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與妙玉:雪庵梅下的焚琴煮茶騷操作

  • 網聊金陵十二釵
  • 木雨梨香
  • 5328字
  • 2025-07-12 00:08:42

(妙玉,金陵十二釵正冊之一,大觀園櫳翠庵中帶發修行的尼姑,林黛玉的檻外鏡像)。

妙玉(庵內、雪后、梅下,獨個兒幽幽嘆息):冬已深,梅花俏。不知可有小友愿踏雪前來,與貧尼煮茶賞梅?

木雨(踏雪尋梅,隔墻吟詩):云庵數枝梅,迎雪徑自開。花瓣未知幾,暗香透墻來。

妙玉(打開庵門,抬眸四望):何方妙人,吟此妙詩?請現身一敘!

木雨(欣然轉出,拱身施禮):世間濁物,不敢枉稱妙人。仙姑妙玉,方為真的妙人。

妙玉(輕輕搖頭,手中念珠轉動):小友謬贊了。我乃帶發修行的尼姑,并非道姑,更算不上什么妙人。

木雨(哈哈一笑,直言相問):哦!你我縱非妙人,但今日一遇,實為妙事。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妙玉二字,應是道號才對,為何卻是法號?還請賜教!

妙玉(雙手合十,微微欠身):生來便在禪門中,不惹塵埃自從容。何須拘泥佛與道,心內空靈處處通。小友能有此問,足見是有心人,便請入庵賞梅品茗。

木雨(邁步間,抬頭望向“櫳翠庵”匾額):“櫳翠”二字,可有特別寓意嗎?

妙玉(緩步慢行,目光環顧庵中,聲音清冷):也無甚特別,你若想知道,我便說與你聽。“櫳”者,養也,“翠”者,青也。這庵中種滿了翠竹,寓意著在此修行之人,能夠收養青木之靈,得享自然之福。

木雨(停步相詢):那,檻外人又何解呢?

妙玉(回看著你,目光平靜):我自稱“檻外人”,乃是取義于“鐵門檻外”之意。我在此修行,便是要超脫塵世的束縛,不被世俗所累。

木雨(有意無意間,隨口輕嘆):那你待賈寶玉自與旁人不同,可還是有紅塵羈絆的啊。

妙玉(臉上一紅,故作鎮定地理了理發絲):你說笑了,我與寶玉也只是比旁人多些雅趣,哪有什么羈絆。

木雨(見她窘迫,便轉了話題):那,“畸人”又何解?

妙玉(眼神有些許迷茫,低頭沉吟片刻):畸人……我曾自稱“畸人”,不過是自謙之詞罷了,意即我乃世間孤僻之人,與眾不同。

木雨(尼姑門前賣佛法):“檻外人”與“畸人”之稱,足見妙玉未達化境,只求自渡,不求渡人。

妙玉(雙手合十,語氣淡然):貧尼只求自渡,不求渡人,乃因我自顧尚且不暇,又如何能渡他人?

木雨(不知所謂):若你渡我一人,亦比你自渡更有功德,妙玉肯否?

妙玉(緩緩搖頭,看向你的目光平靜而堅定):功德一事,我并不在意。我只求自己能在這庵中安心修行。小友便請上座品茗吧。

木雨(忐忑相問):可有杯子許我用嗎?

妙玉(引你入座,轉身去拿茶具):小友說笑了,既請你吃茶,哪有不許用杯子之理?

木雨(不懂便問):佛家講的是眾生平等,那為何妙玉嫌棄劉姥姥用庵中的杯子呢?

妙玉(輕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你誤會了,我并無嫌棄劉姥姥之意。只是她與我等終究不是一路人,她的到來,打破了庵中的清靜。小友自然與她不同,無須妄自菲薄。

木雨(遂坦然坐定,感嘆道):那我今日可有口福了。

妙玉(臉上浮現一抹淺笑,輕聲相詢):只是不知,你喜好喝什么茶?

木雨(不再客氣):此時此地,自是鐵觀音最應景。

妙玉(低頭專心泡茶,動作優雅從容):你倒是懂茶。這鐵觀音是茶中極品,需用滾開的無根之水沖泡,方能品嘗出它的韻味。

木雨(由衷而言):櫳翠庵中品鐵觀音,已是人生樂事,更況妙玉妙手沖泡。

妙玉(將泡好的茶遞給你,眼含笑意):過獎了。你且嘗嘗,這茶可還能入口?

木雨(端盞淺飲):此茶甚好。初入口時似淡,回味卻頗悠長!

妙玉(輕抿一口茶,語氣淡然):茶如人生,個中滋味,需得自己體會。你能懂這茶,也是有緣之人了。

木雨(不由嘆道):更是有福之人,妙玉庵中尚有我這俗人一杯盞,甚為感念。

妙玉(未置可否,卻轉向窗外,目露欣賞之色):你看這一片翠竹之中,有瑞雪初降,有梅花初綻,相得益彰,頗有雅趣呢。

木雨(借機求曲):這庵中妙景,果然妙不可言。素聞妙玉善音律,可有雅興彈奏一曲?

妙玉(走到琴前,輕輕撥弄了幾下琴弦):琴音瑟瑟,可抒胸臆,亦能助眠,你若想聽,我便為你彈奏一曲。只是不知,你想聽何曲?

木雨(有意試探):便勞妙玉彈一曲《鳳求凰》……

妙玉(目光閃爍,遲疑片刻):這《鳳求凰》乃是司馬相如為卓文君所作,我若彈奏此曲,怕是不妥。不如,我為小友彈奏一曲《梅花三弄》吧。

木雨(飲一口茶,端坐作洗耳狀):也好,此曲更為應景,便請妙玉三弄。

妙玉(指尖在琴弦上輕輕撥弄,琴音緩緩流淌,如泣如訴):這《梅花三弄》是極有意境的。你且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

木雨(閉目聆聽):陶醉中……

妙玉(曲畢,抬頭看向你,眼中似含笑意):如何?這琴音可還能入得了你的耳?

木雨(輕輕拍手):琴聲古樸悠遠,余音繞梁,聞之三日不知肉味。不知妙玉彈的是何名琴?

妙玉(素手輕撫琴身,眼中泛動少有的溫柔):我最珍愛的,便是這“焦尾琴”,其音清越,繞梁不絕,每彈起它,便覺心安。

木雨(吃了一驚):焦尾琴?這可是稀有之物,你從何處尋來的?

妙玉(面露得色,娓娓道來):這焦尾琴的來歷的確不一般,乃是東漢蔡邕所制,當年蔡邕在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制成一張七弦琴,因琴尾尚留有焦痕,故取名焦尾琴。

木雨(覺得她明顯答非所問):我知曉此琴的來歷,不知道的是你得來的過程。

妙玉(輕拍額頭,面露歉意):你瞧我,一提起這焦尾琴,便有些忘乎所以了。說起來也算是機緣巧合,我偶然間在一友人處見得此琴,甚是喜愛,便軟磨硬泡想求了來。我那友人也是愛琴之人,本是不愿割愛的,但耐不住我的百般央求,最終才讓給了我。

木雨(好奇心大起):那友人……是誰?

妙玉(微微蹙眉,目光幽深,似是陷入了沉思):是位飽讀詩書的雅士,與我也算志趣相投。只是……有些事,還是不提為好。

木雨(自知不便刨根問底,悠然嘆道):我若有此名琴,必不用你相求,自會雙手奉上。

妙玉(臉上突然泛起紅暈,隨即正色):今日天色已晚,待他日庵中梅花盡開之時,小友可再來一賞。

木雨(聽得她言中有逐客之意,便即起身):在下叨擾妙玉清修許久,也該走了,妙玉請留步。

妙玉(款步姍姍地走到你面前,將一個精致的小荷包遞給你):小友且慢走,這是我親手繡的,送與你,權當是今日的紀念。

木雨(雙手接過荷包,躬身施禮):多謝妙玉!在下今日身上別無長物,只帶有一只玉簫,便回贈與你作個紀念。

妙玉(把玩了一下玉簫,鄭重地還到你手中,合十還禮):小友的心意我領了,只是吹簫目下尚非我所長,這玉簫你且留著,說不準哪日你我或可琴簫合奏一曲呢……

木雨(過得月余,又到庵前,對門而坐,手撥琴弦,口中吟詩):片雪壓雙梅,雙梅并蒂開。粉紅皆解意,競報雪皚皚。

妙玉(吱呀一聲拉開庵門,款款走出):小友果然守信,只是隔了這許多日子,梅花已然盡數開放。如再遲些,便要開敗了呢。

木雨(起身將一古琴雙手捧上):在下只因四下尋訪這名琴,故而遲了。

妙玉(朝你微微福身,面露驚訝):噢?此為何琴?有何來歷?

木雨(淡然說道):琴名“綠綺”,贈與妙玉。至于來歷,你是懂琴之人,想必比我更說得清楚。

妙玉(聞言一怔,隨即面露喜色):與“焦尾琴”同為四大名琴的“綠綺琴”?這可真是稀世珍寶啊!你竟真的尋到了!

木雨(暗自得意):這“綠綺”便是西漢時司馬相如為卓文君彈奏《鳳求凰》所用之琴,妙玉快試試,比你那張東漢時的焦尾琴如何。

妙玉(輕盈轉身,帶你入庵):貧妮失態,光顧著談琴了,小友快請進庵品茗聽琴。

木雨(邊走邊問):在下用過的杯子還在否?妙玉莫不是給扔了吧?

妙玉(引你到屋內坐下,去拿杯盞,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小友又在說笑,杯子我自然是收起來了,就連你吃剩的殘茶,都施于梅樹下了呢。

木雨(內心突然感到一種溫暖):杯子尚在,在下甚感欣慰,已然銘記于心。愿妙玉庵中,永有此杯位置。

妙玉(對你展顏一笑,邊低頭泡茶邊輕聲說道):小友還真是心細如發,連一只杯子都如此在意。這不過是一只普通杯子罷了,小友何必如此放在心上。

木雨(脫口而出):可不止是一只杯子那般簡單,它代表在下在妙玉心中是否有位置呢。

妙玉(面上飛霞,隨即輕輕搖頭):小友說笑了,一只杯子而已,怎就代表了心中的位置?你若喜歡,送與你便是。

木雨(趕忙說道):不不不,杯子可不能取走,就放于此處,在下好多來吃茶。

妙玉(輕抿嘴唇,為你斟滿茶,語氣中略帶調侃):也罷,那就放在這里。你想吃茶時,自然可來我這庵中,又何須拿杯子當借口。

木雨(端杯飲一口茶):如此甚好。妙玉知我,又是清冽之水沏的鐵觀音。

妙玉(微笑著看向你):你倒怪會品茶,今日這鐵觀音可是我特意用珍藏的雪水所泡。你且少坐,待我凈手焚香,為你彈琴。

木雨(又飲一口茶):妙玉自便,這茶待我噙于口中多回味一番再咽。

妙玉(準備停當,端坐于琴前,手指在琴弦間一劃):茶需好水,人需知音。這“綠綺”音色宛如“碧水青天”,貧尼便為小友彈奏一曲《高山流水》,如何?

木雨(微感失落):妙玉既不肯彈《鳳求凰》,便《高山流水》亦可。

妙玉(輕撥琴弦,琴音婉轉悠揚,啟唇輕唱,聲音亦如清泉般動聽):揮弦一曲幾曾終,歷山邊,猶起薰風。門外客攜琴,依稀太古重逢……

木雨(取出玉簫在手心款打節拍,輕聲和唱《松聲操》):高低處,落雁驚鴻。怕彈指,喚醒美人卯睡,客子春濃……

妙玉(琴音乍停,輕抿一小口茶,抬眸看向你,眼中似有深意):這“綠綺琴”與“焦尾琴”各有千秋,實難分高下。

木雨(著實想問):那……我與那贈妙玉焦尾琴之人,是否也難分高下呢?

妙玉(臉上泛起淡淡紅暈,又似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寂寥):小友為何這般爭強好勝?你與他皆是我的好友,只是相識的機緣不同罷了,又何必非要分個高下呢?我聽你今日在庵門前所吟詩句,便似暗藏機鋒,可否詳解?

木雨(似有熱血沖頂):妙玉果然極是敏感。“片雪壓雙梅,雙梅并蒂開。粉紅皆解意,競報雪皚皚。”這首小絕其實也無他意,不過是說庵中墻頭上開著兩朵并蒂梅,雖一朵偏紅些,一朵偏粉些,但競相爭艷皆為感白雪之恩。恰如我與那贈妙玉焦尾琴之人,皆愿為博妙玉一笑而赴湯蹈火……

妙玉(眼中突然淚水泛動,幾欲掉落,幽幽嘆息):那人固然風雅,可是他……已然往生多年了……我待寶玉與旁人不同,也是因為他的緣故……但寶玉身邊姐姐妹妹眾多,斷不會以我一人為念……

木雨(上次已隱約猜到那送焦尾琴之人便是賈珠,此時更是確認無疑,只是不忍點破):妙玉傲然獨立,超凡出塵,亦不必對此過于執著……

妙玉(默然良久,緩緩開言):我觀小友詩句,才情亦不落人后。那日你走后,我也試著作了首《梅花詩》——“寒梅傲立雪霜中,冰肌玉骨韻無窮。不與群花爭春色,獨向寒冬散香濃。”小友覺得可還好嗎?

木雨(心生憐惜,輕聲寬慰):妙玉此《梅花詩》的風骨,不在“海棠詩社”眾人之下。在下亦未名列詩社之中。你我兩個“檻外人”,便自相唱和,也是樂事一樁。請容在下和詩一首——百花爭艷目中空,獨向寒冬覓偶逢。素首白衣雪天子,梅香盡攬憐意生。

妙玉(忍了許久的淚珠終于掉落下來):小友心意,我已知曉。只是今日天色已晚,庵中不便久留外客。但盼你常有余暇,能多來與貧尼說說體己話。

木雨(又長飲了一盞茶,起身告辭):時間過得太快,不知不覺中已紅日偏西。在下這便回去了。今日無意間觸動妙玉悲傷,甚是不該。還望妙玉早日走出過往,能破繭重生。

妙玉(緩步送出門來,輕聲細語):小友慢走。非是我不愿為小友彈奏《鳳求凰》,實是這曲子我只聽過,卻未見過曲譜……

木雨(從懷中掏出一本工尺譜來遞上):此譜我已尋得,只是未敢貿然拿出。妙玉既有心想學,這便贈予你。

妙玉(接過曲譜,眼眶又紅):小友果然是心細如毫。小友去后,我必日夜勤加練習。若你哪日來訪,我愿掃榻以待,焚“焦尾琴”為你煮茶,獨用“綠綺琴”彈《鳳求凰》與你聽……

木雨(過得旬余,復到庵前,取出玉簫,吹奏《鳳求凰》之起調):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妙玉(打開庵門,快步走出,請你入內):我一聽這曲調,便知是你來了。不想小友已吹奏得這般流暢……貧尼不如。

木雨(邊走邊欣賞著庵中的梅花贊嘆):才過得幾日,這滿庵的桃花,已全然盛放了呢。

妙玉(面如桃花綻開,莞爾一笑):小友今日莫不是糊涂了,我這庵中梅樹,分明開得是梨花,你何故卻看作桃花?

木雨(呵呵一笑):彼此彼此,桃梨滿庵,春意盎然。今日可有茶吃?

妙玉(請你上座,取來茶具):茶自然是有的。只是這次要費些工夫,小友稍待,貧尼這便煮來。

木雨(見她果真將“焦尾琴”焚了煮茶,心下惻然):在下以為妙玉上回只是隨口一說,不想你竟真將如此名琴損毀,焚了煮茶與我吃,讓我好生不忍,好生愧疚,又好生感動……

妙玉(淡然一笑,輕盈斟茶):小友無須自責。貧尼非但不怪罪于你,還要感謝你幫我下了這“斷舍離”的決心呢!有小友在此,今日之妙玉,已非往日之妙玉……你且嘗嘗,“焦尾琴”屑煮的鐵觀音,可有何特別之處?

木雨(小口慢品,連聲贊嘆):草庵、翠竹、紅梅,人間絕美。焦尾琴屑、鐵觀音茶、窖藏雪水,自為三絕。加之妙玉妙手調制,更是絕上加絕絕絕子!

妙玉(也淺嘗一口茶,抬眸盈盈然望向你):這焦尾琴屑夠為你煮三年五載茶的了。今日我便遂了你的心愿,用“綠綺琴”與你的玉簫合奏一曲《鳳求凰》。小友便請起調吧……

木雨(依言而行,玉簫緩吹):……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妙玉(端坐“綠綺琴”前,纖纖玉手輕撥琴弦,眼波流轉):……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柏县| 城步| 油尖旺区| 东兴市| 万宁市| 资阳市| 桃园市| 游戏| 当雄县| 常德市| 丰县| 岢岚县| 沧州市| 天峻县| 彭州市| 伊川县| 岗巴县| 芦溪县| 江华| 濮阳县| 青浦区| 焉耆| 敦化市| 平和县| 屯门区| 壶关县| 万安县| 田阳县| 麻江县| 马鞍山市| 黄龙县| 灌阳县| 九龙城区| 宁海县| 邹平县| 凤冈县| 梁河县| 军事| 泾源县| 普兰县|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