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書名: 真希望你也能擁有屬于你的故事作者名: 伍小棠本章字數: 2515字更新時間: 2025-08-18 13:31:34
顧言的目光落在白亭側臉時,他恰好抬起頭,視線撞了個正著。她像被燙到似的慌忙低頭,筷子在空了大半的砂鍋里撥弄著,簽子碰撞的脆響在夜色里格外清晰。
“小時候總被你笑吃辣沒出息,”白亭忽然開口,聲音里帶著點自嘲的笑意,“現在看來,確實沒長進。”
顧言忍不住笑了,抬頭時眼里還帶著笑意:“那時候你非要跟我搶特辣簽子,結果辣得直哭,還嘴硬說‘一點都不辣’。”
“有嗎?”白亭挑眉,指尖在桌沿輕輕敲著,“我怎么不記得了。”
“怎么沒有?”顧言來了精神,身體微微前傾,“就在這張桌子,你把冰汽水全喝完了,我只能喝涼白開,回去還被我媽說偷喝生水。”
白亭看著她亮晶晶的眼睛,忽然沒說話。昏黃的燈光落在她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陰影,鼻尖沾了點細密的汗珠,像落了層碎星。他想起倫敦的雨夜,窩在公寓沙發上看《霧里》的日子,沈霧站在圖書館窗邊發呆的樣子,和此刻的顧言漸漸重合。
“后來怎么不寫了?”他輕聲問。
顧言愣了一下,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她高中時總愛寫東西,作業本背面全是零碎的句子,白亭是唯一的讀者。后來他去倫敦讀大學,她寄過幾封信,里面夾著寫滿字的稿紙,卻再沒收到過回音。
“覺得寫得不好。”她低下頭,聲音輕了些,“而且……那時候忙著考大學,找工作,就慢慢放下了。”
其實不是的。是某次整理舊物時,看到他寄來的最后一封信里,夾著張和金發女孩的合影,背面寫著“倫敦的秋天很美”。從那以后,那些涌到筆尖的句子,突然就卡在了喉嚨里。
“現在寫得很好。”白亭的聲音很認真,“沈霧走出霧里的時候,我好像也跟著松了口氣。”
顧言猛地抬頭,撞進他深邃的眼眸里。那里面沒有客套,沒有敷衍,只有真誠的暖意,像晚秋的陽光,不灼人,卻足夠熨帖。她忽然想起《霧里》的最后一章,陸尋對沈霧說:“有些霧,是自己給自己造的。”
原來霧散的時候,真的能看見光。
“老板,再來兩瓶冰汽水。”白亭朝老板揮了揮手,轉頭對顧言說,“慶祝你,也慶祝……我回來。”
顧言接過冰汽水,指尖碰到瓶身的涼意,心里卻暖得發脹。她擰開瓶蓋喝了一大口,氣泡在舌尖炸開,帶著點微甜的刺激,像極了此刻的心情。
遠處的糖畫攤收攤了,老爺爺推著小車慢悠悠地走過,鈴鐺聲叮叮當當地消失在巷尾。老街的燈籠一盞盞滅了,只有他們這桌還亮著,紅油砂鍋的余溫漫在空氣里,混著桂花香,成了秋夜里最熨帖的味道。
“不早了,我送你回去。”白亭看了看表,晚上十點。
顧言點點頭,起身時被椅子腿絆了一下,白亭伸手扶了她一把。他的掌心溫熱,指尖帶著點薄繭,觸碰到她胳膊的瞬間,顧言感覺心跳像被按了快進鍵,咚咚地撞著胸腔。
“謝謝。”她慌忙站穩,不敢看他。
白亭沒說話,只是拎起她放在桌邊的包,很自然地走在她身側。青石板路不平,他總在她快要踩空時,不動聲色地扶一把。顧言低著頭,能聞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混著點煙火氣,是陌生又熟悉的味道。
走到巷口時,顧言停下腳步:“就到這兒吧,我家就在前面那個小區。”
白亭點點頭,把包遞給她:“下周圖書館,我來接你?”
“不用不用,”顧言趕緊擺手,“我自己過去就行,你忙你的。”
“不忙。”他看著她,眼里的光很亮,“就這么定了,周三上午九點,我在你小區門口等你。”
顧言還想再說什么,卻被他眼里的認真堵住了話頭,只能點點頭:“好。”
“上去吧。”白亭朝她揮了揮手。
顧言“嗯”了一聲,轉身往小區走,走了幾步忍不住回頭,看到他還站在原地,路燈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她朝他揮了揮手,他也揮了揮,嘴角帶著笑意。
回到家時,顧言的心跳還沒平復。她踢掉鞋子,癱在沙發上,看著手機里白亭的對話框,手指在屏幕上劃來劃去,最后還是沒忍住,發了條消息:“今天謝謝你。”
幾乎是秒回:“我也很開心。”
后面跟著個月亮的表情,和她昨天發的那個一模一樣。顧言對著屏幕笑了半天,忽然覺得這個冬天,好像真的有什么不一樣了。
周三上午八點五十,顧言站在小區門口的梧桐樹下,手里捏著個帆布包,里面裝著筆記本和筆。她提前十分鐘就下來了,卻還是覺得心跳得厲害,像高中時去見暗戀的男生。
九點整,一輛黑色的越野車停在她面前,車窗降下,露出白亭的臉。他今天穿了件淺灰色的沖鋒衣,頭發隨意地梳著,少了幾分股東大會上的疏離,多了些少年氣。
“上車。”他朝她笑了笑。
顧言拉開車門坐進去,車里很干凈,放著舒緩的輕音樂,副駕的儲物格里露出半截建筑雜志。“麻煩你了。”
“不麻煩。”白亭發動車子,“早飯吃了嗎?我買了豆漿油條。”
他從后座拎過一個紙袋,遞到她面前。還是熱的,豆漿的甜香混著油條的油香,鉆進鼻腔里,顧言心里一暖:“你怎么知道我愛吃這個?”
“猜的。”他目視前方,嘴角卻帶著笑意。
其實不是猜的。小時候每次一起上學,她書包里總裝著豆漿油條,說“熱乎的吃著舒服”。他記得比自己的事還清楚。
車子駛出市區,往城南方向開。沿途的建筑漸漸變了風格,從鱗次櫛比的高樓,變成了紅墻黛瓦的新中式民居。白亭說:“這片是新開發的文化區,圖書館是重點項目,下個月就要對外開放了。”
“設計得很特別。”顧言看著窗外,遠處的圖書館像一本攤開的書,屋頂是波浪形的玻璃,在陽光下閃著光。
“是我大學導師的工作室設計的。”白亭說,“他總說,建筑不只是用來住的,更是用來講故事的。”
顧言轉過頭看他:“你很喜歡建筑?”
“嗯。”他點點頭,眼里閃著光,“小時候跟著爺爺去工地,看工人一磚一瓦把房子蓋起來,覺得很神奇。后來去倫敦學建筑,才發現原來房子也能有這么多形態。”
他說起建筑時,語氣里帶著一種難以掩飾的熱情,和平日里沉穩的樣子截然不同。顧言靜靜地聽著,忽然覺得,自己好像從未真正了解過他。那些隔著時差和歲月的空白,原來藏著這么多故事。
車子停在圖書館門口,白亭領著她往里走。管理員認識他,笑著打招呼:“白董來了?里面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謝謝。”白亭點點頭,轉頭對顧言說,“隨便看看,有喜歡的地方告訴我。”
圖書館很大,挑高的穹頂下,書架像波浪一樣層層鋪開,陽光透過玻璃屋頂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顧言走到文學區,指尖劃過一排排書脊,忽然在一個角落看到了《霧里》的實體書,嶄新的封面在陽光下格外顯眼。
她愣了一下,伸手抽出來,扉頁上有她的簽名,是上次出版社送的樣書。怎么會在這里?
“喜歡這個位置?”白亭的聲音在身后響起。
顧言轉過身,舉著書問:“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