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東海之變
- 我為人間斬太一
- 枕劍聽潮
- 2622字
- 2025-08-24 22:01:01
魚市的變故來得突然,周圍的百姓登時駭得轟然散開,讓出一片空地,個個面露驚疑之色,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有那膽小的,早已嚇得面無人色,口中喃喃道:“龍王爺降罪了!定是這人出海時,沖撞了龍王爺的神駕!”
亦有幾個面帶狂熱之色的漁民,竟是雙膝一軟,朝著那倒地之人納頭便拜,口中念念有詞:
“龍王爺顯圣了!此乃神召,是要引我等重歸大海,得享永生啊!”
一時間,驚呼、叩拜、議論之聲亂成一團。
上官楚辭見到這一派的亂象,一雙秀眉不由得蹙起,心念一動,暗自燃起了識海那盞“邏輯之火”。
于這心火燭照之下,她雖瞧不破那血肉之軀,卻能夠在心火照開的里世界中,只見那人臃腫的腹內,并非尋常水腫之癥,而是藏了不下百尾銀鱗魚,正自瘋狂翻涌。
依照那些銀鱗魚的數量與分布,不難推測,那人的五臟六腑,怕是早已教那些魚兒蠶食殆盡了。
便也就是說,那人方才看似還活著,其實已經死了一陣子了。
如今猝然爆發,不過是臨門一腳。
正在上官楚辭心神激蕩之際,凌絕已是面色鐵青,一聲斷喝:“讓開!”
說時遲,那時快,他身形一晃,已欺至那倒地之人身前。
眾人只覺眼前一花,但聞得“噗”的一聲悶響,血光迸現,一顆頭顱已然離腔飛起,骨碌碌滾出數尺之遠。
光是這一幕便已經十足可怖,然而緊接著一幕,更是令在場圍觀的眾人驚呼出聲。
只見無頭的腔子之內,不但有鮮血如噴泉般狂涌而出,其間更是夾雜著無數兀自活蹦亂跳的銀鱗魚,銀光閃爍,與那殷紅的血色一襯,瞧來詭異非常。
凌絕手起刀落,面上卻無半分波動,只就地取材,一把扯下那尸身上的破舊衣衫,手法利落地將那噴血的斷頸死死裹住。
他身后兩名鎮魔司甲士亦是訓練有素,見狀毫不遲疑,各自掣出腰刀,對著地上那些沾染了血污的銀鱗魚,一陣猛踩猛剁,不過眨眼之間,已將其盡數化作了一灘肉泥。
這一番動作,干凈利落,卻也看得周遭百姓個個心膽俱寒,再不敢多言半句。
事了,凌絕收刀入鞘,竟是對著這滿地狼藉與一眾驚魂未定的百姓,不發一言,只對著上官楚辭與林見煙二人一拱手,沉聲道:
“此地不宜久留,走!”
一行人便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帶走了那人分隔兩地的尸體與頭顱,冷漠離去。
不久前才在客棧里撞了詭異的邪祟,此刻又遭遇魚市的血光災變,鎮魔司一行人的氣氛變得愈發沉悶。
行至中途,上官楚辭的心思卻變得越發活泛,她將前后情由在心中一盤算,已是有了一些猜測,忽然開口道:
“凌司尉,在下心中有一事不解。”
“你此前曾言,因鎮海川另有要事纏身,方才遲了兩日,才至客棧查勘。不知你口中的要事,莫非便是指人腹藏魚的怪病么?”
凌絕聞言,腳步微不可查地一頓,那張冷峻的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之色,卻不答話,只將目光投向了身側的林見煙。
林見煙幽幽一嘆,知此事已瞞她不過,輕聲道:
“公子心思玲瓏,所料不差。這人腹藏魚之事,并非孤例,近些時日,在鎮海川各處皆有發生,只是皆在暗處。”
“我等為免驚動百姓,引發更大的騷亂,一直都是低調處置,未曾聲張。”
上官楚辭道:“果然如此。只是在下尚有一疑,據我所知,這道化、道殞之狀,非是修士而不能有,尋常凡人,又如何會生出這般異變?”
林見煙道:“公子此問,亦是在下心中所惑。我為此特地去請教了司主大人。據司主大人所言,濁流存乎天地之間,無所不在。修士因吐納靈氣,感應天地,是以更易為濁流所侵。”
“然則,這卻并非說凡人便能全然幸免。若在有機會直接接觸到濁流,便是凡夫俗子,亦有異化之虞。”
上官楚辭不再言語,只將一雙妙目,投向那東海盡頭。
但見天海相接之處,黑沉沉一片,云層低垂,那蟄龍潮將近的壓迫之感,已是愈發真切了。
她沉默片刻,緩緩開口說道:
“蟄龍潮在即,此事發生在這等節骨眼上,怕是大大的不妙。不知欽天監與那九州仙門的諸位高人,對此事可知曉么?”
林見煙聽得上官楚辭此問,輕嘆一聲道:
“此事事關重大,司內雖是對百姓們隱瞞了,卻又豈敢不報與欽天監的大人及九州仙門的諸位高人知曉?只恐稍有遲滯,便要釀成滔天大禍。”
她頓了一頓,續道:“九州仙門得了訊息,不少人疑心是這東海之內生了什么異變。只是這鎮海川不過是東州一隅,若是放眼九州,這件事可能會更加復雜。”
“哦?”
上官楚辭目光一動,“卻不知林司使此話何意?”
林見煙道:“公子想必也曾聽聞,三千載前,曾有一位身懷大神通的仙人出手,將那統領四方妖國的妖帝鎮壓于九州某處。”
“這三千年來,四方妖國雖是表面臣服于我大周仙朝,然則狼子野心,何曾有片刻安生?如今那處封印已然松動,妖族又開始蠢蠢欲動,這些年來邊境便戰亂不止。”
“是以,仙門之中,便有了兩般說辭。”
“有一方認為,此番鎮海川的異狀,乃是妖族的詭計。鎮海川位于東州要地,與海外諸島多有交流,妖族此舉可謂一舉多得,好與那邊境遙相呼應。”
“亦有一方則以為,此事乃是那濁流邪教于暗中作祟,暗中計劃著不可告人的陰謀。”
上官楚辭聽罷,又問:“那欽天監呢?他們又作何看法?”
林見煙道:“欽天監的大人們,看法卻又與仙門不同。他們以為,此事或與三千年前那場天淵異變,有著千絲萬縷的干系,乃是大兇之兆。”
“如今,各方皆已遣了人手,暗中查訪,只盼能在這蟄龍潮到來之前,將此事來龍去脈,查個水落石出。”
上官楚辭聞言,忽地想起在另一個世界,曾有過“海水核污染”的事情。
雖說此方天地并無“核輻射”這等說法,然而有些道理,卻是萬變不離其宗。
一念及此,上官楚辭若有所思道:
“林司使,在下心中倒有一些淺見,不知當講不當講。”
林見煙見她神色鄭重,連忙道:
“公子但說無妨。”
上官楚辭道:“依我之見,諸位皆將目光放在了那人禍之上,卻不曾想過,此事或許并非人禍,而是天災。”
“會不會是這東海的魚兒,本身便生了什么問題?鎮海川的百姓之所以遭此橫禍,皆因食用了那些有問題的魚蝦之故?”
林見煙聞言,那雙小鹿似的眸子陡然一亮,驚喜道:
“公子此言,當真是另辟蹊徑!我等此前,竟從未往此處想過!多謝公子指點,待我回去之后,便立時著手,自這魚市查起!”
上官楚辭微微一笑,將手中白玉折扇輕輕一搖,道:
“在下不過是隨口一提,若能為司使大人帶來些許啟發,那便是最好了。”
她嘴上雖是這般說著,一顆心卻不由自主地沉了下去,一股強烈的不安難以抑制的浮上心頭。
“這東海的魚兒若是都出了問題,那潛于東海深處,那頭活了不知多少年月的上古幻龍,又豈能安然無恙?”
她忽地又想起一事,那幻龍于深海之中的呼喚,竟能引動陸沉淵體內那尊不可名狀的魔物,需得他以司徒所授的那套無名心法,方能強行鎮壓。
如此說來,那呼喚之聲,未必便是善意……
一念至此,她只覺周遭那本就陰沉的海風,更是平添了幾分刺骨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