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反駁荀攸
- 曹操看見我了
- 正道逍遙
- 2367字
- 2025-08-23 07:44:18
不僅張遼來了,更有皇甫嵩麾下半數精銳,由副將周道統領。兩軍加在一起,近兩萬之眾,驟然現身,直教張猛心膽俱裂。
郭汜全軍亦不過三萬,何況對方陣中還有呂布這般猛虎似的人物。
張遼望著呂布,暗自搖頭,他也頗感無奈,呂布一個人就來挑釁郭汜的三萬部下,真不知該說他是魯莽,還是膽魄過人。
呂布見張遼周道來了,當即方天畫戟一指,聲震四野:“眾兒郎!隨我踏平敵營!”
“殺!”頓時萬眾齊應,直沖云霄。
呂布一馬當先,徑直殺進郭汜大營,方天畫戟左右翻飛,守門的西涼兵如割麥般倒下。
張遼緊隨其后,大刀上下翻飛,所向披靡。周道指揮大軍從兩翼包抄,很快便控制了營壘的各處要道。
西涼軍本就軍心渙散,又遭大軍圍攻,頓時土崩瓦解。
有人試圖抵抗,但很快就被并州軍淹沒;有人跪地求饒;更多人則四散奔逃。
張猛與張遼勉強打了十幾回合,已是險象環生,虛晃一槍,撥馬便逃。
張遼豈容他走脫?當即取弓搭箭,一箭射中張猛后心。張猛慘叫一聲,跌落馬下,隨后被奔逃的亂軍和戰馬踏為肉泥。
主帥副將皆亡,西涼軍徹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呂布的人馬如入無人之境,很快便控制了整個大營。
秦義回到洛陽,得知呂布這邊已經順利接管了郭汜的部眾,洛陽的各處城門,也被并州軍把守。
秦義四處看了看,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即找到張遼,“文遠,分出兩百精銳,隨我同往廷獄一趟。”
廷獄高墻漸近,秦義勒馬抬手,身后騎兵頓時左右分開,將監獄入口圍得水泄不通。
“來者何人?”廷獄的守衛見狀,聲音都發了顫。
“在下秦義!速速開門迎降,可保性命!”
不一會,胡封帶人來了,他剛剛得到消息,得知郭汜竟然被呂布給殺了,胡封嚇壞了,嚇得根本不敢開門。
“冥頑不靈!”秦義懶得多費口舌,直接下令,“破門!”
并州軍士如潮水般涌向廷獄大門。撞木轟擊著厚實木門,發出沉悶巨響。不過片刻,門閂斷裂,大門洞開。
胡封帶著數十親兵堵在門內,面色慘白卻強作鎮定:“秦義!相國待你不薄,何故反叛?”
“董卓禍國,我等除賊興漢,何來反叛?”秦義面沉如水,揮手道:“殺!”
張遼帶人一擁而入,胡封拼死抵抗,但根本抵擋不住,不過一盞茶工夫,便被張遼一刀劈中肩胛,倒地不起。并州軍士如洪水般涌入監獄長廊。
秦義大步流星穿過陰暗走道,牢獄中腐臭之氣撲面而來。
到了里面,先把荀攸和何颙放了出來,在荀攸的提醒下,黃琬也得以獲救。
“秦主簿,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荀攸不解的問道。
“郭汜已經伏誅,洛陽現由呂將軍接管。”
三人聞言面面相覷,皆感到難以置信。
荀攸最先回過神來,起身整理破舊衣袍,鄭重施禮:“秦主簿大恩,沒齒不忘。既然郭汜已死,董卓西行,不知呂將軍接下來有何打算?”
“出去再說不遲。”秦義側身讓路,“請。”
“秦主簿,這獄中多有無辜之人,可否…”
秦義點頭,“公達仁心,秦某佩服。回頭我會仔細分辨一遍,凡是無辜者一律釋放。”
“如此甚好!”荀攸欣慰點頭。
走出廷獄,并州軍士正在維持秩序,安撫百姓。荀攸看著這一切,若有所思。
隨后,秦義帶著他們一同去見呂布。
“文略辛苦了!”呂布沖秦義點了點頭,轉而看向三位文人,“這三位想必就是荀公達、黃子琰、何伯求了?久仰大名!”
眾人分賓主落座,呂布簡要說明了誅殺郭汜、接管洛陽的經過,言辭間難掩得意之色。
做了這么好的事情,呂布巴不得別人多夸夸他。
荀攸沉思片刻,說道:“呂將軍誅殺國賊,光復洛陽,功在社稷。然今董卓西行,天下未定,攸有一言,不知當講否?”
“公達但說無妨。”呂布擺手道。
“當速速打開汜水關和虎牢關,引盟軍前來,此乃匡扶社稷的天賜良機。”荀攸聲音清朗,目光掃過在場眾人,“關東諸侯麾下兵多將廣,若得他們西進追擊,則董賊可擒,天子可救,漢室可興!”
黃婉、何颙紛紛附和:“理當如此!”
荀攸有這樣的想法,倒并不奇怪,因為袁紹他們的偽裝太過華麗,任誰都會把他們當成漢室的救星。
尤其是袁紹,四世三公之名,冠絕當世。
袁紹的名聲究竟有多響,毫不夸張的說,足以秒殺現在任何一個三公九卿。
王允、趙謙、黃婉、楊彪這些人,都要被袁紹狠狠的比下去。
呂布將目光投向秦義,秦義當即搖頭:“公達所言,恕秦某不敢茍同。”
“為何?袁紹他們興義兵,本就是為了討賊誅董而來,呂將軍與他們聯手,豈不如虎添翼,更添勝算?”
秦義心中冷笑,哪里是十八路諸侯,簡直是‘十八路網紅’,個個都想蹭流量、搶地盤。把他們放進來,洛陽馬上就得被他們搞成‘網紅打卡地’。
看向荀攸,秦義嘴上說道:“公達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盟軍各懷私心,若是放他們進來,恐怕他們未必會去追殺董卓,反倒會爭先占據洛陽。袁本初四世三公,野心勃勃;袁公路強占南陽,無端斷了同盟糧草;孫堅無故擅殺荊州刺史王叡和南陽太守張咨。這些人或為名,或為利,真心向漢者能有幾人?”
荀攸皺眉:“秦主簿是否太過武斷?關東聯軍共討董卓,乃天下大義所在…”
“大義?”
秦義冷笑:“董卓殺了袁家滿門,也沒見袁紹決心死戰。若真為大義,他們為何屯兵虎牢關外,終日宴飲作樂?所謂盟軍,早已離心離德,將興復漢室寄望在他們身上,簡直可笑!”
黃婉不解的問道:“然若不引聯軍相助,僅憑呂將軍兵馬,如何抵擋董卓反撲?如何安定天下?”
“正因為并州軍力有限,更不可引狼入室!因為一旦袁紹他們進京,屆時主客易位,局勢只會更糟,不過你們也不用擔心,我們已經聯絡了皇甫將軍和京兆尹蓋勛,二人均愿出兵相助。此刻這洛陽,便有皇甫將軍分出的半數兵馬。”
荀攸道:“原來如此,不過,我還是覺得,秦主簿對關東諸侯的看法未免有些偏激。”
秦義道:“偏不偏激,時間自會證明一切,我想不日聯軍那邊就會出現變故,因為他們的糧草已撐不了太久了。諸位,漢室危機,可禁不起半點折騰了。聯軍若入洛陽,別的且不說,三十多萬大軍糧草從何而來?還不是要取之于民!屆時洛陽百姓剛出虎穴,又入狼窩,先生能夠安心嗎?”
一句話,把荀攸給問住了。
此刻洛陽盡在呂布掌控,荀攸三人雖然仍盼著袁紹入關,卻也知胳膊擰不過大腿,只得暫且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