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兵臨
- 我家老三,天生反骨
- 楚三塊
- 2288字
- 2025-08-25 18:12:17
汝州城,在朱存的治理下,已經讓他都有些恍惚。
你真把這里當家了?
覺得好好治理就能安穩?
他們現在可還都是叛軍啊。
朱存在這里,自己已經呆了小半年了,可總是覺得心里沒底。
這屁大點地方,戰也不是,守也不行。
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地點和時間。
周圍的節度使也虎視眈眈得盯著。
朱存知道,王仙芝和黃巢已經有了裂痕。
草軍勢必要分裂,只是不知何時罷了。
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只需一個契機,就可以破裂。
而且朱存雖然跟隨黃巢,已經對他有了戒心。
畢竟朱存并非黃巢真正的親族勢力。
他又不一定真正相信自己。
朱存也早以隱約覺查此人對自己有所防備和疏離。
至于因為什么,朱存不知道。
但是朱存從一開始就感覺看不透這人,黃巢內心定然是非常復雜的。
畢竟他現在可是還自己新編一都,手底下的士兵也是養精蓄銳。
黃巢定然不會希望一個新的頭領出現,跟自己爭權。
不過這些也只是朱存的想法,現在想這么多也沒用。
不如下面的事情重要。
——長安的內斗,結束了。
左神策軍中尉劉行深,已然失勢。
大權,盡歸于樞密使田令孜一人之手。
朱存看到消息之后就明白,朝廷已經騰出手來,馬上要收拾他們了。
“傳我將令!”他沒有絲毫猶豫,當機立斷。
“命,城外除前線之駐軍,三日之內,收攏回城!全城,進入最高戒備!”
看來汝州本就不是安全的“桃花源”。
現在即將變成一座,真正的絕地孤城。
然而,官軍的動作,比他想象的,還要快。
他的命令,剛剛下達不過兩日。
一個更驚悚的消息,便如同晴天霹靂,狠狠地劈在了汝州城所有人的頭上。
——朝廷大軍,已兵臨隔壁鄧州!
鄧州與汝州僅一山之隔!
這一次,來的,不再是薛崇那種不知兵的人所帶領。
而是一支由宰相鄭畋親自舉薦、以名將楊復光為都監的、真正的“精兵”!
行營都統崔安潛、招討使李琢、招討副使張自勉……一個個在軍中聲名顯赫的名字,隨著軍報,一同傳來。
像一塊塊巨石,壓得汝州城內,所有人都喘不過氣來。
刺史府內,氣氛凝重到了極點。
“完了……完了……”劉季伯拿著那份軍報,手都在發抖。
“這……這下是將領都來了啊!他們……他們就是沖著咱們來的!”
“怕個鳥!”王鐵雖然嘴上還硬,但臉上,也早已沒了往日的悍勇,只剩下了一片凝重。
“大不了,就跟他們,拼了!”
董漢勛,則提議不如南下,到時候同大軍合并再議攻城。
可馬上被朱存否了,這種方式雖穩妥,可敵軍很近,現在貿然棄城而走,恐路上遇見官軍,
朱存看著眾人那一張張寫滿了恐懼和不安的臉,心中同樣緊張。
現在主動硬拼,等于送死。
他這區區不足兩千的士兵,在那支由名將統領的、真正的精銳面前,無異于螳臂當車。
若是守城還能抵擋些時日,可進攻就是胡扯了,連分兵搞奇襲都沒必要,因為正面根本就扛不住。
因為軍中嚴重缺少騎兵,就沒什么機動性,一堆步卒,就得等著被屠殺。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一場滅頂之災,即將來臨之時。
又一份,來自斥候的加急軍報,被送了進來。
而這份軍報的內容,卻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報——!!!”
“稟大人!鄧州之官軍,并……并未向我汝州進發!”
“他們,在鄧州城外,安營扎寨,停……停下來了!”
“什么?!”
朱存一把搶過軍報,臉上,寫滿了不敢置信。
他看著地圖上,那近在咫尺的鄧州,又看了看自己所在的汝州,以及更南邊的,唐州。
一個大膽的、近乎荒謬的念頭,在他心頭,一閃而過。
他猛地,抬起頭,看向李唐賓。
“立刻!再派人!往南!給我詢問一下大軍的情況!”
與此同時,在申州的義陽城外,王仙芝的大營里。
氣氛同樣緊張到了極點。
“大將軍!”尚君長看著地圖,臉上滿是凝重,“官軍主力,已至鄧州!看樣子,是想與我軍,在此決一死戰啊!”
王仙芝,在經歷了中牟之敗后,也早已沒了當初的狂傲。
但他,并未坐以待斃。
他指著地圖上,唐州與蔡州之間的交界,一處名為“查牙山”的險要之地。
“傳我將令!”他沉聲說道,“命尚讓(尚君長的弟弟),親率兩千精兵,即刻!星夜兼程,趕赴查牙山!”
“駐守此地!”
“官軍,若想從唐州來攻,查牙山便是他們的,必經之路!”
官軍,終究,還是沒有動。
都統崔安潛,不是不想打。
可當他的斥候,帶回“王仙芝已遣大將尚讓,重兵扼守查牙山”的消息時,他猶豫了。
他知道,強攻查牙山,必然會是一場血戰,傷亡慘重。
而且周邊還有汝州城中的部隊也定然不會坐視不管。
若不能快速攻下查牙山,定然會是腹背受敵的局面。
崔安潛不敢賭。
于是,他做出了一個最“穩妥”的決定。
——按兵不動,坐等時機。
一場本該是雷霆萬鈞的“平叛”大戲,就在這三方勢力的互相牽制之下,詭異地陷入了僵持。
可王仙芝黃巢等人可不會乖乖在那等。
等知道了官軍駐扎鄧州,且并沒有前進的意思之后。
王仙芝帶領大軍輕而易舉得就拿下了蘄州(今湖北黃岡)。
朱存也聽說了。
至于怎么拿下來的,那可得歸功于我們的前汝州刺史王鐐了。
這蘄州刺史呢,叫做裴渥。
此人之前是王鐸的門生。
王鐐被捕后,一直被王仙芝帶在身邊。
不得不說,真是巧。
王鐐是宰相王鐸的堂弟,所以王仙芝逼王鐐寫信給蘄州城的裴渥,讓其開城投降。
裴渥呢,通過王鐐和王仙芝說上了話。
勸王仙芝不要急著用兵,自己替他向朝廷求官。
王仙芝一聽,肯定樂意啊,之前想降,無奈朝廷給的官實在是太小了,連他自己都看不上。
只要這次能比上次好,自己拼死拼活得干啥啊。
加上王鐐也在一旁勸說王仙芝。
最終王仙芝居然同意了,朱存也覺得自己沒猜錯。
在真正的利益面前,這可真是塑料兄弟情啊。
人家宋江再怎么樣,不光想著自己,也想著手底下的弟兄們。
可這王仙芝倒好,只想著自己當官吃皇糧,好像早就忘了手底下一起拼命的兄弟們了。
而裴渥呢,為了彰顯自己的誠意。
竟然真的開城迎接了王仙芝和黃巢等眾頭領。
并且還贈送了大量珠寶。
草軍上下可謂是其樂融融。
可卻因為一封招安的圣旨被送到,直接導致了王黃二人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