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最強夫妻檔!結婚證就是新項目的立項通知書!
- 重生80:從基建開始
- 手動擋浣熊
- 3694字
- 2025-08-21 23:40:49
周明首長的辦公室里,那場決定了中國未來數十年金融走向的會議,最終在一種混雜著震撼、激動與敬畏的復雜情緒中結束。
林曉東沒有在京城久留。
對他而言,無論是撬動千億港資的BOT模式,還是構建國家金融新引擎的債券市場,都只是圖紙上的線條,是通往最終目標的工具。
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座“永久性結構”,即將迎來最關鍵的“竣工驗收”。
……
一個月后,十八號,宜嫁娶,宜動土。
沒有盛大的排場,沒有豪華的車隊,甚至沒有一件潔白的婚紗。
林曉東和蘇晴的婚禮,就在京城一家不對外營業的招待所里,低調得像一場內部的技術研討會。
來賓不多,但任何一個名字說出去,都足以讓整個中國的基建領域抖三抖。
周明首長親自擔任了證婚人。他看著眼前這對同樣穿著樸素中山裝的璧人,臉上是發自內心的欣慰和欣賞。
“我今天,不是以一個領導的身份站在這里。”周明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帶著他特有的、能鼓舞人心的力量,“我是以一個長輩,一個戰友的身份,來見證我們國家兩個最寶貴的‘國寶級’工程師,組成一個全新的、更堅固的‘結構’!”
臺下響起一陣善意的、會心的笑聲。
“過去,你們是搭檔,是戰友。你們聯手,在大瓦山頂住了冰雪,在魯菲吉河馴服了洪水,在虹橋機場碾碎了外國人的傲慢,在東海之濱構想了創世紀的藍圖!”
“從今天起,你們是夫妻。我希望,你們能把這份在工作中形成的默契、信任和支持,帶到生活中去。你們不僅僅是在組建一個小家庭,你們是在為我們國家未來的超級工程,打造一個最穩固、最可靠的‘后方指揮部’!”
“我批準你們這個‘終身制項目’,即日啟動,永不竣工!”
周明的話,引來了滿堂喝彩。
錢文德教授和徐光耀主任坐在第一排,看著臺上這對年輕人,感慨萬千。他們想起了幾年前,林曉東剛剛來到清華,那個時候,他還是個渾身是刺、不按常理出牌的“野路子”。而現在,他已經成長為需要他們仰望的、真正的國家棟梁。
林曉東的父母,也在臺下情難自抑。王秀琴早已哭成了淚人,她緊緊地拉著蘇晴的手,嘴里不停地念叨著:“好孩子,好孩子……我們家曉東,脾氣又臭又硬,一門心思都在他那些鐵疙瘩上,以后,就要辛苦你了……”
蘇晴反手握住她的手,眼眶也有些濕潤,她輕聲說:“媽,您放心。他有他的戰場,我會守好我們的家。”林國強則重重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千言萬語,只化作了四個字:“好好待她。”林曉東重重地點頭。
蘇晴的父母也從山東遠道而來,兩位知書達理的老人顯得更為內斂。蘇母是醫生,她心疼地看著女兒消瘦的臉龐,又對林曉東溫和地囑咐:“曉東,你們年輕人為國家拼搏是好事,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定要互相照顧好。”
而當了一輩子老師的蘇父,則用一種欣賞的目光看著這對新人,欣慰地說道:“志同道合,是夫妻,更是戰友。很好。”
他拿起那支紅色的記號筆,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不再猶豫,俯下身,在那張代表著國家最高戰略、凝聚了無數人心血的“五縱七橫”規劃圖上,決絕地,畫下了一條全新的、粗壯的、縱貫南北的血色長線!
這條線,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切開了原有的規劃邏輯。它沒有去迎合任何一個繁華的經濟中心,反而固執地串聯起了那些在地圖上幾乎被遺忘的、貧瘠的、交通閉塞的中小城市和縣城!
“曉東,你瘋了?!”
一個帶著睡意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蘇晴不知何時已經醒了,她赤著腳走到他身后,目光死死地釘在那條刺眼的紅線上。作為規劃的深度參與者,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條線意味著什么。
“這條線……它穿過的全都是未開發地區,沒有工業,沒有貨運需求!”蘇晴的聲音因震驚而有些顫抖,“它的經濟效益會是負數!我們剛剛建立的債券模型,根本無法支撐這樣的項目!這會拖垮整個計劃的!”
林曉東沒有回頭,他只是伸出手,輕輕撫摸著圖上那條嶄新的、滾燙的紅線,聲音沙啞,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
“蘇晴,你說的都對。按我們原來的算法,這條路,是個無底洞,是徹頭徹尾的失敗品。”
他緩緩轉過身,看著自己的妻子,那雙深邃的眼眸里,不再只有冰冷的計算和謀略,而是燃起了一團滾燙的、屬于人的火焰。
“但我們之前的算法,錯了。我們只計算了貨物、資本、效率……卻忘了計算一樣東西——人心。”
他的目光落回那張圖紙,仿佛看到了他父親那張飽經風霜的臉,看到了千千萬萬在擁擠車廂里,盼著回家的疲憊身影。
“我們建的路,如果不讓我們父母回家的路,變得更短、更平坦,那我們建它干什么?我們為國家爭取來的戰略機遇,如果不能變成普通人能感受到的幸福,那這一切的意義又在哪里?”
他走到蘇晴面前,握住她冰涼的手,那雙映著整個國家版圖的眼眸里,此刻也清晰地映著她的身影,和一個全新的、更加宏大的夢想。
“我想……讓‘回家’,成為這個國家,最簡單、最溫暖的一件事。”
沒有繁瑣的儀式,沒有交換昂貴的鉆戒。
林曉東只是將那枚用“骨氣一號”樣品親手打磨的、漆黑如墨的戒指,再一次,鄭重地套在了蘇晴的無名指上。
那枚戒指,在招待所樸素的燈光下,反射著冰冷而堅硬的光。它不璀璨,卻比任何鉆石都更永恒。
它代表的,是一個男人,能給出的,最硬核、最無法撼動的承諾。
而蘇晴拿出的,是一枚用同樣材質,由她親手設計的,造型略顯纖細的女款戒指。
當兩枚代表著“堅不可摧,永不磨損”的戒指,戴在彼此手上時,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婚后的新房,就是蘇晴半年前畫出的那張圖紙的完美復刻。
三室兩廳,南北通透,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工程師特有的理性美感和對生活品質的極致追求。
然而,洞房花燭夜。
迎接他們的,不是浪漫和溫存。
而是客廳茶幾上,堆積如山的兩份文件。
一份,是關于東海超級空港二期工程,也就是那片五平方公里土地開發的整體規劃方案,需要林曉東最終拍板。
另一份,是國投行下一季度,準備向社會公開發行的,總額高達五百億的“西部交通干線建設債券”的風險評估報告,需要蘇晴簽字確認。
兩人相視一笑,笑容里,有無奈,有默契,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他們換下禮服,各自泡了一杯濃咖啡,像過去的無數個夜晚一樣,并肩坐在沙發上,打開臺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窗外,是滬市璀璨的夜景。
窗內,是兩個被時代洪流推著,身不由己的靈魂。
不知道過了多久,林曉東簽完了最后一份文件。他扭頭看去,發現蘇晴不知何時,已經靠在沙發上,蜷縮著睡著了。她身上還披著他的西裝外套,長長的睫毛上,還掛著一絲晶瑩,不知道是夢到了什么。
她的眉頭,即使在睡夢中,也微微蹙著。
那份五百億的債券報告,還攤開在她的膝上。
林曉東的心,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狠狠地揪了一下。
他輕輕地,將她打橫抱起,走進了臥室,小心翼翼地放在床上,為她蓋好了被子。
他沒有再回客廳,而是走到了陽臺上。
他點燃了一支煙,站在陽臺上,遙望著遠處那片代表著未來的、燈火通明的工地。
當他的目光從那宏偉的工程上收回,落回小小的客廳時,不經意間看到了父母臨走時留下的那個土布包。
他走過去,手指無意識地伸進包里,觸碰到兩張硬邦邦的卡片。他拿出來一看,是兩張綠皮火車票。票面上清晰地印著:從滬市到老家,三十六小時,硬座。
瞬間,送別時車站的一幕浮現在眼前,父親一邊捶著自己僵硬的腰,一邊笑著對他說的那句話,清晰地回響在耳邊。
“曉東啊,現在國家發展快,路是越修越好了。就是我們這些老骨頭,出門一趟,還是折騰得慌啊。要是以后,咱們老百姓出門,也能像你們一樣,那么快,那么方便,那該有多好。”
一句樸實無華的、屬于一個普通老百姓的愿望,在這一刻,卻像一道驚雷,狠狠劈在了林曉東的腦海里!
他瞬間想通了。
他之前設計的“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他構建的“基建債券”金融市場,目標是什么?
是提升國家的運輸效率,是拉動GDP的增長,是宏偉的國家戰略。
可他唯獨忽略了,這一切的最終目的。
是為了人。
是為了讓自己的父母,讓千千萬萬個普通的家庭,能活得更方便,更舒適,更有尊嚴!
林曉東猛地站起身,沖回客廳,在那堆圖紙里,翻出了那張巨大的“五縱七橫”規劃圖,“嘩啦”一聲在地上鋪開!
他的目光,不再是審視一條條代表著投資和回報的線條。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紙張,看到了擁擠的綠皮火車,看到了顛簸的長途汽車,看到了一個個在風雪中,盼著回家過年的,疲憊而焦急的臉龐。
“不對……全都不對……”他喃喃自語,眼神中燃起了一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熾熱的火焰。
這火焰里,少了些許冰冷的計算和理智,卻多了幾分滾燙的、屬于人的溫度。
他拿起紅色的記號筆,不再猶豫。
他直接在那張代表著國家最高規劃的圖紙上,畫下了一條全新的、粗壯的、橫貫南北的線條!
這條線,沒有連接任何兩個經濟中心,它串聯起的,是無數個之前被忽略的、貧瘠的、交通不便的中小城市和縣城!
“你瘋了?!”
一個帶著睡意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蘇晴不知什么時候醒了,她走到他身后,看著地上那條被他畫下的、足以顛覆整個規劃的紅線,臉上寫滿了震驚。
林曉東沒有回頭,他只是指著那條線,聲音沙啞,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
“蘇晴,我們之前的設計,都錯了。”
“我們的路,不應該只為貨車和效率而建。”
“它更應該,為我爸那樣的老人,為千千萬萬盼著團圓的歸人而建。”
他緩緩轉過身,看著自己的妻子,那雙深邃的眼眸里,映著整個國家的版圖,也映著一個全新的、更加宏大的夢想。
“我想……讓‘回家’,成為這個國家,最簡單、最溫暖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