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金箍,金公
- 長生:從與美猴王同行開始
- 難觀難觀
- 2148字
- 2025-08-25 07:00:00
亭子里并非只有玉帝一人,還有二三名侍奉的仙女,或撫琴弄瑟,或烹茶煮酒,或翩翩起舞。
玉帝端坐圓凳,一身白衣,免冠徒跣,須發飄飄。
玉帝身后,則是剛才幫忙掀開簾子的金甲神人。
此人足有一丈多高,身材之魁梧,乃是李觀生平僅見,比悟全師兄和青竹山的熊九都要高大。
其人手持一桿金閃閃、銀晃晃的降妖寶杖,立在玉帝身后,如同護法之神。
“卷簾大將”
熟悉的名號躍上李觀的心頭。
對上李觀的視線,他也沒有任何多余的動作,只是幾不可查地點了一下頭。
玉帝坐在白玉凳上,伸手越過圓桌指向對面:“坐吧。”
李觀道了聲謝,就此落座。
侍奉的仙女烹好了茶,給玉帝到了一杯,便聽玉帝說道:“與李悟聞也倒一杯,這悟道茶正適合他如今的修行。”
侍女照做。
李觀捧著茶杯,誠懇道了聲謝。
玉帝笑吟吟道:“悟聞,別急著謝我,你這才來多久,都已經道了三次謝了,快嘗嘗這茶,對你有好處。”
李觀聽罷,也不含糊,喝了一小口。
燙倒是不燙,只有一陣甘甜芳香順著喉嚨涌入體內,又隨著血液流向四肢百骸,讓人通體舒泰。
緊接著,芳香貫通靈臺,竟使他有頓悟之意,此前一些想不明白的問題,如今在這一杯茶的幫助下豁然開朗。
頓悟之機,轉瞬即逝,李觀來不及多想,就這樣坐在石凳上,閉目冥想,不聞外事。
期間,太白金星來過一次,聲稱天使還沒到,花果山已經打起來了,李天王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拒絕放過孫悟空,執意要戰。
孫悟空原本已經打算放下刀兵,李天王鬧上這么一出,也給他的火氣打出來了,如今雙方人馬激戰正酣,死傷無數。
觀世音菩薩派護法木叉去助戰,同樣敗下陣來。
而太白金星此來,除了匯報戰況,順帶還提了一嘴觀音菩薩的建議。
“灌州灌江口二郎顯圣真君,或可降服孫悟空。”
玉帝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對面仍在悟道的李觀,微微頷首道:“準了。”
太白金星領了圣旨,即刻駕云前往灌州。
在李觀的意識里,不知過了多久,方才悠悠轉醒。
待醒來時,眼中精光大放,腦海清明,周身隱有青蓮異象,分明是立地頓悟,有開悟之象。
玉帝撫掌道:“悟聞此次悟道,可有收獲?”
李觀起身,誠摯拜道:“多謝陛下,此番悟道,對我今后修行助益良多!”
玉帝道:“不必言謝,見到后學晚輩道行精進,我亦高興。”
玉帝思索片刻,緩緩道:“悟聞今在菩提祖師門下修行金丹法,不知道行幾何?”
李觀如實道:“如今是煉氣化神境界,煉金公一道幾近完全,只是尚未確定金公的形狀,因此不敢從速。”
玉帝道:“金丹之道,我亦有所涉獵,我有些經驗,你或可聽之。”
李觀激動拱手:“愿聞其詳!”
來自三界主宰的親自指點!
玉帝道:“悟聞,可曾見過凡間小樹?”
“自然見過。”
“那樹苗初入土時,能否獨立生長?”
“不能,需以他物幫襯、包裹、固定,以幫助樹苗長得更直,使他不入歧途。”
玉帝頷首笑道:“金公之于心猿,亦是此理,不約束,單靠心猿本身,難以安定。”
“我有一言,你悉心聽好。”
“
烈焰淬火束毫端,冷鐵圈成咒語寒。
束縛心猿參妙諦,能破魔障渡重瀾。
一片赤心向正果,九轉丹凝道骨磐。
劫波盡處元神現,始信圈中天地寬。
”
李觀聽罷,若有所思,良久有所悟。
“陛下之意,是讓我以金公束縛心猿,以此讓心猿徹底安分?”
玉帝悠悠品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悟聞今番得空,不如就在此處,將金公煉了再回去。”
李觀點了點頭,就此盤坐石凳上,嗅著奇香,聽著仙樂,緩緩入定。
對于金公該作何形狀,他已有想法。
誠如玉帝所言,哪怕李觀自認心性穩定,但此前也曾有多次心猿不定的情況,這樣一來,靠金公輔助心猿就成了必然選項。
但,具體做成什么形狀呢?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阿儺伽葉的那口金佛鐘。
鐘本就有約束提醒之意,若是將心猿束于鐘內,或可使它安分。
但,鐘太過龐大,這樣的龐大甚至能將心猿徹徹底底地籠罩進去,到那時,究竟是心在動,還是鐘在動?
不妥。
那么,將金鐘縮小一圈呢?
縮成一件衣服的形狀,讓心猿穿上。
可金性穩固,難以改變,這樣一來,心猿是約束了,可這顆心完全沒法動彈,也就徹底死了。
修行之道,追求控制本心,而非殺死本心。
那就再縮小一些。
縮成一個圈兒。
一個戴在頭上,能時刻提醒自己,一旦心猿動了不該動的妄心,它就會勒緊的圈兒,從而起到警示心猿的作用,就如當時師父在他身邊時那樣。
但這個圈兒,必須是心猿自己愿意戴上,而非騙他戴上,或者戴上之后就再也拿不下來了。
要讓心猿有一定的自覺,一旦發現自己即將亂性,就主動戴上這個圈兒。
如此,李觀終于確定了金公的形狀。
一個金色的圓箍,把其中一截拗開,斷口處向同一端彎曲形成兩個回環,整個金箍大概是個四分之三左右的圓。
心猿將這金箍戴在頭上,一旦動了妄念,金箍就會自動勒緊,使心猿疼痛。
但它與西游記中的金箍不同之處在于,心猿可以自行選擇將它拿下來。
或者說,戴與不戴,只在李觀一念之間。
他想讓自己靜心,就可以讓心猿戴上金箍;
若他放縱自我,金箍就永遠不會戴在心猿頭上。
李觀再度睜眼時,周身的青蓮異象更加清晰可見。
而在青蓮兩側,分別多了一朵金色、一朵白色的花骨朵兒。
三朵花在他周身游動,隨著李觀的心神離開內天地,異象也漸漸消散。
玉帝將這一幕看在眼里,暗道:‘旁人三花聚頂,聚的都是精氣神三者。這李悟聞卻不一樣,聚的乃是儒釋道三者,三條大道盡歸他身,不愧為三教合一之人教出來的弟子!’
他卻不明說,只道:“悟聞,金丹一道,講究陰陽調和、內外平衡,你那金箍,雖能對內,卻沒法對外,不如再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