羅章心生一計,假裝不敵,撥馬便走。

鐵雷八寶不知是計,拍馬追趕。羅章忽然使出羅家槍法中的絕招“回馬槍“,一槍刺中鐵雷八寶的咽喉。

“好一個回馬槍!“鐵雷八寶贊嘆一聲,便氣絕身亡。

羅章率軍乘勝追擊,很快就攻破了西突厥的都城。西突厥國王無奈,只好投降。

羅章平定西突厥后,班師回朝。唐高宗大喜,封羅章為“平西王“,并賜給他許多金銀珠寶。

第十四章羅章娶妻

武則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羅章已經二十六歲了。這一日,他正在府中練習槍法,忽然有士兵來報:“啟稟元帥,外面有一位自稱洪月娥的女子求見。“

羅章聞言,心中疑惑:“洪月娥?我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他想了想,便命人將洪月娥請進來。

洪月娥走進府中,羅章眼前一亮。只見她生得國色天香,英姿颯爽,手持一把繡鸞刀,腰間掛著一個香囊。

“你就是羅章?“洪月娥問道。

“正是在下。不知姑娘找羅某有何貴干?“羅章問道。

洪月娥微微一笑:“我聽說你武藝高強,特來領教。“

羅章聞言,不禁有些生氣:“怎么又是一個來比武的?“他剛要拒絕,卻見洪月娥已經拔出了繡鸞刀。

“請!“洪月娥做了個請的手勢。

羅章無奈,只好拿起銀槍,與洪月娥戰在一起。兩人你來我往,大戰了三十回合,依然不分勝負。

“好一個巾幗英雄!“羅章贊嘆道。

洪月娥微微一笑:“你也不差。“說完,她收刀入鞘,“我今天來,不是真的要和你比武的。“

“那你為何而來?“羅章問道。

洪月娥正色道:“我聽說你是征西元帥,武藝高強,特來投靠。我想加入你的麾下,為大唐效力。“

羅章聞言,有些驚訝:“你一個女子,為何要從軍?“

洪月娥嘆了口氣:“實不相瞞,我本是西涼人士,因家鄉被吐蕃人侵擾,父母雙亡,我僥幸逃脫。我發誓要為父母報仇,所以才來投奔你。“

羅章聞言,不禁心生憐憫:“既然如此,你就留在我府中,做個女護衛吧。“

洪月娥大喜,連忙跪下謝恩:“多謝元帥收留!“

從此,洪月娥留在了羅章府中,擔任女護衛長。她武藝高強,辦事干練,深得羅章信任。漸漸地,兩人之間產生了感情。

這一日,程咬金來到羅章府中,見到洪月娥,不禁眼前一亮。

“好一個標致的姑娘!“程咬金贊嘆道,“不知她是誰?“

羅章微笑著說:“她叫洪月娥,是我的女護衛長。“

程咬金眼珠一轉,笑道:“羅賢侄,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成個家了。我看這位洪姑娘就很不錯,不如我做個媒,讓你們結成連理如何?“

羅章聞言,不禁有些臉紅:“程叔父說笑了。月娥姑娘武藝高強,我...我怕配不上她。“

洪月娥在一旁聽了,也不禁臉紅心跳。

程咬金哈哈大笑:“你們兩個郎才女貌,天造地設,有什么配不上的?這事就這么定了,我去稟報陛下,讓她為你們主持婚禮。“

不久,在武則天的主持下,羅章與洪月娥喜結連理。婚后,兩人恩愛有加,形影不離。

一年后,洪月娥生下一個男孩,取名羅昌。羅章望著襁褓中的兒子,心中充滿了喜悅。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將羅家槍法傳授給兒子,讓羅家將的威名世代相傳。

第十四章羅章歸天

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721年),羅章已經六十九歲了。他一生南征北戰,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如今,他已經告老還鄉,在家中安享晚年。

這一日,羅章正在后花園中練習槍法。雖然年事已高,但他的槍法依然嫻熟,虎虎生風。忽然,他感到一陣頭暈目眩,手中的銀槍“當啷“一聲掉在地上。

“父親!“羅昌見狀,連忙上前扶住羅章。

羅章擺擺手,示意自己沒事。他望著天空,長嘆一聲:“看來,我的大限將至了。“

羅昌聞言大驚:“父親何出此言?您身體一向康健,怎么會...“

羅章微笑著搖搖頭:“昌兒,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為父已經活到六十九歲,知足了。“

當天晚上,羅章把家人召集到床前,囑咐后事。他拉著羅昌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昌兒,為父一生無愧于天地,無愧于大唐。你要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重。羅家槍法,你要好好練習,將來傳授給你的子孫。“

羅昌含淚點頭:“父親放心,孩兒一定謹記您的教誨。“

第二天清晨,羅章在睡夢中安然離世,享年六十九歲。消息傳到長安,唐玄宗李隆基悲痛不已,追封羅章為“忠勇公“,并親自題寫墓碑。

羅章去世后,羅昌繼承了越國公的爵位,繼續為大唐效力。他牢記父親的教誨,苦練武藝,等待著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機會。

第十五章羅家將傳奇

羅昌繼承父位后,繼續為大唐效力。他牢記祖父和父親的教誨,勤練武藝,關心百姓,成為了一位德才兼備的大將軍。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羅昌跟隨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平定叛亂,立下了赫赫戰功。

“羅家槍法,名不虛傳!“郭子儀贊嘆道。

羅昌謙虛地說:“郭元帥過獎了。我羅家槍法,代代相傳,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羅昌結識了許多英雄豪杰,如秦瓊的后人秦洪、程咬金的后人程友春等。他們一起出生入死,共同保衛大唐江山。

“羅家將,秦家將,程家將,我們一起,定能平定叛亂,重振大唐!“羅昌豪邁地說。

“對!我們一起,保家衛國!“秦洪和程友春齊聲應和。

在羅昌等人的努力下,安史之亂終于被平定。唐玄宗回到長安后,論功行賞,羅昌被封為“護國大將軍“,并賜給他許多金銀珠寶。

羅昌一生南征北戰,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活到了八十歲,無疾而終。臨終前,他把兒子羅英叫到床前,語重心長地說:“英兒,羅家槍法,你要好好練習,將來傳授給你的子孫。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重。“

羅英含淚點頭:“父親放心,孩兒一定謹記您的教誨。“

羅昌去世后,羅英繼承了越國公的爵位,繼續為大唐效力。他牢記父親的教誨,苦練武藝,關心百姓,成為了一位德才兼備的大將軍。

羅家將的傳奇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人們歌頌他們的英勇事跡,贊美他們的愛國精神。羅家將的威名,世代相傳,成為了大唐的一面旗幟。

結語

從羅成到羅章,羅家將三代人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氣概。

羅成雖然被徐茂公算出有七十三歲陽壽,但他一生光明磊落,忠肝義膽,活到了六十三歲,也算壽終正寢。羅通繼承父志,掛帥掃北,平定邊患,活到了六十八歲。羅章繼續征戰,平定西突厥,活到了六十九歲。他們雖然沒有活到徐茂公算出的歲數,但他們的一生,都在為國家和人民奮斗,死而無憾。

羅家將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貢獻。羅家將用他們的一生,詮釋了什么是忠誠,什么是擔當,什么是英雄。他們的精神,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激勵著后人不斷前進。

羅家將的傳奇,還在繼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连云港市| 白银市| 盐山县| 禹州市| 庆城县| 贡嘎县| 磐石市| 连城县| 平舆县| 揭阳市| 阳江市| 嘉祥县| 广饶县| 周口市| 永吉县| 甘孜县| 来宾市| 荣成市| 新沂市| 敖汉旗| 盖州市| 丹棱县| 合肥市| 平罗县| 西林县| 宜章县| 武陟县| 滦南县| 淳化县| 靖安县| 马关县| 星子县| 桂阳县| 临夏市| 四平市| 哈尔滨市| 鄄城县| 公安县| 云南省|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