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而高效的早交班結束后,病房里的氣氛陡然一變,仿佛空氣都凝固了幾分。
護士們加快了處理醫囑的速度,低年資醫生和實習生們則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白大褂,
深吸一口氣——令人敬畏的主任大查房,也就是私下里被戲稱為“死亡大查房”的時刻,即將開始。
鄧云跟在隊伍末尾,這已經是他第二次經歷這種陣仗,不像第一次那樣手足無措、全程懵逼了。
但這一次,他心中的弦繃得更緊。因為他很清楚,王主任的目光必然會更多地落在他身上,那場關于主刀資格的無聲競爭,從踏進病房的這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他不敢有絲毫怠慢,悄悄活動了一下手指,將腦海里復習過的知識點又快速過了一遍。
查房隊伍浩浩蕩蕩,如同巡游的魚群,從一個病房流向另一個病房。
最終,他們在8號床前停了下來。
這是一位患有腹股溝直疝的老大爺,正半靠在床上,看到這么多醫生進來,顯得有些緊張。
王主任站在床尾,拿起掛在床邊的病歷夾翻了翻,然后目光如探照燈般掃過身后的這群“學生”。
“好,老規矩,先考考基礎。”王主任的聲音平穩卻自帶威嚴,“第一個問題,直疝三角,由哪幾個解剖結構構成邊界?”
問題一出,幾個實習生的眼神下意識地飄忽起來,有人悄悄低頭,生怕和主任的目光對上。
王主任的視線在人群中掃了一圈,最后精準地落在了——
“趙小花,你來回答。”
被點名的研究生趙小花一個激靈,立刻挺直了腰板。
他雖然平時看起來有些咋咋呼呼,但基本功還算扎實。
這個問題屬于經典解剖知識,并不算難。
他深吸一口氣,語速略快但清晰地回答道:“報告主任,直疝三角,又稱Hesselbach三角。
它的三個邊界分別是:外側邊是腹壁下動脈,內側邊是腹直肌外側緣,下邊是腹股溝韌帶。”
回答完畢,她有些緊張地看著王主任。
王主任臉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嗯,回答正確。記住,這是和斜疝進行鑒別診斷的重要解剖基礎。”
趙小花暗暗松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淺笑,偷偷和旁邊的李雷交換了一個眼神。
鄧云在一旁默默聽著,心里也確認了趙小花的答案無誤。
但他知道,這僅僅是開胃小菜,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
王主任的問題,絕不會一直停留在這種背誦層面。
他的神經依舊緊繃著,等待著那可能隨時會落在他身上的、更富挑戰性的提問。
查房隊伍繼續向前移動,但空氣中的緊張感并未消散,反而更加濃重了。
查房隊伍如同一條凝重的河流,緩緩流過病房的走廊,最終在13床前再次匯聚。
鄧云的目光快速掃過床尾卡,大腦如同高速運轉的數據庫,
立刻檢索出了相關信息——他想起來了,這是劉主治醫生收治的一位病人,因“腹痛兩天”入院,當時的初步診斷是腸梗阻。
病人是一位中年男性,臉色顯得有些蒼白,鼻子里還插著胃腸減壓管,看到一大群白大褂圍過來,眼神里帶著些許不安和期待。
王主任照例先快速翻閱了病歷和最新的檢查報告,
查看了護理記錄上引流液的性質和量,隨后他那標志性的、帶著審視意味的目光再次投向身后的隊伍。
這一次,他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點名:
“李雷。”
作為博士生的李雷顯然早有準備,他從容地向前微踏半步,推了推眼鏡,姿態沉穩。
“說一下,腸梗阻的常規治療原則和主要方式。”王主任的問題清晰而直接,這是一個考察臨床處理思路的經典問題。
李雷沒有絲毫卡頓,條理清晰地回答道:“是,主任。腸梗阻的治療原則主要包括:解除梗阻、糾正因梗阻引起的全身性生理紊亂、以及防治并發癥。”
他稍作停頓,繼續細化,語速平穩,顯示出扎實的理論基礎:
“具體治療方式上,首先是非手術治療,也是基礎治療:
就是像這位患者現在這樣,通過鼻胃管吸引,減輕胃腸道壓力,減少腸腔內積氣和積液。
根據化驗結果,快速補充液體和電解質,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早期、聯合、足量應用針對革蘭氏陰性桿菌和厭氧菌的抗生素。
必要時給予腸外營養。
比如應用生長抑素類似物(如奧曲肽)減少消化液分泌,或者使用解痙藥緩解痙攣性疼痛。”
“其次,是手術治療。”李雷繼續說道,邏輯依舊清晰,“手術適應癥包括:確診為絞窄性腸梗阻、腫瘤引起的梗阻、經積極非手術治療無效或癥狀加重的單純性梗阻等。
手術方式根據術中情況決定,可能包括粘連松解、腸切除吻合、腸造口或短路手術等。”
回答完畢,李雷微微頷首,等待主任點評。
王主任臉上依舊沒什么表情,但眼神里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認可。
他簡單點評道:“嗯,回答得比較全面。記住,臨床上的關鍵在于準確判斷梗阻的類型和有無絞窄跡象,這決定了治療策略是保守還是緊急手術。”
李雷沉穩地點頭:“是,主任,我明白。”然后退回了隊伍中。
鄧云在一旁默默聽著,心里對李雷的扎實理論表示認可。
同時他也注意到,王主任開始從單純解剖提問轉向更貼近臨床管理的提問了。
這意味著,接下來可能輪到他問題,難度和深度都會增加。
突然,王主任那極具穿透力的目光越過人群,精準地鎖定了站在隊伍偏后位置的鄧云。
整個查房隊伍的氣氛瞬間為之一凝,所有人的視線或直接或間接地都聚焦過來。空氣仿佛都稠密了幾分。
“鄧云,”王主任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你來回答一下,腸梗阻有哪些鑒別診斷?”
問題拋出,干脆利落。
鄧云雖然早有預感這次查房自己肯定會被重點“關照”,但也沒想到王主任的“槍口”轉得這么快,第二個臨床問題就直接對準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