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李玨VS李重進 上
- 大周:從禁軍到開國公侯
- 帆船居士
- 5165字
- 2025-08-26 00:00:00
校場中白甲官兵們棄銀赴難的壯舉不僅感動了李玨,也感動了蹲在校場之外圍觀的成千上萬廬州父老鄉親。
“了不得,了不得啊。這些爺們什么時候也會仁義了?”
“那是李使君,李大帥的功勞。要是換了別人統軍,哪會有這一遭啊?!?
“別說了,好漢爺們要出去拼殺,我們難道就看著嗎?”
“走走走,我聽說碼頭那邊正在運輸物資裝船,我家還有一條船,本來是準備逃命用的,現在咱不走了,咱要跟李使君同生共死!”
“不錯,李使君在,北軍就贏不了。咱們去碼頭和倉庫搭把手,看看還有什么能幫忙的沒有?!?
亂世四十年,甚至往前數大虞朝三百年都罕見的一幕發生了,廬州人掀起一股支援前線的狂熱風氣。
商賈,富戶們紛紛捐出他們藏匿起來的大大小小船只百余艘,周圍鄉鎮的漁夫們也成群結隊的操著漁船趕來廬州報名應征隨軍。
碼頭不夠大,大家就把門板拆下來在河邊現造簡易碼頭。多虧了水師戰艦基本沒有回來,此次參與運輸的幾乎都是民船和漁船。
這些船外形低矮,對碼頭的要求更低,尤其是漁船幾乎可以在岸邊搭一塊板子就能裝載東西。
搬運人手不夠,大家就帶上扁擔,大筐,馬車,驢車甚至牛車去幫忙運輸。更多的人家沒有牲口,只管推著自家的雞公車幫助運輸。
群眾熱情高漲到李玨要站在河邊求大家不要再運了,因為船只還要搭載三千名新訓出來的弩手。船只要是裝滿了,人怎么辦?
不過堤壩上到處都有的雞公車給了李玨靈感,他公開請求購買全城的雞公車遭到了廬州人的群嘲。好漢們去拼命都不肯要錢,我們怎么好意思賣雞公車呢?
李玨這一次行軍路線主要是沿著河岸行軍,有官道走官道,沒官道還要走各種灘頭,主打一個不給騎兵施展的地形。這樣的行軍路線注定了正常的馬車驢車不如一輛雞公車好用。
更妙的是雞公車幾乎家家都有,許多人少年時就推著車跟在大人后面干活,所以出征將士里幾乎人人都擅長操作。一輛車裝上三四百斤貨物走四五十里都不是問題。遇到上坡推不動再請其他人幫忙在前面拉拽就好。
懷著全城百姓的拳拳心意,原節度使劉彥貞被拘捕后的第二天清晨。
李玨帶領七千名團練兵和三千名弩手在七拼八湊出來的四百多條大大小小船只伴隨下沿河向北前進。
其中三千名弩手因為不懂戰陣,不懂行軍,難以列隊甚至他們被安排上船時還頻發認錯了自己的隊伍和軍官,突出一個對什么都不熟悉的樣子。李玨只好安排他們在船上負責保衛船隊。好在他們中許多人會操船,倒也不是真的一無是處。
可是常備不懈,久經訓練,各級軍官都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德勝軍鎮軍都被周軍全殲了。
他們這一支由團練民兵,新募業余弩手,民船船夫,漁夫組成的三流軍隊真的能打敗追擊而來的周國精銳鐵騎,成功抵達目的地八公山嗎?
-----------------
從劉彥貞跑回廬州到李玨出兵北上,追殺劉彥貞的李重進所部在干什么呢?他們在歇馬。
此前因為緊急軍令,他們沒有吝惜馬力,一人雙馬全速增援前線,為了達成戰役突然性,向上游繞道百里,又不顧疲勞在當夜迅速強渡過河。
這還沒完,兩天內他們再次強行軍一百里趕到戰場,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了德勝軍主力致命一擊。
這樣短時間的高強度行軍和作戰帶來兩個問題,一個是人和馬累慘了,馬匹大量死亡,追擊劉彥貞的軍事行動僅僅執行了兩天就失敗了,因為再跑下去,鐵騎軍就要成光腳板軍。
第二個問題是將士們心中的火氣和戾氣急需發泄。千里做官只為財,他們千里奔襲,跋山涉水沖鋒陷陣,不是來淮南做慈善的。
除了朝廷給的榮譽和賞賜,他們更需要犒勞自己的腰包,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就算是李重進這樣威望高的統帥,在弟兄們吃了大苦遭了大罪的時候也不敢違逆軍心。
所以郭榮和趙全忠都沒有想到的情況下,李重進所部一萬鐵騎放著廬州不去(其實是他們跟丟了潰軍后不認路),正逮著附近的郡縣打糧勒索財物。
一座座村社被這些騎兵哈哈大笑之間踹開大門,牽走村民的牲畜家禽,連狗都不放過,甚至興致上來還要抓走成批的女人,像是串葫蘆一樣把她們用繩子串起來牽著走。
“媽媽,我要媽媽...”
“姐姐,還我姐姐...”
“乖內弟,以后我就是你姐夫啦?!?
“乖內弟,以后我們都是你姐夫啦哈哈哈哈,你姐姐我們帶走了,不用送啦。過段時間還你一窩小外甥,也算是搶了你家的回禮啦?!?
洋洋得意的鐵騎軍身后留下的永遠是一片狼藉。
值得表揚的是李重進帶領的鐵騎軍沒有做出集體屠殺的惡行,郭榮在出征前頒布的禁屠令還是有震懾力的。除屠殺和燒房子之外,偶發性殺戮,搶掠,勒索甚至綁票之類的勾當層出不窮。
李重進對此睜只眼閉只眼。要想讓將士們賣力就得給將士們好處,仁慈如果能贏得戰爭,坐天下的就該是和尚才是。
“狗娘養的,這淮南的冬天冷的夠邪的,刺入骨髓的冷。老子在河北在河東都廝殺過,也沒見十一月就冷成這樣的?!边@一天,李重進正在等待外出打糧的軍隊歸來,一邊烤著火一邊抱怨。
在他抱怨時,兩名偵騎從遠方急匆匆的趕回來。李重進聽見馬蹄聲后連忙起身查看,一眼就發現了他們焦急興奮的神情,心中頓時一喜,終于有事情做了。
李重進雖然不認識去廬州的路,但是他知道虞國要想從西邊支援壽州,一定會走肥水這條路。他只要待在這附近守株待兔,一旦虞國大軍通過肥水北上,他就能帶著鐵騎軍尾隨找機會干一票。老天爺還是眷顧他的,買賣上門了。
李重進迫不及待的從樹下一躍而起急匆匆主動的走向偵騎。
斥候偵騎連忙下馬對李重進抱拳稟報:
“稟大帥,我們在肥水邊的官道發現了一支奇怪的軍隊。他們沒有多少馬匹,也沒有馬車,一大群身穿奇怪白色鎧甲的人推著雞公車趕路。
卑職等冒險上前細看了一點,好像穿的是紙甲。此外肥水上還有數百艘大小船只,但是據我們觀察,那些船只好像都是民船,大大小小的極不規整?!?
李重進哈哈大笑道:“紙甲?民船?雞公車?哈哈哈,南朝這是急了,南人技窮矣。連這些烏七八糟的臭魚爛蝦都派出來送死。我還以為等了這么多天能有什么肥肉吃。說說看,到底有多少南軍?”
斥候是老兵,非常有經驗,他自信的對李重進報告:“約莫六七千人,對不會超過萬人,全是步軍,少有騎軍斥候?!?
李重進聞言甚至覺得荒謬:“他們的鎮軍主力都被全殲,還敢派這么點爛兵來送死。哎呀,本帥都有些不忍心了。傳令各軍集結,來活了?!?
李重進的親兵將進言道:“大帥,馬匹尚未完全修養好呢。得好好養一陣子才能繼續用?!?
李重進滿不在乎的說:
“怕什么?要是南朝之前那些正規軍,我就聽你的?,F在不過是些爛貨而已。我估計這些紙甲兵是南朝在江北的團練或者屯田兵臨時拼湊出來的烏合之眾,收拾他們廢不了什么事,不會影響到馬匹休整。
你看著吧,簡單的一次沖鋒,贏啦。正好他們還有許多物資,奪過來養我們的弟兄,我們的馬,一舉兩得。行了行了,去傳令吧。我們是騎兵,再怎么說也能隨時隨地走得脫?!?
因為部下們散開到四面八方肆虐逞威,難以迅速通知和集結。足足一個時辰后,出去“搞事業”的周國鐵騎軍將士才陸陸續續返回。當得知又有一支虞國軍隊來送死的時候,大家爆發出一陣哄笑。
李重進在哄笑中上馬,舉起象征地位的帥旗對著大軍分離揮舞一圈說:“弟兄們,南朝還沒有服氣,跟我來,給他們好好上上課?;钤谶@個世上應該怎么打仗,怎么當孫子哈哈哈。”
大軍在一片快活的氣氛中迅速開拔,向著虞國軍隊的方向迅速接近。
-----------------
沿河的官道上,李玨一身紙甲正在跟著大伙一起行軍,他不是專業武將,對怎么在行軍作戰中分配體力和休息時間完全不懂,好在團練軍中有很多一線部隊退下來的老軍官,他們對正常的行軍作戰流程,旗鼓號令很熟悉。
李玨能做的就是同樣一身紙甲跟在他們身后步行,一來切身感受行軍的艱辛,唯有真正經歷辛苦才能用心去學新東西。二來也是為了節省馬匹。拜劉彥貞所賜,廬州城里的軍馬被他揮霍一空,李玨此次出征只找到一百多匹軍馬,全都配給斥候兵了。
正當李玨在為大軍前途擔憂時,一隊斥候找到了他。
斥候隊長稟報說:“使君,我們在十五里處發現了一堆馬糞。根據蹄印和馬糞新鮮程度看,可能是敵軍斥候,已經離去快一刻鐘了。”
李玨詢問身邊的老軍官:“北軍的斥候一般距離大軍多遠?”
老軍官和幾代北朝皇帝都打過仗,北軍的戰術了然于胸,他回答道:“稟使君,一般是在大軍五十里到七十里之間。如果已經過去一刻鐘,北軍又是騎兵的話,我們的時間可能不到兩刻鐘了。”
李玨聞言大驚,立刻說:“這附近有沒有有利防守的地形?我們沒有時間了?!?
老軍官們雖驚不慌,建言道:“自古應對騎兵要先占領高地。這附近全是河灘,沒有高低。我們得去農田里利用田埂和松軟的土地迎敵,只是這個季節的田土恐怕...”
李玨搖頭道:“十一月天寒地凍,田里松軟不到哪里去。我知道了,我們去前面的響水灘。冬天枯水,那里臨近官道是一片松軟的河泥,雖然十一月被凍了一些,可沒有深入到里層,土質上面硬下面軟,騎兵沖進去鐵定吃虧。
過了河泥是河沙和砂石區,砂石區之后才是河水。我們背水列陣占據砂石區,以河泥遲緩敵軍,用雞公車作為障礙物。只要北軍的騎兵速度起不來,我們就有辦法?!?
老軍官們只是缺了點變通,李玨把好處一說,他們的眼神立刻亮了起來。
傳令官迅速騎上戰馬通告全軍:“北軍將至,加快速度急行軍,一刻鐘內占據響水灘。”
此前還有一些心思吹牛皮的團練兵們立刻嚴肅起來,一個人推車,兩三個人幫忙在前面拉扯。裝載三四百斤貨物的小車被三四人一組伺候的飛起。全軍向著響水灘瘋一般的前進。
來到響水灘,團練軍們在軍官指揮下沒有慌亂,他們分工合作,警戒的警戒,砍伐附近蘆葦灘的去砍伐。
老軍官們忙前忙后指導后生們怎么擺弄雞公車做成綿延但是不封死的防線。既要有效擋住戰馬的沖刺,也要給己方步兵出擊留下通道。
戰鋒隊的勇士們正在檢查連枷,鋼叉,勾鐮,長矛,進行最后的磨合演練。
待會騎兵靠近時,長矛兵限制速度,勾鐮槍和鋼叉負責困住敵人,手持長桿連枷的戰士會像是在老家拍豆殼那樣把騎兵隔著盔甲拍成漿糊。
陸軍在忙活,水上的船隊也沒閑著。
李玨命人打旗語,一名水師軍官坐著小漁船來到岸邊。
李玨在地上畫出響水灘的地圖,指著響水灘側翼的港汊對他說:
“敵軍待會將攻擊我們的陣型。我軍士氣高昂,勢必會和他們打得難解難分。你們的任務是以輕快船型載著三千弩手進入港汊中隱蔽,尋找有利位置登陸。
出現在他們的側后方,一旦你們發起弩箭齊射。我們這邊也會全力反擊。兩邊合力打贏他們。老王,你去帶領弩手,什么時候發起攻擊由你說了算。”
一名瞎了一只眼的老軍官抱拳道:“請大帥放心,卑職雖然只有一只眼,看得必定分毫不差?!闭f完就跟著水師軍官上船直奔船隊而去。
分派完各路人馬,李玨只覺得卸下了千鈞重擔,能做的他已經都做了,接下來會打成什么樣,誰也不知道。
不過有點尷尬,團練兵們一刻鐘趕到響水灘,兩刻鐘布置好了戰場的防御工事。然而敵軍還是沒有來。
大冬天的幾千人聚集在河灘上喝西北風,著實是有些冷啊。尤其是腳底下其實是枯水期露出來的河道,有著明顯的潮濕氣,呆的時間長了容易害病。
李玨察覺到了軍陣中的氣氛,喊來兩個人滑稽的把他抬起來。果然將士們好奇的看著李使君,想聽聽他說什么。
幾千人的大場面,李玨的話注定傳不遠。為了能讓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他簡短地說:“我們的背后是肥水,誰都跑不掉。今天要想活只有向前打,打贏了就能活!”
李玨的話被基層軍官們一個接一個傳遞下去,士兵們的情緒果然被調動起來。背水列陣,兵家大忌。不過那是別人的大忌。對于這支決心舍身取義的軍團而言,背水列陣正合心意,怕死就不來了。
很快,一個老軍官帶頭,士兵們紛紛響應的呼喊起來“殺,殺,殺”
凜冽的初冬寒風肆意摧殘將士們的臉龐,肌膚,脊骨。但將士們的殺氣和意志在這種摧殘下非但沒有磨滅,反而像是春日的野火,越燒越旺,星火燎原。
當這股星火燎上九天之時,遠處的地平線上,密集的周軍戰旗開始展露他們的殺氣。
先是戰旗,然后是騎兵頭盔上的翎羽,繼而紅衣黑甲的上萬名騎士如一道黑紅色巨浪,從地平線之下噴涌而出,向著河灘地界席卷而來。
相距兩里地,李重進駐馬觀察一番,哈哈大笑道:“兒郎們,都看見了嗎?那是多么滑稽的隊伍,連一件鐵甲都沒有,穿一身紙糊的就敢出來送死。他們以為背靠這河水自斷退路就能跟我們比狠。這是不是很好笑?!?
無論好不好笑,現場的上萬周軍騎兵先是少數人在笑,慢慢的,笑得人越來越多,越來越響亮。在這個陽光普照,寒風颯颯的上午,他們毫不吝惜自己對于可憐對手的嘲弄。
如果做一些姿態,比一比狠就能影響戰局,大家還要那么艱苦的訓練,那么優良的裝備干什么?實力決定一切,這些花拳繡腿,裝腔作勢不過是文人的無病呻吟。
笑歸笑,李重進依然熟練的排兵布陣,騎兵的攻擊寬度比步兵要寬。所以李重進把一萬騎兵分成十陣,每陣一千人,波次攻擊。
這種戰術的要領是一旦前一波攻擊不奏效,毫不戀戰,轉身離去為下一波次進攻讓出空間。完成攻擊任務的騎兵會回到后方重新組隊排陣,好整以暇的等待下一波次的出擊。
受到攻擊的那一方只會只會覺得攻擊無窮無盡,任你霸王再生終有一刻會因為體力耗盡,精神崩潰而抵擋不住。
這種戰法并不稀奇,可能已經沿用了千年之久。正因為經典所以好用。李重進今天就要用這種基礎戰法給虞軍好好上一課,什么叫北國精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