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們的世界里,養育孩子的旅途恰似一場布滿荊棘的跋涉,充滿了灰頭土臉的疲憊、一地雞毛的瑣碎以及壓力山大的沉重。每一個清晨,在孩子的哭鬧聲與忙碌的家務中倉促開啟;每一個夜晚,又在擔憂孩子的成長與明日的瑣事中輾轉難眠。而孩子們,他們宛如生活在另一個平行世界,對我們的窘迫渾然不覺,其實,也大可不必讓他們過早體會這份艱辛。他們的童年,應是一段被快樂填滿的純真旅程,這才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主線任務。
當我的思緒飄回到自己的童年時光,那些鐫刻在記憶深處的畫面,無一不是快樂的模樣。還記得與弟弟妹妹在院子里嬉笑追逐,陽光灑在我們身上,笑聲在空中回蕩,每一個瞬間都充滿了無憂無慮的歡樂。和鄰居家的小伙伴一起放牛割豬草,田野間留下我們歡快的足跡,牛兒在一旁悠閑吃草,我們則在草叢中尋找著屬于我們的小樂趣。過家家的游戲更是樂趣無窮,我們為了誰來扮演白娘子、誰能成為還珠格格,或是為了爭奪公主與丫鬟的角色而爭論不休,小小的腦袋里裝滿了對不同角色的向往和憧憬。
上學的日子里,學習固然重要,但真正讓我難以忘懷的快樂,卻并非來自于書本知識。課間時分,與同學們一起丟沙包、跳繩、踢房子,操場上回蕩著我們的歡聲笑語。六一兒童節更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化著如同猴屁股般鮮艷的妝容,蹦蹦跳跳地表演《采蘑菇的小姑娘》,大聲歌唱《種太陽》,那股子純真與歡樂,至今想起,仍仿佛就在眼前。每當回憶起這些,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暖流,真希望能穿越時光,重新當一次無憂無慮的小女孩。
歲月無法倒流,往昔的童年只能封存在記憶之中。然而,命運卻賜予我一份珍貴的禮物——三小只。他們如同上天派來的小天使,讓我有機會重新體驗童年的美好,以另一種方式參與童年的成長。我決心將他們當作小時候的自己,用心呵護,給予他們超倍的快樂。
可是,初為人母的我,在面對老大的成長時,卻走了不少彎路。在老大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滿心期許便如種子般種下,期望他在學業上出類拔萃,將來能踏入名牌大學的校門,收獲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我全然忘卻了,對于孩子而言,最珍貴的禮物并非功成名就,而是擁有快樂的人生。
如今,老大已然八歲。在與他相處的日子里,我漸漸察覺到,快樂似乎正從他的生活中悄然溜走。他時常哭鼻子,或是鬧著不去上學,那小小的身影仿佛籠罩著一層失落的陰霾,還總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就在某天早晨,他又一次哭著拒絕上學,那一刻,仿佛有一道光瞬間穿透了我心中的迷霧,讓我猛然驚醒:是不是我們對他寄予的期望過高,而給予的關心卻太少?
我們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八歲的他已經能夠自理生活,學習也該主動自覺,于是,我們將更多的精力傾斜到了更小的孩子身上。我們給老大設定了嚴苛的標準,要求他每門功課都必須考到 90分以上,卻極少關注他在作業中遇到的難題與困惑;我們希望他能學著照顧弟弟妹妹,卻忽略了他同樣只是個八歲的孩子,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內心深處也渴望著父母的關愛與照顧;我總是一味地告誡他不要只想著玩耍,有空要多看書練字,卻忘記了,貪玩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權利,是他們探索世界、釋放天性的方式。我們自己在下班后,往往也難以做到繼續看書學習,卻為何要如此嚴格地要求孩子呢?
有了老大的這一番經歷,如同得到了前車之鑒,我在對待老二和老三時,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如今,我只盼望著他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唯有擁有強健的身體,他們才能盡情去探索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去感受世間的美好,從而收獲更多的快樂。而擁有快樂的能力,更是會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他們漫長的一生。
有一次,我去買奶茶,接待我的是一個年紀約莫十幾歲的小女孩。當時店里顧客絡繹不絕,繁忙的氛圍中,她卻絲毫沒有流露出對工作的不耐煩。只見她一邊哼著輕快的小曲,一邊熟練地制作著奶茶,臉上始終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將一杯杯奶茶滿懷熱情地遞給每一位顧客。那一刻,我不禁被她深深觸動,這不就是擁有快樂能力的人嗎?無論未來從事何種工作,遭遇怎樣的生活困境,她都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反之,即便擁有再好的條件與機遇,倘若缺失了這份快樂的能力,也可能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回溯到我自己的少年時期,那段最快樂的時光里,我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被我的樂觀所感染,紛紛向我靠近,享受著這份快樂帶來的溫暖。甚至我的結婚對象,當初之所以選擇與我攜手共度一生,也是因為在他眼中,那個階段的我如清風明月般明朗。記得有一次,我們的車在馬路中間突然拋錨,本是令人煩躁的狀況,我卻沒有絲毫的抱怨與焦慮,反而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輕聲唱起了歌。后來他提起這件事,笑著說那個瞬間,他的心被我深深擊中,他篤定,與這樣的女孩子在一起,必定能擁有快樂的婚姻生活。
人生的旅途沒有絕對的成功與失敗之分,然而,快樂與不快樂卻如同黑白分明的兩極,鮮明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擁有快樂的能力,孩子們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能成為快樂的售貨員,在為顧客服務中傳遞溫暖;成為快樂的小賣部老板,在瑣碎的經營中享受生活;成為快樂的老師,在培育幼苗中收獲滿足;成為快樂的父母,在家庭的溫馨中傳承幸福。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守護孩子“快樂”的權利,不要輕易將其剝奪。我們應允許他們在放學后,慵懶地躺在沙發上,即便還有一堆作業等待完成,也能盡情享受那片刻無意義的發呆時光,讓思緒在自由的天空翱翔;允許他們在綠茵茵的草地上盡情打滾,哪怕弄臟了干凈的衣服,也能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釋放天性;允許他們懷著好奇的童心,去研究螞蟻如何搬家、蝸牛怎樣爬行、毛毛蟲如何蛻變,即便最后不小心被咬上幾口,也能在探索中收獲知識與快樂。
與此同時,我們要學會停止那些無意義的指責。當孩子不小心打爛餐具,我們第一時間應是關切地詢問他是否受傷,而非一味地指責他浪費東西;當孩子的成績出現下滑,我們更應關注他內心是否難過,給予安慰與鼓勵,而不是劈頭蓋臉地指責他為何不努力。總結而言,我們要多給予孩子空間,讓他們去做隨性而為的事,少一些無效的指責,如此,孩子們快樂的瞬間或許就會如繁星般增多。
作家李一諾的一段話深深打動了我:“當我們回憶起我們相處的瞬間都是真正的高興,是一種發自心底的喜悅,它應該是我們養育成功的一個重要標準。”對于孩子來說,當他們長大成人,回首童年往事,若記憶中的家庭始終彌漫著溫馨的氣息,父母的面容總是溫和可親,生活處處充滿無拘無束的歡樂,那么,這段美好的童年時光,將成為他們未來人生道路上最肥沃的養料,滋養他們勇敢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
最后,在這個充滿童真與歡樂的六一兒童節,我要衷心地祝愿我的三小只節日快樂!成為你們的媽媽,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事。謝謝你們,讓我有機會以全新的視角,再體驗三次童年的美好。愿你們的童年如詩如畫,快樂永駐心間,未來的人生之路灑滿陽光,璀璨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