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節點織成的網——空間重疊的秘密
- 規則之始萬物起源
- 星辰星夢
- 1013字
- 2025-07-16 03:56:32
時間環流的漣漪在原初之海擴散時,并非永遠順滑。
有時兩圈漣漪會撞在一起——不是激烈的碰撞,更像兩朵云在半空輕輕蹭過。碰撞的地方會泛起極淡的“褶皺”,像被指尖按過的水面,暫時留下一個微小的凹陷。這些凹陷最初是臨時的,漣漪散去便會消失,直到某一次碰撞格外“默契”:兩圈漣漪的紋路剛好對齊,凹陷里便卡住了一點東西——不是實體,而是時間環流里漏出的一縷“痕跡”。
那是一粒塵埃的“過去影”,它本該沉在環流底層,卻被漣漪的碰撞推了出來,恰好落進凹陷里。
凹陷忽然就“定住”了。
它不再隨漣漪消失,反而像被那縷痕跡撐開的小口袋,開始慢慢吸附周圍的“存在碎片”。另一圈漣漪飄過,帶過來一片光的“未來影”,也被它輕輕兜住;又一陣漣漪蕩過,一粒水珠的“現在影”落進來,和塵埃、光的影子擠在一起。這個被填滿的凹陷,就是第一個“空間節點”。
節點沒有固定的形狀,你不能說它是圓的還是方的;也沒有確定的位置,你沒法指著某個方向說“它在那里”。它更像一個透明的結,把散落的存在碎片系在一起。而當另一個節點也吸附了相似的碎片——比如同樣有塵埃、光和水珠的影子,且這些影子的“時間紋路”能在環流里對上(就像兩把鑰匙能插進同一把鎖),奇妙的事就會發生。
兩個節點會在某一刻“貼”在一起。
不是物理意義上的靠近,而是它們內部的碎片開始重疊:塵埃的影子能穿過節點的邊界,觸碰到另一個節點里水珠的影子;光的影子在兩個節點間流淌,像一條瞬間出現又瞬間消失的銀線。這就是“空間重疊”——沙漠里的節點若和深海的節點重疊,沙粒的影子會在深海的節點里看見水的流動,而水滴的影子也會在沙漠的節點里感受到風的形狀。
最初的節點只有幾個,像撒在原初之海的幾粒種子。但時間環流的漣漪不斷帶來新的碎片,節點便越來越多,彼此的“重疊”也越來越頻繁。有的節點只重疊一次,像兩個陌生人擦肩而過;有的節點卻總在特定的漣漪節奏里相遇,像老熟人定期碰面。它們漸漸織成一張無形的網,網眼是節點,網線是重疊時留下的微弱連接。
空間從不是“分隔”,而是“等待相遇的契機”。它不像墻壁那樣把萬物隔開,反而像無數個半開的門——門后或許是沙漠,或許是深海,或許是從未見過的星空,只要時機對了,門就會輕輕打開一條縫,讓不同的存在碎片打個照面。
原初之海的空曠里,從此有了一種溫柔的“連接”。那是節點與節點之間若有若無的呼應,是“讓相遇成為可能”的期待。而這,就是空間規則存在的第一重意義:讓散落的存在碎片,總有機會看見彼此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