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江夏方面
- 三國求生:我的金手指是劇透
- 作家JGXJVs
- 2189字
- 2025-08-16 23:07:52
張衛話音未落,帳外便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
陳默掀簾而入,衣袍上還沾著未干的雨水:“張將軍深明大義,實乃漢室之福!”
他親自上前解開鐐銬,動作利落地像是演練過千百遍,鐵鏈墜地的悶響中,張衛活動著手腕,看見這個讓整個漢軍言聽計從的軍師,竟是個眉目如畫的年輕人。
“軍師好算計,”張衛苦笑,“這最好守的漢水沿線被攻破,現在連勸降都要設個局。”
陳默不以為忤,從親兵手中接過溫好的酒遞過去:“將軍誤會了,楊將軍兄弟是真心敬重您的為人。”
他忽然正色,手指蘸著酒水在案幾上畫出漢水走向:“張天師若愿歸順,我克代皇叔承諾保留五斗米道教統,更可借道漢中直取西川——聽說劉季玉當年暗害過令堂?”
“現如今曹操與袁術在淮南鏖戰,正是皇叔奪取漢中的天賜良機,且漢中米倉山道直通葭萌關,”陳默蘸著酒水在案幾畫出路線,“若將軍愿往南鄭勸說令兄,可許張天師親率鬼卒為先鋒,入蜀報仇。”
帳外傳來戰馬嘶鳴。張衛思慮萬千,抬頭說道:“某需要快馬三匹。”
“備好了,只等將軍發話!”
當夜,三騎快馬沖出安康北門,陳默站在城樓上遠眺,相信不日,漢中就要易手。
......
此刻的江夏水域,長江的晨霧還未散去,劉琦已經站在水寨的箭樓上遠眺,望著江面上例行游弋的十艘蒙沖斗艦。
這些船只每艘不過二十名士卒,卻插滿了“劉”字大旗,在晨霧中若隱若現,營造出百人陣勢。
這是他連續第十天執行疲敵之計,每日輪換三支百人隊襲擾廬江防線。
“公子又一夜未眠?”徐庶的聲音從木梯下傳來,手里還捧著熱氣騰騰的茶盞,他衣袍上沾著露水,顯然剛巡視完沿岸防務。
劉琦苦笑著接過茶盞:“元直兄,我們這般虛張聲勢要到何時?”
他指向江面上來回游弋的十艘蒙沖斗艦,每艘船上都插著三面“劉”字大旗,可實際每船不過二十人。
徐庶順著他的手指望去,忽然瞇起眼睛,江對岸的廬江守軍正在換防,本該舉著火把的早哨隊伍,今日竟稀稀拉拉少了近半。
徐庶瞇起眼睛,敏銳地察覺到如此
“不對勁......”
他低聲喃喃,立即轉身奔向軍帳,差點撞翻親兵送來的早膳。
帳內沙盤前,徐庶將沙盤插滿旗子。
“連續七日觀察,廬江西門守軍減少幾乎三成,”他手指輕點,眉頭緊鎖,“今早運糧車隊數量也銳減。”
劉琦正要發問,徐庶已快步走到地圖前,手指順著長江劃到汝南方向。
“劉勛必是調兵北上了!”徐庶突然猛地拍桌子,“袁術在汝南與曹操對峙月余,孫香部必堅持不住,見江夏一直不攻,則抽調廬江守軍支援!”
他的眼睛閃著精光,手指在沙盤上劃出一條進攻路線,“這是天賜良機!”
“徐先生的意思是,我們試探性進攻一下?”
徐庶沒有立即回答。
他取來幾枚銅錢,在沙盤上排出一條迂回路線。
“公子請看,”他手指輕點最西側的水寨,“此處離主城最遠,守將李術又貪杯好賭,”說著又取出三枚銅錢,分別放在不同位置,“我們可以分三步走。”
劉琦傾身向前,看著徐庶在沙盤上排兵布陣。
“其一,我們照例派三支百人隊從正面襲擾,”徐庶將第一枚銅錢推向水寨正面,“但今日要讓士卒多帶火把,入夜后沿岸來回走動。”
“這是要迷惑守軍?”劉琦眼睛一亮。
徐庶點頭,又推第二枚銅錢沿江而下:“其二,派韓玄的水鬼營從下游暗渡,他們擅長潛泳,可借夜色摸到水寨后方。”
他的手指在沙盤上劃出一道弧線,“正好這幾日江水上漲,能淹沒寨墻下的鐵蒺藜,真是天助我也。”
“妙計!”劉琦忍不住拍案,隨即又皺眉,“但水寨箭樓上的守軍......”
“所以要有第三步,”徐庶將第三枚銅錢推向沙盤邊緣的山林,“等會兒我們命人準備三百面旌旗,今夜子時在陸路佯攻,守軍注意力被吸引時,水鬼營正好行動。”
劉琦仔細端詳著沙盤,突然發現一個問題:“若水寨燃起烽火求援......”
“所以要讓襲擾的百人隊帶上火箭,”徐庶胸有成竹地指著沙盤,“最關鍵的是這一步——”
他的手指突然停在代表水寨的模型上,“我們需要安排二十個嗓門大的士卒,專門負責在烽火點燃后喊話。”
劉琦疑惑道:“啥東西,喊什么?”
“要讓他們驚慌失措地喊'誤會'、'走水了',”徐庶眼中閃過狡黠的光,特意模仿起蜀地口音,“還得安排兩個會說江淮話的人吵架,一個罵'哪個短命的亂放火',一個嚎'燒到老子的酒壇子了'。”
劉琦先是一愣,隨即撫掌大笑:“妙啊!如此一來,廬江守軍見到自家烽火,反而會以為是誤報,真是損招!”
徐庶笑著點點頭,又取來幾支小旗插在沙盤邊緣:“再派一隊弓箭手埋伏在此,專射水寨求援兵的馬匹。要讓他們看起來像是被潰軍沖散的。”
他的手指在沙盤上劃出一條弧線,“等守軍猶疑不決時,我們的水鬼營早已拿下箭樓。”
當夜子時,計劃如期進行,三支百人隊大張旗鼓地從正面逼近水寨,火把將江面照得通紅,箭樓上的守軍慌忙敲響警鑼,卻見對岸山林中突然豎起數百面旌旗,戰鼓聲震天響。
“敵襲,陸路敵襲!”守將李術醉醺醺地提著褲子沖出營帳。
就在守軍慌亂調兵防御陸路時,五十名水鬼已悄無聲息地潛到寨墻下。
帶隊的屯長掏出浸了油的麻繩,輕輕甩上箭樓欄桿。
“上!”隨著一聲低喝,水鬼們如猿猴般攀援而上。
等守軍發現時,箭樓上已是一片喊殺聲,更絕的是,奪得箭樓的水鬼立即點燃了烽火臺,紅色的火光在夜空中格外刺眼。
廬江城頭的守軍看到水寨烽火,卻聽到江面上傳來陣陣“誤會!誤會!”的喊聲。
守城將領猶豫不決,直到李術派來的求援兵被“潰逃”的江夏軍“意外”截殺。
天亮時分,第一座水寨已插上了“劉”字大旗。徐庶站在新占領的箭樓上,望著遠處廬江城頭的慌亂景象,對劉琦低聲道:“今夜我們如法炮制,再取東側水寨。等三寨皆下便可止,不可大舉東進。“